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榆树市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
1
作者 王立艳 朱文中 +2 位作者 丁艳丽 宋海涛 万宏志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2期26-27,共2页
介绍榆树市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包括选种、育秧、整地、确定垄向和垄距、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榆树市水稻高光效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高光效 栽培技术 吉林榆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树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孟庆伟 李金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6期58-58,共1页
玉米高产栽培是稳定新时期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该文简介榆树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施肥、种植耐密品种、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其他县市玉米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栽培技术 吉林榆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树市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臣 王淑丽 刘永权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298-298,300,共2页
阐述了榆树市耕地质量下降的现状,分析造成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为提高榆树市的耕地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变化情况 对策 吉林榆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丁艳丽 王立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3期61-61,共1页
介绍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保护性耕作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深翻还田对吉林省东部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胜群 高士波 +1 位作者 王小影 宋凤斌 《土壤与作物》 2020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秸秆深翻还田显著影响土壤性状,但作为玉米秸秆还田的重要方式之一,秸秆深翻还田是否影响玉米幼苗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文研究了吉林省东部湿润冷凉地区秸秆深翻还田条件下4个玉米品种(鸿福玉1号,德美亚1号,先达10... 秸秆深翻还田显著影响土壤性状,但作为玉米秸秆还田的重要方式之一,秸秆深翻还田是否影响玉米幼苗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文研究了吉林省东部湿润冷凉地区秸秆深翻还田条件下4个玉米品种(鸿福玉1号,德美亚1号,先达101和先玉1219)苗期地上部和根系性状,包括玉米幼苗的株高、根系数量、绿叶面积、叶片SPAD值以及干物质质量等。研究结果显示,与未秸秆深翻还田处理相比较,秸秆深翻还田条件下4个供试玉米品种幼苗的株高、先达101和先玉1219地上部干物重以及德美亚1号的根系数量均显著增加。而4个品种玉米叶片的绿叶面积和SPAD值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深翻 玉米 吉林省东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区域生态试验丰产性稳产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白力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1期69-71,共3页
水稻新品种在其适应种植区域进行丰产性稳产性的试验研究,是以在吉林省一季稻生产的生态条件下育成的水稻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结果为材料,并以多地品种区域性试验的方差分析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研究新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水稻新品种在其适应种植区域进行丰产性稳产性的试验研究,是以在吉林省一季稻生产的生态条件下育成的水稻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结果为材料,并以多地品种区域性试验的方差分析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研究新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这样既能为推广与应用水稻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也能为今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指导意义。以适应吉林省一季稻生态区域种植的新品种为试材,研究新育成的水稻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的丰产性、稳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区域性试验 稳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