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几字弯”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地域差异与影响因素——以陕西省榆林市20个村为例
1
作者
宋永永
余焕
+2 位作者
王宁
李娅儒
杨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0-484,共15页
科学揭示村域尺度农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村域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的迫切需要。选择黄河“几字弯”核心区——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为案例地,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村域尺度...
科学揭示村域尺度农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村域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的迫切需要。选择黄河“几字弯”核心区——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为案例地,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村域尺度研究榆阳区20个典型村农业碳排放量及碳排放效率的地域差异特征,揭示村域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村域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和路径。结果表明:①榆阳区村域农业碳排放量地域差异显著,岔河则村种植业碳排放量最高,达到3149.12 t·年^(-1),大圪堵村养殖业碳排放量最高,达到1687.28 t·年^(-1);②榆阳区村域农业碳排放构成差异明显,化肥投入和羊养殖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③榆阳区村域农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空间大,种植业和养殖业碳排放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951和0.713,在劳动力投入、灌溉面积、农药使用量、牛饲养量和家禽饲养量方面存在冗余;④榆阳区农业碳排放效率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物质投入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加快农业生产技术革新,减少牲畜肠道发酵碳排放,完善绿色低碳农业政策等,是促进榆阳区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绿色转型
数据包络分析
地理探测器
碳减排路径
村域尺度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土壤细沟输沙能力对坡度和流量的响应
2
作者
朱启明
齐小倩
+3 位作者
刘俊娥
程西科
王宁
周正朝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8-176,共9页
[目的]为揭示细沟输沙能力随坡度和流量的变化规律,完善泥沙输移理论和构建土壤侵蚀预测模型。[方法]通过室内水槽加沙试验,在5个坡度(9°、12°、15°、18°和21°)和4个流量(5、7、9、11 L/min)组合条件下,测定...
[目的]为揭示细沟输沙能力随坡度和流量的变化规律,完善泥沙输移理论和构建土壤侵蚀预测模型。[方法]通过室内水槽加沙试验,在5个坡度(9°、12°、15°、18°和21°)和4个流量(5、7、9、11 L/min)组合条件下,测定黄土高原4种土壤(砂土、沙黄土、黄绵土和黑垆土)的细沟输沙能力,分析细沟输沙能力随坡度和流量的变化趋势,构建细沟输沙能力的预测模型。[结果]1)4种土壤的细沟输沙能力均随坡度或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坡度为15°或流量为7、9、11 L/min下,不同土壤间的细沟输沙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2)4种土壤的细沟输沙能力在相邻坡度(或流量)间的增加速率呈非线性变化趋势。3)不同坡度(或流量)下,4种土壤的细沟输沙能力对流量(或坡度)的响应关系均可用幂函数较好地描述(R2为0.713~1.000)。基于细沟输沙能力受到坡度与流量间耦合效应的影响,构建基于坡度和流量的二元指数函数型的细沟输沙能力预测模型,且模型的预测结果均较高(R2为0.839~0.945)。[结论]黄土高原土壤的细沟输沙能力对坡度和流量响应关系复杂,并揭示幂函数模型在表征细沟输沙能力对坡度或流量的响应关系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能力
细沟侵蚀
黄土高原
坡度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几字弯”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地域差异与影响因素——以陕西省榆林市20个村为例
1
作者
宋永永
余焕
王宁
李娅儒
杨丹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地理
科学
与旅游学院
榆林沙漠黄土过渡带生态与环境陕西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0-484,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251)
陕西师范大学2024年“青春筑梦”挑战杯系列竞赛专项实践校级一类项目(SHSJ2024TZB05)。
文摘
科学揭示村域尺度农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村域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的迫切需要。选择黄河“几字弯”核心区——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为案例地,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村域尺度研究榆阳区20个典型村农业碳排放量及碳排放效率的地域差异特征,揭示村域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村域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和路径。结果表明:①榆阳区村域农业碳排放量地域差异显著,岔河则村种植业碳排放量最高,达到3149.12 t·年^(-1),大圪堵村养殖业碳排放量最高,达到1687.28 t·年^(-1);②榆阳区村域农业碳排放构成差异明显,化肥投入和羊养殖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③榆阳区村域农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空间大,种植业和养殖业碳排放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951和0.713,在劳动力投入、灌溉面积、农药使用量、牛饲养量和家禽饲养量方面存在冗余;④榆阳区农业碳排放效率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物质投入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加快农业生产技术革新,减少牲畜肠道发酵碳排放,完善绿色低碳农业政策等,是促进榆阳区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绿色转型
数据包络分析
地理探测器
碳减排路径
村域尺度
陕西
Keywords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green transformati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geodetector
carbon reduction path
village scale
Shaanxi
分类号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土壤细沟输沙能力对坡度和流量的响应
2
作者
朱启明
齐小倩
刘俊娥
程西科
王宁
周正朝
机构
陕西
师范大学地理
科学
与旅游学院
榆林沙漠黄土过渡带生态与环境陕西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8-17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7058,42277320,4237732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GK202309005)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SF-ZDCYL-05-10)。
文摘
[目的]为揭示细沟输沙能力随坡度和流量的变化规律,完善泥沙输移理论和构建土壤侵蚀预测模型。[方法]通过室内水槽加沙试验,在5个坡度(9°、12°、15°、18°和21°)和4个流量(5、7、9、11 L/min)组合条件下,测定黄土高原4种土壤(砂土、沙黄土、黄绵土和黑垆土)的细沟输沙能力,分析细沟输沙能力随坡度和流量的变化趋势,构建细沟输沙能力的预测模型。[结果]1)4种土壤的细沟输沙能力均随坡度或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坡度为15°或流量为7、9、11 L/min下,不同土壤间的细沟输沙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2)4种土壤的细沟输沙能力在相邻坡度(或流量)间的增加速率呈非线性变化趋势。3)不同坡度(或流量)下,4种土壤的细沟输沙能力对流量(或坡度)的响应关系均可用幂函数较好地描述(R2为0.713~1.000)。基于细沟输沙能力受到坡度与流量间耦合效应的影响,构建基于坡度和流量的二元指数函数型的细沟输沙能力预测模型,且模型的预测结果均较高(R2为0.839~0.945)。[结论]黄土高原土壤的细沟输沙能力对坡度和流量响应关系复杂,并揭示幂函数模型在表征细沟输沙能力对坡度或流量的响应关系具有优越性。
关键词
输沙能力
细沟侵蚀
黄土高原
坡度
流量
Keywords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rill erosion
the Loess Plateau
slope gradient
flow rate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几字弯”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地域差异与影响因素——以陕西省榆林市20个村为例
宋永永
余焕
王宁
李娅儒
杨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土高原土壤细沟输沙能力对坡度和流量的响应
朱启明
齐小倩
刘俊娥
程西科
王宁
周正朝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