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下建筑地桩基础沉降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琦 李瑞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6-251,共6页
传统基于碰撞回弹系数Stereo-mechanical方法在分析建筑地桩基础的沉降位移过程中未考虑地桩基础碰撞的能量损耗,造成分析结果存在准确性和可信度较低的问题。因此提出改进的Kelvin建筑地桩基础碰撞沉降分析方法,以解决基于碰撞回弹系数... 传统基于碰撞回弹系数Stereo-mechanical方法在分析建筑地桩基础的沉降位移过程中未考虑地桩基础碰撞的能量损耗,造成分析结果存在准确性和可信度较低的问题。因此提出改进的Kelvin建筑地桩基础碰撞沉降分析方法,以解决基于碰撞回弹系数Stereo-mechanical法存在的问题。采用线性阻尼构建Kelvin模型,分析地桩基础碰撞靠近阶段和回弹阶段的阻尼做功,构建地桩基础碰撞转换单自由度体系振动模型,实现对地桩基础的相对沉降速度和相对沉降位移的有效运算,基于建筑地桩基础碰撞沉降发生初始和结束时刻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定理,得到建筑地桩基础的最大沉降位移,实现对建筑地桩基础沉降的有效分析。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能提高地桩基础沉降分析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脉冲型 地震 建筑 地桩基础 沉降分析 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较薄厚煤层采场覆岩“三带”划分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海荣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86,共4页
文章基于较薄厚煤层覆岩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展开研究,采用规程规范、多元回归以及关键层理论三种方法对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计算分析,结论一致认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不会影响到地表,并通过进一步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模拟... 文章基于较薄厚煤层覆岩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展开研究,采用规程规范、多元回归以及关键层理论三种方法对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计算分析,结论一致认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不会影响到地表,并通过进一步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模拟过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采用关键层理论确定的覆岩破坏高度相符,研究结论对于类似地质、采矿技术条件的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判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薄厚煤层 导水裂隙带 垮落带 关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主运输巷带式输送机故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明军 白晶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78,共4页
文章对神东矿区近年来(2014—2016年)综采工作面主运输巷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典型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在对主运输巷带式输送机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故障规律,分析其故障原因,提出了降低故障的具体措施;最后提出了降低主运输巷带式输... 文章对神东矿区近年来(2014—2016年)综采工作面主运输巷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典型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在对主运输巷带式输送机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故障规律,分析其故障原因,提出了降低故障的具体措施;最后提出了降低主运输巷带式输送机故障的建议。旨在提高设备生产运行的可靠性,对综采工作面主运输巷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维护、设计改进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带式输送机 故障统计 降低故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杜柴登矿立井井塔结构振动分析
4
作者 谢明军 关伟 曾德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25,共4页
母杜柴登矿立井井塔在68.37m楼层上安装有一套提升系统,当提升机组以13m/s全速运转时,井塔第7层西区楼板的中部及第6层南区、北区楼板的中部楼板体系产生了较大的振动。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振动动态测试方法对提升机组、井塔不同位置的时... 母杜柴登矿立井井塔在68.37m楼层上安装有一套提升系统,当提升机组以13m/s全速运转时,井塔第7层西区楼板的中部及第6层南区、北区楼板的中部楼板体系产生了较大的振动。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振动动态测试方法对提升机组、井塔不同位置的时域和频域信号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井塔第6层、第7层楼板的自振频率非常接近提升机组电动机的固有振动频率(22.1Hz),需调整提升设备的动力系统或井塔的第6层、第7层楼板体系的刚度,避免提升机-井塔结构耦合体系发生共振;随着提升速度的增加,第6层、第7层楼板的振动烈度逐渐变大,需提高提升设备机座与基梁间的装配精度,降低楼板振动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井井塔 提升机组 提升机-井塔结构 振动测试 振动频率 振动位移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区辅助回风巷护巷煤柱宽度尺寸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海荣 杨娟娟 +1 位作者 雷薪雍 李艳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为了保证神树畔煤矿31盘区辅助回风巷的安全施工,在总结31104工作面矿压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煤柱载荷估算和极限平衡区理论计算出护巷煤柱尺寸合理范围;综合实测分析和理论计算取值后,以煤层地质条件和巷道布置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10m... 为了保证神树畔煤矿31盘区辅助回风巷的安全施工,在总结31104工作面矿压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煤柱载荷估算和极限平衡区理论计算出护巷煤柱尺寸合理范围;综合实测分析和理论计算取值后,以煤层地质条件和巷道布置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10m、15m、20m、25m护巷煤柱条件下护巷煤柱内部得应力和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1盘区辅助回风巷受一侧采动影响后,按20m留设护巷煤柱可以满足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沿空掘巷 护巷煤柱 煤柱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S的不同排烟模式下餐馆火灾数值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拓其 张玉涛 +3 位作者 刘宇睿 刘瑞 杨勇 钟凯琪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3-900,共8页
为研究火灾场景下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2种方式对火灾发展的影响,指导人员进行安全疏散和为消防队灭火救援提供参考依据,采用FDS软件模拟的方法对特定餐馆模型在不同排烟方式下厨房、走廊、餐厅的温度、能见度、CO浓度变化情况和烟气蔓延... 为研究火灾场景下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2种方式对火灾发展的影响,指导人员进行安全疏散和为消防队灭火救援提供参考依据,采用FDS软件模拟的方法对特定餐馆模型在不同排烟方式下厨房、走廊、餐厅的温度、能见度、CO浓度变化情况和烟气蔓延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综合3项安全指标考虑,自然排烟模式下走廊区域在火灾发生后81 s内为最佳逃生时间,而在机械排烟模式下,最佳逃生时间延长至100 s.自然排烟模式下,餐馆所有区域在277 s后均处于危险状态,而机械排烟能够将烟气控制在局部范围内,餐馆一半以上区域没有受到火灾波及。与自然排烟相比,机械排烟有效地将各个区域到达3种危险状态的时间推后,为人员的安全撤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从而为保证火场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的灭火救援提供有利条件。因此,餐馆的防排烟系统设计宜选用布置合理、参数可靠的机械排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餐馆 FDS 温度 能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阳煤矿风积砂高水膨胀材料充填开采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拓其 党西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6,共5页
以榆阳煤矿2307综采充填工作面为背景,采用风积砂高水膨胀材料充填技术进行了开采试验。充填材料主要为风积砂、粉煤灰、石膏、生石灰等常用建筑材料,根据充填材料要求并通过试验确定了配比为风积砂366.3kg/m^3、粉煤灰366.3kg/m^3、辅... 以榆阳煤矿2307综采充填工作面为背景,采用风积砂高水膨胀材料充填技术进行了开采试验。充填材料主要为风积砂、粉煤灰、石膏、生石灰等常用建筑材料,根据充填材料要求并通过试验确定了配比为风积砂366.3kg/m^3、粉煤灰366.3kg/m^3、辅料81.6kg/m^3、水650.8kg/m^3;按照满足直接顶不出现初次断裂的条件,得出充填步距为6.4m;采用2套充填能力为180m^3/h的充填料浆制备装置和充填管路对工作面采空区进行充填,充填能力达360m^3/h;提出了具体的充填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无明显来压现象,充填体强度基本满足要求,巷道围岩变形较小,有效控制了地表下沉,达到了保水采煤的目标,提高了矿区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充填开采 高水充填 风积砂 高水膨胀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陕西榆林煤炭产业发展方略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谢明军 王慧 +1 位作者 陈拓其 白晶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104,共4页
论述了近年来榆林煤炭产业在落实国家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政策中取得的成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要想实现榆林煤炭产业提质增效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变"榆林能源经济"的发展方式,并给出了具体措施,对... 论述了近年来榆林煤炭产业在落实国家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政策中取得的成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要想实现榆林煤炭产业提质增效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变"榆林能源经济"的发展方式,并给出了具体措施,对榆林尽早实现"能源供给侧"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能源经济 能源供给侧 转型 安全 高效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