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品种采纳对农户农业经营性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陕西猕猴桃主产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宜 王征兵 关宇航 《西北园艺》 2025年第5期84-84,共1页
新品种采纳技术属于产业价值链的初始端,决定着农产品的根本品质,需要农户在产前合理配置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权衡成本和收益,做出理性种植决策。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种业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农业... 新品种采纳技术属于产业价值链的初始端,决定着农产品的根本品质,需要农户在产前合理配置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权衡成本和收益,做出理性种植决策。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种业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然而,在现实农业生产中,农户往往缺乏采纳新技术的内在动力,部分老旧品种园出现增产不增收等现象,新优品种采纳率普遍较低,农户接纳度较差,成为制约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户增收的关键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益 成本 陕西猕猴桃 农户 土地 理性种植决策 产前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锦峰 王喜荣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6-99,共4页
运用数据资料对资源型城市的竞争力提升进行研究,认为资源型城市的竞争力呈倒"U"型,榆林作为成长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受经济结构、环境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榆林的城市竞争力远落后于东部同类城市。提出... 运用数据资料对资源型城市的竞争力提升进行研究,认为资源型城市的竞争力呈倒"U"型,榆林作为成长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受经济结构、环境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榆林的城市竞争力远落后于东部同类城市。提出应从加大国企改制、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和治理环境、提高政府的城市经营能力、重视软环境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社会转型等方面寻找提升榆林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榆林 城市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喜荣 高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3-26,共4页
认为循环经济是实现榆林能源化工基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提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企业内部循环、以工业园区为核心的产业链循环和以榆林市为核心的晋陕蒙宁经济圈区域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关键词 能源化工基地 循环经济 榆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富集区的城市竞争力探析——以榆林与周边城市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锦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5-118,共4页
针对资源型城市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榆林与周边十个资源型城市为例,依据客观的现实数据,运用Qstat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功能,对资源富集区域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研究显示:主成分分析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针对资源型城市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榆林与周边十个资源型城市为例,依据客观的现实数据,运用Qstat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功能,对资源富集区域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研究显示:主成分分析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评价模型能比较科学、合理地反映榆林等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实际状况。进而试图针对资源型城市,探索一个更为科学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客观分析榆林与周边同类城市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从而为资源型城市地位提升与整体发展提供基础的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富集区 资源型城市 城市竞争力 生态文明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富集型城市竞争力评价及其提升策略——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锦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5-129,共5页
应用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理论,针对资源性城市构建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所选的17个样本城市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计算城市竞争力单个因子得分和因子综合评分,得出城市竞争力排名,分析了榆林市城市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榆林市... 应用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理论,针对资源性城市构建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所选的17个样本城市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计算城市竞争力单个因子得分和因子综合评分,得出城市竞争力排名,分析了榆林市城市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榆林市城市竞争力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富集 城市竞争力 因子分析 榆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本科院校战略管理的实施——基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亢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0-42,共3页
实施战略管理是新建本科院校适应学校内外部环境变化,参与竞争,谋求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建本科院校可供选择的战略管理模式有:规模与效益协调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基于特色建设的标歧立异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目标集聚... 实施战略管理是新建本科院校适应学校内外部环境变化,参与竞争,谋求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建本科院校可供选择的战略管理模式有:规模与效益协调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基于特色建设的标歧立异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目标集聚战略。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要注意战略管理的系统性、战略规划的科学性以及战略实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院校 战略管理 战略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海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61,共4页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一项正外部性的生态工程,属于公共管理范畴,但目前传统的"户退户管"管理模式,使政府直接面对千家万户,运行成本较高,政府风险较大。陕北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出参与式管理、民营承包管理...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一项正外部性的生态工程,属于公共管理范畴,但目前传统的"户退户管"管理模式,使政府直接面对千家万户,运行成本较高,政府风险较大。陕北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出参与式管理、民营承包管理、科教先导式的管理等适合的管理模式。这些模式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推动了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工程 管理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证数据看地标农产品“榆林豆腐”的市场价值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静 《陕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84-88,93,共6页
随着2017年两会的召开,农业供给议题再次进入人们视野,作为质量和品牌象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也不断被提及。市场经济下,消费者作为最终产品的受买者,其认知、态度、行为、意愿等均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价值。以陕西榆林地... 随着2017年两会的召开,农业供给议题再次进入人们视野,作为质量和品牌象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也不断被提及。市场经济下,消费者作为最终产品的受买者,其认知、态度、行为、意愿等均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价值。以陕西榆林地区传统的地标产品"榆林豆腐"为对象,将问卷收集的消费者心理、行为等数据以统计分析和logistic模型等方法进行挖掘,既能够从需求侧探析地标产品的市场价值表现,又能为监管侧和供给侧未来改革提供佐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分析 地理标志产品 市场价值 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草本植物群落的防风固沙效能对比
9
作者 白子怡 董治宝 +4 位作者 南维鸽 刘小槺 魏国茹 郭慧 张雪娇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8-448,共11页
在沙区植物生态建设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草本植物能达到最佳的防风固沙效果,这仍然是需要深入科学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移动风洞,在野外种植草本植物群落(沙打旺和中科1号羊草),在4种不同植被盖度下(10%、20%、30%和40%)探索其对输沙率... 在沙区植物生态建设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草本植物能达到最佳的防风固沙效果,这仍然是需要深入科学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移动风洞,在野外种植草本植物群落(沙打旺和中科1号羊草),在4种不同植被盖度下(10%、20%、30%和40%)探索其对输沙率与风速廓线的影响,以明晰该植物种类的防风固沙能力,风洞原位测试结果表明:沙打旺的防风固沙效能明显强于羊草,表现为在同等植被覆盖度和风速条件下,沙打旺的输沙率显著小于羊草,风速减少率和风蚀抑制效率明显大于羊草。沙打旺的最佳防风蚀盖度为30%,能抑制近地表20 cm以内约90%的输沙量,羊草植被盖度为32%时,能抑制地表20 cm以内75%的输沙量。从植物形态和结构来看,植物茎杆硬度大、茎多数且数个丛生其防风固沙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率 风速廓线 移动风洞 沙打旺 中科1号羊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目标下榆林市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10
作者 高谋洲 刘阳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3期193-200,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发展。利用陕西省榆林市的相关统计数据,对高质量发展目标下榆林市科技创新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比对同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河南省平顶山市,分析榆林市科技创新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在实证分析部...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发展。利用陕西省榆林市的相关统计数据,对高质量发展目标下榆林市科技创新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比对同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河南省平顶山市,分析榆林市科技创新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在实证分析部分,论文利用Eviews软件、建立模型,应用统计数据探究分析区域经济与技术交易额、科技投入、专利数、科学支出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揭示区域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榆林市促进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1)明确目标方向;(2)促进两链融合;(3)夯实人才基础;(4)注重推广宣传;(5)加强平台建设;(6)优化创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科技投入 科技创新 回归分析 榆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区产业园区绿色发展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产业园区为例
11
作者 高谋洲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9期34-39,共6页
北方农牧交错带作为生态脆弱区,县区产业园区作为园区体系中相对低阶的园区,实现绿色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需求也更为迫切。论文在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区产业园区绿色发展必然性的基础上,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产业园区为例,总结了其绿色... 北方农牧交错带作为生态脆弱区,县区产业园区作为园区体系中相对低阶的园区,实现绿色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需求也更为迫切。论文在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区产业园区绿色发展必然性的基础上,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产业园区为例,总结了其绿色发展成效,特别探究了其绿色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入园项目审核、把好入口关,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园区,构建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发展再制造产业,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环保产业,推进雨水资源化利用、提升水处理能力和中水回用水平,加强固废处理的科技攻关、实现固废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等6个方面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县区 产业园区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品种采纳促进了农户农业经营性收入增长吗?——来自陕西猕猴桃主产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宜 王征兵 关宇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8,共12页
基于陕西省关中猕猴桃主产区898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剖析了影响农户采纳新品种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测度了猕猴桃种植户新品种采纳对其农业经营性收入(猕猴桃销售净利润)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的异... 基于陕西省关中猕猴桃主产区898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剖析了影响农户采纳新品种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测度了猕猴桃种植户新品种采纳对其农业经营性收入(猕猴桃销售净利润)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的异质性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户主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拥有交通工具类型、政府支持对农户新品种采纳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家庭距离最近市场的距离及有无自然灾害对新品种采纳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新品种采纳对农户净利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可使利润增加约1.846万元。(3)农户兼业化在新品种采纳对农户猕猴桃净利润的影响发挥负向调节作用。(4)新品种采纳对年龄相对较小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农户群组净利润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对男性和女性户主的农户猕猴桃净利润均表现出了显著正向影响,对男性户主的影响效应大于女性户主。因此,应持续加大政府支持和引导,降低新品种采纳成本;引导兼业化种植户的专业化发展;对不同类型农户展开分类指导,根据农作物新优品种生产特点制订“个性化”扶持政策措施,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带动新品种采纳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采纳 农业经营性收入 倾向得分匹配法 调节效应 群组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基于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双重审视
13
作者 马芬芬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93-101,共9页
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对提振内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尤为重要。基于2010—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一个包含融资约束的企业要素投入决策模型,检验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 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对提振内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尤为重要。基于2010—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一个包含融资约束的企业要素投入决策模型,检验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产生工资率效应,工资率效应促使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民营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但对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并且相较于管理者,银行数字化转型提升雇员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更大。研究结论为从银行数字化转型视角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数字化转型 劳动收入份额 融资约束 资本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游客对华旅游城市感知差异——以11个热点城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9
14
作者 高军 马耀峰 +1 位作者 吴必虎 郑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3,共6页
以在11个外国游客来华热点城市对外国游客做的6441份有效调查问卷一手资料为基础,采用模糊测量评价法、SPSS聚类分析法、感知矩阵从旅游吸引力因素、知名度、游前感知、实地旅游感知、实地—游前感知差异、旅游感知态6个方面,对外国游... 以在11个外国游客来华热点城市对外国游客做的6441份有效调查问卷一手资料为基础,采用模糊测量评价法、SPSS聚类分析法、感知矩阵从旅游吸引力因素、知名度、游前感知、实地旅游感知、实地—游前感知差异、旅游感知态6个方面,对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城市的旅游感知及其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形象是吸引外国游客来该城市的仅次于景区景点的第二位吸引力因素;中国旅游城市最主要的特征是安全性,最次要特征是神秘性;外国游客对中国城市的整体感知评价高,其中实地感知评价普遍高于游前感知评价,不同城市的感知差异很大;中国热点旅游城市在外国游客感知中具有集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态矩阵 城市旅游感知 游前感知 外国游客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SM的入境旅游流集散地域结构特征分析——以中国入境旅游六大典型区域为例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李创新 马耀峰 +1 位作者 郑鹏 亢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0-626,共7页
构建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模型,基于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与抽样调查数据,在合理划定中国入境旅游典型区域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六大典型区域的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探讨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流在中国东... 构建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模型,基于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与抽样调查数据,在合理划定中国入境旅游典型区域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六大典型区域的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探讨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流在中国东部表现为"等级式"集散模式,在中国西部表现为"等级式"与"接触式"并存的集散模式;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空间集中性十分突出,且集聚源区域与扩散目的地区域呈现高度重合性,尤其六大典型区域之间的互动关联极其显著;中国入境旅游流集散地域空间的梯级差异化特征鲜明,整体呈现"东—西递进式"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转移态矩阵 入境旅游流 集聚与扩散 地域结构 入境旅游典型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华英国游客O→D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高军 吴必虎 马耀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40,共6页
文章在分析目前客源地→目的地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相关研究理论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推—拉—阻"旅游动力机制。然后,在10个热点旅游城市采用100分制6点等距量表,以537份旅华英国游客有效问卷数据为依据,对旅华英国游客... 文章在分析目前客源地→目的地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相关研究理论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推—拉—阻"旅游动力机制。然后,在10个热点旅游城市采用100分制6点等距量表,以537份旅华英国游客有效问卷数据为依据,对旅华英国游客来我国城市旅游的旅游动力中的推力因子、拉力因子、阻力因子及其权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旅华英国客流旅游动力中主要有8大推力因子、9大拉力因子和7大阻力因子,推力在促动力中占44%,拉力在促动力中占56%,阻力相当于促动力的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拉—阻”旅游动力机制 旅游客流 旅游城市 英国游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变革中旅游信息传播概念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郑鹏 马耀峰 +1 位作者 李天顺 高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135,共5页
信息技术与旅游业都被预言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两者的天然融合将产生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获取旅游信息的成本已经越来越低。而信息技术的变革使消费者取得旅游信息的来源也逐渐多元化。在分析网络信息集合... 信息技术与旅游业都被预言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两者的天然融合将产生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获取旅游信息的成本已经越来越低。而信息技术的变革使消费者取得旅游信息的来源也逐渐多元化。在分析网络信息集合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决策表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网络信息集合进行分类,并建立旅游信息传播概念模式。实现信息对称最大化、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可使旅游者综合感知旅游目的地,达到"试用"旅游产品的虚拟体验,进而做出满意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旅游信息传播 信息决策表 概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对健康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毛毅 冯根福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7-93,共7页
本文利用2000、2004和2006年中国营养调查数据,探讨受教育程度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效应,并试图利用中介影响和调节影响模型揭示教育对健康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对健康状况总体上有正相关影响;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之间呈倒"... 本文利用2000、2004和2006年中国营养调查数据,探讨受教育程度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效应,并试图利用中介影响和调节影响模型揭示教育对健康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对健康状况总体上有正相关影响;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之间呈倒"U"型关系,女性到达倒"U"型临界点的受教育年限比男性短;受教育程度通过中介和调节影响两方面共同作用于健康状况,且调节影响优于中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健康 倒“U”型 格罗斯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系统演变趋势模型的构建及其科学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军 马耀峰 +2 位作者 吴必虎 亢雄 李创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文章试图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提出旅游系统演变趋势模型,包含旅游系统演变趋势概念模型、运用该概念模型定量分析旅游变化趋势的旅游系统演变趋势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可以深入认识旅游的"真正"变化趋势、旅游的波动变化趋势、... 文章试图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提出旅游系统演变趋势模型,包含旅游系统演变趋势概念模型、运用该概念模型定量分析旅游变化趋势的旅游系统演变趋势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可以深入认识旅游的"真正"变化趋势、旅游的波动变化趋势、重大事件对旅游的影响,从而增强对旅游变化过程与变化趋势的认识,提高旅游预测的准确程度,并为旅游发展评价和旅游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系统 演变趋势 概念模型 旅游动态平衡线 旅游规律性波动趋势线 旅游规律性变化趋势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被引量:26
20
作者 边琳丽 刘泽惠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72-73,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应把人才振兴置于首位.强化人才振兴,才能确保乡村建设的良性循环.目前乡村振兴仍然存在乡村人才外流、基层组织后备力量不足、乡村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破解乡村振兴的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应把人才振兴置于首位.强化人才振兴,才能确保乡村建设的良性循环.目前乡村振兴仍然存在乡村人才外流、基层组织后备力量不足、乡村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问题,关键要打造脱贫致富领路人,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 本土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