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万城遗址近几年考古工作收获 被引量:12
1
作者 邢福来 段卫 +12 位作者 卫峰 康宁武 乔建军 郝志国 郝建军 乔建新 高展 刘怀金 李文海 赵刚毅 翟永峰 臧春秋 张明惠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9,共6页
本文总结了统万城2006年以来考古调查、钻探、发掘及测绘工作的收获。外郭城的调查和确认、护城壕的发现填补了人们对统万城认识的欠缺,西城西门瓮城的发掘、蒙元时期居址的发现等充实和完善了统万城的基础资料。全站仪结合GYS全球定位... 本文总结了统万城2006年以来考古调查、钻探、发掘及测绘工作的收获。外郭城的调查和确认、护城壕的发现填补了人们对统万城认识的欠缺,西城西门瓮城的发掘、蒙元时期居址的发现等充实和完善了统万城的基础资料。全站仪结合GYS全球定位系统测绘、无人机低空遥感测绘为统万城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万城 外郭城 护城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府谷苍贺峁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
2
作者 邵晶 刘军幸(绘图) +2 位作者 袁媛 裴学松 韩倩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7,共14页
2022年,为配合陕西省府谷县民用机场建设工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府谷县苍贺峁村项目用地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处朱开沟文化遗址。经发掘清理,共发现灰坑46个、房址2座,出土了丰富的陶、石、骨器等遗物,尤其出土了蛇纹... 2022年,为配合陕西省府谷县民用机场建设工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府谷县苍贺峁村项目用地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处朱开沟文化遗址。经发掘清理,共发现灰坑46个、房址2座,出土了丰富的陶、石、骨器等遗物,尤其出土了蛇纹鬲、鼓腹罐、三足瓮、甗、盆等朱开沟文化的典型陶器,为河套地区朱开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府谷县 苍贺峁遗址 “蛇纹鬲”遗存 朱开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定边康岔遗址调查简报
3
作者 邵晶 袁俊(绘图) +4 位作者 裴学松(执笔/照相) 赵汗青 王煜凡 范爱春 薛小津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1,F0002,共10页
康岔遗址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张崾先镇铁角城行政村康岔自然村。2023年4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康岔遗址进行了区域系统的考古调查。结果表明,康岔遗址是陕北地区白于山腹地的一处龙山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面积可能超过400万平方米。遗址内... 康岔遗址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张崾先镇铁角城行政村康岔自然村。2023年4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康岔遗址进行了区域系统的考古调查。结果表明,康岔遗址是陕北地区白于山腹地的一处龙山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面积可能超过400万平方米。遗址内还发现有高等级居址区和多个墓葬区,是继神木石峁、延安芦山峁遗址之后又一处龙山时代大型聚落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定边县 康岔遗址 龙山晚期 大型聚落 墓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视角下东周时期陕北南部家畜饲养策略研究
4
作者 欧阳辉勇 尚雪 +4 位作者 刘洋 郭小宁 张鹏程 杨苗苗 杨曈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8,共10页
通过对陕西富县畔上遗址出土动物骨、人骨及植物遗存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可知,该地家猪作为先民主要的肉食资源,可能被饲喂了大量粟黍副产品与人类残羹或粪便。黄牛和羊除摄入大量野生C3植物以外,可能还被饲喂一定的粟黍类C4植物,并... 通过对陕西富县畔上遗址出土动物骨、人骨及植物遗存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可知,该地家猪作为先民主要的肉食资源,可能被饲喂了大量粟黍副产品与人类残羹或粪便。黄牛和羊除摄入大量野生C3植物以外,可能还被饲喂一定的粟黍类C4植物,并被分别采取舍饲和放养的差异化饲养策略。通过对比多地区的稳定同位素数据,本文发现东周时期陕北南部的家畜饲养策略有别于陕北北部及甘青地区,整体上与黄河中下游的关中、中原地区更为相似,体现出更依赖农业的经济特征,这在龙山时代可能就已经初露端倪,为更好地理解东周时期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畔上遗址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家畜饲养 粟作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峁遗址皇城台地点2016~2019年度考古新发现 被引量:39
5
作者 孙周勇 邵晶 邸楠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1,F0002,共10页
石峁遗址是一处经过连续多年考古发掘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史前超大型中心聚落。本文介绍了2016~2019年度皇城台门址、东护墙北段上部及台顶大型夯土高台建筑基址(大台基)等重要遗迹考古新发现。结构复杂的护墙、设计精巧的城门、规模宏大... 石峁遗址是一处经过连续多年考古发掘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史前超大型中心聚落。本文介绍了2016~2019年度皇城台门址、东护墙北段上部及台顶大型夯土高台建筑基址(大台基)等重要遗迹考古新发现。结构复杂的护墙、设计精巧的城门、规模宏大的高等级建筑以及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暗示着皇城台是石峁城址的核心区域,当已经具备了早期"宫城"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遗址 皇城台 2016~2019年度 新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榆林寨峁梁遗址2014年度发掘简报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周勇 邵晶 +7 位作者 赵向辉 杨国旗 唐博豪 卫雪 徐舸 康宁武 郝志国 戴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6,共14页
本文介绍2014年陕西榆林寨峁梁遗址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寨峁梁遗址是陕北地区龙山时代一处小型石城聚落,出土遗物丰富,考古学年代明确,测年结果显示其主体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揭露面积较大,是目前晋陕高原上揭露最为完整的龙山时代... 本文介绍2014年陕西榆林寨峁梁遗址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寨峁梁遗址是陕北地区龙山时代一处小型石城聚落,出土遗物丰富,考古学年代明确,测年结果显示其主体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揭露面积较大,是目前晋陕高原上揭露最为完整的龙山时代石城聚落,是龙山时代聚落考古分析和社会结构探讨的重要考古学材料;遗迹保存较好,是复原河套地区龙山时代先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有力物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峁梁遗址 龙山时代 石城聚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榆林走马梁汉墓发掘简报
7
作者 袁政(执笔/摄影) 邢福来 +2 位作者 张龙(绘图) 高攀(绘图) 乔建军(摄影)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1,共10页
为配合210国道榆林段项目建设,榆林市考古勘探工作队配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走马梁汉墓群羊圈梁沙区域进行了发掘。本次发掘墓葬13座,出土器物46件。墓葬类型有竖穴土坑墓、竖穴土洞墓、斜坡墓道砖室墓。走马梁汉墓群从西汉早期延续至... 为配合210国道榆林段项目建设,榆林市考古勘探工作队配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走马梁汉墓群羊圈梁沙区域进行了发掘。本次发掘墓葬13座,出土器物46件。墓葬类型有竖穴土坑墓、竖穴土洞墓、斜坡墓道砖室墓。走马梁汉墓群从西汉早期延续至东汉晚期,墓葬等级较低,属于西汉至东汉时期的平民墓葬。走马梁地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地带,墓葬总体风貌主要为农耕文明,为研究汉代陕北地区平民阶层的丧葬习俗、生活风貌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 走马梁墓群 汉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后刘家塔商代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12
8
作者 董红卫(绘图) 刘建峰(照相) +2 位作者 王保平(照相) 孙战伟 于有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69,F0002,F0003,共28页
2022年9~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后刘家塔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现4座商代贵族墓葬。墓葬虽均被盗扰,仍然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小件器物,其中以车马器最多,还发现了墓室内葬车遗存。大量随葬品与殷墟高等级贵族墓葬相同,显示出... 2022年9~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后刘家塔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现4座商代贵族墓葬。墓葬虽均被盗扰,仍然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小件器物,其中以车马器最多,还发现了墓室内葬车遗存。大量随葬品与殷墟高等级贵族墓葬相同,显示出浓厚的殷墟高等级用器色彩,反映了黄土丘陵地区与商王朝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对周边地区的强烈影响。该墓地是目前发掘的黄土高原地区规模最大的商代墓葬,是近年来商代考古的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涧县 寨沟遗址 后刘家塔墓地 商代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鱼塔梁商代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7
9
作者 申宝发(绘图) 邱学武(照相) +3 位作者 魏小强(照相) 王保平(照相) 孙战伟 于有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9,共10页
2023年4~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在清涧县寨沟遗址鱼塔梁地点发掘了34座小型商代墓葬,出土了一批极为难得的随葬品,部分随葬品陶、铜器共存。其年代相当于殷墟二期,文化面貌为李家崖文化。其中陶钵是李家崖文化最集中的一次发现,在以往... 2023年4~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在清涧县寨沟遗址鱼塔梁地点发掘了34座小型商代墓葬,出土了一批极为难得的随葬品,部分随葬品陶、铜器共存。其年代相当于殷墟二期,文化面貌为李家崖文化。其中陶钵是李家崖文化最集中的一次发现,在以往遗址考古中较为少见,为李家崖文化陶器增加了新类型。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李家崖文化的埋葬制度、丧葬习俗、社会结构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涧县 鱼塔梁墓地 李家崖文化 商代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墓地2022~2023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周勇(执笔/整理) 韩倩(执笔/整理) +10 位作者 裴学松(执笔/整理) 邵晶(执笔/整理) 邸楠(执笔/整理) 赵向辉(整理) 何存礼(整理) 谭建平(整理) 吴月华(整理) 莫兰(整理) 杨柳红(整理) 刘军幸(整理) 任芸曦(整理)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7,F0002,F0003,共17页
皇城台墓地位于石峁城址皇城台台顶西侧的缓坡上。至2023年底,共发现墓葬49座,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可分为木棺、石棺和无棺墓三种,其中木棺墓数量最多,葬仪复杂,等级差异明显。皇城台墓地为目前所见石峁文化最高等级墓地,其发现与... 皇城台墓地位于石峁城址皇城台台顶西侧的缓坡上。至2023年底,共发现墓葬49座,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可分为木棺、石棺和无棺墓三种,其中木棺墓数量最多,葬仪复杂,等级差异明显。皇城台墓地为目前所见石峁文化最高等级墓地,其发现与发掘为探讨河套地区龙山时代末期社会形态及石峁社会的文明化程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遗址 皇城台墓地 石峁文化 高等级墓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定边张梁村唐墓发掘简报
11
作者 于春雷 郝志国 +1 位作者 刘军幸(绘图) 雷庆庆(照相)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34,共8页
2022年10~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和定边县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组队,对定边县盐场堡镇张梁村唐代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唐代墓葬6座,出土较丰富的遗物。根据出土墓志志文,推断墓群的年代为中唐时期。这批墓... 2022年10~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和定边县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组队,对定边县盐场堡镇张梁村唐代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唐代墓葬6座,出土较丰富的遗物。根据出土墓志志文,推断墓群的年代为中唐时期。这批墓葬的发现,对研究该地区唐代的墓葬形制及随葬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边 唐代 砖室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清涧桑树坪汉代墓葬发掘简报
12
作者 闫宏东(摄影) 申宝发(绘图) +1 位作者 何家欢(绘图/摄影) 郝志国(摄影/执笔)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9,共17页
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于1996年和2001年两次对榆林市清涧县桑树坪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21座,墓葬年代大致为西汉时期,延续时间较长,应属于平民墓葬。其葬俗葬制、随葬器物等方面体现出一定地域特色。这批墓葬为探讨陕北地... 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于1996年和2001年两次对榆林市清涧县桑树坪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21座,墓葬年代大致为西汉时期,延续时间较长,应属于平民墓葬。其葬俗葬制、随葬器物等方面体现出一定地域特色。这批墓葬为探讨陕北地区西汉时期丧葬习俗和物质文化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清涧 西汉 木椁墓 石室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韩家圪旦地点发掘简报 被引量:33
13
作者 孙周勇 邵晶 +10 位作者 邵安定 赵向辉 杨国旗 康宁武 周健 李建军 屈凤鸣 刘小明 卫雪 徐舸 高升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4,共11页
韩家圪旦地点位于陕西神木石峁城址内城中部偏东的一处东西向"舌形"山峁,与皇城台隔沟相望,是一处重要的居址与墓葬交错分布区域。2014年陕西省考古院等对其进行发掘,资料表明,韩家圪旦地点先后承担过居址和墓地两种聚落功能... 韩家圪旦地点位于陕西神木石峁城址内城中部偏东的一处东西向"舌形"山峁,与皇城台隔沟相望,是一处重要的居址与墓葬交错分布区域。2014年陕西省考古院等对其进行发掘,资料表明,韩家圪旦地点先后承担过居址和墓地两种聚落功能。该地点早期为居址,房屋以高低错落的窑洞为主要建筑形式;晚期成为墓地,墓葬形制包括竖穴土坑墓、石棺墓和偏洞室墓,尤以竖穴土坑墓居多。个别墓葬规模较大。虽多遭盗掘,但劫后余留有零星重要随葬品。结合与石峁城址的核心区域——皇城台隔沟相望的特殊地理位置,这些现象暗示着韩家圪旦地点是一处重要的贵族墓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 石峁遗址 韩家圪旦地点 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神木县神圪垯梁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0
14
作者 郭小宁 王炜林 +2 位作者 康宁武 屈凤鸣 陈靓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4,共11页
2013-2014年的发掘,发现了一批龙山至夏时期的遗存,遗迹有墓葬、灰坑、房址、夯土台等,并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发现的M7,是迄今为止陕北地区龙山晚期唯一一座保存完整、并有完整随葬器物组合的墓葬。
关键词 神木 神圪堪梁遗址 龙山晚期至夏时期 墓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靖边县统万城周边北朝仿木结构壁画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6
15
作者 邢福来 席琳 +6 位作者 马瑞 曹宽宁 吕乃明 高小龙 赵西晨 宋俊荣 张明惠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8,F0002,I0001-I0004,F0003,共16页
2011年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在陕西靖边距统万城约3公里处清理了5座北魏晚期至西魏时期墓葬。这批墓葬墓室均刻绘栩栩如生的仿木结构,八大梁M1墓门仿石窟造型,墓室更绘有精美的宗教气氛浓郁的壁画。这些墓葬的主人无疑应为北朝时期统... 2011年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在陕西靖边距统万城约3公里处清理了5座北魏晚期至西魏时期墓葬。这批墓葬墓室均刻绘栩栩如生的仿木结构,八大梁M1墓门仿石窟造型,墓室更绘有精美的宗教气氛浓郁的壁画。这些墓葬的主人无疑应为北朝时期统万城居民。这批墓葬的发掘对研究中国北方地区特别是统万城周边地区北朝墓葬的葬俗及统万城居民的构成与宗教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墓 仿木结构 北朝 统万城周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横山杨界沙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1
16
作者 孙周勇 齐东林 +2 位作者 杨利平 康宁武 郝志国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72,135-136,共9页
杨界沙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雷龙湾乡沙峁村张油坊组,坐落在村南杨界沙地带头道梁、二道梁两座山峁的西坡之上,海拔1152米,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遗址地处黄土高原北缘丘陵沟壑区,北距无定河约2.2千米,
关键词 杨界沙遗址 仰韶晚期 海生不浪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靖边庙梁遗址龙山时代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邵晶 邸楠 +8 位作者 杨国旗 何存礼 王阳阳 赵向辉 赵轲 康宁武 李文海 张文宝 夏楠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1,共9页
2017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庙梁遗址,发掘清理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时代两大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时代遗存非常丰富,遗迹有房址、灰坑(储藏坑)、墓葬等,出土遗物包括陶、石、骨等各类器物,分为龙山时代前期和龙山时代... 2017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庙梁遗址,发掘清理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时代两大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时代遗存非常丰富,遗迹有房址、灰坑(储藏坑)、墓葬等,出土遗物包括陶、石、骨等各类器物,分为龙山时代前期和龙山时代后期两大相继的发展阶段。庙梁遗址龙山遗存是近年来陕北地区龙山时代考古遗存的重要发现,是构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的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县 庙梁遗址 龙山时代 文化遗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蛇纹鬲”遗存石砌院落发掘简报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孙周勇 邸楠 +3 位作者 邵晶 夏楠 康宁武 刘海利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77,共14页
石峁遗址是一处经过连续多年考古发掘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史前超大型中心聚落。2019年,在发掘皇城台顶大型夯土高台建筑基址(大台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处“蛇纹鬲”遗存时期的下沉式石砌院落,结构基本完整,出土遗物丰富,当为皇城台废弃后... 石峁遗址是一处经过连续多年考古发掘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史前超大型中心聚落。2019年,在发掘皇城台顶大型夯土高台建筑基址(大台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处“蛇纹鬲”遗存时期的下沉式石砌院落,结构基本完整,出土遗物丰富,当为皇城台废弃后新的族群在此活动的孓遗,为确定皇城台大台基的废弃年代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遗址 皇城台 “蛇纹鬲”遗存 石砌院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米脂卧虎湾战国秦汉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健 +7 位作者 邢福来 李平乐 杨帆 康宁武 何存礼 葛林 刘军幸 乔建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9,F0002,F0003,共49页
2013~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队联合对卧虎湾墓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清理出战国、秦、汉、北周、宋、清等墓葬257座,以早期的战国秦汉墓葬数量最多,共239座,出土随葬品1258件,时代具有一定延续性,对了解北方... 2013~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队联合对卧虎湾墓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清理出战国、秦、汉、北周、宋、清等墓葬257座,以早期的战国秦汉墓葬数量最多,共239座,出土随葬品1258件,时代具有一定延续性,对了解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战国秦汉时期的墓葬形制、葬俗及其演变过程有重要意义。其中M103出土玉覆面及玉鞋,显示了墓主具有较高的身份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虎湾 秦汉墓 玉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横山罗圪台村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7
20
作者 邢福来 苗轶飞 +11 位作者 冯博 姚俊涛 赵西晨 张勇剑 汤润历 李宇 翟永峰 王智龙 刘军幸 张锦阳 康宁武 姬明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6,I0001,67-74,F0002,F0003,共15页
2014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在横山县高镇罗圪台村清理了一座元代壁画墓。这座元墓在建造材料、形制特征、壁画内容以及随葬品等方面均与山西中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元代墓葬有着更多的相似性。壁画题材主要是墓主夫妇坐像、二十四... 2014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在横山县高镇罗圪台村清理了一座元代壁画墓。这座元墓在建造材料、形制特征、壁画内容以及随葬品等方面均与山西中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元代墓葬有着更多的相似性。壁画题材主要是墓主夫妇坐像、二十四孝图、备酒图、备茶图、伎乐图等。该墓形制完整,壁画精美,为研究元代社会生活及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横山县 元代 壁画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