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五原则”综合辨析抗衰老口服液的关键质量标志物
1
作者 张慧 钱丹丽 +1 位作者 裘燕燕 颜继忠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8,共15页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五原则”,综合辨析抗衰老口服液中的关键质量标志物。采用HPLC-Q-TOF-MS/MS技术共鉴定出抗衰老口服液中103个化合物。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与“抗衰老”药效相关的活性成分,预测获得药物...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五原则”,综合辨析抗衰老口服液中的关键质量标志物。采用HPLC-Q-TOF-MS/MS技术共鉴定出抗衰老口服液中103个化合物。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与“抗衰老”药效相关的活性成分,预测获得药物靶点452个,疾病靶点769个,共有靶点96个以及基因通路158条。根据Q-marker的有效性、配伍性、特有性、可测性和溯源性“五原则”,最终优选出毛蕊花糖苷、Rh 4、梓醇、地黄苷D、Rh_(1)、20-(S)-Rg_(3)、Rf、Rg_(2)、焦地黄苯乙醇苷A 1和洋地黄叶苷C作为抗衰老口服液的关键Q-markers,为抗衰老口服液的整体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衰老口服液 质量标志物 五原则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糖谱的抗衰老口服液质量评价研究
2
作者 颜继忠 张沛鲁 +2 位作者 张子霞 裘燕燕 张慧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8-665,共8页
利用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建立糖谱,对抗衰老口服液中糖类物质进行质量控制,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配制过程工艺参数进行分析。采用HPLC,色谱柱为Shodex Asahipak NH2P-50 4E(4.6 mm×250 mm, 5.0μm),流动相为纯水-乙腈,梯度洗脱,ELS... 利用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建立糖谱,对抗衰老口服液中糖类物质进行质量控制,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配制过程工艺参数进行分析。采用HPLC,色谱柱为Shodex Asahipak NH2P-50 4E(4.6 mm×250 mm, 5.0μm),流动相为纯水-乙腈,梯度洗脱,ELSD漂移管温度为100℃;氮气流速为1.6 mL/min的液相条件,对抗衰老口服液及配制液的糖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抗衰老口服液及配制液中含有D-(-)-阿拉伯糖、D-果糖、D-(+)-甘露糖、D-葡萄糖、蔗糖、蜜二糖、D-棉籽糖、甘露三糖和水苏糖等,寡糖及单糖的主要来源为生地黄,其中D-果糖、D-葡萄糖、甘露三糖、水苏糖定量方法学考察良好。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显示:5℃放置3 d寡糖及单糖变化显著,5~7 d较为稳定;溶液pH为3.5~4.5时变化趋势较稳定。基于OPLS-DA模型筛选出VIP值大于1的成分为D-棉籽糖、D-(-)-阿拉伯糖、甘露三糖以及D-果糖,这些成分可作为配制工艺过程的关键化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衰老口服液 配制过程 寡糖 单糖 糖谱 化学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中丹酚酸B对丹参素药代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余丹 柴建国 +2 位作者 曹彦光 陈渊成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中丹酚酸B对丹参素药动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以及丹参注射液外加丹酚酸B,血浆药动学研究中另外增加了丹参素组及丹参素外加丹酚酸B组,用LC/MS法测定血浆和心、肝、肾、肺等各组织以及尿液...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中丹酚酸B对丹参素药动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以及丹参注射液外加丹酚酸B,血浆药动学研究中另外增加了丹参素组及丹参素外加丹酚酸B组,用LC/MS法测定血浆和心、肝、肾、肺等各组织以及尿液中丹参素的浓度。结果:在丹参注射液中外加丹酚酸B能显著增加丹参素在大鼠血浆中的暴露程度,而在丹参素中外加丹酚酸B对丹参素的药动学行为却无显著影响,与丹参注射液组相比,大鼠给予丹参注射液外加丹酚酸B单体后,丹参素在肾脏的分布下降,在尿中排泄的减少,这可能是引起血浆药动学变化的原因之一。结论:丹参注射液复杂体系存在的情况下,丹酚酸B对丹参素药动学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提示中药复杂成分间药动学相互作用与中药复杂体系整体性存在与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丹参素 丹酚酸B 药动学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离体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马晨 张善飞 +3 位作者 曹彦光 张琳 汤依群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测定在添加或不添加脂肪酸的情况下,大鼠心脏中乙酰辅酶A(AcCoA)、辅酶A(CoA)、高能磷酸化合物、乳酸的含量,并观察给予丹参注射液和阳性药肝乐(D...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测定在添加或不添加脂肪酸的情况下,大鼠心脏中乙酰辅酶A(AcCoA)、辅酶A(CoA)、高能磷酸化合物、乳酸的含量,并观察给予丹参注射液和阳性药肝乐(DCA)干预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在不含脂肪酸的情况下,DCA和丹参注射液均显著提高大鼠心肌组织中AcCoA/CoA值;在含有脂肪酸的情况下,DCA对AcCoA/CoA值没有显著影响,而丹参注射液显著降低了AcCoA/CoA值;在含有脂肪酸的情况下,加入丹参注射液会导致DCA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cCoA/CoA值降低。丹参注射液可使离体大鼠心脏中ATP含量升高,能荷值升高,乳酸含量降低。结论:丹参注射液抑制离体大鼠心脏中脂肪酸的氧化,提高心肌能量代谢的效率,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心肌能量代谢 离体心脏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宁片对气滞血瘀大鼠抗血小板聚集和保护血管内皮作用 被引量:37
5
作者 陈民利 寿旗扬 +4 位作者 潘永明 张建兵 桑睿 管敏文 吴碧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宁片对气滞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血液凝固和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连续15d给予低(0.3g·kg-1)、中(0.6g·kg-1)、高(1.2g·kg-1)剂量的冠心宁片后,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浸泡致大鼠气滞血... 目的:观察冠心宁片对气滞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血液凝固和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连续15d给予低(0.3g·kg-1)、中(0.6g·kg-1)、高(1.2g·kg-1)剂量的冠心宁片后,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浸泡致大鼠气滞血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粘附率、PT、TT、APTT和血浆TXB2、6KetoPGF1α、NO、ET以及血清SOD活性、MDA含量。结果:冠心宁片能使气滞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和粘附率明显下降,PT、TT、APTT明显缩短,血清中SOD活性明显提高、MDA含量明显下降,血浆NO浓度明显提高、ET水平明显降低,TXB2的含量上升、TXB2与6KetoPGF1α的比值下降。结论:冠心宁片可通过降低气滞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性增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宁片 气滞血瘀 大鼠 血小板聚集 血管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柏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行诺 翟文丰 +3 位作者 周孟宇 沈培强 葛志伟 颜继忠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44-246,共3页
对黄柏树皮Phellodendron chinese Schneid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重要生物活性及药用前景的天然化合物.采用硅胶柱色谱法结合制备高效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黄柏树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对黄柏树皮Phellodendron chinese Schneid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重要生物活性及药用前景的天然化合物.采用硅胶柱色谱法结合制备高效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黄柏树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异阔果芸香碱(Ⅰ),γ-花椒碱(Ⅱ),茵芋碱(Ⅲ),铁屎米酮(Ⅳ),阿魏酸(Ⅳ),5-O-阿魏酰基奎宁酸(Ⅵ).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化学成分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对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甲基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周佳 张建兵 +3 位作者 曹彦光 陈渊成 余丹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考察急性心肌缺血对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甲基化代谢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中,正常和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分别静脉注射丹参素和丹参注射液,血浆药动学研究中增设托卡朋合用丹... 目的:考察急性心肌缺血对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甲基化代谢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中,正常和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分别静脉注射丹参素和丹参注射液,血浆药动学研究中增设托卡朋合用丹参素组。用HPLC方法测定血浆和心,肝,肾,肺等组织中丹参素及其单氧甲基化代谢物的浓度。结果:静脉注射丹参素后,正常和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丹参素单氧甲基化代谢物的AUC分别为(2.12±0.39)μg.h/mL和(5.28±0.82)μg·h/mL,MRT分别为(0.69±0.21)h和(1.35±0.16)h;注射丹参注射液后,甲基化代谢物在血浆中AUC分别为(1.64±0.20)μg.h/mL和(3.98±0.40)μg·h/mL,MRT分别为(0.76±0.16)h和(1.07±0.19)h。与正常大鼠相比,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脏中甲基化代谢物的浓度显著降低。45 min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体内几乎所有组织甲基化代谢物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大鼠中的相应值。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显著影响了丹参素单氧甲基化代谢物在血浆和心脏中的分布水平,减慢了甲基化代谢物体内消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急性心肌缺血 甲基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的类过敏实验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梁爱华 李春英 +9 位作者 刘婷 曹春雨 郝然 易艳 郭静 杨华 易红 王治 马珠凤 张伯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6期998-1004,共7页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实验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以用于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临床前评价。方法:(1)Beagle犬随机分成:0.5%T-80组、鱼腥草蒸馏液组、含0.5%吐温的鱼腥草注射液组、0.5%HS15组、含0.5%HS15的鱼腥草注射液组。上述各...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实验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以用于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临床前评价。方法:(1)Beagle犬随机分成:0.5%T-80组、鱼腥草蒸馏液组、含0.5%吐温的鱼腥草注射液组、0.5%HS15组、含0.5%HS15的鱼腥草注射液组。上述各组分别静脉注射给予各自受试药3mL·kg^(-1)。给药后观察动物的反应,给药前和给药后10、30min分别测定血压、呼吸、心率。(2)小鼠或豚鼠分别一次性静脉注射给予不同浓度T-80溶液、含不同浓度T-80的鱼腥草蒸馏液、不含T-80的鱼腥草蒸馏液,Compound 48/80溶液;以上受试物中均含有0.4%伊文思蓝。记录给药后各组动物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反应的阳性率,按照耳廓蓝染程度评分,并采用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耳廓伊文思蓝渗出量。结果:含T-80的受试物(0.5%T-80组单独或含0.5%T-80的鱼腥草注射液)给Beagle犬一次性静脉注射后,犬迅速出现类过敏反应,包括面部、口唇、眼结膜和耳部皮肤黏膜红肿、瘙痒,流涎、流泪,步态不稳或跌倒,精神萎靡或嗜睡,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在小鼠和豚鼠上,不同浓度的T-80或含不同浓度T-80的鱼腥草注射液可剂量依赖性地导致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其它不含T-80的受试物给Beagle犬静脉注射后未见类过敏反应,给小鼠和豚鼠注射后未见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反应。结论:鱼腥草注射液可导致类过敏反应,T-80是其主要的致类过敏反应物质。Beagle犬、小鼠和豚鼠均可作为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实验的动物模型。Beagle犬的类过敏反应与临床高度一致,模型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小鼠和豚鼠的类过敏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该血管反应符合类过敏反应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过敏反应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格列奈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吕肖锋 姚璐 +3 位作者 朱旅云 刘俊江 柴建国 张善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通过与进口那格列奈比较评价国产米格列奈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18例,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方法分组,治疗16周后比较两组餐后2h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静脉和指尖空腹血糖。检测不良事件... 目的:通过与进口那格列奈比较评价国产米格列奈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18例,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方法分组,治疗16周后比较两组餐后2h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静脉和指尖空腹血糖。检测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压、心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静脉空腹血糖和指尖空腹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两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血压、心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产米格列奈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米格列奈钙片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麦冬传统产地生态特征及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欢 李振丰 +2 位作者 陈君 曾凡琳 谢彩香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95,共7页
以浙江省萧山、慈溪地区等传统浙麦冬种植区域为基点,采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基于气候相似性原理获得浙麦冬的适宜产地,并对传统产区与新产区三门县生态环境的气候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浙麦冬传统道... 以浙江省萧山、慈溪地区等传统浙麦冬种植区域为基点,采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基于气候相似性原理获得浙麦冬的适宜产地,并对传统产区与新产区三门县生态环境的气候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浙麦冬传统道地产区具有较高生态相似性的区域包括浙江、江西、安徽、广西、贵州、湖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上海等省(市、区),生态相似性达100%的区域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3个省,以浙江省最适宜分布区所占县市数最多,其次为安徽省、江西省;生态相似性100%区域与传统产区的月均温及月均日照时数数值相近且走势一致,月均降水量及月均相对湿度数值有所差距,但曲线趋势相同;三门县与传统产区相比,月均温度、月均相对湿度及日照时数等因子走势一致,而土壤呈酸性,黏土比例较高,土壤肥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麦冬 产地适宜分布区 生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提取物制备纳米银抑菌材料形态及抑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彩华 陈水英 余朝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探究大黄提取物制备纳米银抑菌材料的形态及其抑菌性能研究。方法:以大黄提取物为还原剂,使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颗粒,分别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扫描、动态光散射及抑菌杀菌试验,观察不同制备方法下纳米银颗粒形态、稳定性及抑菌... 目的:探究大黄提取物制备纳米银抑菌材料的形态及其抑菌性能研究。方法:以大黄提取物为还原剂,使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颗粒,分别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扫描、动态光散射及抑菌杀菌试验,观察不同制备方法下纳米银颗粒形态、稳定性及抑菌杀菌能力。结果:空白纳米银及供试品特征吸收峰为425 nm,在500~700nm波长范围内,无特征吸收峰出现,两种方法制备纳米银颗粒均未出现团聚体。大黄提取物制备的纳米银颗粒粒径为40.3 nm,较空白纳米银颗粒(52.1 nm)小。伴随加速实验时间延长,供试品及空白纳米银颗粒大小均呈现增大趋势。60℃加速35 d后空白纳米银颗粒粒径为392.7 nm;供试品粒径为68.1 nm,增幅小于空白对照组,表明大黄提取物制备纳米银颗粒有助于增加纳米银颗粒稳定性,避免纳米银颗粒过度聚集。大黄提取物能大大提高了纳米银的抗菌能力,大肠埃希菌最小抑菌浓度为50μg/m L,较空白纳米银颗粒抑菌活性增加了10倍;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只需50μg/m L,较空白纳米银颗粒抑菌活性增加了30倍。对上述两种细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提高了4倍及20倍。结论:大黄提取物不仅能够提高纳米银颗粒的稳定性,还能增强纳米银颗粒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大黄提取物 抑菌活性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浆和尿中阿普唑仑和硝西泮浓度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嫄 于晓菲 段旭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4期445-446,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尿中阿普唑仑、硝西泮浓度。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硝西泮、阿普唑仑和内标物(地西泮)...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尿中阿普唑仑、硝西泮浓度。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硝西泮、阿普唑仑和内标物(地西泮)的出峰时间分别为4.0,5.1和8.6min,分离效果较好;硝西泮、阿普唑仑质控3种浓度(4.0,8.0,16.0μg·mL-1)日内和日间的RSD,血浆样品均<6.89%,尿样均<5.80%,血浆阿普唑仑和硝西泮回收率分别为94.33%~96.09%和95.12%~97.89%,尿液阿普唑仑和硝西泮回收率分别为87.59%~91.24%和88.92%~93.65%,血浆及尿样样品线性范围为2.0~32.0μg·mL-1。结论该条件可对血浆和尿中阿普唑仑、硝西泮快速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普唑仑 硝西泮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尿液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芪苓颗粒“一测多药”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颜继忠 陈忆 +4 位作者 应旭辉 姜慧洁 黄薇 张慧 刘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4,共5页
为了制定更加科学的复方芪苓颗粒质量标准,建立了一种复方芪苓颗粒中“一测多药”的快速薄层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芪苓颗粒中丹参、土茯苓和秦艽3味药进行“一测多药”定性鉴别,采用硅胶GF_(254)薄层板,以V(石油醚)∶V(乙酸乙... 为了制定更加科学的复方芪苓颗粒质量标准,建立了一种复方芪苓颗粒中“一测多药”的快速薄层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芪苓颗粒中丹参、土茯苓和秦艽3味药进行“一测多药”定性鉴别,采用硅胶GF_(254)薄层板,以V(石油醚)∶V(乙酸乙酯)∶V(甲醇)∶V(无水甲酸)=2∶7∶1∶0.5为展开剂进行展开,取出晾干后置于254 nm紫外光灯下进行检视。结果显示:“一测多药”鉴别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专属性、耐用性和重复性好。所建立的方法可有效用于复方芪苓颗粒的质量控制,且可快速完成鉴别,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试剂的消耗,极大地降低了检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芪苓颗粒 一测多药 薄层鉴别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麦冬与玉米和西瓜间作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建中 陈建钢 +1 位作者 李振丰 俞旭平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4期19-20,29,共3页
本文研究了浙麦冬与玉米、西瓜间作方法。通过与玉米、西瓜间作,分别考察浙麦冬地上部植株农艺性状、地下部单丛鲜子重、小区产量、有效成分总皂苷含量和总经济效益等指标,确定适宜的间作方法。浙麦冬-玉米或浙麦冬-西瓜间作均提高了浙... 本文研究了浙麦冬与玉米、西瓜间作方法。通过与玉米、西瓜间作,分别考察浙麦冬地上部植株农艺性状、地下部单丛鲜子重、小区产量、有效成分总皂苷含量和总经济效益等指标,确定适宜的间作方法。浙麦冬-玉米或浙麦冬-西瓜间作均提高了浙麦冬移栽当年植株成活率,较单作高4.72%;但对3a后采收期的浙麦冬的株均叶片数、叶片长等均无影响,显著降低了单丛麦冬鲜子重量;不同间作模式的麦冬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对有效成分总皂苷含量无影响;浙麦冬-西瓜间作较麦冬单作效益增加11.05%,浙麦冬-玉米间作较麦冬单作效益增加6.98%。从群体效益来看,浙麦冬-甜玉米或浙麦冬-西瓜间作尤其是浙麦冬-西瓜间作的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均高于麦冬单作,是一种高效的浙麦冬种植模式,适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间作 玉米 西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哈士蟆胶囊质控指标的研究
15
作者 邵国良 沈兴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50-50,共1页
虫草哈士蟆胶囊质控指标的研究@邵国良@沈兴法¥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虫草哈士蟆胶囊质控指标的研究邵国良沈兴法(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杭州310023)StudyontheQualityControlIndexofC... 虫草哈士蟆胶囊质控指标的研究@邵国良@沈兴法¥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虫草哈士蟆胶囊质控指标的研究邵国良沈兴法(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杭州310023)StudyontheQualityControlIndexofChongcaoHashimaCaps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士蟆油 质控指标 甘露醇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胶囊 虫草头孢菌粉 测定方法 虫草酸 硫代硫酸钠 天然虫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敢于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改革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手段
16
作者 冯根生 《技术经济》 1999年第9期1-2,共2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领导干部 深化改革 胡庆余堂 自身素质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抓住机遇 销售额 资产重组 重新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建立与冠心宁片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木兰 潘永明 +4 位作者 金敏 徐孝平 王德军 马全鑫 陈民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2-438,共7页
目的采用3种诱导剂分别建立斑马鱼血栓模型,观察冠心宁片的抗血栓作用。方法分别采用1.5μmol/L苯肼、80μmol/L花生四烯酸和5 mg/L普纳替尼建立活体斑马鱼血栓模型,并用冠心宁片、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等药物干预,观察尾静脉血栓形成情况... 目的采用3种诱导剂分别建立斑马鱼血栓模型,观察冠心宁片的抗血栓作用。方法分别采用1.5μmol/L苯肼、80μmol/L花生四烯酸和5 mg/L普纳替尼建立活体斑马鱼血栓模型,并用冠心宁片、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等药物干预,观察尾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用邻联茴香胺染色法对心脏红细胞染色强度进行定量分析,计算预防血栓药效。结果苯肼、花生四烯酸和普纳替尼诱导后斑马鱼尾静脉血栓明显增加和心脏红细胞染色强度显著降低(P<0.001),同时冠心宁片均能显著对抗这三种模型的血栓形成,其心脏红细胞染色强度和预防血栓药效均明显增加(P<0.001),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IC50分别为44.32、138.5和459.5 mg/L。结论苯肼、花生四烯酸和普纳替尼均能建立不同形成机理的斑马鱼血栓模型,而冠心宁片具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且其抗血栓机制存在多靶点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宁片 血栓模型 斑马鱼 抗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外资 带来机制
18
作者 管时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2年第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医学行业 机制转换 外资利用 合资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胶囊对急性心肌缺血犬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善飞 陈民利 +6 位作者 柴建国 潘永明 应华忠 陈亮 徐剑钦 朱科燕 叶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16-421,共6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胶囊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56只体重为(12±2)kg的健康Beagle犬,雌雄兼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高(100 mg/kg)、中(50 mg/kg)、低(25 mg/kg)剂量的丹酚酸胶囊组,丹参片组(275 mg/kg),地奥心血康胶囊组(10... 目的:观察丹酚酸胶囊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56只体重为(12±2)kg的健康Beagle犬,雌雄兼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高(100 mg/kg)、中(50 mg/kg)、低(25 mg/kg)剂量的丹酚酸胶囊组,丹参片组(275 mg/kg),地奥心血康胶囊组(100 mg/kg)。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致Beagle犬急性心肌缺血,经十二指肠给药后,用心外膜电图标测法计算心肌缺血程度,硝基四氮唑蓝(NBT)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检测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观察丹酚酸胶囊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丹酚酸胶囊可明显降低心肌缺血程度(∑-ST),减少心肌缺血范围(N-ST),缩小心肌梗死面积(MIS),并能显著降低血清CK和LDH活力,明显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结论:丹酚酸胶囊对急性心肌缺血犬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胶囊 BEAGLE犬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率变异性和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木兰 潘永明 +4 位作者 金敏 徐孝平 王德军 马全鑫 陈民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30,共7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心率变异性(HRV)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伪手术组、MI/RI模型组、SAA低,中,高(0.5 mg/kg,... 目的观察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心率变异性(HRV)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伪手术组、MI/RI模型组、SAA低,中,高(0.5 mg/kg,1 mg/kg和2 mg/kg)剂量组和阳性对照(2 mg/kg地尔硫艹卓)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建立MI/RI大鼠模型,分别于结扎前给予相应药物。期间观察并分析心电图J点和HRV变化,同时再灌注结束后用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蓝(tetrazolium chloride,TTC)双重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并测定血浆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MI/RI模型组比,SAA低、中、高剂量组和地尔硫艹卓组均能显著降低再灌注期大鼠!-J值和J点平均值(P<0.05,P<0.01),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和抑制AST、CK-MB和CK活性的升高(P<0.05,P<0.01);显著升高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平方和的均方根(RMSSD)、HRV三角函数(tr.Ind)和高频(HFnu),并降低低频(LFnu)和LF/HF比值(P<0.05,P<0.01),还能显著升高NO含量和降低MDA含量(P<0.05)。结论丹酚酸可增加HRV,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其作用机制与丹酚酸A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A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率变异性 抗氧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