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癌组织内淋巴管的生成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孟晓瑜 田美丽 高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内淋巴管的生成及其预后影响因素,为确定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标本112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LYVE-1)+的微淋巴管密度(LVD),并分析LVD与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内淋巴管的生成及其预后影响因素,为确定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标本112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LYVE-1)+的微淋巴管密度(LVD),并分析LVD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肿瘤周边区LVD(P-LVD)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及P=0.033),且是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而肿瘤中心区LVD(I-LVD)则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均无关。结论 P-LVD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不良预后因素,检测LYVE-1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为进一步临床制定抗淋巴管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微淋巴管密度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LYVE-1) 预后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6共抑制因子样蛋白1(BCORL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旭 拓航 +2 位作者 思美丽 王磊 梁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77-1681,共5页
目的观察BCL6共抑制因子样蛋白1(BCOR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下调肺癌A549细胞中BCORL1的水平观察对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68例NSCLC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BCORL1和E钙... 目的观察BCL6共抑制因子样蛋白1(BCOR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下调肺癌A549细胞中BCORL1的水平观察对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68例NSCLC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BCORL1和E钙黏素(E-cadherin)在NSCL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小干涉RNA(siRNA)下调肺癌A549细胞中BCORL1的水平,TranswellTM小室法检测A549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BCORL1蛋白在NSCLC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而E-cadherin蛋白在NSCLC组织中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对应癌旁组织;相关性分析证实BCORL1蛋白与E-cadherin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临床相关分析发现BCORL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特异性siRNA下调BCORL1水平后,E-cadherin蛋白上调;敲低BCORL1后,明显抑制A549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结论 BCORL1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E-cadherin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其高表达与NSCLC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敲低BCORL1,上调E-cadherin表达并抑制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癌 BCL6共抑制因子样蛋白1(BCORL1) E-CADHERIN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A1表达被沉默的滋养细胞株HPT-8/pSilencer4.1-HtrA1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宗璐 苟文丽 郭玉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9-752,757,共5页
目的构建pSilencer4.1/HtrA1质粒,稳定转染人滋养细胞株HPT-8。方法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HtrA1在HPT-8细胞中的表达;构建pSilencer4.1/HtrA1质粒;将pSilencer4.1/HtrA1质粒、pSilencer4.1空白质粒转染HPT-8,观察转染后细胞HtrA1的表达... 目的构建pSilencer4.1/HtrA1质粒,稳定转染人滋养细胞株HPT-8。方法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HtrA1在HPT-8细胞中的表达;构建pSilencer4.1/HtrA1质粒;将pSilencer4.1/HtrA1质粒、pSilencer4.1空白质粒转染HPT-8,观察转染后细胞HtrA1的表达情况。结果 HPT-8约90%左右的细胞胞质被染成棕黄色,胞核未见明显染色。转染pSilencer4.1/HtrA1质粒的HPT-8细胞的G418筛选质量浓度为200μg/mL。RT-PCR、Western blot法鉴定转染细胞HtrA1的表达,结果显示转染Psilence4.1/HtrA1重组质粒的细胞中HtrA1表达水平较空白质粒、正常细胞明显下降(P均<0.05)。空白质粒组、HPT-8组间吸光度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的、HtrA1沉默表达的滋养细胞株HPT-8/pSilencer4.1-HtrA1,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 HPT-8 HTRA1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介导细胞迁移与依赖核转录因子κB通路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表达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白治苗 姚卫卫 +3 位作者 李望舒 卢玉凤 杨眉 哈春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930-2934,共5页
骨桥蛋白(OPN)是从骨细胞中提取出来的酸性糖蛋白,在细胞的黏附、侵袭、抗凋亡和促血管生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胃癌、肝癌、卵巢癌及甲状腺癌中均呈高表达,但在正常人体中一般呈弱表达或不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病理上虽为良... 骨桥蛋白(OPN)是从骨细胞中提取出来的酸性糖蛋白,在细胞的黏附、侵袭、抗凋亡和促血管生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胃癌、肝癌、卵巢癌及甲状腺癌中均呈高表达,但在正常人体中一般呈弱表达或不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病理上虽为良性疾病,却有着类似于肿瘤的侵袭、种植及远处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且其治疗方案局限。因此,本文就OPN可能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介导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表达来诱导EMs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综述,并概述其生物学特点及各因子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旨在为EMs的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骨桥蛋白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 p65和骨桥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白治苗 李望舒 +3 位作者 姚卫卫 卢玉凤 杨眉 哈春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915-2919,共5页
背景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措施有限,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骨桥蛋白(OPN)在EMs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 背景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措施有限,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骨桥蛋白(OPN)在EMs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因EMs行手术的患者35例(病例组),于术中或术后确诊,其中增生期17例,分泌期18例;收集同期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手术并经病理科诊断排除EMs的正常子宫内膜者30例作为对照(正常子宫内膜组),其中增生期15例,分泌期15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RT-PCR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EMs在位内膜组和EMs异位内膜组NF-κB p65、OPN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NF-κB p65、OPN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胞质中,极少数表达于间质细胞中。EMs在位、异位内膜组NF-κB p65和OPN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EMs异位内膜组高于EMs在位内膜组(P<0.05)。3组增生期及分泌期NF-κB p65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在位、异位内膜组分泌期OPN的表达均高于增生期(P<0.05);EMs在位内膜组和EMs异位内膜组中NF-κB与OP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在位=0.88,r异位=0.78,P<0.05)。NF-κB p65、OPN mRNA在EMs在位、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EMs异位内膜组高于EMs在位内膜组(P<0.05)。结论 NF-κB p65、OPN及其mRNA在EMs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明显增强,并呈正相关,提示二者极有可能通过相互激活进而诱导EM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核因子ΚB 骨桥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性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玉锋 薛芳芳 +1 位作者 白治苗 哈春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和该因子与其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原代细胞培养EMS患者和正常内膜各9例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并鉴定,分别经由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该...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和该因子与其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原代细胞培养EMS患者和正常内膜各9例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并鉴定,分别经由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该因子的表达。通过侵袭小室验证uPA与腺上皮细胞侵袭性和迁移性的关系。结果:(1)uPA蛋白及mRNA在EMS患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比正常内膜中明显增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EMS患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的侵袭性较正常细胞明显增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PA在EMS患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加,且与其侵袭性及迁移能力明显相关,揭示uPA与该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侵袭性 迁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