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谢美华 罗中泽 +4 位作者 李霖 王振吉 李雪玲 杨海艳 范树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0,共3页
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天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1号幼苗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干旱胁迫时间(1、2、3、4、5 d)、干旱胁迫5 d后恢复7 d正常灌溉3个处理下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 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天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1号幼苗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干旱胁迫时间(1、2、3、4、5 d)、干旱胁迫5 d后恢复7 d正常灌溉3个处理下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常规水分管理对照相比,4个玉米品种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干旱胁迫解除后,恢复7 d正常灌溉,4个玉米品种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均降低,但还是略高于对照。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4个玉米品种幼苗叶片中MDA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干旱胁迫解除后,恢复7 d正常灌溉,4个玉米品种幼苗叶片中MDA含量均降低,但还是略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胁迫 脯氨酸 丙二醛 耐旱玉米 育种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谢美华 李霖 +3 位作者 李雪玲 杨海艳 王振吉 范树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6-149,共4页
对红豆杉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交链孢属真菌;该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最适菌丝生长的温度是28℃;菌丝适宜... 对红豆杉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交链孢属真菌;该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最适菌丝生长的温度是28℃;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较广,在pH值2.5~10.9之间均能生长;光周期对菌落生长的影响不大。供试的杀菌剂中以百菌清的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叶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交链孢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萁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谢美华 李霖 +3 位作者 李雪玲 杨海艳 王振吉 范树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对芒萁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拟盘多毛孢属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只能在15~30℃范围内生长,28℃菌丝生长最好,... 对芒萁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拟盘多毛孢属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只能在15~30℃范围内生长,28℃菌丝生长最好,分生孢子在32℃时萌发率最高;适宜菌丝和分生孢子生长和萌发的pH值范围均较广,适宜菌丝生长的pH值为4.0,适宜分生孢子萌发的pH值为6.0;光周期对菌落生长的影响不大,光照有利于分子孢子的萌发。供试杀菌剂中以百菌清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萁 叶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4个玉米品种幼苗叶片总黄酮含量和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谢美华 罗中泽 +4 位作者 李霖 王振吉 李雪玲 杨海艳 范树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73,共4页
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甜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干旱胁迫时间(1、2、3、4、5 d)和解除干旱胁迫恢复生长后幼苗根系活力、叶片中总黄酮含量及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干... 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甜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干旱胁迫时间(1、2、3、4、5 d)和解除干旱胁迫恢复生长后幼苗根系活力、叶片中总黄酮含量及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干旱胁迫处理4个品种玉米幼苗,根系活力、叶片中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解除干旱胁迫恢复正常灌溉7 d后,根系活力、叶片中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均上升,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均下降,但这3个生理指标依然没恢复到正常灌溉水平。不同玉米品种在干旱胁迫和解除干旱胁迫复水时这3个生理指标的变化有一定的差异,对这3个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得出黄甜脆1号的抗旱性最强,其次是天紫23号,再次是早鲜黄甜脆,最差的是白甜糯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胁迫 根系活力 总黄酮含量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鳞多孔菌多糖提取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谢美华 罗中泽 +5 位作者 李霖 胡永涛 李雪玲 杨海艳 王振吉 范树国 《中国食用菌》 2015年第1期57-59,共3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黄鳞多孔菌粗多糖的最佳方法进行了筛选,并采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提取黄鳞多孔菌粗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4 min,料液比1∶45,提取次数2次,粗多糖的得率达到39.... 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黄鳞多孔菌粗多糖的最佳方法进行了筛选,并采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提取黄鳞多孔菌粗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4 min,料液比1∶45,提取次数2次,粗多糖的得率达到39.42 mg·g-1。当黄鳞多孔菌粗多糖溶液浓度为0.8 mg·m L-1时,抗氧化活性为42.86%,且提取液中粗多糖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鳞多孔菌 粗多糖 抗氧化活性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茎灰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美华 李霖 +4 位作者 李雪玲 杨海艳 陈华红 王振吉 范树国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608-611,共4页
对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u)茎灰斑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拟茎点霉属真菌;该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甘油,氮源为硝酸铵。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25~28℃... 对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u)茎灰斑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拟茎点霉属真菌;该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甘油,氮源为硝酸铵。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25~28℃菌丝生长良好,分生孢子在32℃时萌发率最高;菌丝适宜生长的p H范围均较广,分生孢子萌发率较高,菌丝适宜生长的p H为6.0~7.0,弱酸性更利于孢子萌发;光周期对菌落生长和分子孢子萌发的影响都不大。供试的杀菌剂中以代森锰锌的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u) 茎灰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洋葱生根率的探究
7
作者 谢美华 李霖 +2 位作者 陈莉莉 郭淑媛 杨海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22,共5页
以当年采收的洋葱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AA),6-苄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时间和培养温度3个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别在水和沙两种基质中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以水为培养基... 以当年采收的洋葱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AA),6-苄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时间和培养温度3个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别在水和沙两种基质中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以水为培养基质进行培养时,最佳生根方法是用150 mg/L植物生长调节剂6-BA处理5 min,室温下培养;2以沙为培养基质进行培养时,最佳生根方法是用100 mg/L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处理10 min,室温下培养;3洋葱的生根数量在水和沙这两种培养基质中没有显著性差异。洋葱生根培养在室温条件即可;沙和水这两种培养基质对洋葱生根的培养各有优点;IAA、NAA和6-BA对提高洋葱生根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生根率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