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的几点建议
- 1
-
-
作者
李成华
张秀萍
谷险峰
曹艳维
万英杰
徐雅娟
-
机构
吉林省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吉林省榆树市农业执法监察大队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9期218-218,共1页
-
文摘
农村是农民生活的居所,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国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对农民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目标和要求,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一定要分析现行农民教育培训中的困难,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培训理念,运用新的培训模式,切实把农民的教育培训做到高水平高质量,确保长效性,使农民切实得到培训的好处。
-
关键词
教育培训
新农村建设
基础设施
-
分类号
F31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谷险峰
李成华
张秀萍
王庆云
曹艳维
万英杰
-
机构
吉林省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吉林省榆树市农业执法监察大队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9期220-220,共1页
-
文摘
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发展脚步十分迅速,但是农村的发展还相当缓慢,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农民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能否积极参与进来以及主观能动性是否得以发挥密切相关,所以通过农民教育培训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是十分必要的。
-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教育培训
问题
对策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菊兰
刘芳
贺秀丽
-
机构
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0期153-153,共1页
-
文摘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总人口中农民占绝大多数,但是由于多年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加上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导致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并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农业发展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农业增产及农民的增收方面出现一些阻碍,这与农业科技进步程度直接相关,解决"三农"问题将是未来农业发展中的重心,将长期存在。本文主要如何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促进农业增产、增收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
关键词
农业
科技
农民
增收
-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吉林榆树市农广校培育职业农民
- 4
-
-
作者
刘艳红
-
机构
吉林省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17期7-7,9,共2页
-
文摘
农民是进行农业生产的主体,应重视职业农民培训,提升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该文以榆树市为例,介绍了培育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农广校在职业农民培训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榆树市的农业发展提供人力基础保障。
-
关键词
农广校
职业农民
培训
榆树市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榆树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刘德明
刘永权
杨姗姗
赵德仁
-
机构
吉林省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8期305-306,共2页
-
文摘
介绍榆树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情况及当地的主要做法,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的建议,以指导榆树市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推广应用
吉林榆树
-
分类号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电子商务培训的构想
被引量:7
- 6
-
-
作者
贺秀丽
-
机构
吉林省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2期192-192,共1页
-
文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国家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导致我国留守农业人群数不断减少、整体素质下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提出来的构想,并制定了实施方案,目的在于培育专业的、适合新时代发展的农业人才,以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农业人才危机,确保农业产业稳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谁种地、如何种的问题未雨绸缪。本文主要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电子商务培训进行探讨,希望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中能够抛砖引玉,提供启发和参考。
-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电子商务
培训
-
分类号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策略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5
- 7
-
-
作者
杨雪华
孙井会
穆群
-
机构
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4期204-204,共1页
-
文摘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市场为主体、具有高度稳定性的且把终身务为为职业的一新一代农民,新型农民有别于传统的农民,虽然符合传统农民的一般条件,但新型职业农民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有农业技术、懂经营,其农业生产行为更注重环保、生态意识,是新一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也是未来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因素。本文主要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策略及发展中的相对建议进行分析,希望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所帮助。
-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训
策略
建议
-
分类号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关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张宇
万英杰
杨秀森
李成华
王庆云
-
机构
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榆树市农业推广中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7期234-234,共1页
-
文摘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建设贡献了青春和汗水。但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时代变化日新月异,农民工的思想意识、职业技能等,由于自身的各方面原因及社会的机制问题,多数都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发展脱节,在城市中的生存和就业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很多不得不返回农村。这是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相背离的,不符合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发展目标。所以,国家为了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开展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农民工的培训质量提高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技能培训
就业
-
分类号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榆树市有机肥料资源利用调研报告
- 9
-
-
作者
贾春亮
刘永权
杨珊珊
赵德仁
-
机构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2012年第2期74-75,共2页
-
文摘
榆树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全市耕地面积为35.8万hm2,粮豆种植面积33万hm2;养殖业主要以畜、禽为主,年总存栏1 520万头(匹、只)。全市每年产生各类有机肥料资源3 145万t,其中农家肥资源300万t,秸秆资源245万t,养殖业有机废弃物资源2 603万t。
-
关键词
有机肥
资源现状
利用情况
存在问题
建议
-
分类号
S141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关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的问题及建议
- 10
-
-
作者
许连敏
-
机构
吉林省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1期226-226,共1页
-
文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青春和汗水,但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这些劳动力仍然是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项艰巨的社会及经济工作。当前的社会形式下,做好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帮助农民工有效转移的好办法,我国各地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为农民工提高文化素质,增长劳动技能,拓展就业门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的空间。
-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技能培训
资金
-
分类号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意义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王庆云
李成华
王力红
-
机构
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4期206-206,共1页
-
文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国家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提出一项工程,意在解决未来农业生产中谁种地,如何种的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受各种条件制约,本文主要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意义
建议
-
分类号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浅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时代背景及特征
- 12
-
-
作者
周立学
张秀萍
王最
刘劲昭
-
机构
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4期201-201,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国在改革的大潮推动下,市场经济不断的深入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成绩取得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农村人口向城乡流动的过程中,导致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影响粮食安全及农业生产的稳定,为国家做出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部署,意在解决未来农业发展中的主体问题,本文要从认识层面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解,希望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所帮助和启发。
-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意义
-
分类号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几点思考
- 13
-
-
作者
万英杰
王会贤
杨珊珊
-
机构
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4期200-200,共1页
-
文摘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向第2、第3产业转移,未来土地谁来种、如何种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解决未来的农业产生危机,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国家开始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确保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稳定粮食生产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
关键词
新型职农民
培训
思考
-
分类号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如何从制度上和投入上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14
-
-
作者
姚秀娟
王飞
滕淑贤
-
机构
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4期202-202,共1页
-
文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针对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农业劳动力短缺的局面而进行一项工程,主要目的是解决未来农业发展中主体力量缺失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未来谁种地、如何种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粮食的安全,事关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制度上以及投入上切实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顺利进行,为未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制度
投入
管理
-
分类号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其成长环境分析
- 15
-
-
作者
李秀云
刘文会
李建生
-
机构
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榆树市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站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8期139-139,共1页
-
文摘
近些年来,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导致农业人才缺乏,整体素质下降,为此国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意在解决未来农业生产中的谁种地、如何种的问题,为现代农业的目标提供人才基础,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型职业农民不同于传统农民,也不同于兼业农民,其成长过程需要特定的环境,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希望对新型职农民培育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成长环境
-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浅谈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9
- 16
-
-
作者
杨珊珊
杨秀森
-
机构
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8期28-28,共1页
-
文摘
玉米栽培过程中,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危害。一旦病,如防治不当,很可能产生大面积传播,导致整片发病,轻则导致减产,严重的甚至有绝收的可能,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在玉米种植过程,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必须要引起重视,本文主要针对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病虫害
玉米生产
问题
对策
-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杨秀森
杨珊珊
-
机构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6期105-105,共1页
-
文摘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上也有广泛的种植,由于玉米的产量较高,而且近年来我国的玉米价格一直相对比较稳定,种植玉米的经济价值相对较高,所以深受农民喜爱,在种植面积上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科技进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玉米在单产、总产及质量方面都不断提高,玉米生产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玉米的生产,本文主要对优质玉米的高产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玉米的高质量、高产出有所帮助。
-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技术
田间管理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浅谈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被引量:18
- 18
-
-
作者
王立春
陈凤生
-
机构
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榆树市环城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0期121-121,共1页
-
文摘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脚步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新鲜蔬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对于蔬菜的质量和种类也有了更多的需求。反季节无公害蔬菜还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满足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食品健康的需求,本文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
关键词
反季节蔬菜
无公害蔬菜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赵德仁
王彦峰
杨珊珊
邸艳波
-
机构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3期38-38,48,共2页
-
文摘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常见病害,也是我国玉米产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会对玉米种植业带来极大的损失,还会影响到玉米种植业的长远发展。为了更好地防治玉米大斑病,首先需要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和发病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玉米大斑病防治对策,有效控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和危害的影响范围。
-
关键词
玉米
大斑病
发生规律
防治
-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关于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及目标任务分析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贺秀丽
-
机构
吉林省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4期230-230,共1页
-
文摘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否决定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粮食生产是由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决定的,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所以农业问题也是我国的最大的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只有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业,实现持续、高效、绿色的现代农业的目标。
-
关键词
农村
农民
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