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禄丰恐龙化石与围岩特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群 王怡林 +1 位作者 李朝真 袁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9-301,共3页
迄今为止,禄丰老长箐是世界挖掘恐龙化石较多、涵盖时间最长(含有早、中两个侏罗纪的化石)的地区。老长箐恐龙化石的发掘,为古生物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验基地。文章首次对该地区3个不同层位的恐龙化石及其围岩的成分和结构做了初步... 迄今为止,禄丰老长箐是世界挖掘恐龙化石较多、涵盖时间最长(含有早、中两个侏罗纪的化石)的地区。老长箐恐龙化石的发掘,为古生物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验基地。文章首次对该地区3个不同层位的恐龙化石及其围岩的成分和结构做了初步分析。首先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发现化石及土样中的含钙量均较高(>5%);但硅元素的含量则差别较大,在化石中的含硅量较低(3%~8%),围岩中的含硅量较高(>10%);化石中的含磷量也较高。X射线能谱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化石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66%),其次是SiO2(17%);围岩中的主要成分是SiO2(>80%),其次是CaCO3(12%)。此外还发现,化石和围岩的最大区别是,化石中含有氟磷酸钙,而围岩中没有该成分。这一点可以作为鉴别伪化石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为化石的鉴别、为人类研究禄丰老长箐恐龙的生态和演化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化石 古生物研究 侏罗纪 发现 演化 层位 生态 鉴别 首次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拉曼光谱对恐龙化石内部成分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群 王怡林 +1 位作者 张鹏翔 李朝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80-882,共3页
文章对云南省三个不同时期的恐龙化石内部成分进行了研究。拉曼光谱结果表明,三个不同时期恐龙化石内部的主要成分是CaCO3晶体,在早、中侏罗纪化石内部发现有SiO2晶体,而晚侏罗纪化石内部则没有。它表明晚侏罗纪化石的硅化环境条件与早... 文章对云南省三个不同时期的恐龙化石内部成分进行了研究。拉曼光谱结果表明,三个不同时期恐龙化石内部的主要成分是CaCO3晶体,在早、中侏罗纪化石内部发现有SiO2晶体,而晚侏罗纪化石内部则没有。它表明晚侏罗纪化石的硅化环境条件与早、中侏罗纪化石的硅化环境条件相差较大。实验所获资料可为恐龙化石源地及年代鉴别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拉曼光谱 恐龙化石 内部成分 云南 恐龙化石源地 年代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定恐龙化石的显微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群 王怡林 +1 位作者 张鹏翔 李朝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93-795,共3页
本文首次利用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原子光谱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 ,对云南武定的恐龙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发现 ,恐龙化石表面和截面的拉曼光谱 ,均为典型的方解石 (CaCO3 )晶体的拉曼谱 ,并未发现有其他成分的拉曼谱。原子发射光谱的... 本文首次利用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原子光谱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 ,对云南武定的恐龙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发现 ,恐龙化石表面和截面的拉曼光谱 ,均为典型的方解石 (CaCO3 )晶体的拉曼谱 ,并未发现有其他成分的拉曼谱。原子发射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 ,恐龙化石中的主要元素有Ca(>10 % ) ,其次是Si(5 0 % )和P(4 0 % ) ,还有Fe(1 0 % )等 ,但未发现铱、钍等稀有元素。由恐龙化石截面在偏光显微镜下的图像可以知道 ,恐龙化石表面层的成分主要是方解石晶体 ;内部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 (CaCO3 )晶体 ,此外还有纤维状一水二氧化硅 (分子式SiO2 ·nH2 O ,属非晶态 )等成分。激光拉曼光谱能快速无损地准确检测出恐龙化石的主要成分是方解石 (CaCO3 ) ,拉曼光谱对恐龙化石的分析结果与原子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化石 显微拉曼光谱 方解石 原子光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井明代瓦条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怡林 杨群 李朝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23-825,共3页
利用拉曼光谱并结合XRD和电子探针等技术分析发现 ,中国云南楚雄黑井明代瓦条的主要成分是SiO2 ,其中还含有月长石 (KAlSi3O8,属钾长石的变体 )、钠长石 (NaAlSi3O8)以及一种未知名矿物 (Al,Fe) 3(PO4 ,VO4 ) 2 (OH) 3·8H2 O等。... 利用拉曼光谱并结合XRD和电子探针等技术分析发现 ,中国云南楚雄黑井明代瓦条的主要成分是SiO2 ,其中还含有月长石 (KAlSi3O8,属钾长石的变体 )、钠长石 (NaAlSi3O8)以及一种未知名矿物 (Al,Fe) 3(PO4 ,VO4 ) 2 (OH) 3·8H2 O等。月长石的存在 ,表明瓦条的烧结温度已高达 15 0 0℃ ,它说明云南明代陶器烧结工艺的技术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此结果还显示了拉曼光谱所具有的独特优越性 :作为一种原位无损的检测技术 ,在辨别钾长石的变体———月长石方面 ,它具有简易性和可靠性 ,而其他技术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但拉曼光谱不能测出Fe的化合物存在 ,而电子探针和XRD能检测出Fe和Fe的化合物。文章表明 ,在科技考古中只有综合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方法的优势 ,才能对古代文物作出比较全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井明代瓦条 拉曼光谱 二氧化硅 月长石 钠长石 原位无损检测技术 考古 烧结温度 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变滇“三角大香糯”的遗传效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凌云 任兆鸿 +4 位作者 王昆林 吴光敏 陈一民 徐卫华 杨开亮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2-84,共3页
2 0 0 1年我们用He -Ne激光辐照加电场、磁场激发对滇“三角大香糯”进行了育种研究〔1〕,并得到了五株有较优变异的稻种 (第 1代M1 )。 2 0 0 2年我们种植了这五株稻种 ,并进行了各生育期的田间试验观测。
关键词 “三角大香糯” 稻种 诱变育种 变异遗传特性 激光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