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榆林市绿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翠英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7期13-14,共3页
通过对品种、播期、施肥等多项因子试验结果分析 ,提出榆林绿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包括选地倒茬、增施底肥、选用良种、适期播种、两法种植等。
关键词 绿豆 品种 播期 施肥量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北部风沙区水资源特征与春小麦节水灌溉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邵治亮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19-21,共3页
榆林北部风沙区水资源较为丰富 ,但浪费严重。 6月中旬为该区气候稳定干旱期 ,7— 8月为稳定湿润期。春小麦生育耗水与自然降雨供水错位 ,拔节到抽穗期为需水临界期 ,亦为灌水关键期。根据春小麦耗水量和水分供需平衡分析确定了榆林不... 榆林北部风沙区水资源较为丰富 ,但浪费严重。 6月中旬为该区气候稳定干旱期 ,7— 8月为稳定湿润期。春小麦生育耗水与自然降雨供水错位 ,拔节到抽穗期为需水临界期 ,亦为灌水关键期。根据春小麦耗水量和水分供需平衡分析确定了榆林不同降水年份春小麦节水高产灌溉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市 水资源特征 春小麦 节水灌溉方式 灌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陆稻IAPAR9在榆林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3
作者 刘翠英 亢福仁 任建宏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3期51-53,共3页
陆稻是一种能适应旱地或干旱生态条件的特殊稻类。引种试验证明:巴西陆稻 I-APAR9在榆林地区PH值为5.0—6.8之间的水田、水浇地及下湿地种植时生育正常,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栽培技术要点为旱育壮秧、覆膜移栽。该品种... 陆稻是一种能适应旱地或干旱生态条件的特殊稻类。引种试验证明:巴西陆稻 I-APAR9在榆林地区PH值为5.0—6.8之间的水田、水浇地及下湿地种植时生育正常,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栽培技术要点为旱育壮秧、覆膜移栽。该品种除了直接种植利用外,还可作为种质资源供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陆稻 引种 适应性 旱育壮秧 覆膜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生态环境建设中农业发展战略问题
4
作者 邵治亮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18-19,共2页
在西部大开发、榆林生态环境建设中农业发展事关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农业发展是实现生态恢复建设的基础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果生产应作为农业生产重点发展 ,水土流失应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同时应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发展战略 农业发展 榆林市 水土保持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学工作者的科研道德初探
5
作者 邵治亮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40-43,共4页
联系农科专业实际 ,对农业科学工作者在整个科学研究活动中需要遵守的科研道德 ,科研道德系统及其层次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论述 .力争对规范农业科学工作者的行为准则 。
关键词 农业科学工作者 科研道德 系统 论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地膜小麦增产的关键技术
6
作者 刘翠英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59-60,共2页
通过对榆林地膜小麦的试验、示范、观察和多点调查 ,结合实际论述了榆林市推广地膜小麦的适宜区域、播期、施肥、管理等技术问题 。
关键词 地膜小麦 增产 技术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翠英 任建宏 《陕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7期10-12,共3页
试验表明 ,绿豆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增温保墒作用 ,与露地相比 ,5cm土层日平均温度提高 3.2 7℃ ,0~ 2 0 cm土层含水量提高 1.8% ;地膜覆盖栽培比传统的露地栽培早熟 5d,单株结荚数增加 13.3个 ,单荚粒数增加 1.3粒 ,产量增加 61.58kg... 试验表明 ,绿豆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增温保墒作用 ,与露地相比 ,5cm土层日平均温度提高 3.2 7℃ ,0~ 2 0 cm土层含水量提高 1.8% ;地膜覆盖栽培比传统的露地栽培早熟 5d,单株结荚数增加 13.3个 ,单荚粒数增加 1.3粒 ,产量增加 61.58kg/ 667m2 ,纯收入增加 2 0 1元 / 667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地膜覆盖 单株结英数 单株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保水剂对荷兰菊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建宏 艾海舰 《陕西农业科学》 2003年第1期6-7,共2页
盆栽条件下 ,以大田沙壤土为基质 ,研究不同浓度土壤保水剂对荷兰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保水剂处理土壤的荷兰菊幼苗营养生长、叶绿素含量 ,叶片含水量 ,都明显优于对照。而且保水剂在干旱条件下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保证供给植株... 盆栽条件下 ,以大田沙壤土为基质 ,研究不同浓度土壤保水剂对荷兰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保水剂处理土壤的荷兰菊幼苗营养生长、叶绿素含量 ,叶片含水量 ,都明显优于对照。而且保水剂在干旱条件下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保证供给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 ,促进植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菊 幼苗 干旱胁迫 生长 土壤保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农药开发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被引量:6
9
作者 曹艳萍 姚学慧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4期60-62,共3页
:长期使用化学农药 ,抗药性强残毒大 ,污染严重 ,植物农药低毒或无毒对环保和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日本对香辣调味料植物 ,我国对楝科植物英国美国对多种植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化学农药 污染 植物农药 无公害 开发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松的繁殖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晓荣 朱序弼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4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杜松 繁殖技术 嫁接 扦插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小麦品种蛋白质代谢的差异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建宏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61-63,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 73- 11和晋 2 148叶片在水分胁迫下的蛋白质代谢差异。结果表明 ,小麦幼苗在渗透势为 - 0 .0 2 5和 - 0 .0 5 MPa的 PEG溶液中胁迫 3天 ,抗旱品种 73- 11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上升 ,而敏感品种晋 2 148的叶... 本文研究了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 73- 11和晋 2 148叶片在水分胁迫下的蛋白质代谢差异。结果表明 ,小麦幼苗在渗透势为 - 0 .0 2 5和 - 0 .0 5 MPa的 PEG溶液中胁迫 3天 ,抗旱品种 73- 11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上升 ,而敏感品种晋 2 148的叶蛋白质含量下降。将胁迫时间延长至 5天 ,两个品种的蛋白质含量的下降 ,但敏感品种下降的幅度大于抗旱品种。游离氨基酸分析表明 ,两个品种在水分胁迫下游离氨基酸水平均升高 ,且抗旱品种 73-11累积氨基酸的速度大于敏感品种晋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蛋白质代谢 抗旱性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陕北生态农业发展问题和建设途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治亮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32-34,共3页
在对陕北农村生态农业实际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陕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生态农业发展进行了评价。探讨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提出了陕北生态农业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陕北地区 生态农业 现状 发展模式 建设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的城乡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江梅 《安康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49-50,共2页
浅析我国的城乡环境问题 ,提出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关键词 环境治理 中国 城市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陕北绿色食品的前景和对策
14
作者 邵治亮 贺学林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分析了陕北生产和开发绿色食品的条件并提出了开发绿色食品的对策。认为陕北土地广阔,具有优质的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少污染,农业生物资源丰富,是开发绿色食品的理想地区,开发绿色食品前景广阔。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陕北... 本文分析了陕北生产和开发绿色食品的条件并提出了开发绿色食品的对策。认为陕北土地广阔,具有优质的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少污染,农业生物资源丰富,是开发绿色食品的理想地区,开发绿色食品前景广阔。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陕北老区的发展,只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认识开发绿色食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作物生产中科学施肥,严格生产标准,做好示范工作,抓好绿色食品深加工和精加工环节,强化产品销售手段就可使开发绿色食品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资源丰富 老区 区域经济发展 对策 产品销售 示范工作 农业生物 陕北 科学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根部核酸代谢的差异
15
作者 任建宏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7期1-5,共5页
抗旱和不抗旱小麦品种在渗透势为 - 0 .2 5 MPa和 - 0 .0 5 MPa PEG溶液中根际胁迫3d和 5 d,根中的 DNA和 RN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抗旱品种 73- 11下降幅度比敏感品种晋 2 148小。RNA和 DNA电泳结果表明 ,2 5 SRNA、2 3SRNA、18SRNA、16S... 抗旱和不抗旱小麦品种在渗透势为 - 0 .2 5 MPa和 - 0 .0 5 MPa PEG溶液中根际胁迫3d和 5 d,根中的 DNA和 RN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抗旱品种 73- 11下降幅度比敏感品种晋 2 148小。RNA和 DNA电泳结果表明 ,2 5 SRNA、2 3SRNA、18SRNA、16SRNA以及小分子量 RNA的含量均下降 ,二个品种的下降差异不明显 ,但在峰形上有区别 ,DNA电泳峰数存在差异。小麦根中DNase活性在水分胁迫下不断下降 ,抗旱品种 73- 11比敏感品种下降幅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核酸代谢 抗旱性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人类的生存危机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16
作者 刘江梅 刘晓英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34-36,76,共4页
从资源严重匮乏和环境污染加重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 .
关键词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生存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与陕北农业
17
作者 贺学林 邵治亮 张锦凰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22-23,共2页
通过对陕北特产杂果、杂粮的营养、保健、市场及其耐寒、耐旱、适应性等特点分析,说明种植杂果、杂粮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退耕还林(草)的情况下,发展陕北特色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陕北农业 杂果生产 杂粮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引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试验初报
18
作者 亢福仁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64-67,共4页
以几年区域和品比试验表现突出的法国 P2 3、P2 4、两个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一起 ,按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 ,陕西长城沿线风沙滩区 ,在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 ,玉米种植密度以每亩 5 5 0 0株较为合宜 ,否定了生产上过去常常以每亩 40 ... 以几年区域和品比试验表现突出的法国 P2 3、P2 4、两个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一起 ,按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 ,陕西长城沿线风沙滩区 ,在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 ,玉米种植密度以每亩 5 5 0 0株较为合宜 ,否定了生产上过去常常以每亩 40 0 0— 45 0 0株为限密度的做法 ,为这些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合理密植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栽培试验 方差分析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贮藏百合的生理变化
19
作者 任建宏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61-64,共4页
研究了 60 Co- γ射线辐照贮藏百合的生理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辐照抑制百合鳞片萌发 ,既使用外源激素 IAA或 BA处理辐照百合也不能使其恢复萌发 :辐照能使百合 Vc含量升高 ,并随辐照剂量增大 ;对 Vc氧化酶活性影响效果不显著 ;实验还... 研究了 60 Co- γ射线辐照贮藏百合的生理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辐照抑制百合鳞片萌发 ,既使用外源激素 IAA或 BA处理辐照百合也不能使其恢复萌发 :辐照能使百合 Vc含量升高 ,并随辐照剂量增大 ;对 Vc氧化酶活性影响效果不显著 ;实验还发现辐照阻止了百合蛋白质含量的减少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随辐照剂量不同而不同 ,低剂量使其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百合 生理变化 Γ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优质专用玉米 提高玉米经济优势 被引量:12
20
作者 薛吉全 任建宏 《陕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5期3-5,共3页
通过分析陕西玉米生产现状和问题,认为提高单产和改善品质是发展玉米生产的两大任务,发展优质专用玉米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畜牧业和促进玉米深加工的需要;发展优质专用玉米的基本原则是大力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积极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 通过分析陕西玉米生产现状和问题,认为提高单产和改善品质是发展玉米生产的两大任务,发展优质专用玉米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畜牧业和促进玉米深加工的需要;发展优质专用玉米的基本原则是大力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积极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有计划地发展高油和高淀粉玉米,适当发展甜玉米、糯玉米、爆粒等特种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玉米 特种玉米 玉米生产 陕西 优良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