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项目为融入点的园林“花卉学”课程研究与探索--以榆林学院为例
1
作者 刘艳利 王晓荣 +1 位作者 罗彩云 梁飞虹 《现代园艺》 2025年第20期182-183,186,共3页
在国家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园林专业亟需通过课程重构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以榆林学院“花卉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一项目、四岗位、三闭环”教学模式,以“校园花钵花箱工程”为载体,设计贯穿花卉产业链核心环节... 在国家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园林专业亟需通过课程重构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以榆林学院“花卉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一项目、四岗位、三闭环”教学模式,以“校园花钵花箱工程”为载体,设计贯穿花卉产业链核心环节(生产、栽培、应用、营销)的“认知-专项-创新”三阶递进式项目教学体系,实现三大教学闭环,即“知识重构-能力提升-素养养成”。以期综合提升学生的花卉产业认知、实践操作、问题解决及创新创业能力,精准满足高素质应用型园林人才的培养需求,为应用型课程改革提供可推广的范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项目式教学 花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风沙草滩区2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比较
2
作者 李军保 郑瑞云 +4 位作者 史雷 徐伟洲 韩侠 乔雨 俞靓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1-147,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在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的适应性,筛选适宜当地推广的优质苜蓿品种。选用20个紫花苜蓿品种,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营养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大银河、擎天柱和WL343HQ的年均干草产量较...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在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的适应性,筛选适宜当地推广的优质苜蓿品种。选用20个紫花苜蓿品种,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营养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大银河、擎天柱和WL343HQ的年均干草产量较高,分别为343.64、337.49和343.20 kg/667 m^(2)。三得利的株高和茎粗年平均值较高,分别为57.25 cm和3.12 mm。中苜3号的叶茎比年平均值最高,为0.96。皇后的年平均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DS310FY年平均干物质含量最高,甘农4号年平均粗灰分含量最低,擎天柱和甘农3号年平均粗蛋白含量较高。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大银河、DS310FY和皇后综合表现最优,加权关联度值分别为0.8530、0.8454和0.8353。研究表明,大银河、DS310FY和皇后适宜在榆林风沙草滩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风沙草滩区 品种适应性 灰色关联分析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榆林市种植的籽粒直收玉米品种筛选
3
作者 何彩芬 王晓荣 +5 位作者 张圆 杨晓军 何欢 高瑜 熊超亿 蒋媛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8期16-18,47,共4页
为筛选适合榆林地区种植的籽粒直收玉米新品种,推动玉米籽粒直收技术在榆林地区的推广应用。2024年开展了14个新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调查了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籽粒含水率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适宜榆林地区机械籽粒直收... 为筛选适合榆林地区种植的籽粒直收玉米新品种,推动玉米籽粒直收技术在榆林地区的推广应用。2024年开展了14个新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调查了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籽粒含水率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适宜榆林地区机械籽粒直收的品种按优先顺序依次为九圣禾592、LPC652、渭科16、陕单953。这4个品种生育期适中,能适应榆林地区的气候条件,农艺性状表现良好;产量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幅为2%~29%;收获期倒折率均低于5.0%,籽粒含水率均低于25%,符合籽粒直收要求。种植户可根据自身生产条件合理选择种植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直收 含水率 玉米品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农牧交错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综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娇娇 张培培 +4 位作者 纪晓玲 史雷 毛端 张雄 屈文华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07-1517,共11页
针对陕北农牧交错区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多样、产量潜力和饲草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以‘大京九26’‘大京九23’‘金刚青贮50’‘金岭青贮37’‘宁单34’‘北玉1522’‘禾玉9566’ 7个不同适生区青贮玉米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完全... 针对陕北农牧交错区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多样、产量潜力和饲草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以‘大京九26’‘大京九23’‘金刚青贮50’‘金岭青贮37’‘宁单34’‘北玉1522’‘禾玉9566’ 7个不同适生区青贮玉米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农艺性状、产量与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收获期,‘大京九23’株高较其他品种高0.56%~9.65%;‘禾玉9566’茎粗显著高于其他品种9.36%~17.79%(P<0.05),整株干物质积累量也较其他品种高11.74%~66.97%。2)‘大京九23’鲜草产量较其他品种高5.21%~21.08%,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8.30%~23.51%(P<0.05);‘禾玉9566’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25.87%~56.33%(P<0.05),叶比重、茎比重分别较其他品种低5.18%~29.46%、6.59%~60.92%,穗比重较其他品种高5.49%~50.98%。3)‘禾玉9566’粗蛋白含量较其他品种高1.78%~28.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其他品种低2.32%~42.68%;‘宁单34’淀粉含量高于其他品种18.74%~99.2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其他品种1.28%~18.84%。4)灰色关联度评价排名前3位的品种为‘禾玉9566’‘大京九23’‘宁单34’。综上所述,‘禾玉9566’和‘大京九23’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本研究可为榆林地区乃至陕北农牧交错带青贮玉米品种的选择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品种比较 农艺性状 生物产量 籽粒产量 营养价值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托 杜媛媛 +1 位作者 屈雷 李陇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00-2808,共9页
【目的】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的噬菌体生物防治方法。【方法】利用双层琼脂平板培养法从奶牛粪便和废水中分离鉴定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2703特异性噬菌体,对其效价、超微形态结构和最佳感染复数进行研究,绘制噬菌... 【目的】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的噬菌体生物防治方法。【方法】利用双层琼脂平板培养法从奶牛粪便和废水中分离鉴定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2703特异性噬菌体,对其效价、超微形态结构和最佳感染复数进行研究,绘制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并对其热稳定性、pH稳定性、紫外线敏感性及裂菌谱进行研究。【结果】成功分离1株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2703特异性噬菌体,命名为PhageSau2703。噬菌体PhageSau2703效价高达4.62×10^(15) PFU/mL。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噬菌体PhageSau2703具有正多面体头部(直径71 nm)和不可收缩尾巴(长106 nm,直径11 nm),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噬菌体PhageSau2703热稳定性较好,90℃处理90 min仍具有较低的活性;在pH 3.0~8.0范围内活性稳定,对酸性环境的耐受能力高于碱性环境;紫外线对噬菌体PhageSau2703活性影响较小。噬菌体PhageSau2703潜伏期为20 min,爆发期为50 min,爆发量为112 PFU/cell。噬菌体PhageSau2703对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裂解率为48.5%,裂菌谱较广。【结论】噬菌体PhageSau2703效价高、裂菌谱广,对温度、pH和紫外线耐受能力强,具有研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生物制剂用于奶牛乳房炎防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不同青贮玉米生物学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郭志园 刘子翮 +4 位作者 史雷 张彩平 任波 徐伟洲 卜耀军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45-150,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同一生育期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长的影响和相同密度下不同青贮玉米的生长差异,为榆林风沙草滩区种植青贮玉米提供参考。研究以5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6.75×10^(4)株/hm^(2)(M1)和8.25×10^(4)株/hm^(2)(M2)2... 试验旨在探究同一生育期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长的影响和相同密度下不同青贮玉米的生长差异,为榆林风沙草滩区种植青贮玉米提供参考。研究以5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6.75×10^(4)株/hm^(2)(M1)和8.25×10^(4)株/hm^(2)(M2)2个种植密度,系统分析其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榆青21在M1密度下表现较优,其乳熟末期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为0.74,干草产量为20716.67 kg/hm^(2),粗蛋白含量达6.92%,均高于其他品种,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仅低于京科青贮932。中农大787在M2密度下淀粉含量最高,相对饲喂价值(RFV)最高,为高饲喂价值品种。密度响应表现出显著品种特异性,京九青贮16通过提升Fv/Fm和Y(Ⅱ)适应M2密度胁迫。中农大787在M2密度下光合参数下降,Fv/Fm为0.67,Y(Ⅱ)为0.50。榆青21在M2密度下乳熟末期茎粗较粗,绿叶数较多。研究表明,榆林风沙草滩区推广在M2密度下种植中农大787可兼顾高产与高RFV,需高蛋白青贮时可优先选择M1密度下种植榆青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种植密度 光合特性 营养品质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苏红萍 沈娜 +6 位作者 丁常根 王涛 麻文静 刘燕泽 刘健鹏 李陇平 冯平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072-6083,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纳米硒(SeNPs)对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取56只体重[(22.0±1.5)kg]相近的5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只。4组试验羊分别饲喂在基... 本试验旨在探究纳米硒(SeNPs)对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取56只体重[(22.0±1.5)kg]相近的5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只。4组试验羊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09、0.18和0.27 mg/kg SeNPs(以硒计)的饲粮,饲粮实际硒含量分别为0.074(Ⅰ组)、0.164(Ⅱ组)、0.254(Ⅲ组)和0.344 mg/kg(Ⅳ组),开展为期75 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Ⅲ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Ⅱ组、Ⅲ组和Ⅳ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提高(P<0.05)。Ⅲ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2)与Ⅰ组相比,Ⅲ组和Ⅳ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血清尿素氮(U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Ⅲ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Ⅰ组相比,Ⅲ组瘤胃液氨态氮(NH 3-N)和微生物蛋白(MCP)浓度显著提高(P<0.05)。Ⅲ组瘤胃液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为4组中最高,其中,瘤胃液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丙酸浓度显著高于Ⅳ组(P<0.05),丁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4)与Ⅰ组相比,Ⅲ组瘤胃微生物Chao1指数显著提高(P<0.05)。在门水平上,Ⅳ组瘤胃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在属水平上,Ⅲ组瘤胃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1),Ⅱ组和Ⅳ组瘤胃奎因氏菌属(Quinell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适量SeNPs可提高陕北白绒山羊的ADG和ADFI,降低F/G,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同时还能调节瘤胃菌群结构,促进瘤胃发酵。综合来看,以SeNPs作为硒源的最适硒添加量为0.18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陕北白绒山羊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瘤胃发酵参数 瘤胃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可溶性CD40L三聚体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对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8
作者 贺艳艳 陈凌波 +8 位作者 魏甜 滕志东 张韵 张铭洋 马文倩 敬晓棋 郭慧琛 穆素雨 孙世琪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072-5083,共12页
旨在评价猪可溶性CD40L三聚体蛋白对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本研究将含猪CD40配体(CD40L)三聚体(5B CD40L)基因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纯化的重组5B C... 旨在评价猪可溶性CD40L三聚体蛋白对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本研究将含猪CD40配体(CD40L)三聚体(5B CD40L)基因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纯化的重组5B CD40L蛋白偶联FITC后与PBMCs进行反应,使用荧光显微镜研究CD40L蛋白与单核细胞反应的生物活性。进一步将5B CD40L、VLPs和5B CD40L-VLPs免疫豚鼠,通过检测中和抗体、脾淋巴细胞增殖以及实时RT-qPCR评估5B CD40L对VLPs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5B CD40L蛋白大小约32 ku,确定最佳表达条件为16℃、OD600 nm值为0.9、0.5 mmol L^(-1)浓度IPTG诱导12 h;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重组CD40L蛋白能与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表面的CD40蛋白分子结合。5B CD40L联合VLPs可以加速特异性抗体及中和抗体反应,提高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并且在5B CD40L-VLPs组中,脾脏细胞的IL-2和INF-γmRNA显著高于VLPs组。综上所述,5B CD40L具有增强FMD VLPs疫苗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具有作为疫苗佐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B CD40L 口蹄疫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塬区碳氮配施对谷子根系形态构建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9
作者 周天游 刘钦慧 +5 位作者 胡丹丹 王志豪 崔志文 杨双双 王小林 张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31,共12页
以‘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生物炭施用梯度C10.10 t·hm^(-2)、C20.15 t·hm^(-2)、C30.20 t·hm^(-2)、C40.25 t·hm^(-2),3个氮肥施用梯度N10.06 t·hm^(-2)、N20.09 t·hm^(-2)、N30.12 t·hm^(-... 以‘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生物炭施用梯度C10.10 t·hm^(-2)、C20.15 t·hm^(-2)、C30.20 t·hm^(-2)、C40.25 t·hm^(-2),3个氮肥施用梯度N10.06 t·hm^(-2)、N20.09 t·hm^(-2)、N30.12 t·hm^(-2),共计12个碳氮交互处理(C1N1、C1N2、C1N3、C2N1、C2N2、C2N3、C3N1、C3N2、C3N3、C4N1、C4N2、C4N3),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碳氮配施对谷子根系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分配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探明碳氮梯度配施的增产增效生物学潜力。结果表明:(1)随施氮比例增加,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与C1N1相比,C3N1、C3N2和C3N3处理两指标分别显著降低43.47%~81.98%和21.10%~75.72%。(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C3梯度下谷子根系形态各指标呈逐渐增加趋势。与C1N1相比,C3N1、C3N2和C3N3处理拔节期谷子的根系长度(RL)、根系表面积(RSA)、根长密度(RLD)分别显著增加7.16%~123.75%、10.47%~226.59%、15.36%~60.36%;抽穗期RLD和根系表面积密度(RSD)增幅分别为15.36%~44.04%和14.80%~17.47%。(3)生物炭配施氮肥可有效增加谷子地上部总生物量积累,与C1N1相比,C2N3和C3N3处理地上部总生物量增加9.51%~56.25%,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显著增加52.39%、53.74%和31.82%、64.72%。综上,在黄土塬区谷子生产中,C3N3(生物炭0.20 t·hm^(-2)+氮肥0.12 t·hm^(-2))模式对谷子根冠生长发育具有显著调控作用,可作为该地区合理的生物炭配施氮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碳氮配施 根系形态 生物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陕北黄土旱区谷子根土界面土壤理化环境及谷子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白计玲 崔志文 +6 位作者 刘瑜 张旭东 纪棨云 胡丹丹 阎雄飞 严加坤 王小林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34-1846,共13页
旨在研究生物炭类型和施用量对陕北黄土旱区谷子根土界面土壤理化环境及谷子产量的影响,可为提升黄土旱区农田土壤质量、生物质资源合理化利用及谷子增产提供理论参考。选取玉米秸秆(JG)、稻壳(DK)、竹杆(ZG)3种生物炭类型,设置C1(3 t/h... 旨在研究生物炭类型和施用量对陕北黄土旱区谷子根土界面土壤理化环境及谷子产量的影响,可为提升黄土旱区农田土壤质量、生物质资源合理化利用及谷子增产提供理论参考。选取玉米秸秆(JG)、稻壳(DK)、竹杆(ZG)3种生物炭类型,设置C1(3 t/hm^(2))、C2(6 t/hm^(2))、C3(12 t/hm^(2))3个施炭梯度,以不添加生物炭为对照(CK),开展谷子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主要影响土壤0~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ZGC3处理在30 cm土层含水量较CK显著提升157.61%;生物炭提升了陕北黄土旱区土壤pH;C3施炭梯度时,添加JG和ZG生物炭的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升94.90%~101.36%、26.93%~43.27%,添加DK生物炭的土壤铵态氮含量较CK显著下降41.67%;添加较高量ZG生物炭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Shan-non指数显著下降2.12%,JGC1处理的独有微生物物种较CK显著提升9.84%,添加生物炭提升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添加较高量DK生物炭有效调控谷子根系形态发育,生物炭施用量至C3水平,谷子各根系指标整体呈下降趋势。JGC2和ZGC3处理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升65.13%和76.74%,增产效应显著。3 t/hm^(2)的JG生物炭有效提升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特有种群数量,3 t/hm^(2)的DK生物炭有效提升谷子根尖数和根长,12 t/hm^(2)的ZG生物炭表现出较好的保水、增肥和增产效应,但土壤微生物丰度有所下降。总之,陕北黄土旱区谷子根土界面土壤理化环境及谷子产量受生物炭类型和施用量影响各有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含水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根系形态 谷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饲料添加剂预防羔羊腹泻临床试验研究
11
作者 王际中 魏赛 +5 位作者 张洺溪 韩鑫 李陇平 毕台飞 屈雷 董书伟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33-41,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中药饲料添加剂对哺乳期羔羊腹泻的预防作用。选取56只7日龄、体质量约5 kg的健康湖羊哺乳期羔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羔羊开口料中添加0、1%、2%和4%比例的复方中药添加剂(由干姜... 本试验旨在探究中药饲料添加剂对哺乳期羔羊腹泻的预防作用。选取56只7日龄、体质量约5 kg的健康湖羊哺乳期羔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羔羊开口料中添加0、1%、2%和4%比例的复方中药添加剂(由干姜、柴葛根和木香等组成),进行为期45 d的饲喂试验,每日观察并记录羔羊的腹泻发病情况,计算腹泻率;每隔15 d测定羔羊体质量、采食量,计算日增重和料重比,采集血样并分离血浆,分别采用溴甲酚绿法、BCA法、比色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羔羊血浆生化指标(TP、ALB、ALT和CRE);采用ELISA法测定免疫指标(IgG、IFN-γ、IL-1β、IL-6、IL-10和TNF-α)和抗氧化指标(GSH-Px、T-AOC、SOD和MDA)。结果显示,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羔羊腹泻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组羔羊体质量、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试验Ⅱ组各项指标表现较优。第45天时,3个试验组羔羊血浆中ALB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5天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羔羊血浆中抗氧化指标开始出现显著性变化;在第45天时,3个试验组羔羊血浆中GSH-Px、SOD、T-AOC和MDA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Ⅱ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第15天、第30天和第45天时,3个试验组羔羊血浆中IgG和IFN-γ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羔羊血浆中IL-10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Ⅱ组羔羊血浆中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因此,在羔羊开口料中添加该中药饲料添加剂可以增强羔羊抗氧化功能和调节免疫功能,从而降低腹泻率,且不影响日粮的适口性和采食量,推荐2%为日粮中的最佳添加剂量。本研究为研发预防羔羊腹泻的中药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饲料添加剂 羔羊 腹泻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根际促生菌对萝卜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陈俊如 相微微 +2 位作者 杨芸岫 武丹丹 王建武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57-61,共5页
为了研究两株根际促生菌对萝卜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两株根际促生菌对白萝卜品种‘邢育六号’幼苗进行灌根处理,测定萝卜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两种菌处... 为了研究两株根际促生菌对萝卜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两株根际促生菌对白萝卜品种‘邢育六号’幼苗进行灌根处理,测定萝卜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两种菌处理下萝卜的根型发生改变,根长变短,根直径增大,SDB9菌使其改变的效果更显著;SDB9菌对萝卜的产量的增加效果要高于SDB5菌。SDB5菌还能使萝卜根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性糖、淀粉、纤维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有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提高。而SDB9菌除了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外,还显著降低了还原性糖和纤维素,说明SDB9菌能影响了萝卜的营养品质。因此,SDB9菌能显著提高萝卜的产量但对品质有一定的影响,SDB5菌能稍微提高萝卜的产量但能改善萝卜的营养品质,两种菌在萝卜的栽培中均有其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 耐寒短杆菌SDB5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以荒漠化防治工程学为例
13
作者 付咪 徐伟洲 +1 位作者 卜耀军 杨斌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220-223,共4页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必修的重要课程。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理念缺乏、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入、教学内容不丰富、思政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思政素养不足等问题,以成果导向(OBE)...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必修的重要课程。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理念缺乏、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入、教学内容不丰富、思政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思政素养不足等问题,以成果导向(OBE)为理念,结合课程特点,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如生态环保意识、科学精神与责任担当、爱国情怀、文化传承等,将思政元素全面融入荒漠化防治课程教学中,构建课程融入思政教学新模式,从而完善荒漠化防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 OBE理念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 教学改革 模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秋红沙棘NHX1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崔长珍 霍彦波 +3 位作者 张思宇 柴乖强 鲍亮亮 段义忠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92-197,共6页
以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品种深秋红为试验材料,克隆Na^(+)/H^(+)逆向转运蛋白(NHX)家族成员中NHX1蛋白的基因,并对沙棘NHX1蛋白(HrNHX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HrNHX1基因全长约1 600 bp,编码一个由5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以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品种深秋红为试验材料,克隆Na^(+)/H^(+)逆向转运蛋白(NHX)家族成员中NHX1蛋白的基因,并对沙棘NHX1蛋白(HrNHX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HrNHX1基因全长约1 600 bp,编码一个由5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酸性疏水蛋白。该蛋白的分子式为C_(2754)H_(4269)N_(672)O_(759)S_(21),总原子数为8 502,相对分子质量为59 637.71。HrNHX1属于稳定蛋白,含有13个跨膜区,不具有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且包含1个NHX蛋白家族特有的Na^(+)/H^(+)exchanger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HrNHX1蛋白定位在液泡膜上。同源比对分析表明,HrNHX1蛋白序列与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ondii)、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川桑(Morus notabilis)、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NHX1蛋白序列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HrNHX1蛋白序列与水稻、小麦具有抗旱、耐盐功能的NHX蛋白序列聚类于同一进化分支,表明它们在进化上具有较高的亲缘关系。HrNHX1基因在增强植物抗旱性和耐盐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调控其编码HrNHX1蛋白的活性或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可有效提升植物对干旱和盐胁迫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秋红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HrNHX1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K肥料组合处理对沙地中科羊草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15
作者 薛霞 史雷 徐伟洲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73-78,共6页
为研究NPK肥料组合处理对沙地中科羊草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试验设15种不同的NPK肥料组合配比,测定不同肥料处理下中科羊草的根系形态指标。研究得出:根系生物总量在N5P8K8处理下显著最高;根系总根长在N8P5K2处理下显著最高;根系总体积在... 为研究NPK肥料组合处理对沙地中科羊草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试验设15种不同的NPK肥料组合配比,测定不同肥料处理下中科羊草的根系形态指标。研究得出:根系生物总量在N5P8K8处理下显著最高;根系总根长在N8P5K2处理下显著最高;根系总体积在N11P3K3处理下显著最高;N5P3K3处理下中科羊草的根系总表面积、平均根直径、根茎干重均显著最高。因而,N5P3K3肥料组合处理下中科羊草的根系形态特征综合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羊草 肥料组合 沙地 根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于产教一体化的《猪生产学》教学方法改革和探讨
16
作者 李托 李陇平 敬晓棋 《今日养猪业》 2025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为解决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契合产业需求的教学优化路径。【方法】基于动物遗传、育种等选修课程体系,针对课程教学中的痛点,结合养猪产业实际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结果】通过教学模式优化,有效激发了... 【目的】为解决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契合产业需求的教学优化路径。【方法】基于动物遗传、育种等选修课程体系,针对课程教学中的痛点,结合养猪产业实际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结果】通过教学模式优化,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结论】立足课程特点与产业需求的教学改革,对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与实践素养具有积极意义,也为同类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生产学 产教融合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黄土旱作区肥料配施对土壤养分和谷子产量形成的影响
17
作者 刘钦慧 周天游 +4 位作者 杨双双 刘瑜 魏丽超 王志豪 王小林 《北方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目的】探究陕西黄土旱作区不同肥料配施对土壤养分、谷子光合生理指标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以谷子品种长生0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N 45 kg/hm^(2)(CK)、N 60 kg/hm^(2)+P_(2)O_(5) 30 kg/hm^(2)(G1)、N 90 kg/hm^(2... 【目的】探究陕西黄土旱作区不同肥料配施对土壤养分、谷子光合生理指标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以谷子品种长生0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N 45 kg/hm^(2)(CK)、N 60 kg/hm^(2)+P_(2)O_(5) 30 kg/hm^(2)(G1)、N 90 kg/hm^(2)+P_(2)O_(5) 45 kg/hm^(2)(G2)、N 60 kg/hm^(2)+P_(2)O_(5) 40 kg/hm^(2)+有机肥2 000 kg/hm^(2)(G3)、N 60 kg/hm^(2)+P_(2)O_(5) 40 kg/hm^(2)+微生物菌肥5 kg/hm^(2)(G4)5个肥料配施处理开展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土壤养分以及谷子根系形态、谷子光合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谷子灌浆期,G3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5.67 g/kg),G2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11.93 mg/kg),G4处理土壤速效钾、水解氮含量最高(分别为81.00、20.07 mg/kg);谷子成熟期,G4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6.05 g/kg)、G2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13.47 mg/kg)、G3处理土壤水解氮含量最高(19.40 mg/kg)。与CK相比,各处理均显著改善了谷子的根系长度与根表面积(P<0.05),其中G3处理根系长度和根表面积较CK分别显著增加49.25%、64.28%(P<0.05)。谷子抽穗期,G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较CK显著增加42.67%(P<0.05),G1处理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SPAD值较CK分别增加81.00%、57.82%和10.72%;谷子灌浆期,G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较CK增加9.81%,G4处理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较CK分别降低19.90%和23.58%,G1处理的SPAD值较CK显著增加22.93%(P<0.05)。G1处理的单穗重、穗长、穗粒重较CK增加43.26%、7.76%、57.33%;G2处理的穗粗较CK增加8.61%;G4处理的千粒重较CK显著增加67.84%(P<0.05);G3处理谷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CK分别显著增加123.63%和123.51%(P<0.05),G4处理次之。【结论】在陕西黄土旱作区合理配施氮、磷肥可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结构,调控谷子根系形态发育和功能,提高谷子光合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可以促进谷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增加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旱作区 谷子 肥料配施 土壤养分 光合生理指标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综述
18
作者 张雪雅 宋祥瑞 +3 位作者 田丽 王雨司 乔紫薇 孙美美 《南方农机》 2025年第20期54-57,共4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是土壤质量的关键评价指标之一,对作物种植、生长情况以及生态多样性的恢复与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枸杞作为地域要求较高的植物,研究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对提升物种多样性、丰富性及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都具有较...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是土壤质量的关键评价指标之一,对作物种植、生长情况以及生态多样性的恢复与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枸杞作为地域要求较高的植物,研究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对提升物种多样性、丰富性及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基于此,文章总结阐述了枸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现状,发现国内外学者对枸杞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枸杞品种间的关系、枸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功能等方面,研究方法主要有平板培养法、Biolog微平板法、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宏基因组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探究微生物群落与枸杞生长、品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枸杞生长过程中的生态学机制,还可为枸杞优质栽培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支撑,推动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根际土壤 微生物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北苍术农艺性状影响
19
作者 刘帆 朱国栋 +3 位作者 霍彦波 贺一鸣 刘洋 段义忠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5期31-35,共5页
北苍术为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干燥根茎入药,是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之一。为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北苍术农艺性状的影响,以两年生内蒙古赤峰北苍术为试验材料,设置平地、平地覆膜、起垄和起垄覆膜4个处理,测定北苍术株高、茎粗、叶长、叶... 北苍术为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干燥根茎入药,是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之一。为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北苍术农艺性状的影响,以两年生内蒙古赤峰北苍术为试验材料,设置平地、平地覆膜、起垄和起垄覆膜4个处理,测定北苍术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根长、根直径、根体积、根表面积、根鲜重、干重。结果表明:平地覆膜、起垄覆膜均可提高北苍术的株高、茎粗、叶长,起垄覆膜对北苍术根系的生长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综合评价为起垄覆膜栽培效果最佳,平地覆膜次之,平地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农艺性状 平地 起垄覆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配施生物炭对酸枣生长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张娇娇 刘米利 +4 位作者 霍彦波 朱国栋 付咪 段义忠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3期51-56,共6页
榆林市地处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土壤贫瘠、盐碱化程度高及微生物活性低下等问题导致区域生态功能退化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作为药食同源的经济植物,兼具较高的生态和药用价值。然而,... 榆林市地处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土壤贫瘠、盐碱化程度高及微生物活性低下等问题导致区域生态功能退化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作为药食同源的经济植物,兼具较高的生态和药用价值。然而,受制于土壤理化条件限制,酸枣在榆林地区的人工栽培过程中普遍存在生物量低、抗逆性差、生长缓慢等问题。传统的单一施肥方法养分利用率低,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有限,甚至可能加剧土壤盐渍化风险,从而影响酸枣的生长产量和品质提升。因此,本研究以榆林地区酸枣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肥、生物炭两因素三水平3×3回归正交设计(Y加S)及分别单施有机肥(Y)和生物炭(S)共12个处理对其根系开展田间施肥试验(CK为不施肥),探究不同施肥组合对酸枣苗生长生理特性、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有机肥与生物炭配施处理中,Y3S2处理组合展现出最优协同效应,株高增幅达253.9%,叶绿素含量(8月)提升18.1%,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分别增加34.04%与51.83%,MDA含量下降31.73%,表现出良好的生理稳定性与抗逆能力。根系发育协调,根总长、根表面积与根体积较CK分别提升32.6%、35.6%与54.3%。该处理的优越性可能归因于有机肥在提供持续性养分的同时,生物炭优化了根际土壤的微生态环境,两者协同促进了酸枣苗的生长与代谢平衡。本研究为榆林市酸枣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为榆林市土壤的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生物炭 酸枣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