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榆阳区乡土树种造林绿化技术要点
1
作者 马生雄 郭世雄 +1 位作者 董燕 李美林 《河南农业》 2025年第8期46-48,共3页
近年,榆林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度重视并持续开展植树造林工作,2023年,榆林市完成造林8.79万hm^(2),义务植树1000万株;2024年,计划造林10.2万hm^(2),义务植树1000万株。在造林绿化过程中,乡土树种由于具有抗性和... 近年,榆林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度重视并持续开展植树造林工作,2023年,榆林市完成造林8.79万hm^(2),义务植树1000万株;2024年,计划造林10.2万hm^(2),义务植树1000万株。在造林绿化过程中,乡土树种由于具有抗性和适应性强、成本低、资源丰富、绿化效果突出等特点,成为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十三五”以来,榆阳区坚持统筹全域生态建设,坚持点、线、面、带、片相结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实施生态修复提升、重点区域绿化等“六大工程”。在绿化造林过程中积极推广乡土树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充分挖掘、利用和推广优良乡土树种,对于丰富榆阳区造林树种、提高良种使用率和造林绿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绿化 成本低 乡土树种 适应性 榆阳区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榆林榆阳区西梅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李美林 付斌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5年第1期14-16,共3页
通过对引进的2个西梅品种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的适应性表现进行观察,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栽培技术,详细分析了榆阳区引进的2个西梅品种的主要性状与推广价值,并结合西梅生长不同季节,提出具体的栽培与高接换优技术和对应的管理管护、病虫... 通过对引进的2个西梅品种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的适应性表现进行观察,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栽培技术,详细分析了榆阳区引进的2个西梅品种的主要性状与推广价值,并结合西梅生长不同季节,提出具体的栽培与高接换优技术和对应的管理管护、病虫害防治措施,为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阳区 西梅 引种试验 高接换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榆林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3
作者 杨娥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9期205-207,共3页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渐深入的今天,陕西榆林林业事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对于林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树木从播种到成林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而且育苗栽培各个环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无论哪一环节存在问题,都...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渐深入的今天,陕西榆林林业事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对于林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树木从播种到成林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而且育苗栽培各个环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无论哪一环节存在问题,都会对林业育苗栽培整体成效带来较大影响。为此,作为林业工作人员必须对林业育苗栽培技术要点给予充分重视,把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实践当中,才能全面提高林业育苗质量,为林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优质的苗木支撑。基于此,在探讨分析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重要性基础之上,详细研究了陕西榆林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要点,旨在能对推动当地林业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榆林 现代林业 育苗 栽培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彦荣 《种子科技》 2025年第6期111-113,共3页
樟子松能够适应贫瘠的土地,即使在沙漠地区也能较好地生长,这些特性使其成为榆阳区沙地造林的理想树种。然而,由于传统播种和育苗技术较为落后,导致苗木品质欠佳及成活率下滑,影响了樟子松的应用潜力。鉴于此,亟需当地种植户依据樟子松... 樟子松能够适应贫瘠的土地,即使在沙漠地区也能较好地生长,这些特性使其成为榆阳区沙地造林的理想树种。然而,由于传统播种和育苗技术较为落后,导致苗木品质欠佳及成活率下滑,影响了樟子松的应用潜力。鉴于此,亟需当地种植户依据樟子松生长特性,优化播种与育苗流程,提升苗木质量,培育出健壮的幼苗,为榆阳区的绿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此,深入探讨了樟子松的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以期为当地造林工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播种育苗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林产业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5
作者 郭涛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4期75-77,共3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林作为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化进程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及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经济林产业化发展亦伴随着资源约束、技术瓶颈、市场波动及生态环境影响等多重挑战。该文通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林作为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化进程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及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经济林产业化发展亦伴随着资源约束、技术瓶颈、市场波动及生态环境影响等多重挑战。该文通过分析经济林产业化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经济林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产业化 资源约束 技术创新 市场需求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林生态栽培技术研究
6
作者 郭涛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6期50-52,共3页
经济林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栽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于提升林分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旨在探讨经济林的生态栽培技术,重点分析其技术原理、关键措施、实施策略及环境影响,以期为经济林... 经济林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栽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于提升林分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旨在探讨经济林的生态栽培技术,重点分析其技术原理、关键措施、实施策略及环境影响,以期为经济林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合分析与归纳,总结了经济林生态栽培的核心要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优化路径,旨在减少人为干扰,增强经济林的自然恢复力与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生态栽培 技术原理 关键措施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风沙区煤矸石山重构土壤机械组成变化及其指示意义
7
作者 朱颖 吴普侠 +6 位作者 李群 辛云玲 董强 张麦芳 刘红彩 尹华飞 赵国平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09-116,共8页
探究人工覆土处理后典型位置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以期对煤矸石山不同位置植被绿化工作和生态重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采用激光粒度仪测量,对其迎风坡面、顶部平台和背风坡面的土壤粒度参数、分形维数和粒度频率曲线变化进行了详细的... 探究人工覆土处理后典型位置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以期对煤矸石山不同位置植被绿化工作和生态重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采用激光粒度仪测量,对其迎风坡面、顶部平台和背风坡面的土壤粒度参数、分形维数和粒度频率曲线变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山重构土壤机械组成以砂粒和粉粒为主,粘粒含量较低。与原状土相比,土壤砂粒含量均降低,粘粒和粉粒含量均上升,其中顶部平台土壤机械组成变化尤为明显。不同位置土壤分选均极好,偏度状况均为极正偏,峰度状况均为窄尖。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同粘粒、粉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同砂粒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中迎风坡面最低,为2.6777。迎风坡面和背风坡面较顶部平台的土壤颗粒异质程度小。不同位置重构土壤颗粒累积频率曲线在0.1 mm处大幅变陡,粒级在0.1~0.25 mm之间,粒度频率曲线斜率最大。人工覆土处理有利于煤矸石山土壤颗粒细化,可改善土壤质地。迎风坡面可能是由于风蚀影响恢复效果最差,建议加强迎风坡面植被绿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山 典型位置 土壤机械组成 分形维数 粒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8
作者 亢保庆 《种子科技》 2025年第8期98-100,127,共4页
樟子松是森林防护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树种,凭借其卓越的抗逆性能,在严寒、干旱等恶劣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且能适应各种土壤类型,尤其在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然而,尽管樟子松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裸根苗的成活率却深受立地条件的影响... 樟子松是森林防护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树种,凭借其卓越的抗逆性能,在严寒、干旱等恶劣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且能适应各种土壤类型,尤其在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然而,尽管樟子松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裸根苗的成活率却深受立地条件的影响,成为制约造林成效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随着国内造林技术的不断进步,造林工作者开始采用容器苗育苗方式进行樟子松造林,此方法不仅提升了苗木的成活率,还有效规避了季节变化对樟子松生长发育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了进一步优化造林实践,深入探讨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容器育苗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臭柏扦插育苗技术
9
作者 李彦荣 《种子科技》 2025年第7期113-115,共3页
臭柏作为榆林市榆阳区关键的造林树种,在防风固沙、护坡等生态功能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该树种的授粉率相对较低,种子休眠期长,采取播种的方式难以获得理想的育苗成效。结合臭柏的特性,扦插育苗技术应用而生,这种育苗方式不... 臭柏作为榆林市榆阳区关键的造林树种,在防风固沙、护坡等生态功能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该树种的授粉率相对较低,种子休眠期长,采取播种的方式难以获得理想的育苗成效。结合臭柏的特性,扦插育苗技术应用而生,这种育苗方式不仅可以缩短臭柏的育苗周期,还能显著提升育苗的成活率。榆林地区的沙区面积占比较大,为了加强沙区治理、提升治理效果,选用臭柏这一抗逆性较强的树种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深入探讨了臭柏扦插育苗技术,旨在为相关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柏 扦插 育苗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地区A矿区生态修复对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估
10
作者 刘建文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5期163-165,共3页
基于榆林A矿区的生态修复项目,系统评估生态修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合植物、动物和栖息地质量评估方法,探讨了生态修复在提升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以及栖息地连通性等方面的效果。植物多样性方面,分析了植被群落结构的变化、植物... 基于榆林A矿区的生态修复项目,系统评估生态修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合植物、动物和栖息地质量评估方法,探讨了生态修复在提升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以及栖息地连通性等方面的效果。植物多样性方面,分析了植被群落结构的变化、植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以及修复技术的作用,详细阐述了修复措施对植物群落恢复的促进作用。动物多样性方面,重点评估了鸟类、哺乳动物和昆虫群落的变化,揭示了栖息地连通性改善对动物多样性的积极影响。同时,分析了当前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矿区生态修复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生物多样性 植物群落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扁杏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
11
作者 刘建文 刘艳美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4期164-166,共3页
大扁杏适应性强,具有抗寒、抗旱、耐贫瘠、易于管理的特点,是一种具有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树种。为了推动大扁杏种植业的发展,对大扁杏种植技术进行研究,掌握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可推动种植业的发展。从榆阳区大扁杏种植、整枝、土... 大扁杏适应性强,具有抗寒、抗旱、耐贫瘠、易于管理的特点,是一种具有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树种。为了推动大扁杏种植业的发展,对大扁杏种植技术进行研究,掌握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可推动种植业的发展。从榆阳区大扁杏种植、整枝、土壤、化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入手,根据当地发展实际以及气候特点,为高产、优质、高效的大面积栽培提供一套合理的栽培技术,并针对性管理,以推动该地种植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发展 大扁杏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3S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郑升艳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第3期112-114,共3页
在林木探究时使用前卫的科技手段对林木行业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提升,具有很大的实际效用,在众多新型技术当中3s技术的使用范围最大。该文将依次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实施的必要性、3s技术概述、3s技术优势、3s技术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在林木探究时使用前卫的科技手段对林木行业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提升,具有很大的实际效用,在众多新型技术当中3s技术的使用范围最大。该文将依次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实施的必要性、3s技术概述、3s技术优势、3s技术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这四个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简述,以求为现实当中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调查 3S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婷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第3期84-86,共3页
为响应国家号召,提升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初步基本建设,首要目标与必要准备就是生态园林建设。推广林业技术,加强林业水平建设,关键决定因素往往取决于全体人类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 生态园林建设 林业技术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红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11期157-157,160,共2页
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对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有关林业绿化树木移栽之后养护管理措施的建议,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林业绿化 树木移植 栽培技术 养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林业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红霞 《种子科技》 2020年第21期73-74,共2页
现如今,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结构也在逐步优化调整、改善升级,为了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林业产业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林业造林技术与林业保护措施,进而实现创新与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现如今,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结构也在逐步优化调整、改善升级,为了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林业产业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林业造林技术与林业保护措施,进而实现创新与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对林业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森林面积不断下降,严重影响其作用发挥,阻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提高林业造林技术,扩大造林面积,同时还应当对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加强林业资源保护,才能实现林业持续健康发展,改善与保护生态环境。基于此,结合实践主要对林业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希望为有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为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造林技术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地区林业技术推广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亚菊 高晓燕 《种子科技》 2021年第6期121-122,共2页
榆林地区对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生态建设水平直接影响榆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林业技术。为了有效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保证建设质量,大力推广林业技术成为重中之重。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不仅能够... 榆林地区对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生态建设水平直接影响榆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林业技术。为了有效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保证建设质量,大力推广林业技术成为重中之重。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不仅能够使职工更好地掌握先进林业技术,并应用于实践,同时能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有效结合,增强林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对榆林地区林业生态建设质量与效果提升意义深远。基于此,结合实践,对榆林地区林业技术推广在林业生态建设当中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地区 林业推广 生态建设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榆阳区“十四五”林草业发展规划要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建军 《现代园艺》 2021年第4期8-9,共2页
榆阳区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地林草业发展水平,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三环三带七园七廊道"建设的总体布局,以构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实现全域生态保护和林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整乡推进、板块联动、造... 榆阳区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地林草业发展水平,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三环三带七园七廊道"建设的总体布局,以构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实现全域生态保护和林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整乡推进、板块联动、造管并重、全域治理"的思路,遵循八化同步的要求,务实有为、聚力攻坚,奋力谱写榆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实现大地增绿、生态增彩、农民增收。基于此,探讨榆阳区"十四五"林草业发展规划要点,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业 发展规划 要点 榆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造林的意义及技术措施探讨
18
作者 朱建军 《种子科技》 2021年第4期91-92,共2页
林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对于自然资源造成巨大消耗,特别是林业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导致林业资源面积不断下降。在此背景下,应当充分重视林业资源的合... 林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对于自然资源造成巨大消耗,特别是林业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导致林业资源面积不断下降。在此背景下,应当充分重视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必须掌握先进的造林技术,不断扩大造林面积,保证林业造林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林业资源,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结合实践对林业造林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造林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在现代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探析
19
作者 张有军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20期145-147,共3页
无人驾驶飞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以下简称无人机)是运用飞行控制系统和机载导航定位系统,能够实现自主飞行以及远程遥感飞行的一种先进的飞行器,具有便利、灵活、成本投入少、作业效率高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林业生产当... 无人驾驶飞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以下简称无人机)是运用飞行控制系统和机载导航定位系统,能够实现自主飞行以及远程遥感飞行的一种先进的飞行器,具有便利、灵活、成本投入少、作业效率高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林业生产当中,对林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无人机技术在森林防火、监测病虫害以及森林资源调查和森林执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与优势。为了进一步推动无人机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有效应用,该文主要探讨分析无人机在现代林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以期能为有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林业生产 森林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于山区典型人工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喜东 马雅莉 +8 位作者 高荣 张立强 张艳华 张晨晨 高东治 石孟迪 李江宁 乔江波 石长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6,共8页
以陕西省榆林市白于山区为例,选取40年生典型河北杨(Populus×hopeiensis Hu&Chow)、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成熟人工林,以荒草地为对照,测定土壤深度(h)为0<h≤100 cm土层土壤... 以陕西省榆林市白于山区为例,选取40年生典型河北杨(Populus×hopeiensis Hu&Chow)、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成熟人工林,以荒草地为对照,测定土壤深度(h)为0<h≤100 cm土层土壤理化指标,分析3种典型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的垂直分布特征,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质量分数均在0<h≤20 cm土层处达到最大值,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质量分数均在20 cm<h≤40 cm土层处达到最大值,这说明土壤养分具有表聚效应。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质量分数总体呈阔叶林(河北杨林)高于针叶林(樟子松林、油松林)的分布规律。最小数据集(MDS)筛选出土壤碳、粉粒体积分数、土壤pH、速效钾、铵态氮5个指标进入最终的土壤质量评价,各林分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樟子松林、油松林、河北杨林、荒草地。在未来进行植被恢复时,树种选择可优先考虑针叶树种,造林配置模式选择则由树种而定,如在樟子松林中引入河北杨等阔叶树种形成混交林或选择油松及樟子松纯林的造林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于山区 人工林 土壤养分 土壤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