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红豆杉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谢美华 李霖 +3 位作者 李雪玲 杨海艳 王振吉 范树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6-149,共4页
对红豆杉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交链孢属真菌;该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最适菌丝生长的温度是28℃;菌丝适宜... 对红豆杉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交链孢属真菌;该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最适菌丝生长的温度是28℃;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较广,在pH值2.5~10.9之间均能生长;光周期对菌落生长的影响不大。供试的杀菌剂中以百菌清的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叶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交链孢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萁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谢美华 李霖 +3 位作者 李雪玲 杨海艳 王振吉 范树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对芒萁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拟盘多毛孢属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只能在15~30℃范围内生长,28℃菌丝生长最好,... 对芒萁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拟盘多毛孢属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只能在15~30℃范围内生长,28℃菌丝生长最好,分生孢子在32℃时萌发率最高;适宜菌丝和分生孢子生长和萌发的pH值范围均较广,适宜菌丝生长的pH值为4.0,适宜分生孢子萌发的pH值为6.0;光周期对菌落生长的影响不大,光照有利于分子孢子的萌发。供试杀菌剂中以百菌清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萁 叶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