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LOC1S1基因过表达山羊的生产及生物安全评估
1
作者 王聪亮 万仕成 +9 位作者 陈文博 李剑南 宋岩峰 杜晓敏 刘王叶 李荣荣 雷安民 屈雷 朱海鲸 华进联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28-4340,共13页
旨在制备BLOC1S1基因过表达山羊,并探究其生物安全性,为抗布鲁氏菌病模型建立和转基因动物遗传育种提供研究模型与平台。本研究以5只经产、健康雌性陕北白绒山羊(2~3岁)为供体进行超数排卵,公羊本交后经输卵管冲胚获得原核胚,通过显微... 旨在制备BLOC1S1基因过表达山羊,并探究其生物安全性,为抗布鲁氏菌病模型建立和转基因动物遗传育种提供研究模型与平台。本研究以5只经产、健康雌性陕北白绒山羊(2~3岁)为供体进行超数排卵,公羊本交后经输卵管冲胚获得原核胚,通过显微注射系统将BLOC1S1慢病毒浓缩液注射至原核胚透明带间隙后继续培养待其发育至2细胞,再移植至15只经产陕北白绒山羊受体(2~3岁)输卵管内;产羔后,利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F0代羔羊进行BLOC1S1基因过表达山羊鉴定,对BLOC1S1基因过表达与野生型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体重和体高等生长性状指标监测比较。结果显示,原核胚胎显微注射后移植共获得13只羔羊,经PCR检测鉴定,7只为阳性BLOC1S1基因过表达山羊,阳性率为53.8%;qRT-PCR结果显示,BLOC1S1基因在大脑(P<0.01)、脾脏(P<0.001)和肺脏(P<0.05)组织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调,脾脏组织蛋白水平表达量显著上调(P<0.001);与野生型山羊相比,BLOC1S1基因过表达山羊WBC、Neu等血液生理指标和TBIL、GLU等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生长发育速度监测分析结果显示,BLOC1S1基因过表达与野生型山羊初生重、1~6月龄体重和3~6月龄生长性状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成功生产了BLOC1S1基因过表达山羊,且基因过表达山羊的生长发育、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野生型山羊相比无显著差异,进一步为抗布鲁氏菌病模型建立和生物安全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1S1 过表达 山羊 布鲁氏菌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榆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王叶 李荣荣 +2 位作者 马艳利 方玉川 吕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4期26-28,共3页
马铃薯是榆林市榆阳区第二大粮食作物。笔者从产业规模、产业分布变化、品种和技术、产业服务能力4方面介绍了榆阳区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了榆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产... 马铃薯是榆林市榆阳区第二大粮食作物。笔者从产业规模、产业分布变化、品种和技术、产业服务能力4方面介绍了榆阳区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了榆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加工升级、构建产业营销体系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发展现状 生产优势 发展对策 榆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榆阳区马铃薯优良品种比较试验
3
作者 刘王叶 马艳利 +3 位作者 王永霞 李荣荣 方玉川 高青青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7期96-98,103,共4页
本试验对克新1号、丽薯6号、丽薯7号、希森6号、青薯5号、青薯9号、兴佳2号、中薯18号、冀张薯12号、陇薯13号等10个参试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兴佳2号和希森6号表现较好,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超过45%,适宜作为主推品种在... 本试验对克新1号、丽薯6号、丽薯7号、希森6号、青薯5号、青薯9号、兴佳2号、中薯18号、冀张薯12号、陇薯13号等10个参试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兴佳2号和希森6号表现较好,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超过45%,适宜作为主推品种在榆阳区推广种植;青薯9号、丽薯6号的产量也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10%以上,符合当前马铃薯市场需求,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生育特性 形态特征 块茎性状 产量性状 陕西榆林 榆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地区薯类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春燕 刘王叶 方玉川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4期11-13,共3页
马铃薯、甘薯等薯类作物是陕北地区的传统优势农作物,年种植面积23.33万hm^(2)左右,年产鲜薯350万t以上,是区域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笔者分别介绍了陕北榆林市和延安市的马铃薯、甘薯生产情况,提出了薯类作物生产中存在的品种... 马铃薯、甘薯等薯类作物是陕北地区的传统优势农作物,年种植面积23.33万hm^(2)左右,年产鲜薯350万t以上,是区域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笔者分别介绍了陕北榆林市和延安市的马铃薯、甘薯生产情况,提出了薯类作物生产中存在的品种结构单一、病虫害发生较重、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和产后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明确了今后发展薯类产业的指导思想,并提出品种选育、种薯(苗)繁育、栽培技术、加工、基地建设、营销、贮藏等7方面的发展对策,对做大做强陕北薯类产业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甘薯 生产现状 发展对策 陕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