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HMWPE/纳米SiO2复合弹性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郭源君 肖华林 +2 位作者 胡辉 胡斌梁 黄伟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3-825,829,共4页
以纳米SiO2作为填料制备UHMWPE/纳米SiO2复合材料,采用MRH-5A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纳米含量与载荷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填充纳米SiO2,UHMWPE的... 以纳米SiO2作为填料制备UHMWPE/纳米SiO2复合材料,采用MRH-5A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纳米含量与载荷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填充纳米SiO2,UHMWPE的摩擦系数减小约40%;SiO2含量为10%左右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最小,磨损性能最好;随着载荷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之增大,尔后趋于平稳;复合材料磨损量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加;摩擦过程中存在短暂的摩擦跑合期。纯UHM-WPE的磨损机理是粘附,而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疲劳剥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复合弹性材料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机过流件护面弹性涂层的粒子流冲击溃裂与磨蚀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源君 殷炯 +3 位作者 何剑雄 胡斌梁 胡辉 黄伟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采用刚性球面与弹性体斜冲击接触模型,考虑法向与切向面力的耦合作用,分析了粒子冲击过程中弹性涂层表面的接触动应力。结果表明,弹性涂层表面接触区拉应力是导致磨蚀急剧增加的主要因素;同时指出,高速粒子流冲击可导致弹性体内应力波... 采用刚性球面与弹性体斜冲击接触模型,考虑法向与切向面力的耦合作用,分析了粒子冲击过程中弹性涂层表面的接触动应力。结果表明,弹性涂层表面接触区拉应力是导致磨蚀急剧增加的主要因素;同时指出,高速粒子流冲击可导致弹性体内应力波不能及时传播从而发生表面溃裂。根据分析结论,对应不同的冲击角,计算出弹性涂层应用的极限射流速度约为39 m/s-69 m/s,与冲蚀实验结果相差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涂层 冲蚀磨损 溃裂速度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立柱加强板拉延成形数值模拟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元芳 谢丁 +4 位作者 代璐蔚 洪标 宋霞 徐艳如 孙开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41-46,共6页
利用Auto Form软件对汽车A立柱内板上部加强板拉延工艺进行了模拟分析。在拉延成形后获得零件成形极限图和减薄率云图。结果表明:零件存在开裂和起皱的缺陷。通过优化零件结构使零件减薄率在标准范围内。同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参数... 利用Auto Form软件对汽车A立柱内板上部加强板拉延工艺进行了模拟分析。在拉延成形后获得零件成形极限图和减薄率云图。结果表明:零件存在开裂和起皱的缺陷。通过优化零件结构使零件减薄率在标准范围内。同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参数,获得了性能更优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延成形 A立柱上部加强板 AUTOFORM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MWPE/纳米SiO_2弹性复合材料的粒子流冲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源君 肖华林 +3 位作者 高永毅 胡辉 李文斌 黄伟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UHMWPE/纳米SiO2弹性复合材料,实验考察了弹性复合材料的冲蚀特性,分析了UHMWPE/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冲蚀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纳米SiO2含量为10%左右时,弹性复合材料的抗冲蚀性能最好,射流冲击角在30°左右时,冲... 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UHMWPE/纳米SiO2弹性复合材料,实验考察了弹性复合材料的冲蚀特性,分析了UHMWPE/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冲蚀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纳米SiO2含量为10%左右时,弹性复合材料的抗冲蚀性能最好,射流冲击角在30°左右时,冲蚀率达到峰值;冲蚀率与射流速度呈指数变化关系,纳米SiO2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冲蚀速度指数n为2.03;水流含沙浓度达到1.92 kg/m3以后,材料冲蚀率随含沙浓度的增长趋势开始变得平缓;冲蚀率随沙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纳米SiO2含量为10%左右时,弹性复合材料的冲蚀率较纯UHMEPE降低了30%,只有45#钢的1/16。UHMWPE/纳米SiO2弹性合材料的冲蚀机理主要是犁削和唇片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冲蚀磨损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rge的汽车空心EPS转向轴旋锻成形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昆凤 周志明 +5 位作者 涂坚 黄灿 黄伟九 易丽 罗荣 方飞松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83-86,共4页
利用Forge软件对08钢汽车空心EPS转向轴旋锻成形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正文试验研究了锤头相对转角、下压量、进锤速度和坯料轴向进给量对关键部位成形过程的影响。获得了汽车空心EPS转向轴旋锻成形的较优工艺参数:锤头相对转角为18°... 利用Forge软件对08钢汽车空心EPS转向轴旋锻成形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正文试验研究了锤头相对转角、下压量、进锤速度和坯料轴向进给量对关键部位成形过程的影响。获得了汽车空心EPS转向轴旋锻成形的较优工艺参数:锤头相对转角为18°,压下量为1 mm,进锤速度为5 mm/s,坯料轴向进给量为0.5 mm。最后以优化的参数进行了样品试制,结果表明该组工艺参数所生产出的样品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EPS转向轴 旋转锻造 正交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组织特征对模拟海水中搅拌摩擦加工Ti-6Al-4V合金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蒋璐瑶 郭勇义 +2 位作者 黄伟九 刘成龙 陈琛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9-216,共8页
目的研究搅拌摩擦加工细晶Ti-6Al-4V合金在模拟海水中微观组织特征与腐蚀磨损性能的关系。方法通过控制搅拌摩擦加工工艺(200 r/min-25 mm/min和200 r/min-50 mm/min)获得具有等轴细晶组织和片层状α相组织的Ti-6Al-4V合金。使用往复磨... 目的研究搅拌摩擦加工细晶Ti-6Al-4V合金在模拟海水中微观组织特征与腐蚀磨损性能的关系。方法通过控制搅拌摩擦加工工艺(200 r/min-25 mm/min和200 r/min-50 mm/min)获得具有等轴细晶组织和片层状α相组织的Ti-6Al-4V合金。使用往复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在模拟海水中对Ti-6Al-4V合金进行腐蚀磨损实验,获得摩擦系数-时间曲线、动电位极化曲线等一系列摩擦磨损和电化学曲线。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痕进行观察,计算磨损率,并分析磨损机制。通过计算腐蚀磨损分量研究材料损耗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在腐蚀磨损中,因表面氧化膜被破坏,具有细晶结构的Ti-6Al-4V合金晶界面积大,腐蚀电位降低,但腐蚀电流密度小于原始试样。搅拌摩擦加工试样在腐蚀磨损实验中的摩擦系数更稳定,OCP条件下,具有细小等轴晶组织的搅拌摩擦加工Ti-6Al-4V合金的摩擦系数最低,磨损率较原始试样低20%。片层组织特征Ti-6Al-4V合金因微观力学性能各向异性而影响对磨球的行进路线,犁沟较混乱。原始样品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腐蚀磨损,搅拌摩擦加工后,样品在模拟海水中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分层磨损和腐蚀磨损。结论等轴细晶组织Ti-6Al-4V合金在模拟海水中表现出低的磨损率和低的摩擦系数,该组织特征具有最优的耐腐蚀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搅拌摩擦加工 微观组织 摩擦磨损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搅拌摩擦加工LZ91双相镁锂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江雯 蒋璐瑶 +2 位作者 黄伟九 郭非 董海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07-311,共5页
LZ91双相镁锂合金可通过搅拌摩擦加工方式实现组织细化及双相均匀化,搅拌摩擦加工中材料前进侧和后退侧流动性差异使两侧组织特征区别较大,力学性能不稳定。本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拉伸试验机,研究... LZ91双相镁锂合金可通过搅拌摩擦加工方式实现组织细化及双相均匀化,搅拌摩擦加工中材料前进侧和后退侧流动性差异使两侧组织特征区别较大,力学性能不稳定。本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拉伸试验机,研究了退火处理对搅拌摩擦加工LZ91双相镁锂合金搅拌区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特征的初始变形组织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不同,双相分布均匀的细晶结构在热处理中稳定长大,前进侧与基体组织突变得到改善,逐渐由弱织构形成c-轴平行于PD方向的基面织构。后退侧团聚成岛状的α细晶在热处理中迅速长大,热稳定性较差。250℃下退火处理30 min后,搅拌摩擦加工LZ91镁锂合金均匀伸长率从5.8%提升至8.8%,拉伸中前进侧收缩率从0.2降低至0.1,应力集中得到有效改善,性能薄弱区域在退火处理前后均为后退侧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Z91镁锂合金 搅拌摩擦加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退火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加工细晶TA2工业纯钛晶粒长大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琛辉 蒋璐瑶 +3 位作者 刘成龙 黄伟九 郭勇义 胥桥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67-1370,共4页
TA2工业纯钛经过转速180 r/min、行进速度25 mm/min搅拌摩擦加工后发生剧烈塑性变形,获得晶粒尺寸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2μm)的细晶组织。在500~600℃对搅拌摩擦加工细晶TA2工业纯钛进行不同时间的退火处理,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 TA2工业纯钛经过转速180 r/min、行进速度25 mm/min搅拌摩擦加工后发生剧烈塑性变形,获得晶粒尺寸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2μm)的细晶组织。在500~600℃对搅拌摩擦加工细晶TA2工业纯钛进行不同时间的退火处理,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组织观察及织构表征,计算晶粒生长指数和激活能,并建立数学模型,系统研究搅拌摩擦加工细晶TA2工业纯钛晶粒长大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搅拌摩擦加工细晶TA2工业纯钛晶粒长大过程中织构具有稳定性,退火处理后晶粒c轴平行于加工方向。当退火温度为550℃时,部分晶粒优先长大,600℃受热下,晶粒快速长大。在500~600℃内,搅拌摩擦加工细晶TA2工业纯钛晶粒的生长指数为3,生长激活能为328. 5 kJ/mol。研究表明,通过搅拌摩擦加工获得的细晶组织具有较好的晶粒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钛 搅拌摩擦加工 热处理 晶粒长大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空心EPS转向轴旋锻工艺及显微组织研究
9
作者 周昆凤 周志明 +3 位作者 涂坚 汪学静 罗荣 方飞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92,共4页
为了研究汽车空心EPS转向轴的旋锻成形工艺及显微组织,设计了正交实验,并对样品的微观组织及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通过旋锻成形的转向轴内外表面光滑,变径处过渡均匀,内齿形状规整,无明显折叠及裂纹产生;粗大的晶粒旋锻后成为具有... 为了研究汽车空心EPS转向轴的旋锻成形工艺及显微组织,设计了正交实验,并对样品的微观组织及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通过旋锻成形的转向轴内外表面光滑,变径处过渡均匀,内齿形状规整,无明显折叠及裂纹产生;粗大的晶粒旋锻后成为具有择优取向的纤维组织,材料致密度得到显著提高。经检测,旋锻成形的汽车全空心转向轴的硬度、静扭强度和低载疲劳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心EPS转向轴 旋锻成形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