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食大豆在楚雄州元谋县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
作者 王学辉 符跃斌 +3 位作者 周莉 何三平 孙国亮 甘爱国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0期175-176,共2页
楚雄州元谋县作为云南省的重要农业产区,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鲜食大豆的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探讨鲜食大豆在楚雄州元谋县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其种植特点、栽培要点、市场需求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
关键词 鲜食大豆 农业生产 种植技术 市场需求 建议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雄州魔芋产业绿色发展对策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燕 李联平 +3 位作者 杨发明 秦梅 徐美恩 李建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232-234,237,共4页
简述了魔芋的用途及市场需求,总结了楚雄州魔芋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楚雄州魔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并提出了楚雄州魔芋产业绿色发展的对策:政府应设立魔芋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建立支撑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良... 简述了魔芋的用途及市场需求,总结了楚雄州魔芋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楚雄州魔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并提出了楚雄州魔芋产业绿色发展的对策:政府应设立魔芋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建立支撑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良种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强调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认证魔芋地理标志并打造"楚雄魔芋"品牌;研究出台魔芋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建立现代化魔芋产品交易市场;建立魔芋文化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产业 绿色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卉产业新区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云南省楚雄州花卉产业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正 沈颖鸣 +3 位作者 孙吉红 包晓鹏 张华玲 张剑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237-239,245,共4页
基于对我国鲜切花、盆栽植物和绿化观赏苗木核心产区,以及我国最大的鲜切花核心产区云南省相关数据的分析,明确主要研究对象为我国花卉产业新区;然后以云南省楚雄州花卉产业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析花卉产业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详解花... 基于对我国鲜切花、盆栽植物和绿化观赏苗木核心产区,以及我国最大的鲜切花核心产区云南省相关数据的分析,明确主要研究对象为我国花卉产业新区;然后以云南省楚雄州花卉产业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析花卉产业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详解花卉产业新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基于上述基础工作,结合研究团队的积累,提出花卉产业新区产业发展对策,为政府决策、科研、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产业 产业新区 产业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雄州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途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仁斌 韩学坤 +2 位作者 杨红芬 李军 刘治国 《云南农业》 2020年第10期27-29,共3页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楚雄作为农业大州,农业一直处于...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楚雄作为农业大州,农业一直处于“大而不强、优而势弱、有名不响”的尴尬境地。楚雄州要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初具规模的发展基础,围绕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部署,全面谋划品牌建设,构建云南绿色食品品牌体系,打造“绿色食品牌”,把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牌”打响,使品牌农业成为楚雄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牌打造 现状 问题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涌金莲种植
5
作者 龚文平 王娜 +1 位作者 起开斌 王永贵 《云南农业》 2025年第5期66-67,共2页
1地涌金莲简介1.1分类及形态特征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芭蕉目,芭蕉科植物,别名地涌莲、地金莲、千瓣莲花、不倒金刚等,原产中国云南,为中国特产植物。多年生丛生草本,具水平向根茎。假茎矮小,高不及6... 1地涌金莲简介1.1分类及形态特征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芭蕉目,芭蕉科植物,别名地涌莲、地金莲、千瓣莲花、不倒金刚等,原产中国云南,为中国特产植物。多年生丛生草本,具水平向根茎。假茎矮小,高不及60 cm,基径约15 cm,叶片长椭圆形,先端锐尖,有白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地涌金莲 形态特征 Musella lasiocar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云瑞505在楚雄地区的产量效应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樊应虎 韩学坤 +9 位作者 张运锋 薛国峰 陆秀春 高尚 侯俊峰 范盼盼 王会军 李昌元 欧阳军 明博 《中国种业》 2019年第9期54-57,共4页
云南山区、半山区是玉米的主要种植区域,但长期以来缺乏适应性强的品种,且种植密度偏低、产量水平不高。本研究以本地选育的云瑞505为研究材料,于2017-2018年在云南省楚雄开展研究,与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进行比较分析,... 云南山区、半山区是玉米的主要种植区域,但长期以来缺乏适应性强的品种,且种植密度偏低、产量水平不高。本研究以本地选育的云瑞505为研究材料,于2017-2018年在云南省楚雄开展研究,与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进行比较分析,调查了4.5万、6.0万、7.5万、9.0万和10.5万株/hm^2等5个种植密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指标。研究发现,种植密度对3个供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和株高均没有明显影响,云南本地选育品种云瑞505在单株生产能力、抗逆性和耐密性上较郑单958和先玉335表现突出;通径分析显示,云瑞505的产量提升主要依赖于种植密度(R^2=0.9462)的增加,且在10.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研究表明,在云南楚雄,云瑞505是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玉米品种,通过适当提高种植密度,能够提高玉米产量水平。本研究为适宜本地生产条件的玉米品种的筛选和选育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产量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夏黑葡萄拉长花序的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武 陆晓英 +2 位作者 白明第 李永平 罗仁斌 《落叶果树》 2020年第2期27-29,共3页
在夏黑葡萄开花前15天前后,研究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序的拉长效果。结果表明,以85%赤霉酸13.0mg/L、85%赤霉酸15.0mg/L、美国奇宝(20%赤霉酸)15000倍液、美国奇宝17500倍液处理的效果较好,4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花序伸长较为明显,... 在夏黑葡萄开花前15天前后,研究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序的拉长效果。结果表明,以85%赤霉酸13.0mg/L、85%赤霉酸15.0mg/L、美国奇宝(20%赤霉酸)15000倍液、美国奇宝17500倍液处理的效果较好,4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花序伸长较为明显,且无明显的畸形花序。疏果时用工量少,节省劳动力,太大的花序剪两端留中间即可。其中以85%赤霉酸15.0mg/L的效果最好,花序净拉长18.3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生长调节剂 拉长花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根肿病甘蓝型油菜新种质的创制及抗性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延青 王云月 +6 位作者 赵德胜 赵凯琴 周丕才 符明联 董云松 李劲峰 王敬乔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9-705,共7页
【目的】通过根肿病高抗白菜品种"康根51"与甘蓝型油菜种质进行杂交,创制获得对云南特定根肿病生理小种具有抗性的种质,为根肿病抗性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染色体数目和PCR扩增对亲本和杂交后代进行分析,并采用田间抗性... 【目的】通过根肿病高抗白菜品种"康根51"与甘蓝型油菜种质进行杂交,创制获得对云南特定根肿病生理小种具有抗性的种质,为根肿病抗性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染色体数目和PCR扩增对亲本和杂交后代进行分析,并采用田间抗性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抗性评价。【结果】染色体数目分析发现,"康根51"的染色体数目为20条,油菜10159染色体数目为38条,杂交F_1代材料染色体数目为29条,与预期结果相符。随着世代的增加,染色体数目逐渐趋于正常且自交结实正常。PCR扩增结果显示杂交后代具有双亲的互补带型,表明创制的种质为甘、白杂交后代种质。对不同世代的663份自交单株进行田间根肿病抗性初筛,29份材料发病率较低;以楚雄东瓜镇油菜发病根瘤上分离的休眠孢子为病原对田间初筛的种质进行室内抗性鉴定。R150和R322表现为高抗,发病率分别为6.7%和13.3%,病情指数分别为5.83和7.50;R072、R087等19份材料表现为抗病,发病率在13.3%~36.7%,病情指数在10.83~25.80,其余8份表现为感病或高感。相关性分析表明,油菜根肿病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获得对云南特定根肿病生理小种表现抗性的甘蓝型油菜新种质2份,可用于油菜根肿病抗病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根肿病 抗性鉴定 种质创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5份苦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丽琼 阳世莹 +5 位作者 麻继仙 但忠 陈光平 杨龙 起开斌 木万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21-2630,共10页
【目的】对苦瓜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优异苦瓜资源,为苦瓜良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以85份苦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20个农艺性状作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层次聚类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的苦瓜... 【目的】对苦瓜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优异苦瓜资源,为苦瓜良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以85份苦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20个农艺性状作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层次聚类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的苦瓜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00%~77.00%,苦瓜类型较丰富,亲缘关系较远,适合作为种质创新的亲本材料;相关性分析显示,20个农艺性状间存在彼此促进或抑制的内在关系,可作为苦瓜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关键信息;主成分层次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距离为7.5时可将85份苦瓜分为5个类群,提取每个类群的典型特征和代表品种,得出类群Ⅰ有17份苦瓜,属易畸形类种质,代表品种有K80、K13、K45、K72、K44;类群Ⅱ有35份苦瓜,属早熟类种质,代表品种有K26、K9、K10、K38、K6;类群Ⅲ有15份苦瓜,属晚熟类种质,代表品种有K17、K16、K74、K62、K59;类群Ⅳ有3份苦瓜,属早熟强雌类种质,品种有K24、K83、K43;类群Ⅴ有15份苦瓜,属高产型种质,代表品种有K2、K84、K28、K30、K37。【结论】参试的85份苦瓜种质资源类型较丰富,适合作为种植创新的亲本材料;筛选出早熟型种质K65、K38、K10、K9、K26,早熟强雌系种质K43、K83、K24,高产类种质K37、K30、K28、K84、K2,以及晚熟型种质K59、K62、K74、K16、K17。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该18份苦瓜种质可作为优异目标亲本选择,易畸形种质K44、K72、K45、K13和K80,可直接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黄化对葡萄生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绍祖 罗仁斌 +4 位作者 樊秀彩 张颖 孙磊 刘崇怀 姜建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52-1358,共7页
为了探究叶片黄化对葡萄生理和果实生长的伤害机制,试验以生长在河南省荥阳市蔡寨村表现黄化症状的4年生‘阳光玫瑰’成龄树为试材,通过测定并分析黄化植株与正常植株的茎叶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解剖结... 为了探究叶片黄化对葡萄生理和果实生长的伤害机制,试验以生长在河南省荥阳市蔡寨村表现黄化症状的4年生‘阳光玫瑰’成龄树为试材,通过测定并分析黄化植株与正常植株的茎叶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解剖结构以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特征,考察叶片黄化后对葡萄生长量、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葡萄开展黄化矫正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1)黄化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大小、叶片重量、新梢长度、枝条粗度均显著降低;(2)黄化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显著下降,而胞间CO_(2)浓度(Ci)显著上升;(3)黄化植株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o)、光下最小荧光产量(Fo′)、最大荧光产量(Fm)、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均比正常植株显著降低;(4)黄化植株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栅海比比正常植株显著升高,上表皮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比正常植株显著降低;(5)黄化植株果实产量、穗重、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单粒重量均比正常植株显著降低。因此,葡萄黄化植株的叶片光合作用和枝叶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叶片黄化 生长 光合生理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麦区96份小麦育种材料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晓荣 张中平 +5 位作者 孙永海 善从锐 包晓鹏 赵鹏 刘琨 丁明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58-2368,共11页
【目的】分析西南麦区小麦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为云南小麦育种的亲本选择及优质资源挖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种植于云南楚雄的96份西南麦区小麦育种材料的11个数量性状和5个质量性状进行调查和测定,计算其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 【目的】分析西南麦区小麦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为云南小麦育种的亲本选择及优质资源挖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种植于云南楚雄的96份西南麦区小麦育种材料的11个数量性状和5个质量性状进行调查和测定,计算其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并利用这些数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96份小麦育种材料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质量性状;11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3.83%,其中白粉病的变异系数最高(70.28%),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低(4.35%);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6591,其中每穗粒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2.0701),粒质和叶锈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0.9461);5个质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25.93%,其中粒色的变异系数最高(55.05%),壳色的变异系数最低(0.00%),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383,其中穗型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1.1892),壳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0.000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1个数量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产量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452**和0.479**,P<0.01),与分蘖数和叶锈病呈显著正相关(r=0.213*和0.245*,P<0.05,下同),与白粉病呈显著负相关(r=-0.233*),与其他性状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信息集中在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7.721%,因子1为产量相关因子,因子2和因子4为抗病性相关因子,因子3为生物量相关因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阀值为0.785处将供试材料分为六大类群,且不同类群表型性状存在一定差异,各类群均具有其独特的特征。【结论】不同地区的材料性状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但各地区间小麦育种材料的交流致使部分品种材料具有相同的性状特征。在育种实践中需在当地开展鉴定,分析所引进材料的特征特性,同时杂交组配时应优先考虑亲本的优势性状互补,其次才考虑地理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 遗传多样性 西南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因子对甜玉米穗部性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俊浩 樊应虎 +6 位作者 李琰聪 陈怀军 胡美静 寸婕 黄晓蓉 张婷 张建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3-480,共8页
【目的】探究云南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穗部性状表达的差异,明确纬度、海拔、光照、温度和降水因子对穗部不同性状表达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方法】基于DUS测试技术,在云南省4个玉米生态区,研究2个甜玉米品种的26个穗部性状的表达及其与生... 【目的】探究云南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穗部性状表达的差异,明确纬度、海拔、光照、温度和降水因子对穗部不同性状表达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方法】基于DUS测试技术,在云南省4个玉米生态区,研究2个甜玉米品种的26个穗部性状的表达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质量性状“果穗:籽粒颜色数量”的表达稳定;假质量性状“果穗:籽粒顶端主要颜色”“果穗:籽粒背面主要颜色”“果穗:籽粒形状”的差异不大,较适用于品种特异性判定;数量性状“雄穗:小穗密度”“雄穗:侧枝与主轴夹角”“雄穗:一级侧枝数目”“雄穗:侧枝长度”不适合用来判定品种真实性;保山点的生态因子特征较有利于参试甜玉米幼穗分化;出苗—抽雄期,生态因子对果穗和籽粒性状影响显著;出苗—抽丝期,生态因子对雄穗和果穗性状的影响显著。回归模型表明,8个性状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较高,能有效地对性状的表达状态进行模拟预测。【结论】不同生态区玉米穗部性状表达情况存在差异,不同性状在不同生态区表达的稳定性不同,因此在进行玉米品种真实性的田间鉴定时,应重点关注表达稳定的质量性状和假质量性状,而大部分数量性状不适用于品种田间鉴定。在进行品种真实性鉴定时,应充分考虑品种的生态适应性,运用回归模型,快速、准确判断出性状的表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生态因子 性状表达 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地区大麦区试品种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中平 孙永海 +5 位作者 鲁永兴 覃鹏 善从锐 樊应虎 李晓荣 周莉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年第3期17-21,共5页
为深入了解滇中地区大麦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对2012—2016年云南省饲料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海拔地区楚雄点60份参试品系进行农艺性状比较、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大小排序为每穗粒数>株高>抽穗至成熟时... 为深入了解滇中地区大麦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对2012—2016年云南省饲料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海拔地区楚雄点60份参试品系进行农艺性状比较、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大小排序为每穗粒数>株高>抽穗至成熟时间(d)>产量>成穗率>有效穗>茎蘖数>出苗期至抽穗时间(d)>基本苗>千粒质量>生育期。穗粒数与株高、产量与有效穗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与出苗至抽穗时间(d)、产量与出苗至抽穗时间(d)、生育期与基本苗、产量与成穗率呈显著正相关,出苗至抽穗时间(d)与抽穗至成熟时间(d)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质量与基本苗、有效穗与抽穗至成熟时间(d)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1个农艺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即有效穗因子、基本苗因子、穗粒数因子,其特征值累计贡献率为91.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品种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滇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杂交油菜云油杂15号高产栽培产量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丕才 赵德胜 +4 位作者 李云飞 周晓青 李鸿志 杨于平 李国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7期32-34,共3页
云油杂15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等单位合作选育的三系早熟杂交油菜品种,也是云南省育成的首个达到强优势杂交种标准(较对照杂交种增产8%以上)的油菜品种。采用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2016—2018年... 云油杂15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等单位合作选育的三系早熟杂交油菜品种,也是云南省育成的首个达到强优势杂交种标准(较对照杂交种增产8%以上)的油菜品种。采用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2016—2018年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不同的栽培种植水平的示范结果,分析云油杂15号高产种植方式。结果表明,云油杂15号在云南省内油菜主产区,尤其在楚雄州范围内的油菜主产区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的优势;在不同的栽培水平条件下均表现出了较高的产量水平,说明其具备较强的栽培适应性,前作为烤烟、肥力很高的田块有较高的产量;而前作为玉米水稻、肥力中等的牟定县凤屯乡牌坊村委会种植18.0万株/hm^2的最佳密度,表现出较强的增产优势;而在肥力中等、播种很晚的永仁县猛虎乡迤帕拉村委会,大幅增加种植密度也获得了相应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云油杂15号 高产栽培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个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筛选及性状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薛国峰 樊应虎 +5 位作者 韩学坤 张运锋 王会军 陆秀春 欧阳军 李昌元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9-12,共4页
以10个鲜食甜玉米品种与美味花超(CK1)、9个糯玉米品种与天紫23(CK2)为研究对象进行品种筛选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楚雄州推广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甜玉米品种瑞甜3号、瑞甜4号品质为2级,较CK1分别增产4.2%和12.7%,云甜玉13... 以10个鲜食甜玉米品种与美味花超(CK1)、9个糯玉米品种与天紫23(CK2)为研究对象进行品种筛选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楚雄州推广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甜玉米品种瑞甜3号、瑞甜4号品质为2级,较CK1分别增产4.2%和12.7%,云甜玉13号品质为1级,较CK1减产9.2%,结合高产攻关,推广潜力好;糯玉米品种黑糯1号、甜嘉糯1号、大玉糯6号品质为1级,较CK2分别增产6.8%、13.8%和15.5%;上述6个品种适合在楚雄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农艺性状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及籽粒两用型玉米新品种中楚301选育及配套绿色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益 刘行洲 +4 位作者 张运锋 张剑波 刘庆铃 曾学梅 周孝梅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0期93-94,共2页
中楚301是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和云南楚雄益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青贮及籽粒两用型玉米新品种。从亲本选育及组合组配、特征特性、绿色栽培技术等方面对该品种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阐述了育种创新及思考,旨在为其进... 中楚301是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和云南楚雄益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青贮及籽粒两用型玉米新品种。从亲本选育及组合组配、特征特性、绿色栽培技术等方面对该品种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阐述了育种创新及思考,旨在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楚301 玉米新品种 选育 绿色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育种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飞从志 张文明 孙永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5期34-34,42,共2页
小麦×玉米远缘杂交,后代体细胞中父本染色体消失,经激素2,4-D诱导获得小麦单倍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获得纯合体,能够稳定遗传。本文论述了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育种的优势,介绍了其技术要点,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 小麦×玉米远缘杂交,后代体细胞中父本染色体消失,经激素2,4-D诱导获得小麦单倍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获得纯合体,能够稳定遗传。本文论述了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育种的优势,介绍了其技术要点,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育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新品种彝黑糯1号和彝黑糯2号选育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行洲 刘益 +4 位作者 张运锋 张剑波 刘庆铃 曾学梅 周孝梅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9期93-94,共2页
彝黑糯1号和彝黑糯2号是由云南楚雄益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利用玉米单倍体技术选育出的2个鲜食玉米新品种。文中从亲本选育及组合组配、综合表现及特征、高效制种技术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对这2个品种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总结了育... 彝黑糯1号和彝黑糯2号是由云南楚雄益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利用玉米单倍体技术选育出的2个鲜食玉米新品种。文中从亲本选育及组合组配、综合表现及特征、高效制种技术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对这2个品种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总结了育种体会,旨在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新品种 选育 单倍体技术 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栽培非洲菊标准化生产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都南香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1期87-88,共2页
通过对非洲菊生产试验,收集、整理出包括品种选择、土壤处理、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病虫害防治、鲜花采收和保鲜等一套设施栽培非洲菊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以期对本地区非洲菊产业的发展取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 非洲菊 栽培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会村荷兰豆产业发展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继亮 《云南农业》 2021年第8期34-36,共3页
楚雄州农科院驻村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从政策宣传、技术指导、资金扶持、市场开拓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发展双柏县新会村荷兰豆产业,助力脱贫攻坚。通过带动贫困户发展荷兰豆种植,探索出适宜新会村一年两熟的秋冬、夏季荷... 楚雄州农科院驻村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从政策宣传、技术指导、资金扶持、市场开拓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发展双柏县新会村荷兰豆产业,助力脱贫攻坚。通过带动贫困户发展荷兰豆种植,探索出适宜新会村一年两熟的秋冬、夏季荷兰豆种植模式。荷兰豆的经济效益好,可进一步培育壮大新会荷兰豆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豆 产业发展 经济效益 专业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