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国伟 王亚飞 +5 位作者 霍龙伟 马勃 崔政 张轩宇 李江峰 郑虎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6期1490-1493,共4页
目的:研究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病史资料中再灌注治疗手段的差异分为研究A组与... 目的:研究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病史资料中再灌注治疗手段的差异分为研究A组与研究B组,分别接受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h,测定血清中神经细胞损害标志物、凋亡及应激标志物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Wnt通路分子的表达量。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NSE、S100B、VILIP1、sFas、sFasL、ET-1、MDA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GSK3β、LC3-II、Beclin1的表达强度呈降低趋势,血清中BDNF、NTF、sLivin、SOD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β-catenin、mTOR的表达强度呈升高趋势且研究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NSE、S100B、VILIP1、sFas、sFasL、ET-1、MDA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GSK3β、LC3-II、Beclin1的表达强度低于研究B组,血清中BDNF、NTF、sLivin、SOD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β-catenin、mTOR的表达强度高于研究B组。结论:支架机械取栓用于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治疗能够较动脉溶栓更为有效的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及相应的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 支架机械取栓 动脉溶栓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跃辉 刘芹芹 +2 位作者 刘琦 马肃 李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7-520,共4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癫痫持续状态组(SE组,注射和红景天苷等量的DMSO)和A组、B组、C组(在造模前15 min分别腹腔注射0.5、1.0、1.5 g/kg红...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癫痫持续状态组(SE组,注射和红景天苷等量的DMSO)和A组、B组、C组(在造模前15 min分别腹腔注射0.5、1.0、1.5 g/kg红景天苷),腹腔内注射氯化锂和匹罗卡品构建癫痫模型,并测定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取大鼠海马组织,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活化的Caspase-12(Cleaved-Caspase-12)、活化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C/EBP同源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E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AT、SOD、GSH水平均降低,神经细胞凋亡数升高,Cleaved-Caspase-12、Cleaved-Caspase-3、CHOP、GRP78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SE组比较,A组、B组、C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海马组织中CAT、SOD、GSH水平升高,神经细胞凋亡数减少,Cleaved-Caspase-12、Cleaved-Caspase-3、CHOP、GRP78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红景天苷可抑制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从而减少内质网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癫痫持续状态 神经细胞 凋亡 内质网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42
3
作者 白磊 陈晨 +4 位作者 李军 冯毅 严飞平 李志磊 霍国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方法纳入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用保守药物治疗,必要时行开...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方法纳入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用保守药物治疗,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对比2组28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治疗1周和2周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和TLR4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8d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1周和2周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及TLR4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5%vs 73.8%),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2%vs 21.3%,6.6%vs 19.7%,P<0.05)。结论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改善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能力,减轻脑水肿,降低血清AQP4和TLR4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穿刺术 水通道蛋白质4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B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高表达并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的增殖 被引量:9
4
作者 白晓斌 霍龙伟 +2 位作者 谢万福 徐高峰 王茂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8-283,共6页
目的研究苯并咪唑出芽抑制解除同源物蛋白1(budding uninhibited by benzimidazoles 1, BUB1)对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 目的研究苯并咪唑出芽抑制解除同源物蛋白1(budding uninhibited by benzimidazoles 1, BUB1)对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GBM细胞中BUB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利用慢病毒转染siRNA沉默BUB1的表达以探究其对于GBM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Rembrandt数据库的预后资料进行分析,探究BUB1与GBM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BUB1在GBM中高表达,而特异性沉默BUB1能够显著抑制U87细胞的生长(P=0.007)和克隆形成的能力(P=0.033);BUB1低表达组GBM患者的临床预后显著优于高表达组患者(P=0.040)。结论 BUB1表达上调能够促进GBM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和GBM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苯并咪唑出芽抑制解除同源物蛋白1(BUB1)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瘤颈部直径对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进行性脑血管闭塞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肃 李涵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后不完全性闭塞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并经术中即刻血管造影提示为不完全性闭塞...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后不完全性闭塞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并经术中即刻血管造影提示为不完全性闭塞的92例脑动脉瘤患者,并依据术后6个月全脑血管造影随访结果,分为进行性闭塞组(59例)与未闭塞组(33例)。利用双平面造影系统和三维旋转造影系统采集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多维度血管造影图像,并通过Raymond分级标准对所有患者的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分级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预测因素。结果进行性闭塞组患者脑动脉瘤平均最大直径[(6.6±2.9) mm]和平均颈部直径[(4.9±1.0) mm]均小于未闭塞组患者[分别为(8.5±2.4)、(6.2±1.2)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96、-5.561,均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动脉瘤的颈部直径是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OR=0.44,95%CI:0.18~0.79,P=0.030); 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颈部直径预测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截断值为5.8 mm(特异度为82.1%,敏感度为75.8%),曲线下面积为0.847 (P <0.01)。结论脑动脉瘤颈部直径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独立因素,颈部直径<5.8 mm的脑动脉瘤患者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后6个月内更易自发性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颈部直径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进行性脑血管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交流电刺激对阿尔兹海默病小鼠双侧海马有效连接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曹甜甜 王亚飞 +6 位作者 张文龙 吴林彦 黄亮 李四楠 李龙 刘天 王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7,共8页
通过格兰杰因果方法,对Y迷宫任务中双侧海马间的有效连接进行分析,从相连脑区的角度,研究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干预阿尔兹海默症(AD)的神经机制。记录正常对照组、AD组、tACS组和假刺激组小鼠执行任务时的行为表现和海马左、右侧场电位... 通过格兰杰因果方法,对Y迷宫任务中双侧海马间的有效连接进行分析,从相连脑区的角度,研究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干预阿尔兹海默症(AD)的神经机制。记录正常对照组、AD组、tACS组和假刺激组小鼠执行任务时的行为表现和海马左、右侧场电位,计算各组的功率谱密度和格兰杰因果值(GC)。研究发现:AD组行为训练的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组,tACS可以提高其正确率。在θ和γ频段上,AD组的功率谱密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ACS组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在θ频段上,tACS增加了AD小鼠海马左侧到右侧和右侧到左侧异常的GC值(从0.111±0.002;0.109±0.003到0.377±0.017;0.185±0.005),和正常对照组接近;在γ频段上,tACS降低了AD小鼠海马左侧到右侧和右侧到左侧异常的GC值(从0.145±0.002;0.127±0.003到0.074±0.001;0.082±0.002),和正常对照组接近。双侧海马间有效连接的异常可能是AD小鼠记忆功能下降的原因,tACS可以改善海马间的异常连接且恢复海马处场电位的功率谱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交流电刺激 阿尔兹海默症 海马 格兰杰因果分析 脑网络有效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