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穗槐叶中杀虫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14
1
作者 曹艳萍 卢翠英 白根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9-720,共2页
Under the guide of living thing active trace,active ingredients having poisonous effect on frematodes grandis and pieris rapae were extracted from amorpha fruitcosa leaves with CH3CH2OH.Five pure compounds were separa... Under the guide of living thing active trace,active ingredients having poisonous effect on frematodes grandis and pieris rapae were extracted from amorpha fruitcosa leaves with CH3CH2OH.Five pure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 and obtained through purification by column and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6α,12α-Dehgdro-deguelin,6α,12α-Dehgdro-α-toxicarol,(±)-Tephrosin,(-)6-Hgdroxg-6α,12α-Dehydrol-toxicarol and Roten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酮 12α-脱氢-鱼藤素 (±)-灰叶素 (-)-6-羟基-6α 12α-脱氢-灰叶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卢翠英 成来飞 +2 位作者 赵春年 张立同 徐永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5-578,583,共5页
以三氯甲基硅烷和氢气为气源,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过程中,温度(850-1350℃)对沉积速率、反应物消耗效应、涂层形貌和相结构的影响.用磁悬浮天平在线实时称量基体质量变化进行动力学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样品做了表征.结... 以三氯甲基硅烷和氢气为气源,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过程中,温度(850-1350℃)对沉积速率、反应物消耗效应、涂层形貌和相结构的影响.用磁悬浮天平在线实时称量基体质量变化进行动力学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样品做了表征.结果表明,沉积过程存在四个控制机理:a区(<1000℃)为表面反应动力学控制;b区(1000-1050℃)主要是HCl对沉积的抑制作用;c区(1050-1300℃)是表面化学反应和传质共同控制;d(>1300℃)为传质为限速步骤.由于不同的控制机制,导致所得涂层的形貌存在差异.含碳含硅中间物质浓度的减小、HCl增多和MTS的分解共同导致反应物消耗效应.涂层由热解碳和碳化硅两相组成,温度的升高使热解碳相减少,碳硅比接近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机理 碳化硅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原花青素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步明 韩志萍 马亚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1-63,共3页
建立了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本研究是将一定量的原花青素标准液或样品液与5×10^-3mol/LH2O2和3×10^-3mol/LKIO4溶液混合,注入到1×10^-5mol/L鲁米诺载流中,以记录到的峰高定... 建立了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本研究是将一定量的原花青素标准液或样品液与5×10^-3mol/LH2O2和3×10^-3mol/LKIO4溶液混合,注入到1×10^-5mol/L鲁米诺载流中,以记录到的峰高定量。在碱性条件下,原花青素对鲁米诺-H2O2-KIO4体系的化学发光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的大小与原花青素的含量成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20.0μg/mL,检出限为0.05μg/mL;RSD为1.3%。采样频率为240次/h。此法快速简便,可方便地用于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原花青素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 被引量:9
4
作者 卢翠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77,共3页
基于在碱性条件下 ,原花青素对H2O2-Luminol体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结合反相流动注射技术 ,首次建立了流动注射 -抑制化学发光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 ;原花青素质量浓度在0.2~20.0mg/L范围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 基于在碱性条件下 ,原花青素对H2O2-Luminol体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结合反相流动注射技术 ,首次建立了流动注射 -抑制化学发光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 ;原花青素质量浓度在0.2~20.0mg/L范围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0.1mg/L ,采样频率为140次/h,对10.0mg/L的原花青素平行测定11次 ,其RSD为1.2 % ,回收率为97 %~103% ;该方法用于原花青素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原花青素-抑制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扁杏仁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韩志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831-9833,共3页
[目的]分析甜杏仁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气质联用,用CBP5毛细管柱,柱温80~280℃,程序升温,检测器荷质比为40~600。[结果]气质联用鉴定了47个化合物。甜杏仁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和β-谷甾醇。角鲨烯为首次在杏... [目的]分析甜杏仁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气质联用,用CBP5毛细管柱,柱温80~280℃,程序升温,检测器荷质比为40~600。[结果]气质联用鉴定了47个化合物。甜杏仁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和β-谷甾醇。角鲨烯为首次在杏仁提取物中分离。[结论]该研究为大扁杏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杏仁 精油 化学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红枣总酚 被引量:71
6
作者 曹艳萍 代宏哲 +1 位作者 曹炜 韩志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99-1299,1302,共2页
采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对红枣中的总酚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是检测红枣总酚的可靠方法。
关键词 红枣 总多酚 含量测定 Folin-Ciocalteu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中齐墩果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曹艳萍 杨秀利 薛成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5-167,共3页
对红枣中齐墩果酸的95%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用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含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了工业参数。结果表明:对提取效果影响因素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粒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浸提温度70℃,浸提时... 对红枣中齐墩果酸的95%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用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含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了工业参数。结果表明:对提取效果影响因素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粒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3h,料液比1:20,原料粒度100目。提取率为1.581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齐墩果酸 提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色素提取工艺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杜芳艳 邓保炜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1-185,共5页
研究了从红枣中提取色素的工艺条件和色素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将红枣在 85℃左右烘干,粉碎为 2mm×2mm的颗粒,按料液比 (m/V)1∶20,温度 80℃,pH5,用 60%乙醇浸提 2h,可得黄色素;将红枣在 120℃左右烘干,粉碎为 2mm×2mm的颗... 研究了从红枣中提取色素的工艺条件和色素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将红枣在 85℃左右烘干,粉碎为 2mm×2mm的颗粒,按料液比 (m/V)1∶20,温度 80℃,pH5,用 60%乙醇浸提 2h,可得黄色素;将红枣在 120℃左右烘干,粉碎为 2mm×2mm的颗粒,按料液比(m/V)1∶20,温度 70℃,pH5,用 30%乙醇浸提 1h,可得红色素。2种色素对酸、碱、光、热、氧化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性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浸提 烘干 食品添加剂 理化性质 红色素 料液比 粉碎 温度 色素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萃取滩枣精油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曹艳萍 代宏哲 +2 位作者 曹炜 刘步明 韩志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1-233,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压力、温度、携带剂和料液比四个因素对滩枣精油萃取率的影响,并对精油成分进行GC-MS分析。得到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0℃,乙醇作携带剂,料液比1:0.9,在此条件下经过0.5h萃取,滩枣精油的萃取...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压力、温度、携带剂和料液比四个因素对滩枣精油萃取率的影响,并对精油成分进行GC-MS分析。得到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0℃,乙醇作携带剂,料液比1:0.9,在此条件下经过0.5h萃取,滩枣精油的萃取率可达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枣 超临界CO2萃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海红果皮渣中提取果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步明 曹艳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1-193,共3页
探讨了以海红果皮渣为原料用酒精沉淀法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液的pH=2.0、萃取温度为85±1℃,萃取时间为100min、用95%乙醇做沉淀剂时,可使果胶产率达40~45g/kg。
关键词 海红果皮渣 果胶 提取 酒精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皂甙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秀利 曹艳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92-495,共4页
对大豆中总皂甙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用吸光光度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了工业参数。结果表明:对提取效果影响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体积分数75... 对大豆中总皂甙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用吸光光度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了工业参数。结果表明:对提取效果影响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体积分数75%乙醇、料液比1:3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5h,提取率为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皂甙 提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法在输油管道除垢、防垢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霍文兰 温俊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916-918,共3页
以输油管道垢块、金属铁片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试剂、化学试剂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其进行除垢、防垢实验。结果表明,选用10%Na2CO3,10%盐酸,0.5%NaF组成的除垢剂,除垢量可达0.013 1 g/m2,和超声协同作用除垢量可达0.075 9 g/m2;... 以输油管道垢块、金属铁片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试剂、化学试剂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其进行除垢、防垢实验。结果表明,选用10%Na2CO3,10%盐酸,0.5%NaF组成的除垢剂,除垢量可达0.013 1 g/m2,和超声协同作用除垢量可达0.075 9 g/m2;选用0.01%NaOH、0.01%Na3PO4组成的防垢剂防垢,经过1 h,结垢量为6.83 g/m2,而与超声配合使用,经过同样的时间,结垢量为0.25 g/m2,防垢率可达96.3%。该研究说明了超声波对输油管道具有较强的除垢、防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输油管道 除垢 防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荞麦秸中提取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艳萍 芦翠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1-163,共3页
目的研究甜荞麦秸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样品中黄酮含量.结果发现对提取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溶剂用量、溶剂含甲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结论以原料重30倍的65%甲... 目的研究甜荞麦秸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样品中黄酮含量.结果发现对提取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溶剂用量、溶剂含甲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结论以原料重30倍的65%甲醇为溶剂,在室温(25~30℃)下提取4h,提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 甜荞麦 对照品 芦丁 工艺研究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法 提取效果 麦秸 提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椹提取物抗氧化性及其协同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韩志萍 曹艳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49,共4页
从桑椹全果中提取抗氧化性物质,用光度法测定了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采用碘量法研究了桑椹提取物抑制油脂氧化活性及与其他物质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桑椹果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 从桑椹全果中提取抗氧化性物质,用光度法测定了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采用碘量法研究了桑椹提取物抑制油脂氧化活性及与其他物质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桑椹果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有效地延缓油脂氧化反应;随着桑椹果提取物用量的增加,其抗氧化作用增强,Vc、VE、柠檬酸对其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初步判断桑椹提取物中抗氧化成分为黄烷醇类多酚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抗氧化作用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谱络合吸附波法测定微量镍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保炜 杜芳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45-447,共3页
在pH5.8的0.4mol/L(CH2)6N4-HCl缓冲溶液中,镍与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络合物有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其峰电位在-0.44V(vs.SCE)。该波的二阶导数峰峰电流与镍浓度在0.05~5.00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2,n=10)。检出限为0.02mg/L。... 在pH5.8的0.4mol/L(CH2)6N4-HCl缓冲溶液中,镍与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络合物有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其峰电位在-0.44V(vs.SCE)。该波的二阶导数峰峰电流与镍浓度在0.05~5.00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2,n=10)。检出限为0.02mg/L。本方法回收率在95.2%~106.5%之间。经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2。此外还实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ip''的影响。该方法可用于水果、饮料中微量镍(II)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 络合吸附波 饮料水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波极谱法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 被引量:8
16
作者 韩志萍 卢翠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5-247,共3页
提出了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在碱性硼砂底液中,原花青素与Zn(Ⅱ)在(-1.02±0.02V)(vs.SCE)电位处产生灵敏络合吸附波。其峰电流IP与原花青素在40~200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2... 提出了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在碱性硼砂底液中,原花青素与Zn(Ⅱ)在(-1.02±0.02V)(vs.SCE)电位处产生灵敏络合吸附波。其峰电流IP与原花青素在40~200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25mg·L-1。该方法已用于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测定,重现性好,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波极谱法 原花青素 葡萄籽 吸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铑与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体系极谱波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翠英 曹艳萍 张小玲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Rh(Ⅲ)-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氯)-5-二乙氨基苯甲酸络舍物在pH=5.0的HAc—NaAc缓冲液中有一较灵敏的极谱波,其峰电位EP1为-554mV(vs.SCE),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使峰电流增加8.7倍,峰电位EP1负移至-600mV(vs.SCE... Rh(Ⅲ)-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氯)-5-二乙氨基苯甲酸络舍物在pH=5.0的HAc—NaAc缓冲液中有一较灵敏的极谱波,其峰电位EP1为-554mV(vs.SCE),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使峰电流增加8.7倍,峰电位EP1负移至-600mV(vs.SCE)。铑的质量浓度在0.05~65μg/L与二阶导数峰电流IP”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ng/L。经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波为络舍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电子转移数为2。此外试验了多种共存离子时峰电流Ip”测量的影响。所拟方法已用于13X分子筛催化剂中痕量铑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基本相符,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 示波极谱法 络合物 吸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米糠油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霍文兰 刘步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5-276,279,共3页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米糠中萃取米糠油,最适宜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80min。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甲酯化产物进行分析,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共鉴定...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米糠中萃取米糠油,最适宜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80min。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甲酯化产物进行分析,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共鉴定出19种成分,其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占总脂肪酸的9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油 GC/MS 超临界CO2流体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Ⅱ)与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体系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芳艳 张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0.4mol/L(CH2)6N4-HCl(pH=5+8)支持电解质中,Ni^2+-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体系络合物于-0.44V(vs.SCE)产生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该波的二阶导数峰峰电流与0.05—5.00mg/L范围内的Ni^2+呈线性关系(r=0.9992,n=10)... 0.4mol/L(CH2)6N4-HCl(pH=5+8)支持电解质中,Ni^2+-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体系络合物于-0.44V(vs.SCE)产生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该波的二阶导数峰峰电流与0.05—5.00mg/L范围内的Ni^2+呈线性关系(r=0.9992,n=10)。检出限为0.02mg/L。本方法回收率在95%~106%之间。经多种电化学方法征明该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2。此外还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Ip^n的影响。所拟方法已用于铝合金中镍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波 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红枣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比较 被引量:36
20
作者 韩志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60-562,共3页
采用硝酸铝比色法对陕北红枣中总黄酮进行了提取方法的选择和不同产地总黄酮含量比较,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①超声波提取法>索氏提取法>碱提酸沉法;②超声波提取法以60%乙醇为溶剂,固液比1:30,70℃下... 采用硝酸铝比色法对陕北红枣中总黄酮进行了提取方法的选择和不同产地总黄酮含量比较,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①超声波提取法>索氏提取法>碱提酸沉法;②超声波提取法以60%乙醇为溶剂,固液比1:30,70℃下,提取30min,两级提取,即可达到最佳提取效果;③上述提取方案下,不同产地及品种总黄酮含量差别较大,总黄酮的含量在297.2~764.6mg/100g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红枣 总黄酮 提取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