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土类的多年化肥施用对土壤养分及丰缺分布的影响--以榆中县1984—2021年的变化为例
1
作者 康蓉 崔银花 +2 位作者 赵凡 赵学琳 董孔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45-151,169,共8页
明确基于多年化肥施用对不同土类土壤养分及丰缺分布的影响,为科学施肥及土壤质量定向培育提供参考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回归模型及对应分析法,对榆中县分布面积较大代表性较强的6种土类1984—2021年37年间7次土壤监测结果结合化肥... 明确基于多年化肥施用对不同土类土壤养分及丰缺分布的影响,为科学施肥及土壤质量定向培育提供参考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回归模型及对应分析法,对榆中县分布面积较大代表性较强的6种土类1984—2021年37年间7次土壤监测结果结合化肥施用量对其间的关系进行动态与丰缺等级分布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与化肥施用量密切相关。不同土类平均pH为8.33,为碱性级别。有机质平均为15.44g/kg,属于较缺的等级。全氮平均为0.99g/kg,在中等水平。有效磷平均为34.03mg/kg,属于较丰富水平。速效钾平均为189.18mg/kg,属于较丰富水平。土壤pH以黄绵土较高,pH在8.42左右。有机质以灰褐土与灌淤土最高,含量超过18g/kg。全氮以灰褐土与灌淤土最高,含量均超过1g/kg。有效磷以灰钙土最高,平均含量53.07mg/kg。速效钾含量以灌淤土、黄绵土较高,平均含量在196.37~221.9g/kg。根据不同土类养分丰缺分布特点,减少相应的化肥施用量(特别是磷肥),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及绿肥还田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质量定向培育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土类 丰缺等级分布 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中县农业环境污染防控思路与对策浅议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桃 金胜利 +1 位作者 张光全 火玉洁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3期68-71,共4页
阐述了榆中县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主要以农业自身污染源如农药、化肥、养殖、农业废弃物污染为主,外源污染为次;分析了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配方施肥及生物有机肥技术、生态农业循环技术、回收加工政策技术措施、乡村清洁工程... 阐述了榆中县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主要以农业自身污染源如农药、化肥、养殖、农业废弃物污染为主,外源污染为次;分析了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配方施肥及生物有机肥技术、生态农业循环技术、回收加工政策技术措施、乡村清洁工程等控制农业综合污染的思路;提出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开展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狠抓科技创新、搞好成果推广,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资金保障的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 污染现状 防控思路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牛建彪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33-35,共3页
通过对陇东地区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推广中存在问题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大推广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力度;强化培训宣传;建立示范基地;科学合理施肥等对策。
关键词 全膜覆土穴播 小麦 多茬种植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中县发展甜玉米生产的优势及栽培技术
4
作者 张成荣 牛建彪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玉米生产 栽培技术 榆中县 规模化种植 特种玉米 品种类型 罐藏加工 营养丰富 膳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榆中县贫困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
5
作者 张成荣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7期44-46,共3页
在分析榆中县贫困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意义和优势的同时,从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制定扶持政策,推行标准化、加快基地建设,加快认证进程、完善体系建设,搞好宣传培训、落实技术措施,加强监管、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榆中县贫困山... 在分析榆中县贫困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意义和优势的同时,从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制定扶持政策,推行标准化、加快基地建设,加快认证进程、完善体系建设,搞好宣传培训、落实技术措施,加强监管、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榆中县贫困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发展 思考 榆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中县蔬菜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优势与对策
6
作者 李斌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年第16期24-26,共3页
高寒旱区蔬菜全膜双垄三沟顶凌覆膜育苗移栽技术是榆中县农业科技人员经过多年试验研发的一项新技术,如何发展新技术,就要从榆中县南部二阴山区的实际出发,发挥区域优势,梯田优势,调整产业布局,大力推广新技术,继续做大做强冷凉型绿色... 高寒旱区蔬菜全膜双垄三沟顶凌覆膜育苗移栽技术是榆中县农业科技人员经过多年试验研发的一项新技术,如何发展新技术,就要从榆中县南部二阴山区的实际出发,发挥区域优势,梯田优势,调整产业布局,大力推广新技术,继续做大做强冷凉型绿色富硒高原夏菜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工作中深刻总结了榆中县南部二阴山区实际情况,对高寒旱区蔬菜全膜双垄三沟顶凌覆膜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优势,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旱区 蔬菜全膜双垄三沟 顶凌覆膜 育苗移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中县高寒二阴地区娃娃菜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8
7
作者 董珍 《甘肃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61-62,共2页
娃娃菜为半耐寒性蔬菜,属十字化科芸薹属白菜亚种,是一种袖珍型小株白菜,适宜在土层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栽培。榆中县高寒二阴山区的银山、和平、马坡、新营等乡镇属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夏季气温低、光照强、雨水多,土壤肥力强... 娃娃菜为半耐寒性蔬菜,属十字化科芸薹属白菜亚种,是一种袖珍型小株白菜,适宜在土层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栽培。榆中县高寒二阴山区的银山、和平、马坡、新营等乡镇属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夏季气温低、光照强、雨水多,土壤肥力强、耕性好、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娃娃菜生长。该区生产的娃娃菜外观鲜丽、口感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由于产量高,效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娃娃菜 高产栽培技术 榆中县 高寒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土壤肥力 有机质含量 土壤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中县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栽培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郝玉梅 牛建彪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7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覆盖栽培技术 旱地马铃薯 榆中县 地膜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保墒效果 示范推广 降水入渗 覆盖种植 旱作农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中县南部二阴地区花椰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军 刘世海 《蔬菜》 2011年第2期4-7,共4页
榆中县南部二阴地区海拔2000~2500m,年降雨量400~600mm,年均温度6.3℃,无霜期90d左右。该区域气候冷凉,病虫害较轻,而花椰菜生育习性喜冷凉,因此在该区推广种植花椰菜,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同时该区生产的花椰菜品质好、... 榆中县南部二阴地区海拔2000~2500m,年降雨量400~600mm,年均温度6.3℃,无霜期90d左右。该区域气候冷凉,病虫害较轻,而花椰菜生育习性喜冷凉,因此在该区推广种植花椰菜,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同时该区生产的花椰菜品质好、无公害,远销全国各大城市,甚至出口。为使该区域种植花椰菜品质更好,产量更高,技术人员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花椰菜 榆中县 南部 自然资源优势 年降雨量 年均温度 区域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中县马铃薯机械收获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秀芳 刘世海 +2 位作者 金梅花 王小燕 张海林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4期7-9,共3页
马铃薯收获是马铃薯生产中耗时耗工最多的一个环节,也是确保增产增收的关键环节。文章就榆中县马铃薯机械收获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优势,引进和研究适宜本土使用的马铃薯收获机械、加强补贴大力推进机械化服务... 马铃薯收获是马铃薯生产中耗时耗工最多的一个环节,也是确保增产增收的关键环节。文章就榆中县马铃薯机械收获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优势,引进和研究适宜本土使用的马铃薯收获机械、加强补贴大力推进机械化服务、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中小型机械、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和企业的能动性等措施,加快推进智能化和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研发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机械收获技术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玉米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小珍 《河南农业》 2025年第4期28-30,共3页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施肥方式已难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精准需求,导致肥料的利用效率低下,增加环境负担。测土配方施肥强调技术人员依据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和玉米需肥特性,科学确定肥料种类及施用方式,切实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施肥方式已难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精准需求,导致肥料的利用效率低下,增加环境负担。测土配方施肥强调技术人员依据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和玉米需肥特性,科学确定肥料种类及施用方式,切实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通过优化土壤养分的供给平衡增强土壤肥力。合理的测土配方施肥能有效提升玉米的养分吸收能力,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并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利用率 测土配方施肥 土壤养分供应 需肥特性 肥料种类 施用方式 农业生产水平 施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中县粮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持续发展思考
12
作者 邵志宏 张雷 杨海兴 《农业科技与信息》 1998年第11期8-9,共2页
粮食地膜覆盖栽培是榆中温饱工程和粮食丰收工程的关键性措施之一,在全县28个乡(镇)推广,1997年面积1万公顷,并取得明显增产、增收效果。但榆中县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条件、经济条件和种植业发展的条件有很大差别,因此粮食覆盖栽培技... 粮食地膜覆盖栽培是榆中温饱工程和粮食丰收工程的关键性措施之一,在全县28个乡(镇)推广,1997年面积1万公顷,并取得明显增产、增收效果。但榆中县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条件、经济条件和种植业发展的条件有很大差别,因此粮食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才能 充分发挥其增产增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栽培 地膜覆盖 持续发展 榆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正昆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年第3期13-14,共2页
现代农业在推动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本文从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积极推广少耕、免耕、作物残茬覆盖、合理施肥、节水灌... 现代农业在推动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本文从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积极推广少耕、免耕、作物残茬覆盖、合理施肥、节水灌溉和有机农业生产等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 栽培技术 可持续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菜新品种绿玲珑在榆中县高效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家亮 张海玲 +1 位作者 李金霞 魏其江 《长江蔬菜》 2022年第14期56-57,共2页
青花菜又名西兰花,是花椰菜的一种,其花球由许多细小花蕾组成,花蕾粗糙且花球松软。青花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其营养价值高,加之市场需求量增加、种植管理省力等原因,目前青花菜在榆中县的种植面积呈逐年... 青花菜又名西兰花,是花椰菜的一种,其花球由许多细小花蕾组成,花蕾粗糙且花球松软。青花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其营养价值高,加之市场需求量增加、种植管理省力等原因,目前青花菜在榆中县的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增趋势。近几年,当地青花菜品种都是以耐寒优秀为主,为丰富当地青花菜品种,2020年从德州市德蔬种业有限公司引进青花菜新品种绿玲珑,在榆中地区布点试种并成功推广。现将绿玲珑品种特征特性和高效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花球 西兰花 品种特征特性 花椰菜 高效种植技术 新品种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中县半干旱山地地膜玉米集雨补灌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张立忠 《甘肃农业科技》 2003年第10期22-23,共2页
在总结榆中县半干旱山地雨养农业抗旱生产实践的基础上 ,从选地及播前准备、种植方式、施肥。
关键词 半干旱 山地 集雨补灌 地膜玉米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榆中县旱作区主要农作物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探索与实践
16
作者 李锦成 《农业工程》 2023年第6期131-137,共7页
经过多年探索,甘肃省榆中县旱作区化肥减量技术逐步成熟,并在主要农作物中进行示范和推广,为榆中县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和精而强的技术支持。从氮、磷和钾肥平衡调控到按需精量配方施肥,再到通过增施有机肥替代(减)化肥和... 经过多年探索,甘肃省榆中县旱作区化肥减量技术逐步成熟,并在主要农作物中进行示范和推广,为榆中县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和精而强的技术支持。从氮、磷和钾肥平衡调控到按需精量配方施肥,再到通过增施有机肥替代(减)化肥和改进传统施肥方式集成化肥减量增效技术,2018—2022年,在蔬菜、玉米、马铃薯、小麦、百合及中药材等主要农作物中累计推广面积86.67万hm^(2),新增纯收益12.83亿元。松花菜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松花菜产量随着商品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商品率由46.73%上升到50.33%。甘蓝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生物有机肥并化肥减量20%后,商品甘蓝全磷、膳食纤维、钙含量较对照下降明显,维生素C含量各处理均有上升,品质得到提升。推荐生物有机肥施用量最佳为3t/hm^(2),化肥减量最大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化肥减量 有机肥 增效 技术集成 榆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种植中的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17
作者 杜祥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0期151-153,共3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在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人们开始从注重温饱转变为注重更高层次的食品安全问题,即如何吃得健康。从这一重大转变中能够看出人们对食...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在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人们开始从注重温饱转变为注重更高层次的食品安全问题,即如何吃得健康。从这一重大转变中能够看出人们对食品需求的变化。因此,现如今的农作物种植无公害栽培技术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这项种植技术是具备健康、安全、无公害等优点的,这些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深深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与信任。在农作物种植中,无公害栽培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安全。本文深入探讨了农作物种植中的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以期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为农作物种植提供一些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栽培 关键技术环节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中县南部二阴地区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
18
作者 郭正昆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57-58,共2页
榆中县南部二阴地区因地处高寒冷凉山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自然隔离条件较好,生产马铃薯脱毒原种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了充分利用榆中县二阴地区的自然资源,实现马铃薯原种生产的规模化,
关键词 原种生产技术 马铃薯 榆中县 南部 自然资源 冷凉山区 日照时间 昼夜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土壤肥力因子演变的变化程度分析——以榆中县1987-2006年的变化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凡 沈玉梅 +3 位作者 何秀云 牛建彪 李胜克 张继祖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5-58,62,共5页
对甘肃省榆中县20个乡镇的6个土壤肥力因子1987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和2006年土样检测结果进行了成对数据假设测验,以判定这6项指标的变化程度,并简要分析了土壤养分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6个指标中,pH值、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 对甘肃省榆中县20个乡镇的6个土壤肥力因子1987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和2006年土样检测结果进行了成对数据假设测验,以判定这6项指标的变化程度,并简要分析了土壤养分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6个指标中,pH值、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2006年与1987年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有机质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经过近20 a的耕作,土壤全氮含量增加0.22 g/kg(P<0.01),碱解氮含量增加33.24 mg/kg(P<0.01),有效磷含量增加19.01 mg/kg(P<0.01),pH值下降0.32(P<0.05),速效钾含量下降50.73 mg/kg(P<0.01),有机质含量下降0.58 g/kg(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肥力因子 演变 程度分析 含量增加 有机质含量 速效钾含量 显著水平 有效磷 土壤养分变化 检测结果 碱解氮 指标 土壤全氮 土壤普查 含量差异 成对数据 榆中县 甘肃省 乡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生态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价——以榆中县北部半干旱山区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淑琴 李有斌 +2 位作者 金胜利 张雷 方向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49,共6页
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以"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为基础,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校正,对榆中县北部半干旱山区植被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变化作了评价,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3、1993和2... 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以"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为基础,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校正,对榆中县北部半干旱山区植被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变化作了评价,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3、1993和2003年榆中县北部半干旱山区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7.69×107元/a、13.32×107元/a和15.98×107元/a。1983—2003年的20年间,增加了8.28×107元/a,增长了1.08倍。榆中县北部半干旱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由人工林地植被和天然草地植被提供,影响最大的是生态系统的土壤形成与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生态系统 植被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价值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