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榆林市绿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翠英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7期13-14,共3页
通过对品种、播期、施肥等多项因子试验结果分析 ,提出榆林绿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包括选地倒茬、增施底肥、选用良种、适期播种、两法种植等。
关键词 绿豆 品种 播期 施肥量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马铃薯生产状况及增产途径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翠英 《中国马铃薯》 2001年第4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榆林市 马铃薯生产 现状 增产措施 品种布局 良种繁育体系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群体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马国胜 薛吉全 +1 位作者 路海东 任建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6-540,共5页
对两种类型饲用玉米的群体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青贮型玉米的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较大 ,吐丝前叶面积增长快 ,吐丝后叶片衰老略快 ,拔节至吐丝 2 5 d期间作物生长率较高 ,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大 ,是决定生物学产量的关键时期 ... 对两种类型饲用玉米的群体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青贮型玉米的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较大 ,吐丝前叶面积增长快 ,吐丝后叶片衰老略快 ,拔节至吐丝 2 5 d期间作物生长率较高 ,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大 ,是决定生物学产量的关键时期 ,青贮型玉米科多 8号的适宜密度在 6 75 0 0株 / hm2 左右 ;粮饲兼用型玉米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较小 ,吐丝前叶面积增长较快 ,吐丝后叶片衰亡较慢 ,吐丝后至成熟期期间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势大 ,作物生长率高 ,是决定其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关键时期 ,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 310的耐密性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玉米 类型 群体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基本思路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世琦 杨改河 尚爱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4-78,共5页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及其严重退化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十分迫切。建设和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五种基本思路是 :应用熵理论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生物哲学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物质投入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应用先进技...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及其严重退化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十分迫切。建设和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五种基本思路是 :应用熵理论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生物哲学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物质投入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应用先进技术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社会进步和持续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生态环境 基本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根中蛋白质代谢的差异 被引量:7
5
作者 任建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90-92,共3页
研究了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 73- 11和晋 2 148的根系在水分胁迫下的蛋白质代谢差异。结果表明 ,小麦幼苗在渗透势为 - 0 .0 2 5和 - 0 .0 5 MPa的 PEG溶液中胁迫 3d,抗旱品种 73- 11根中的蛋白质含量上升 ,而敏感品种晋2 148的根中蛋白... 研究了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 73- 11和晋 2 148的根系在水分胁迫下的蛋白质代谢差异。结果表明 ,小麦幼苗在渗透势为 - 0 .0 2 5和 - 0 .0 5 MPa的 PEG溶液中胁迫 3d,抗旱品种 73- 11根中的蛋白质含量上升 ,而敏感品种晋2 148的根中蛋白质含量下降。将胁迫时间延长至 5 d,二个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均下降 ,但抗旱品种下降的幅度大于敏感品种。游离氨基酸分析表明 ,二个品种在水分胁迫下游离氨基酸的水平均升高 ,且抗旱品种 73- 11累积氨基酸的速度小于敏感品种晋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蛋白质代谢 抗旱性 小麦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地膜覆盖及绿农素喷施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翠英 《中国马铃薯》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及绿农素喷施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马铃薯地膜覆盖比露地 5cm日平均土温提高 3 2 7℃ ,0~ 2 0cm土层含水量提高 1 8个百分点 ,成熟提早 10~ 15d左右 ,商品薯率等经济性状有明显改善 ;绿农素... 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及绿农素喷施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马铃薯地膜覆盖比露地 5cm日平均土温提高 3 2 7℃ ,0~ 2 0cm土层含水量提高 1 8个百分点 ,成熟提早 10~ 15d左右 ,商品薯率等经济性状有明显改善 ;绿农素喷施能克服地膜覆盖后追肥难及沙地保肥性差所造成的脱肥、早衰问题。地膜覆盖 +绿农素喷施能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 ,分别较地膜覆盖、绿农素喷施、露地增产 11 93%、 17 2 5%和 2 7 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地膜覆盖 绿农素 叶面喷离 产量 生长发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翠英 任建宏 《陕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7期10-12,共3页
试验表明 ,绿豆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增温保墒作用 ,与露地相比 ,5cm土层日平均温度提高 3.2 7℃ ,0~ 2 0 cm土层含水量提高 1.8% ;地膜覆盖栽培比传统的露地栽培早熟 5d,单株结荚数增加 13.3个 ,单荚粒数增加 1.3粒 ,产量增加 61.58kg... 试验表明 ,绿豆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增温保墒作用 ,与露地相比 ,5cm土层日平均温度提高 3.2 7℃ ,0~ 2 0 cm土层含水量提高 1.8% ;地膜覆盖栽培比传统的露地栽培早熟 5d,单株结荚数增加 13.3个 ,单荚粒数增加 1.3粒 ,产量增加 61.58kg/ 667m2 ,纯收入增加 2 0 1元 / 667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地膜覆盖 单株结英数 单株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保水剂对荷兰菊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建宏 艾海舰 《陕西农业科学》 2003年第1期6-7,共2页
盆栽条件下 ,以大田沙壤土为基质 ,研究不同浓度土壤保水剂对荷兰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保水剂处理土壤的荷兰菊幼苗营养生长、叶绿素含量 ,叶片含水量 ,都明显优于对照。而且保水剂在干旱条件下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保证供给植株... 盆栽条件下 ,以大田沙壤土为基质 ,研究不同浓度土壤保水剂对荷兰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保水剂处理土壤的荷兰菊幼苗营养生长、叶绿素含量 ,叶片含水量 ,都明显优于对照。而且保水剂在干旱条件下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保证供给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 ,促进植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菊 幼苗 干旱胁迫 生长 土壤保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松的繁殖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晓荣 朱序弼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4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杜松 繁殖技术 嫁接 扦插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的结构教学改进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江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4-35,共2页
在根的结构教学中 ,变换教学顺序 ,融合多种教学手段 ,先掌握局部知识 ,后构建知识整体 。
关键词 设计 植物根解剖结构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杂粮资源开发利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学林 《农牧产品开发》 1999年第1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陕北地区 杂粮 营养价值 食品营养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根部核酸代谢的差异
12
作者 任建宏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7期1-5,共5页
抗旱和不抗旱小麦品种在渗透势为 - 0 .2 5 MPa和 - 0 .0 5 MPa PEG溶液中根际胁迫3d和 5 d,根中的 DNA和 RN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抗旱品种 73- 11下降幅度比敏感品种晋 2 148小。RNA和 DNA电泳结果表明 ,2 5 SRNA、2 3SRNA、18SRNA、16S... 抗旱和不抗旱小麦品种在渗透势为 - 0 .2 5 MPa和 - 0 .0 5 MPa PEG溶液中根际胁迫3d和 5 d,根中的 DNA和 RN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抗旱品种 73- 11下降幅度比敏感品种晋 2 148小。RNA和 DNA电泳结果表明 ,2 5 SRNA、2 3SRNA、18SRNA、16SRNA以及小分子量 RNA的含量均下降 ,二个品种的下降差异不明显 ,但在峰形上有区别 ,DNA电泳峰数存在差异。小麦根中DNase活性在水分胁迫下不断下降 ,抗旱品种 73- 11比敏感品种下降幅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核酸代谢 抗旱性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春大豆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关石 郭培才 任玉旺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3-329,共7页
本文采用四因子(1/2实施)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陕北黄土高原春大豆产量最主要的密度、施氮、施磷、施有机肥等四项农艺措施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电脑统计分析,明确了各项农艺措施的主次关系,建立起综合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筛... 本文采用四因子(1/2实施)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陕北黄土高原春大豆产量最主要的密度、施氮、施磷、施有机肥等四项农艺措施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电脑统计分析,明确了各项农艺措施的主次关系,建立起综合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筛选出大豆亩产100—145.5kg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黄土高原春大豆区克服广种薄收,实施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数学模型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优质专用玉米 提高玉米经济优势 被引量:12
14
作者 薛吉全 任建宏 《陕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5期3-5,共3页
通过分析陕西玉米生产现状和问题,认为提高单产和改善品质是发展玉米生产的两大任务,发展优质专用玉米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畜牧业和促进玉米深加工的需要;发展优质专用玉米的基本原则是大力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积极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 通过分析陕西玉米生产现状和问题,认为提高单产和改善品质是发展玉米生产的两大任务,发展优质专用玉米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畜牧业和促进玉米深加工的需要;发展优质专用玉米的基本原则是大力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积极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有计划地发展高油和高淀粉玉米,适当发展甜玉米、糯玉米、爆粒等特种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玉米 特种玉米 玉米生产 陕西 优良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