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多元理论维度的深层探讨——以反思毛泽东晚年探索为视角
1
作者
刘小红
《榆林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8,共4页
通过分析毛泽东在不同历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治学路径的不同选择去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元理论维度,即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浪潮,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
通过分析毛泽东在不同历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治学路径的不同选择去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元理论维度,即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浪潮,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融合。反思历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积极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复杂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多元维度
毛泽东晚年探索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探析
2
作者
刘小红
《榆林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0-12,共3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走向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古代传统"天人合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走向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古代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超越,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生态伦理理念,是中国实现文明发展的现实诉求,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丰硕理论成果,必将为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
生态文明
成果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常交往变革与人的现代化
3
作者
刘小红
《榆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6-18,共3页
日常交往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自在性、重复性、缺乏创造性等特征限制了人的发展.我国当前存在着庞大的日常交往体系,严重阻碍了人的现代化进程。因此,走向日常交往的变革和重建成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日常交往
非日常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多元理论维度的深层探讨——以反思毛泽东晚年探索为视角
1
作者
刘小红
机构
榆林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科研部
出处
《榆林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8,共4页
文摘
通过分析毛泽东在不同历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治学路径的不同选择去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元理论维度,即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浪潮,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融合。反思历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积极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复杂局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多元维度
毛泽东晚年探索
反思
Keywords
Marxist sinicization
multi - dimension
Mao Zedong' s exploration in his later years
reflection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探析
2
作者
刘小红
机构
榆林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科研部
出处
《榆林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0-12,共3页
基金
榆林学院青年科技基金"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1YK05)
文摘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走向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古代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超越,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生态伦理理念,是中国实现文明发展的现实诉求,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丰硕理论成果,必将为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
中国化
生态文明
成果
当代价值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常交往变革与人的现代化
3
作者
刘小红
机构
榆林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科研部
出处
《榆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6-18,共3页
文摘
日常交往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自在性、重复性、缺乏创造性等特征限制了人的发展.我国当前存在着庞大的日常交往体系,严重阻碍了人的现代化进程。因此,走向日常交往的变革和重建成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日常交往
非日常交往
Keywords
human' s modernization
everyday association
non - routine contact
分类号
C912.3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多元理论维度的深层探讨——以反思毛泽东晚年探索为视角
刘小红
《榆林学院学报》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探析
刘小红
《榆林学院学报》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日常交往变革与人的现代化
刘小红
《榆林学院学报》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