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xp3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患者外周血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荣 张健 +6 位作者 秦秋 刘琳 杨婧 闫妮 杨香菊 王璇 张进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检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患者Foxp3的表达,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与AIT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AIT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及甲状腺组织中Foxp3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甲状腺内Foxp3蛋白的表达;Weste... 目的检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患者Foxp3的表达,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与AIT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AIT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及甲状腺组织中Foxp3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甲状腺内Foxp3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IT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Foxp3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蛋白表达下降(P<0.05),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HT患者甲状腺组织Foxp3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而GD患者甲状腺组织Foxp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4+CD25+Foxp3+Tregs的减少和/或功能的减退可能是诱导AITD尤其是HT发生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调节性T细胞 Graves’病 桥本甲状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DDAVP刺激试验在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彩彩 郭清华 +8 位作者 窦京涛 王先令 吕朝晖 谷伟军 程愈 杨国庆 杜锦 巴建明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7-592,共6页
目的分析外周1-去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刺激试验鉴别诊断库欣病与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的最佳截断点,探讨外周DDAVP刺激试验在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 目的分析外周1-去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刺激试验鉴别诊断库欣病与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的最佳截断点,探讨外周DDAVP刺激试验在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确诊的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库欣病组93例,EAS组9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刺激后血ACTH水平为检测变量,以是否为库欣病为状态变量,寻找诊断库欣病的最佳截断值。以不同切点探讨外周DDAVP刺激试验鉴别库欣病与EAS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与库欣病组比较,EAS组病程较短,基础血皮质醇及血ACTH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中以外周DDAVP刺激后血ACTH升高≥33.6%为切点鉴别诊断库欣病与EAS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9%及55.6%,为最佳截断值。随着刺激后血ACTH的升高,诊断库欣病的敏感度下降,若同时以刺激后血皮质醇升高幅度≥20.0%为切点,诊断库欣病的敏感度下降,特异度未见升高,故血ACTH较血皮质醇特异度更高。若以外周DDAVP刺激后血ACTH升高≥33.6%,以及经典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DDST)血皮质醇抑制率(或尿游离皮质醇抑制率)≥50.0%为切点,鉴别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和87.5%。结论以外周DDAVP刺激后血ACTH升高≥33.6%为切点,诊断库欣病的敏感度最高,可作为库欣病的筛查试验,提高库欣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AVP刺激试验 库欣病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异位ACTH综合征 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白云磊 党润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350-2354,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高甘油三酯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关系,以指导糖尿病患者急性胰腺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46例为试验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单纯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高甘油三酯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关系,以指导糖尿病患者急性胰腺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46例为试验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52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身高、体质量、腹围、吸烟、饮酒、胆结石、高血压、血糖、血脂情况[TC、TG、HDL-C、LDL-C]。检测患者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身高、体质量、腹围、吸烟饮酒习惯、高血压、胆结石、糖尿病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22、4.127、3.524,P值分别为<0.01、<0.01、0.012),对照组患者的HDL-C水平显著高于试验组,差异统计学意义(t=2.231,P=0.037);试验组患者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慢性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2.126,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TG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较TG水平正常的患者增加了47.6%(比值比=1.476,P=0.031),高LDL-C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较LDL-C水平正常的患者增加了48.7%(比值比=1.487,P=0.045)。结论应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测,针对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血脂水平,以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高甘油三酯血症 胰腺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