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樟树市樟头红种植及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邹海勇 《现代园艺》 2024年第6期60-62,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学养生越来越被重视。樟头红陈皮于2020年被列入“赣食十味”名单,属药食同源道地药材,既可入药,又能作为茶饮,甚至可做成药膳,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市场前景巨大。阐述了樟树市樟头红发展现状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学养生越来越被重视。樟头红陈皮于2020年被列入“赣食十味”名单,属药食同源道地药材,既可入药,又能作为茶饮,甚至可做成药膳,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市场前景巨大。阐述了樟树市樟头红发展现状和前景以及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头红 陈皮 产业前景 种植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市实施七大工程 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斌 谢永刚 《江西农业》 2019年第13期10-13,共4页
樟树中医药产业,始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历经1800年不衰,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美誉,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唯一的国药之都。全市已初步形成药地、药企、药市、药会齐头并进,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的产... 樟树中医药产业,始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历经1800年不衰,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美誉,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唯一的国药之都。全市已初步形成药地、药企、药市、药会齐头并进,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是我省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樟树中医药产业发展也遇到了瓶颈。为推动樟树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16年开始樟树市启动实施“中国药都”振兴工程,2018年7月樟树市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园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实施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中药制造业升级工程、中医药人才智力支撑工程、市场商贸流通提质工程、“互联网+”促进工程、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工程、产业富民促脱贫工程等七大工程,开启了樟树中药材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 种植工程 樟树市 质量 中医药产业 现代农业 产业化发展 跨越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绘好现代农业发展蓝图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永刚 《江西农业》 2022年第9期28-33,共6页
樟树市为传统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素有“赣中粮仓”“中国药都”“传统桔乡”之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生猪生产百强县市”,中药材种植规模列全省县级区域第一,农业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江西省前列。
关键词 商品粮基地县 生产先进县 生猪生产 中药材种植 农业大市 百强县市 县级区域 综合经济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取得的成效 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熊智明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8期104-105,共2页
优质的农资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对农资领域的监管和打假力度尤为重要。文章结合樟树市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资打假专项治理 成效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市: 抓好病虫害防治 保障粮食安全
5
作者 谢永刚 《江西农业》 2021年第21期27-27,共1页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樟树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指导工作,坚决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以实际行动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关键词 农技推广中心 粮食生产安全 病虫害防治 农民增收 保障粮食安全 樟树市 农业增产 攻坚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市: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
6
作者 聂小平 《江西农业》 2021年第19期45-45,共1页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文件精神,樟树市农业农村局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接续奋斗,全面部署并有条不紊推进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各项工作,加速产业帮扶提质增效。
关键词 产业扶贫 脱贫攻坚 樟树市 提质增效 帮扶 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市无公害富硒土壤分布及开发建议
7
作者 谢永刚 张小华 聂小平 《江西农业》 2021年第8期79-80,共2页
通过调查影响土地质量的砷、镉、铬、汞、铅、锌、铜、镍、硒等元素,依据《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NY5332-2006)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划定无公害富硒土壤区域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为富硒产业发展... 通过调查影响土地质量的砷、镉、铬、汞、铅、锌、铜、镍、硒等元素,依据《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NY5332-2006)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划定无公害富硒土壤区域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为富硒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富硒土壤 分布 开发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前草穗枯病综合防控技术应用与评价
8
作者 洪霖 阴长发 +7 位作者 涂业苟 漆学伟 郑岭芝 刘庆 聂小平 张寿文 徐云龙 梁玉勇 《生物灾害科学》 2025年第1期74-81,共8页
【目的】穗枯病是车前草种植过程中普遍发生的重大病害,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以“种子包衣、清沟防涝、科学施肥、适时用药、施药控旺”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技术对车前草穗枯病防效及产量影响。【方法】在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三湖镇的车前草种... 【目的】穗枯病是车前草种植过程中普遍发生的重大病害,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以“种子包衣、清沟防涝、科学施肥、适时用药、施药控旺”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技术对车前草穗枯病防效及产量影响。【方法】在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三湖镇的车前草种植田块上设置综合防控区、提前预防区、发病再防区、农户自防区和空白对照区等几种不同处理,并在采收前调查各处理下,车前草穗枯病病情指数及车前草种子的产量,综合评价穗枯病发生情况、防效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车前草穗枯病在3—4月进入高发期;综合防控区穗枯病的防效和产量显著高于其它试验小区,防效依次为:综合防控区(92.87%)>提前预防区(77.82%)>发病再防区(59.70%)>农户自防区(58.02%);产量依次为:综合防控区(每百穗416.57g)>提前预防区(每百穗310.33g)>农户自防区(每百穗178.50 g)>发病再防区(每百穗159.13 g)>空白对照区(每百穗60.47 g),产量与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分别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2)=0.810 5;P<0.01)和正相关关系(R^(2)=0.988 4;P<0.01)。【结论】车前草穗枯病综合防控技术在大田应用中防治效果显著,有效保障了车前草种子的产量;并且提前预防的防治效果优于发病后再进行防治的效果。该技术可以在江西地区车前草穗枯病的防控过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草 穗枯病 综合防控技术 防治效果 应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样板”之路 被引量:1
9
作者 尹斌 《江西农业》 2020年第11期53-55,共3页
2019年,樟树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乡村振兴,聚焦“稳粮产、扩药材、建新村、守底线、护生态、促振兴”六大工作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实... 2019年,樟树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乡村振兴,聚焦“稳粮产、扩药材、建新村、守底线、护生态、促振兴”六大工作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实现乡村振兴中担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建新村 农村人居环境 新发展理念 樟树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优73在江西樟树的示范表现及旱种旱管关键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鹏腾 罗少林 +2 位作者 曾红根 陈小云 张逸华 《中国种业》 2020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通过对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樟树市旱种旱管栽培条件下的示范种植表现进行调查,并结合实践,从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关键栽培技术,以期为旱优73在旱地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旱优73 旱种旱管 示范表现 关键栽培技术 江西樟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为“旧”貌添“新”颜
11
作者 尹斌 《江西农业》 2020年第21期36-38,共3页
近年来,樟树市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精心做好村庄规划,持续开展新农村建设、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四好农村路”建设,扎实推进村庄长效管护工作,全市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得到... 近年来,樟树市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精心做好村庄规划,持续开展新农村建设、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四好农村路”建设,扎实推进村庄长效管护工作,全市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得到整体改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开展 新农村建设 村庄规划 生态环境 “四好农村路”建设 厕所革命 面源污染防治 樟树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的“绿富美”
12
作者 尹斌 黎远 《江西农业》 2021年第5期43-46,共4页
2020年,樟树市以全省美丽宜居试点县建设为切入点,以实现新农村建设四年全域覆盖为落脚点,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发力点,以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为推动点,以乡村振兴“十个一”“十个有”创建为特色点,蹄疾步稳推进各项工作... 2020年,樟树市以全省美丽宜居试点县建设为切入点,以实现新农村建设四年全域覆盖为落脚点,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发力点,以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为推动点,以乡村振兴“十个一”“十个有”创建为特色点,蹄疾步稳推进各项工作,打造了具有樟树风貌、展现田园风光、传承耕读文明、融入现代生活、人居环境改善的“绿富美”新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人居环境 田园风光 新农村建设 樟树 发力点 全域覆盖 美丽宜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措施
13
作者 贾小林 陈小云 +2 位作者 罗少林 杜晖 付晓荣 《江西农业》 2022年第22期109-109,112,共2页
樟树市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大局,积极稳慎地推进宅改工作,坚持规范化、制度化、群众化、产业化引领,科学选择宅改路径,有效盘活了闲置房地资源、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 樟树市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大局,积极稳慎地推进宅改工作,坚持规范化、制度化、群众化、产业化引领,科学选择宅改路径,有效盘活了闲置房地资源、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市 四化引领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4
作者 杨洋 张小华 贾志新 《江西农业》 2023年第2期116-118,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居民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我国首次将“互联网+”行动计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居民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我国首次将“互联网+”行动计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了互联网由消费领域逐渐向生产领域延伸,数字化、现代化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江西正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充分融合智能化发展农业,为农作物创收增收、农民富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育插秧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贾旋 杨青如 +4 位作者 文喜贤 王继承 陈宜 吴爱文 宋建农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2,27,共6页
为解决传统机插秧技术秧龄适应期短、栽插后秧苗植伤大等技术问题,突破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水稻发展的瓶颈,本项目开发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了水稻钵体苗栽培高产优质的农艺技术优势和机... 为解决传统机插秧技术秧龄适应期短、栽插后秧苗植伤大等技术问题,突破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水稻发展的瓶颈,本项目开发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了水稻钵体苗栽培高产优质的农艺技术优势和机插秧高效精准机械化作业优势,集成创新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精准对位播种、秧期综合管理和高速机械栽插等关键技术。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突出了水稻钵苗的技术特点,创新了育秧盘结构,在低播量条件下所育秧苗上毯下钵,素质高,有效延长了秧苗适宜机插时间,减少了栽插时秧苗的根系损伤,栽插后几乎无缓苗期;2ZBL-400型水稻育秧生产线解决了低播量和精准对位育秧播种的难题;应用秧期综合管理技术培育合格秧苗是实现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关键,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技术模式;水稻大钵体毯状苗在机插时要求插秧机进行按钵取苗,对现有插秧机的横向和纵向送秧机构进行简单的改进设计就可以满足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技术要求。该技术已经在全国水稻主产区进行了广泛试验和示范推广,具有缓解茬口紧张、降低生产风险、促进农药减施、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该技术有效缓解了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机插秧造成的水稻生育期不足难题,为水稻机械化作业开拓了一条新的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大钵体毯状苗 育秧盘 秧苗素质 机械化插秧 送秧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泥育旱管技术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青如 宋建农 +4 位作者 王继承 吴爱文 肖丽萍 董伟 叶小牛 《南方农机》 2022年第17期53-56,共4页
在水稻生产全程的各环节中,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在水稻种植机械化。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具有培育壮苗、插秧时机械化对秧苗损伤小、快速返青、高产等特点,该技术的推广可着力解决传统水稻平盘毯苗机插秧返青期长导致... 在水稻生产全程的各环节中,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在水稻种植机械化。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具有培育壮苗、插秧时机械化对秧苗损伤小、快速返青、高产等特点,该技术的推广可着力解决传统水稻平盘毯苗机插秧返青期长导致双季稻种植茬口紧张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选田、选种、播种、育苗、秧田管理、栽插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泥育旱管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泥育旱管技术是在无工厂化育秧设备情况下的一种简易育秧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对育秧设备投入要求不高、秧苗成毯性较好、可不使用育秧基质、育秧成本较低等一系列优势;该技术适合在南方稻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等茬口紧张的优质稻机插地区应用,有助于江西省水稻机械化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钵体毯状苗 机械化育插秧 泥育旱管技术 优质稻机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源调理剂对南方酸性镉污染水稻农田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小兵 郭乃嘉 +7 位作者 雷礼文 陈国钧 胡秋萍 万长艳 周琦娜 肖秋云 武琳 周利军 《土壤与作物》 2023年第4期439-447,共9页
为验证土壤调理剂在江西新余酸性镉(Cd)污染稻田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以牡蛎壳、石灰石等为原料的5种矿物源调理剂对土壤Cd、水稻产量及各部位中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矿物源调理剂使土壤pH上升了1.17... 为验证土壤调理剂在江西新余酸性镉(Cd)污染稻田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以牡蛎壳、石灰石等为原料的5种矿物源调理剂对土壤Cd、水稻产量及各部位中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矿物源调理剂使土壤pH上升了1.17~1.69个单位,阳离子交换量增加了13.1%~41.2%;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0.25%~18.8%;水稻根系、茎秆、叶片、谷壳和糙米中Cd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4.81%~48.0%、44.7%~84.9%、38.5%~76.9%、45.8%~79.2%和43.4%~75.5%,水稻产量增加了0.81%~17.9%。水稻不同部位中Cd富集系数表现为:根系>茎杆>叶片>糙米>谷壳,进入水稻体内的Cd主要富集在根系、茎杆和叶片部位。水稻各部位中Cd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而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1)。矿物源调理剂通过降低土壤Cd活性,可阻控Cd进入水稻迁移与富集,且能增加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矿物源 土壤调理剂 异地验证 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稻的优势及主要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香生 邓小刚 邹宏桃 《种子科技》 2020年第14期21-21,23,共2页
通过研究发现,旱稻在农业生产和种植中有着众多优势,包括增加种植面积、节约水肥、提高质量和产量等,重点探讨了实际栽培中涉及的技术要点,包括精细播种、选择最优品种、合理施肥管理、处理杂草和防治病虫害等,旨在为进一步优化旱稻种... 通过研究发现,旱稻在农业生产和种植中有着众多优势,包括增加种植面积、节约水肥、提高质量和产量等,重点探讨了实际栽培中涉及的技术要点,包括精细播种、选择最优品种、合理施肥管理、处理杂草和防治病虫害等,旨在为进一步优化旱稻种植技术、扩大旱稻种植面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优势 主要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清华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5期183-183,共1页
从选用抗病品种、整地覆膜、加强田间管理、诱饵毒杀、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阐述了甜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广大农民参考。
关键词 甜玉米 病虫害 综合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钙钾镁肥对清江枳壳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永刚 杨群林 解秋 《现代园艺》 2021年第21期13-14,共2页
为研究硅钙钾镁肥对清江枳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不同硅钙钾镁肥施用方法处理清江枳壳。结果表明:施用硅钙钾镁肥不仅可提高枳壳单果重量,增加产量,而且能提升枳壳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
关键词 清江枳壳 硅钙钾镁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