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政策中心”对欧盟北非政策的影响途径 被引量:2
1
作者 忻华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106,共14页
本文将"塑造决策议程的多源流"模型和"权力场中心空间"视角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欧盟的"地中海联盟"政策架构的两次演变作为案例,从三方面入手,分析"欧洲政策中心"... 本文将"塑造决策议程的多源流"模型和"权力场中心空间"视角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欧盟的"地中海联盟"政策架构的两次演变作为案例,从三方面入手,分析"欧洲政策中心"影响欧盟的北非政策的方式与途径:首先,比较该智库的建言与欧盟政策在内容要点上的关联性和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以评估该智库的总体影响;其次,分析该智库举办的高层论坛的运作结构,以观察其短期直接影响,评估其作为"权力场"的信息沟通"平台"的作用;再次,分析该智库经由"旋转门"体制与欧盟决策体系形成的人事关联,以评估其长期直接影响。"欧洲政策中心"对欧盟"地中海联盟"架构的影响机制,折射出欧盟层面的智库在欧盟对外决策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政策中心” 欧盟的北非政策 “地中海联盟”架构 影响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有效的多边主义”——试析欧盟与联合国的伙伴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扈大威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48,共6页
近年来,随着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欧盟对外战略扩张的逐步展开,欧盟日益重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与作用,不断加大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力度.在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欧盟在联合国许多重要领域中的集体影响力显著增强.欧盟决心成... 近年来,随着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欧盟对外战略扩张的逐步展开,欧盟日益重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与作用,不断加大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力度.在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欧盟在联合国许多重要领域中的集体影响力显著增强.欧盟决心成为"国际机制的主要照管者"和"多边主义的先行者".随着欧盟的壮大及其"有效的多边主义"的深入发展,欧盟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将愈益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主义 联合国 欧盟 伙伴关系 试析 欧洲一体化 地位和作用 战略扩张 国际事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人工智能战略框架下的伦理准则及其国际含义 被引量:23
3
作者 殷佳章 房乐宪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30,155,156,共15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此背景下,欧盟意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为此先后出台了《欧洲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协调计划》等重要政策文件,相关战略...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此背景下,欧盟意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为此先后出台了《欧洲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协调计划》等重要政策文件,相关战略框架初步成型。在此基础上,2019年4月欧盟发布了《可信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与《建立以人为本的可信人工智能》两个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七条关键伦理要求,对欧盟的人工智能战略框架做了补充与细化。本文在简要回溯欧盟人工智能战略框架的基础上,具体阐释了欧盟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核心内涵,分析了其出台动因及国际含义。本文认为该准则的出台可以视为欧盟把握战略机遇、应对多重发展挑战、发挥自身机制优势而做出的重要战略调整。结合欧盟在此方面的举措,本文进一步思考了其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启示,提出中国应保持既有发展优势,建立并完善官方伦理监管体系,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人工智能伦理标准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准则 欧盟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建立“欧日经济伙伴关系”的战略机理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忻华 《国际展望》 CSSCI 2018年第6期95-119,161,共26页
当前欧盟在持续强化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的同时,正在加速建立"欧日经济伙伴关系"架构。借助"复合双层博弈"的视角分析"欧日经济伙伴关系"的利益格局,可以发现:在欧日双边层面,欧盟对日本核心利益诉求的照... 当前欧盟在持续强化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的同时,正在加速建立"欧日经济伙伴关系"架构。借助"复合双层博弈"的视角分析"欧日经济伙伴关系"的利益格局,可以发现:在欧日双边层面,欧盟对日本核心利益诉求的照顾与满足,要多于日本对欧盟核心利益诉求的照顾与满足;在欧盟内部,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工商界的不同行业、处于意识形态谱系不同位置的政党对这一架构的诉求存在对立;总体而言,欧盟推进对日经济合作的心态显得较为急切。欧盟加速建立这一架构的战略动因,是要解决在双边、地区间和全球层面的三重决策困境。欧盟对这一架构的推进程度,受到日本自身经济条件和美国主导的全球战略同盟体系的双重限制。这一架构的建立,将导致欧盟在中国与日本之间展开博弈时的决策意向与总体态度出现愈加明显的差异,从而对中欧关系产生结构性的长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欧日经济伙伴关系” 战略机理 日本态度 中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互动与平衡性竞争--中美欧数字权力竞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闫广 忻华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36,162,163,共26页
数字空间正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新场域。在数字浪潮的推动下,权力形式及其竞争范式呈现出流变与进化之势,数字权力应运而生。数字权力来源于行为体对数字资源即数字规则、数字技术、数字市场“三位一体”的控制。数字权力的竞争逻辑基于... 数字空间正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新场域。在数字浪潮的推动下,权力形式及其竞争范式呈现出流变与进化之势,数字权力应运而生。数字权力来源于行为体对数字资源即数字规则、数字技术、数字市场“三位一体”的控制。数字权力的竞争逻辑基于数字市场、规则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制约,表现为对数字市场权力、数字规则权力和数字技术权力的争夺。数字权力竞争模式是“竞争性相互依存”下的双向权力互动模式,而非“技术决定论”下的单向权力垄断模式。当前中美欧数字权力竞争表现为非对称的三极鼎立格局。鉴于以数字技术为霸权支柱的美国正不断将中美数字竞争推向失序化的险境,以及欧美在数字规则主导权方面复杂的利益冲突,中欧可分别以数字市场与数字规则为权力杠杆撬动美国的数字霸权,进而争取更大的战略空间,实现平衡性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竞争 数字权力 数字技术 数字市场 数字规则 权力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危机冲击下欧洲经济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忻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能源危机、地缘经济竞争带来的危机和技术竞争力危机是造成当前欧洲经济困境的三重因素。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为应对困境,欧洲在抑制通胀和刺激增长的常规政策基础上,围绕“战略自主”“经济安全”和“去风险”三项构想建立战略体系,着... 能源危机、地缘经济竞争带来的危机和技术竞争力危机是造成当前欧洲经济困境的三重因素。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为应对困境,欧洲在抑制通胀和刺激增长的常规政策基础上,围绕“战略自主”“经济安全”和“去风险”三项构想建立战略体系,着力保护战略性资产,提升技术与经济运行的韧性,在高科技产业链的三个节点推行“进取型”和“防御型”战略。欧洲经济战略的“泛安全化”特征越来越突出,中欧经贸合作可能遭遇一些阻力。不过,中欧关系仍有向前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经济困境 能源危机 颠覆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被引量:6
7
作者 窦希铭 廖继博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58,共4页
宪法中关于财产所有权附义务的规定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上位法渊源;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是法律责任而非道德责任,但二者并不矛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划定上应当做到中外有别,执行与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的企... 宪法中关于财产所有权附义务的规定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上位法渊源;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是法律责任而非道德责任,但二者并不矛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划定上应当做到中外有别,执行与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尤其是社保标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又对所有权人设定义务,是国家立法者必须采取的正确做法,也是企业依法应尽的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法律责任 社会保障 应尽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新动向 被引量:6
8
作者 任宁宁 窦希铭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204,共3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各行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成为一种趋势,都力图通过信息化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全球图书馆业在信息化浪潮中逐步实现了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成为知识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各行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成为一种趋势,都力图通过信息化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全球图书馆业在信息化浪潮中逐步实现了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成为知识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也成为当前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数字化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质疑“一带一路”的三维分析:心理·利益·体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义桅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7-174,248,共8页
西方对"一带一路"的质疑既呈现无知与偏见,也有利益驱使、趋势担忧,反映出西方不习惯、不甘心中国领导世界,不认可、不看好中国发展模式及其国际推广。概括起来,有三大质疑:一是对世界的质疑:未来几十年世界面临不确定性,质... 西方对"一带一路"的质疑既呈现无知与偏见,也有利益驱使、趋势担忧,反映出西方不习惯、不甘心中国领导世界,不认可、不看好中国发展模式及其国际推广。概括起来,有三大质疑:一是对世界的质疑:未来几十年世界面临不确定性,质疑是对自身不确定性的转移。二是对中国的质疑:1)意图质疑:过剩产能倾销?中国改写国际规则?2)套路质疑:中国把国内那套带到国外?3)能力质疑:中国模式本身能否持续,国外能否推广?4)结果质疑:中国主导?中国中心秩序?三是对"一带一路"本身的质疑,包括:1)性质质疑:"一带一路"是公共产品还是中国战略?2)路径质疑:开放透明?规则导向还是发展导向?能否坚持公平竞争?3)方式质疑:"一带一路"如何融资?能否坚持高标准,如环境标准、劳工标准?与现有机制什么关系?4)效应质疑:如何评估"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效应?如何处理地区领土争端?一国一策会否导致歧视性安排?5)有效性质疑:"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克服种种风险?6)后果质疑:"一带一路"是否制造债务危机?如何事先评估?本文从心理、利益、体系三个维度对此做了一一剖析,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西方 心理 体系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不来梅州与中国大连市中小企业研发模式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海燕 刘则渊 王国豫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144,共4页
通过对德国与中国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的比较,对比分析了德国不来梅州与辽宁省大连市中小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以及高校间的研发合作模式,为提升辽宁省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中小企业 研发合作 德国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误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维分析:利益、体系与思维--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道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义桅 江洋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2,共9页
西方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从起初的有意忽视、不经意赞同,到现在明确抵制,经历了明显的立场转变,其中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名”与“实”的误解,也有对中国意图和目标的质疑。对比西方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发现西方误解人类命运共同... 西方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从起初的有意忽视、不经意赞同,到现在明确抵制,经历了明显的立场转变,其中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名”与“实”的误解,也有对中国意图和目标的质疑。对比西方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发现西方误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着利益、体系和思维三个层次的原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构成中西方叙事之争的两大主题。化解西方抵制之道在于将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机制化、利益化,推动“一带一路”与联合国全面深入对接,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在于以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和参与高标准地区与全球合作框架,做大利益“蛋糕”,以增量盘活存量,推动国际体系与政治经济结构的包容性改革,塑造共享史观,编撰人类命运共同体史,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粹主义增加欧洲政治的不确定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义桅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25,共2页
在欧洲,极右翼势力已经遍及各地,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形形色色的极右翼组织。欧洲的极右翼势力将自己既看成是现实受害者的代表,也看成是历史受害者的代表。疑欧党派和右翼势力的群体性崛起,不是偶然的,这是欧洲民众反体制情绪的集中爆... 在欧洲,极右翼势力已经遍及各地,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形形色色的极右翼组织。欧洲的极右翼势力将自己既看成是现实受害者的代表,也看成是历史受害者的代表。疑欧党派和右翼势力的群体性崛起,不是偶然的,这是欧洲民众反体制情绪的集中爆发。这些党派虽然在短时间内不能左右欧盟发展走向,但从长远来看极有可能重塑欧洲政治生态,增加欧洲政治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民粹主义 极右势力 民主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种族主义何去何从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义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24,共3页
种族主义在当代已经演变为鼓吹"文化间差异的绝对化"的文化性种族主义,其在当代欧美国家的兴起同难民危机、逆向歧视和民粹运动等背景环境息息相关。欧美种族主义未来将会受到来自政治体制内的更多制衡与约束,但同时其激发的... 种族主义在当代已经演变为鼓吹"文化间差异的绝对化"的文化性种族主义,其在当代欧美国家的兴起同难民危机、逆向歧视和民粹运动等背景环境息息相关。欧美种族主义未来将会受到来自政治体制内的更多制衡与约束,但同时其激发的身份政治热潮可能带来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新种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引领中国外交?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义桅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71,共8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从表达自己(和平崛起)到表达世界(和谐世界)后的再次升华,即以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世界历史观,着眼于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弘扬传统文化,通约各国传统文化,超越单纯的国际关系视角,超越普世价值,寻...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从表达自己(和平崛起)到表达世界(和谐世界)后的再次升华,即以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世界历史观,着眼于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弘扬传统文化,通约各国传统文化,超越单纯的国际关系视角,超越普世价值,寻找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方位引领作用体现在:理念引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全球化、全球治理铸魂;原则引领———完善不干涉内政原则,倡导各国掌握自己的命运;实践引领———通过“一带一路”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网络,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抗疫外交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外交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宪公投对土耳其外交政策走向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严天钦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29,75,共8页
2017年4月16日,土耳其在全国范围内就修宪问题举行了全民公投,公投结果显示修宪阵营以微弱优势获胜,这意味着土耳其将由议会制转变为总统制,这对土耳其的内政外交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总统权力的扩大,土耳其将更加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 2017年4月16日,土耳其在全国范围内就修宪问题举行了全民公投,公投结果显示修宪阵营以微弱优势获胜,这意味着土耳其将由议会制转变为总统制,这对土耳其的内政外交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总统权力的扩大,土耳其将更加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土耳其加入欧盟的希望将变得更加渺茫,但土耳其会在更加平等的基础上寻求与欧盟合作;为了掌握应对库尔德问题的主动权,土耳其的叙利亚政策将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土耳其的地区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库尔德问题的牵制,受此影响,在修宪之后土耳其与传统盟友美国的关系会日渐疏远,与在叙利亚内战中掌握主导权的俄罗斯关系会逐渐升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 修宪公投 外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IP的经济与战略效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江洋 王义桅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125,共10页
The Chinese academia focuses more on the TPP and has not given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TTIP. However, the TTIP is actually more exclusive in nature to China. Strategically China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TIP a... The Chinese academia focuses more on the TPP and has not given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TTIP. However, the TTIP is actually more exclusive in nature to China. Strategically China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TIP and its impacts on China, and engage in serious study on how to deepen trade and investment reform and reactivate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协定 国际贸易投资规则 美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逻辑 被引量:8
17
作者 白云真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2019年4月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预示着"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以及交往形式的新发展。"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是以唯物史观方法论为基础的,又有赖于其理论与方法意义上的指导。本文... 2019年4月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预示着"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以及交往形式的新发展。"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是以唯物史观方法论为基础的,又有赖于其理论与方法意义上的指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框架,借鉴以考克斯为代表的批判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探讨"一带一路"的政治经济逻辑,阐明"一带一路"建设在解决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构建真正的共同体等方面的创新性努力。对此,"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实践性创新所必要的是,确保"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平衡,权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不同产业合作的轻重,提升"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治理能力,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政治经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全球化”对中国未来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伯特.R.比安奇 忻华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35,共14页
伊斯兰全球化是与宗教、经济、政治和外交等领域的各项发展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上述领域的形势发展正在改变着伊斯兰世界。伊斯兰全球化包括这样一些组成部分:朝觐与宗教旅行,资本主义与伊斯兰金融,民主与伊斯兰现代主义,以及按照多种... 伊斯兰全球化是与宗教、经济、政治和外交等领域的各项发展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上述领域的形势发展正在改变着伊斯兰世界。伊斯兰全球化包括这样一些组成部分:朝觐与宗教旅行,资本主义与伊斯兰金融,民主与伊斯兰现代主义,以及按照多种多样的文化环境里的穆斯林的各不相同的需求与偏好而逐渐建立的新的国际机制。伊斯兰全球化允许现代穆斯林加入国际社会生活的主流,并同时对国际社会加以改革。其实,这些也正是中国的目标。特别是,中国领导人对软实力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而且热切地认同关于文明间对话和全球治理的远见卓识,因而伊斯兰全球化的目标也可视作是中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全球化 伊斯兰金融 伊斯兰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气候变化制度的未来蓝图——从《哥本哈根协议》到《坎昆协议》 被引量:8
19
作者 桑德琳·马龙-杜波依斯 凡妮莎·理查德 彭峰(译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共14页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产生了不同的国际社会组织,并制定了各项相关国际社会制度,这些制度在解决国际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具有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首先,该制度起着建构性的作用;其次,国际气候变化制度必须对激活该项制度起...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产生了不同的国际社会组织,并制定了各项相关国际社会制度,这些制度在解决国际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具有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首先,该制度起着建构性的作用;其次,国际气候变化制度必须对激活该项制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处于不同地位的各方在谈判过程中能够建立共识,并且能在国际层面推动达成更具雄心的气候变化政策。这些促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坎昆协议》的诞生。《哥本哈根协议》明确将气温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作为减排的目标。《坎昆协议》将此目标具体化,并提出气温升高控制在1.5摄氏度的任务。"后2012"国际气候变化制度必须具有全球性特征,遵循公平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世界上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美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纳入进来。从性质上来说,《坎昆协议》所建构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证体系代替原有的制度机制,这将是国际气候变化制度中的全新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气候变化 制度设计 《哥本哈根协议》 《坎昆协议》 德班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