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中甲醇含量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
1
作者 陈红宇 朱崇秀 +2 位作者 张莹玉 刘红霞 王咸楠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78,共5页
中化能源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丙烯产品执行《聚合级丙烯》(GB T 7716—2014)标准,丙烯中甲醇质量分数要求不高于10μg/g。2023年1月丙烯产品中甲醇含量出现超标现象,该生产技术部门联合质量检测中心对甲醇含量超标原因进行了分... 中化能源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丙烯产品执行《聚合级丙烯》(GB T 7716—2014)标准,丙烯中甲醇质量分数要求不高于10μg/g。2023年1月丙烯产品中甲醇含量出现超标现象,该生产技术部门联合质量检测中心对甲醇含量超标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排查,发现丙烯中的甲醇来自脱硫装置加注的除臭精制液。通过更换该助剂,并调整丙烯塔工艺参数,较短时间内解决了丙烯中甲醇含量超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丙烯 甲醇 除臭精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基负载型催化剂对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酮加氢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柳艳青 王贤山 +3 位作者 杨金生 靳海波 周昕 马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22,共9页
以γ-Al_(2)O_(3)为载体、贵金属Ru为活性组分,制备了Ru基单金属催化剂Ru/Al_(2)O_(3),并以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酮(TMCB)为原料,在高压反应釜加氢反应评价装置上进行催化加氢合成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CBDO)的工艺研究,并... 以γ-Al_(2)O_(3)为载体、贵金属Ru为活性组分,制备了Ru基单金属催化剂Ru/Al_(2)O_(3),并以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酮(TMCB)为原料,在高压反应釜加氢反应评价装置上进行催化加氢合成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CBDO)的工艺研究,并考察了相关工艺条件对加氢反应TMCB转化率和CBDO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 h、H_(2)压力4 MPa,在此条件下,TMCB的转化率为100%,CBDO的选择性为70.4%,顺反异构比为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甲基-1 3-环丁二酮 2 2 4 4-四甲基-1 3-环丁二醇 钌基催化剂 加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催化剂在环氧化物和环状酸酐共聚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强 王宪飞 +2 位作者 王凯 骆广生 路忠凯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3,共14页
环氧化物与环状酸酐的开环共聚是一种新型的脂肪族聚酯合成技术,其技术核心之一是催化剂的选择与应用。与金属催化剂相比,非金属催化剂在简易性、低毒性、单体适应性、经济性等方面表现出潜在优势,得到迅速发展。针对非金属催化剂在环... 环氧化物与环状酸酐的开环共聚是一种新型的脂肪族聚酯合成技术,其技术核心之一是催化剂的选择与应用。与金属催化剂相比,非金属催化剂在简易性、低毒性、单体适应性、经济性等方面表现出潜在优势,得到迅速发展。针对非金属催化剂在环氧化物和环状酸酐共聚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并评述了近年来有机碱、Lewis酸碱对以及其他非金属催化剂在开环共聚反应中的工作机制认识和催化实施效果,对其发展方向和工业化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催化剂 环氧化物 环状酸酐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赞 王新忠 陈爱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15,18,共5页
简要介绍了分离技术的分类、原理和市场前景,分析了分子筛成为膜材料的原因。综述了分子筛膜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原位水热合成、汽相合成法、嵌入法或后合成法、二次生长法、微波法合成、间接生长法和特殊方法的合成特点、制备步... 简要介绍了分离技术的分类、原理和市场前景,分析了分子筛成为膜材料的原因。综述了分子筛膜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原位水热合成、汽相合成法、嵌入法或后合成法、二次生长法、微波法合成、间接生长法和特殊方法的合成特点、制备步骤和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分子筛膜技术用于分离有机物/水的研究现状,特别是在醇/水分离方面列举了一些具有很好分离性能的研究结果。最后,通过对国外技术的分析,展望了我国分子筛膜分离技术的工业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膜 水处理 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聚砜复合膜在中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裕媛 王新忠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7,共4页
膜分离技术是进行中水回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膜容易被污染,造成通量下降。报道了自制的耐污染ZrO2-聚砜复合膜和聚砜膜在中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研究了操作压力、水温、操作时间和膜清洗对水通量的影响;对产水水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膜分离技术是进行中水回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膜容易被污染,造成通量下降。报道了自制的耐污染ZrO2-聚砜复合膜和聚砜膜在中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研究了操作压力、水温、操作时间和膜清洗对水通量的影响;对产水水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膜的水通量随着操作压力的提高而增大,在相同操作压力下,复合膜的水通量要高于聚砜膜的水通量;复合膜在操作24 h后水通量仍可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水温的升高,复合膜的水通量逐渐加大;适当的清洗工艺可以使复合膜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其产水水质达到了生活杂用水的水质标准(CJ 25.1—1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 中水处理 水回用 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1-熵权法和响应面设计优化黄芪丹香颗粒的成型工艺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笑宇 李冬冬 +5 位作者 赵诗聪 吴香婷 朱日 刘英链 杨锦竹 金向群 《特产研究》 2022年第4期8-14,共7页
本研究优化了黄芪丹香颗粒的成型工艺。以稀释剂用量比例、润湿剂浓度和润湿剂用量作为考察因素,以成型率、吸湿率和休止角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考察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结合G1-熵权法优选黄芪丹香颗粒的成型工艺... 本研究优化了黄芪丹香颗粒的成型工艺。以稀释剂用量比例、润湿剂浓度和润湿剂用量作为考察因素,以成型率、吸湿率和休止角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考察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结合G1-熵权法优选黄芪丹香颗粒的成型工艺。结果得到最优成型工艺为糊精与干膏粉的比例是0.8:1,以90.5%的乙醇溶液作润湿剂,用量为混合粉重量的22%。验证试验中颗粒的成型率、吸湿率和休止角分别为92.41%、9.93%和29.7°,综合评分为95.69,与预测值接近。结果表明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为黄芪丹香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丹香颗粒 G1-熵权法 响应面设计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和正胃片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日 陈笑宇 +5 位作者 李冬冬 赵诗聪 吴香婷 刘英链 杨锦竹 金向群 《特产研究》 2023年第3期131-135,共5页
本研究旨在提升元和正胃片的质量标准。采用TLC法对甘草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InertSustainSwift-C+(18);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7 nm;柱温:25℃。在... 本研究旨在提升元和正胃片的质量标准。采用TLC法对甘草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InertSustainSwift-C+(18);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7 nm;柱温:25℃。在TLC鉴别时,对照药材、对照品和样品图谱在对应位置显示相同的斑点,分离效果良好,对阴性样品无影响。甘草苷、甘草酸分别在0.003~0.024mg/mL(R^(2)=0.9996)、0.01249~0.09993mg/mL(R^(2)=0.9997)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1%(RSD=1.53%)、99.16%(RSD=0.93%)。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单、精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为元和正胃片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和正胃片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制剂清胃片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诗聪 朱日 +5 位作者 吴香婷 李冬冬 陈笑宇 刘英链 金向群 杨锦竹 《特产研究》 2023年第4期118-125,共8页
本试验旨在对院内制剂清胃片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使清胃片挥发性成分提取完全,从而更好地发挥药物治疗作用。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清胃片中的挥发油组分(木香、丁香和薄荷),以挥发油提取量、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为指标... 本试验旨在对院内制剂清胃片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使清胃片挥发性成分提取完全,从而更好地发挥药物治疗作用。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清胃片中的挥发油组分(木香、丁香和薄荷),以挥发油提取量、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响应面设计试验确定药材中挥发油组分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最终得到清胃片中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2 h,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 h得挥发油组分。挥发油提取工艺准确、稳定、可靠,为清胃片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优化完善提供参考,可用于清胃片的批量生产,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胃片 挥发油 提取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沙棘雨生红球藻胶囊中异鼠李素的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冬冬 陈笑宇 +5 位作者 吴香婷 赵诗聪 朱日 刘英链 杨锦竹 金向群 《特产研究》 2022年第4期132-134,139,共4页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沙棘雨生红球藻胶囊中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沙棘雨生红球藻胶囊内容物经95%乙醇提取后进行酸处理,使苷元充分水解为苷,采用InertSustainSwift-C(4.6 mm 250 mm,5 m)柱作为固定相;甲醇-0.4%磷...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沙棘雨生红球藻胶囊中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沙棘雨生红球藻胶囊内容物经95%乙醇提取后进行酸处理,使苷元充分水解为苷,采用InertSustainSwift-C(4.6 mm 250 mm,5 m)柱作为固定相;甲醇-0.4%磷酸溶液(56:44)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70 nm;柱温25℃;进样体积10 L。结果显示异鼠李素在0.004 38~0.011 68 m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回收率在96.43%~98.98%范围内,RSD=0.89%(n=6)。该方法测得3批产品中异鼠李素的含量均值为45.26 mg/100 g(n=9)。该测定方法准确高效、简单易行,可为沙棘雨生红球藻胶囊中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沙棘雨生红球藻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污染物处理绿色过程集成与工程创新
10
作者 李安学 么士平 +2 位作者 杨道学 王丽景 刘志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30-1535,共6页
论述了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制造工业有机污染物处理绿色过程集成的背景、目标、科学内涵和基本步骤。介绍了上述理论及方法指导丙烯酸及酯有机污染物处理绿色过程集成的应用实例及工程实施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绿色过程 过程集成 丙烯酸及酯 有机污染物 生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丁酸酐裂解制二甲基乙烯酮合成工艺及其二聚产物研究
11
作者 柳艳青 马磊 +3 位作者 王贤山 杨金生 甄淏 靳海波 《石油化工》 2025年第8期1079-1083,共5页
以异丁酸酐(IBAN)为原料通过裂解制二甲基乙烯酮(DMK),DMK经二聚、提纯,成功合成了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酮(TMCB)。采用GC-MS,FTIR,^(1)H NMR,^(13)C NMR等方法表征了TMCB试样的分子结构,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气液流量比... 以异丁酸酐(IBAN)为原料通过裂解制二甲基乙烯酮(DMK),DMK经二聚、提纯,成功合成了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酮(TMCB)。采用GC-MS,FTIR,^(1)H NMR,^(13)C NMR等方法表征了TMCB试样的分子结构,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气液流量比等因素对IBAN转化率及DMK选择性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IBAN最佳裂解条件为反应温度475℃、反应压力0.35 MPa、气液体积流量比为763,且该条件下DMK收率可达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甲基-1 3-环丁二醇 异丁酸酐裂解 二甲基乙烯酮 2 2 4 4-四甲基-1 3-环丁二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