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优化生产技术在模具企业车间作业计划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熊禾根 李建军 肖祥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1928-1930,共3页
通过对作业计划编制方法和模具企业生产系统特点的简略分析与总结 ,提出在模具企业车间作业计划中运用最优化生产技术。研究了最优化生产技术应用于模具企业车间作业计划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几个关键问题。针对模具企业生产过程的动态多变... 通过对作业计划编制方法和模具企业生产系统特点的简略分析与总结 ,提出在模具企业车间作业计划中运用最优化生产技术。研究了最优化生产技术应用于模具企业车间作业计划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几个关键问题。针对模具企业生产过程的动态多变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企业 车间作业计划 最优化生产技术 生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史玉升 李中伟 +2 位作者 钟凯 王从军 程俊廷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20期48-50,共3页
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作为一种快速、便携、高精度的三维测量技术,在汽车、航空、模具、医疗及康复工程、家用电器、工业设计、工艺品制作以及儿童玩具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用户的一致认可,已成为一种成熟的三维数据获取和质... 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作为一种快速、便携、高精度的三维测量技术,在汽车、航空、模具、医疗及康复工程、家用电器、工业设计、工艺品制作以及儿童玩具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用户的一致认可,已成为一种成熟的三维数据获取和质量评价与控制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技术 模具设计 结构光 制造过程 应用 三维数据获取 工艺品制作 家用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零件和模具的快速制造技术发展动向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海鸥 徐继彭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23,66,共3页
快速成形技术已成功地实现了快速原型制造 ,目前正向快速制造模具尤其是金属模具的方向迅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快速成形及制模技术 ,介绍了快速制造金属零件和模具尤其是金属硬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探讨了该技术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及... 快速成形技术已成功地实现了快速原型制造 ,目前正向快速制造模具尤其是金属模具的方向迅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快速成形及制模技术 ,介绍了快速制造金属零件和模具尤其是金属硬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探讨了该技术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形 金属零件 金属模具 间接制模法 直接制模法 快速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压模具运动虚拟仿真实验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阳 张希磊 +1 位作者 黎慰 章志兵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6-119,共4页
基于虚拟运动仿真原理,建立了冲压模具运动仿真的实验步骤和评价方法。利用多工位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生产线运动仿真实例,进行冲压模具运动过程的研究。冲压模具运动虚拟仿真实验再现冲压模具运动过程。通过分析冲压模具的干涉检查结果... 基于虚拟运动仿真原理,建立了冲压模具运动仿真的实验步骤和评价方法。利用多工位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生产线运动仿真实例,进行冲压模具运动过程的研究。冲压模具运动虚拟仿真实验再现冲压模具运动过程。通过分析冲压模具的干涉检查结果,对冲压模具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提高冲压模具设计质量,保证冲压模具各个部件、生产线送料机构在工作时的通过性和运动无干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模具 运动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成形模拟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强 周华民 +1 位作者 黄志高 李德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98-200,共3页
在一模多腔的注塑模具设计中,合理地设计分流道和浇口的尺寸,保证塑料熔体以相同的成形压力和温度,在同一时间充满型腔一直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以非自然平衡浇注系统为重点,阐述了浇道和冷却系统的优化算法以及如何利用华塑三维模拟成... 在一模多腔的注塑模具设计中,合理地设计分流道和浇口的尺寸,保证塑料熔体以相同的成形压力和温度,在同一时间充满型腔一直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以非自然平衡浇注系统为重点,阐述了浇道和冷却系统的优化算法以及如何利用华塑三维模拟成形分析软件进行流动模拟和工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形 流动模拟 流动平衡 冷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变量装配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宜生 梁书云 +1 位作者 彭蜀 李德群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6-90,共5页
介绍了塑料注射成型模具CAD软件中变量装配的关键技术 ,并给出了装配设计中几何约束和工程约束实例。
关键词 模具 变量装配 注塑成型 塑料 装配设计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板温成形过程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正华 贺荣 +1 位作者 郭吉萍 李志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7-21,共5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新型摩擦测试装置,对镁合金板温成形过程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进行了测试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压边力、润滑状态等三种工艺参数对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的影响,并采用统计方法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 利用自行研制的新型摩擦测试装置,对镁合金板温成形过程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进行了测试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压边力、润滑状态等三种工艺参数对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的影响,并采用统计方法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影响摩擦系数的主次关系和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工艺参数中,温度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压边力因素影响一般,而润滑因素影响最小;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温度240℃、压边力3MPa和二硫化钼润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板 温成形 正交实验 模具圆角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Agent的模具协同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盛 王华昌 李建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78-281,共4页
通过分析模具异地设计与制造的特点以及多Agent系统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模具协同设计与制造系统框架,介绍了在该框架下的模具协同设计与制造工作流程,分析了模具协同设计与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模具 协同设计 多AGENT C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的CAD/CAE/CAM技术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德群 《电加工与模具》 2006年第B05期7-11,共5页
介绍铸造模、锻模、级进模、汽车覆盖件模和塑料注射模CAD/CAE/CAM技术的发展概况,并论述了模具CAD/CAE/CAM技术的最新开发成果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铸造模 锻模 级进模 汽车覆盖件模 塑料注射模 CAD/CAE/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P技术快速制造金属/陶瓷零件和模具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森昌 莫建华 +1 位作者 史玉升 黄树槐 《金属成形工艺》 2001年第5期17-21,共5页
详细归纳、总结了目前己经成功用于制造金属 /陶瓷零件的各种方法 ,结合具体研究实例 ,依据转换法 (Transfer)和间接法 (Indirect)两大类 ,分类讨论了用RP技术制造金属 /陶瓷零件和模具方法。首先 ,根据转换法制造过程的特点 ,分类叙述... 详细归纳、总结了目前己经成功用于制造金属 /陶瓷零件的各种方法 ,结合具体研究实例 ,依据转换法 (Transfer)和间接法 (Indirect)两大类 ,分类讨论了用RP技术制造金属 /陶瓷零件和模具方法。首先 ,根据转换法制造过程的特点 ,分类叙述了其成形工艺 ,并对该方法的特点和寿命进行了评判。对间接法 ,根据不同的成形系统 ,总结了成形金属 /陶瓷件和模具的最新进展。最后 ,提出了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法 间接法 金属/陶瓷件 模具 RP技术 快速原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金属模具快速制造的激光加工技术的研究
11
作者 曹彪 张海鸥 王桂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46-248,共3页
为提高直接快速制造金属模具的尺寸精度与表面光洁度,提出了面向金属模具快速制造的激光倾斜切割光整工艺。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激光精密加工各主要工艺参数对切割表面质量、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快速制模 激光加工 表面粗糙度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深孔成形技术的圆筒件拉深新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姚毅 李赞 李建军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33,共5页
文章提出了一项能大幅提高板料拉深成形性能的新技术———拉深孔成形技术,描述了基于该技术的圆筒件拉深新工艺的实验情况,展示了成功的实验结果,并将常规工艺与新工艺在同一条件下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新工艺的可行性和有... 文章提出了一项能大幅提高板料拉深成形性能的新技术———拉深孔成形技术,描述了基于该技术的圆筒件拉深新工艺的实验情况,展示了成功的实验结果,并将常规工艺与新工艺在同一条件下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新工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讨了拉深孔成形技术的机理,并给出了合理、完备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深孔成形技术 成形性能 工艺 实验研究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车转向节整体模锻关键技术与模具装置研发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运军 陈天赋 +4 位作者 杨杰 黄明伟 夏巨谌 邓磊 金俊松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125-2130,共6页
房车转向节轮廊尺寸大、结构极其复杂,目前采用的分体制造技术存在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低、产品性能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转向节整体模锻成形的工艺方案,着重研究了其关键工序弯曲成形的工艺优化并进行了专用模具装置开发。采用经典... 房车转向节轮廊尺寸大、结构极其复杂,目前采用的分体制造技术存在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低、产品性能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转向节整体模锻成形的工艺方案,着重研究了其关键工序弯曲成形的工艺优化并进行了专用模具装置开发。采用经典塑性成形理论、有限元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弯曲过程的应力应变状态、金属流动和损伤分布。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案合理,实现了以整体模锻取代分体制造,材料利用率由约45%提高至7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车转向节 整体模锻 弯曲成形 模具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专用模具钢粉末材料设计、制备及其制造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燕 文世峰 +2 位作者 魏青松 闫春泽 史玉升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6-363,共8页
基于材料逐层堆积制造的增材制造技术将传统的三维制造降为二维制造,突破了传统制造方法的约束和限制,特别适合制造具有复杂内置随形冷却流道的模具钢。增材制造模具钢专用粉末材料、增材制造工艺及其性能等是影响增材制造模具钢应用的... 基于材料逐层堆积制造的增材制造技术将传统的三维制造降为二维制造,突破了传统制造方法的约束和限制,特别适合制造具有复杂内置随形冷却流道的模具钢。增材制造模具钢专用粉末材料、增材制造工艺及其性能等是影响增材制造模具钢应用的主要因素。重点综述了增材制造模具钢粉末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进展,探讨了几种典型的模具钢增材制造工艺及其性能,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在模具钢领域的应用实例及现状,以期为增材制造模具钢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钢 增材制造 粉末制备 硬度 耐磨损 抗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络轮胎模具传热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石鹏 杜平 +7 位作者 孙日文 于翠香 赵阳 张伟 刘志兰 李茂源 张云 周华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6-102,共7页
本文采用Dittus-Boelter公式建立了活络轮胎模具换热系数模型,该模型能有效考虑轮胎模具升温时壁面的温升过程,采用该换热系数模型作为对流边界条件进行轮胎模具温度场模拟分析。设计测温实验,将得到的测温数据与模拟数据作对比。结果表... 本文采用Dittus-Boelter公式建立了活络轮胎模具换热系数模型,该模型能有效考虑轮胎模具升温时壁面的温升过程,采用该换热系数模型作为对流边界条件进行轮胎模具温度场模拟分析。设计测温实验,将得到的测温数据与模拟数据作对比。结果表明:与常用恒定温度边界相比,采用对流边界能有效提高模拟精度,与实验测温结果最大误差从20℃降低至5℃。结果对于轮胎模具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模具 传热模拟 对流边界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胀环实验技术研究进展
16
作者 马慧娟 崔旭华 +4 位作者 孙倩 胡志力 黄亮 张茂 李建军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42,共13页
电磁胀环技术是一种利用强脉冲洛伦兹力驱动材料产生高速率变形的实验方法,应变速率在数百微秒内可达到10^(4) s^(−1)以上,可实现材料高速率一维拉伸均匀受力状态,因此被广泛用于研究高应变速率加载条件下材料的力学性能、颈缩碎裂特征... 电磁胀环技术是一种利用强脉冲洛伦兹力驱动材料产生高速率变形的实验方法,应变速率在数百微秒内可达到10^(4) s^(−1)以上,可实现材料高速率一维拉伸均匀受力状态,因此被广泛用于研究高应变速率加载条件下材料的力学性能、颈缩碎裂特征。简要回顾了电磁胀环实验的发展历史,并从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动态碎裂统计分布和高温绝热性能3个方面论述了电磁胀环测试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电磁胀环实验在计算机模拟和实验装置设计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测试材料高应变速率下的响应特性、探索材料动态碎裂机制、评估材料高温绝热性能及建立精确动态测试实验模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该技术在航空航天及车载兵工领域中,高速率加载或者冲击加载条件下材料服役性能的测试分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胀环 高应变速率 动态力学性能 动态碎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比能固态电池的聚合物基电解质固化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卓 郭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230,共19页
聚合物基电解质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固体电解质,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甚至解决二次电池中电解液的泄漏、挥发、燃烧和爆炸等潜在安全问题。但是,聚合物基电解质的制备涉及到从液体到固体的固化过程,通常存在工艺烦琐、排放高、厚度难以... 聚合物基电解质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固体电解质,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甚至解决二次电池中电解液的泄漏、挥发、燃烧和爆炸等潜在安全问题。但是,聚合物基电解质的制备涉及到从液体到固体的固化过程,通常存在工艺烦琐、排放高、厚度难以控制等问题。特别是在规模化生产高比能固态电池过程中,电解质的界面相容性、均匀性、厚度及制备/加工便利性十分重要,这些因素对聚合物基电解质的固化工艺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全面总结了聚合物基电解质制备的非原位固化和原位固化两种固化工艺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实例重点阐述了固化工艺、固化机理、材料选择、固化工艺优缺点及其在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最后,我们评估并展望了面向高比能固态电池的聚合物基电解质固化的关键材料选择、关键科学及工艺问题、普适性、规模化应用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本综述有助于深入理解面向高比能固态电池的聚合物基电解质的固化工艺,有望促进聚合物基电解质及其固态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电解质 原位固化技术 非原位固化技术 固态电池 材料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AI技术强化模具CAD教学
18
作者 李亚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1998年第3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模具 CAD CAI 塑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人焊接的阀门环焊缝工艺参数优化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海涛 余圣甫 +1 位作者 王洪运 王雄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8,44,共7页
针对大型阀门环形焊缝机器人焊接,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单道焊缝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焊缝平直度与焊接电流、焊枪角度、焊接速度的工艺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最优工艺预测。将最优参数组合用于大型阀门环形焊缝的多层多道焊接。结果表明... 针对大型阀门环形焊缝机器人焊接,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单道焊缝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焊缝平直度与焊接电流、焊枪角度、焊接速度的工艺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最优工艺预测。将最优参数组合用于大型阀门环形焊缝的多层多道焊接。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焊缝平直度的影响程度大小为:焊枪角度>焊接电流≈焊接速度。优化出焊缝成形质量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144 A、焊接速度1.6 mm/s、焊枪角度88°。采用该工艺参数实现了大型蝶阀环形焊缝的焊接,焊接接头表面平整,无裂纹、未熔合缺陷。焊缝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晶粒细小均匀,其抗拉强度为536 MPa、屈服强度为468 MPa、伸长率为14%、0℃冲击吸收功为36 J,能满足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阀门 工艺优化 预测模型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熔化快速成形技术与装备 被引量:65
20
作者 史玉升 鲁中良 +2 位作者 章文献 黄树槐 陈国清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150-153,共4页
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基于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技术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设备与软件,以及该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由于SLM成形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冶金过程,金属粉末熔化快,熔池存在时间... 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基于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技术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设备与软件,以及该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由于SLM成形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冶金过程,金属粉末熔化快,熔池存在时间短,凝固成形时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与热应力,液态金属表面张力大,因而容易产生翘曲变形、裂纹与球化现象三个国际性难题,针对这些难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熔化 快速成形 粉末材料 复杂零件和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