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1-2005年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植被生态对比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韩大勇 杨允菲 李建东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9-14,共6页
对比2次不同时间相同地点的植被调查,从植物分布区型、物种重要值、频度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松嫩平原羊草草甸的时间尺度变化。结果表明,现群落有植物92种,隶属28科71属,与原群落相比减少1科5属18种。分属14个分布区型,其中东... 对比2次不同时间相同地点的植被调查,从植物分布区型、物种重要值、频度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松嫩平原羊草草甸的时间尺度变化。结果表明,现群落有植物92种,隶属28科71属,与原群落相比减少1科5属18种。分属14个分布区型,其中东北分布区型为后增类型。群落上层以羊草和芦苇占优势,中层和下层分别以虎尾草和蔓委陵菜占优势,在植被划分上属羊草-虎尾草-蔓委陵菜群丛。频度分析则显示目前群落频度分布为A>B>C>D=E→0,暗示群落均匀程度增加。在物种多样性变化上,优势群落羊草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而杂类草和盐生种类群落多样性增加。综上表明,本区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种类减少,外来成分入侵,优势群落多样性降低,杂类草和盐生种类群落地位上升,群落有可能进一步发生退化,向次生植被演替,而这种退化主要是气候变化及人类不合理活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羊草草地 分布区型 重要值 频度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近自然修复实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封福记 杨海军 于智勇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以流经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的中小河流为对象,在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中纳入生态学原理,以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为核心,根据恢复生态学人为设计理论采用工程和植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初始河岸生态系统.并着重对其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动...  以流经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的中小河流为对象,在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中纳入生态学原理,以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为核心,根据恢复生态学人为设计理论采用工程和植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初始河岸生态系统.并着重对其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动态、定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设计理论 工程和植物技术 河岸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植被过渡带生态气候学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正方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9-225,共7页
温度和水分是决定植被分布重要的能量和物质基础 ,其长时间尺度的变化和短时间尺度的波动是植被过渡带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原因。从生态气候保证率出发 ,以桑斯威特 (C .W .Thonthwaite)温度效率指数 (PE)的90 %保证率为过渡带上边界和 10 ... 温度和水分是决定植被分布重要的能量和物质基础 ,其长时间尺度的变化和短时间尺度的波动是植被过渡带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原因。从生态气候保证率出发 ,以桑斯威特 (C .W .Thonthwaite)温度效率指数 (PE)的90 %保证率为过渡带上边界和 10 %保证率为过渡带下边界 ,定量地划分了东北地区由南向北因温度差异形成的森林植被过渡带 ;以湿润指数 (Im)的 80 %保证率为过渡带上边界和 2 0 %保证率为过渡带下边界 ,定量地划分了由东向西因水分差异产生的森林、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间的过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植被过渡带 生态气候保证率 温度 水分 湿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克隆整合生态效应及潜在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欣悦 于跃 +4 位作者 张丽 郭海天 胡紫薇 王建永 于飞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49-2158,共10页
克隆植物因特殊的克隆整合和空间拓展特性,在异质生境下展示出较高的生态适应性及适合度,这是其广泛存在于各类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对克隆整合在个体或种群水平的生态学效应已有较深认识,而对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克隆植物因特殊的克隆整合和空间拓展特性,在异质生境下展示出较高的生态适应性及适合度,这是其广泛存在于各类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对克隆整合在个体或种群水平的生态学效应已有较深认识,而对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则明显关注不足。前期研究表明,克隆整合对土壤理化性质、根际微生物及个体竞争力均有显著影响,从而有利于克隆植物的成功入侵、生境修复及植被重建等。对群落及生态系统水平的克隆整合生态学效应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了克隆整合对植物群落结构和生产力、根际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生态系统碳固持、养分循环等的影响;阐释了克隆整合及空间拓展特性对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及作用机制,并指出今后克隆整合的研究应同时考虑微观(根际过程)和宏观(群落及生态系统)层次的效应以及短期与长期的效应。可将克隆整合与植物-土壤反馈等其他生态过程相联系,综合探究克隆整合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整合 根际微生物 植物-土壤反馈 群落结构及功能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绿江下游入侵植物刺果瓜叶茎花序功能性状的生境分异
5
作者 张梅 丛培东 +4 位作者 段思阳 赵秀婷 李富祥 刘利 李海燕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55-1264,共10页
探究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叶茎花序功能性状特征在不同生境下的差异及相互关系,可为揭示其入侵机制和防控治理提供参考。以林缘(LY)、河边(HB)、菜地(CD)、水沟(SG)、荒地(LH)和废弃铁路(FT)等6个生境盛花期刺果瓜为研究对象,采用... 探究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叶茎花序功能性状特征在不同生境下的差异及相互关系,可为揭示其入侵机制和防控治理提供参考。以林缘(LY)、河边(HB)、菜地(CD)、水沟(SG)、荒地(LH)和废弃铁路(FT)等6个生境盛花期刺果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刺果瓜叶茎花序形态、生理和生物量等21个功能性状的生境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刺果瓜叶茎花序功能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LY生境叶面积、比叶面积、茎节长和雌花序轴长显著大于其他生境,叶厚、叶绿素量、叶氮素量及茎节生物量则相反,雌雄花数量无显著生境差异。LY生境倾向于资源获取型策略,FT生境偏向于资源保守型策略,其他生境种群为中性适应策略。2)叶长宽比和叶柄长、叶柄粗呈显著负相关;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叶柄长、叶柄粗、叶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比叶面积和叶厚、叶绿素含量、叶氮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花序轴长与花序生物量显著正相关,雌雄花序生物量不相关。3)叶茎花序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9.5%,21.3%和30.3%。各生境中FT叶变异系数最大,LY最小;CD茎变异系数最大,HB最小;SG花序变异系数最大,LY最小。其中,FT雌雄花序生物量变异程度最高,可塑性最强,遗传稳定性最差,雌花序轴长与之相反;叶生物量、叶柄长性状变异系数最大,可塑性最强,遗传稳定性最差,叶绿素、叶氮素含量与之相反。4)叶柄长、叶柄粗、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厚、茎节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叶氮素量、雄花序轴长、雄花数量及花序生物量等是影响其性状变异程度的主要指标。刺果瓜叶茎花序功能性状存在较高差异和变异水平反映了其对异质生境的高度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功能性状 刺果瓜 鸭绿江下游 异质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绿江下游不同生境入侵植物刺果瓜种群果序性状特征比较
6
作者 张梅 丛培东 +2 位作者 刘利 李海燕 杨允菲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1-2229,共9页
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是我国重点管理的一种入侵有害杂草,近年来在鸭绿江下游呈扩散爆发趋势,对农业生产及城市绿化产生了严重影响。以农田、路边以及宅旁等3种生境刺果瓜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比较... 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是我国重点管理的一种入侵有害杂草,近年来在鸭绿江下游呈扩散爆发趋势,对农业生产及城市绿化产生了严重影响。以农田、路边以及宅旁等3种生境刺果瓜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比较了刺果瓜果序构件性状差异及其对不同生境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刺果瓜果序、果刺生物量和果实百粒重表现出中等变异(31.62%~47.66%),果序长度、果序宽度表现出弱变异(8.34%~10.61%)。其中,路边、宅旁生境果序构件生物量变异系数大于农田生境。2)农田、宅旁果序长度、果序体积明显大于路边生境,宅旁、农田和路边果序宽依次减小。3)农田、宅旁果序生物量显著大于路边生境,农田、宅旁和路边果实生物量依次减小,而农田果实百粒重显著大于宅旁、路边生境。4)果序体积与果实个数、果序宽度及长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果实生物量与果序生物量、果序体积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生境间刺果瓜果序构件性状及生物量特征有明显差异,果序构件性状和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体现了刺果瓜繁殖体构件的资源分配方式和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果瓜 入侵植物 果序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防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姝玭 乌日罕 +1 位作者 颜安 高英志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13-2422,共10页
草原火灾,特别是草原大火,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破坏、环境污染,并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草原火灾防控至关重要。本文系统梳理国内外草原防火技术,提出以预测、监测、阻隔、灭火为核心的防控框架。预测技术通过模型... 草原火灾,特别是草原大火,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破坏、环境污染,并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草原火灾防控至关重要。本文系统梳理国内外草原防火技术,提出以预测、监测、阻隔、灭火为核心的防控框架。预测技术通过模型评估火灾发生概率与强度,在此基础上启动“空-天-地”立体监测网络,对高风险区域实施长期监测。基于预警信息提前规划防火隔离带形成物理屏障。当火情发生时,智能决策系统利用前期获取的火场相关数据,快速生成最优扑救方案,实现精准灭火。这四类技术通过有机整合,形成“预测预警-动态监测-物理阻隔-精准扑救”的全链条防控体系,并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平台实现技术联动与信息共享。未来研究应聚焦绿色环保、智能可控、高效精准方向。本文为完善我国草原火灾防控体系、降低火灾损失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防火 预测技术 监测技术 阻隔技术 灭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丛化对草地土壤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学喜 高英志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222,共11页
草原灌丛化在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发生,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焦点。本研究从灌丛化全球分布现状,灌丛化对降水、草地土壤水分、入渗、地表径流、蒸散发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灌丛化对草地土壤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灌丛化广泛发生在... 草原灌丛化在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发生,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焦点。本研究从灌丛化全球分布现状,灌丛化对降水、草地土壤水分、入渗、地表径流、蒸散发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灌丛化对草地土壤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灌丛化广泛发生在全球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且受到降水的显著影响。在干旱区增加降水抑制灌丛化发生,湿润区降水增加则促进灌丛化发生。灌丛化可以增加草地土壤水分入渗、减少地表径流量,改变草地生态系统蒸散发组分,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未来应结合新技术和新方法,聚焦降水格局对灌丛化草地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影响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旨在为灌丛化草原科学合理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以更好提升草原生态系统整体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丛化 草地生态系统 全球分布 降水 径流 水文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4
9
作者 刘颖 王德利 +2 位作者 王旭 巴雷 孙伟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22-28,共7页
通过小区控制放牧实验 ,研究了放牧强度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主要种群的高度、密度和生物量随季节的变化趋势不同 ,草地高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降低 ;一定程度的放牧可增加禾草在群落中的比例 ,提高牧草质量 ;... 通过小区控制放牧实验 ,研究了放牧强度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主要种群的高度、密度和生物量随季节的变化趋势不同 ,草地高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降低 ;一定程度的放牧可增加禾草在群落中的比例 ,提高牧草质量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 ,群落密度有增大的趋势 ,植物多样性指数先增高后降低 ,即中度放牧下多样性指数最大 ,有利于多样性的维持 ,多样性增加又能增强草地对放牧的缓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羊草 草地 植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0
作者 杨海军 内田泰三 +1 位作者 盛连喜 王德利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100,共6页
 基于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修建的河流护岸工程只考虑工程的耐久性及施工的方便性而使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忽略了河流的生态功能,从而破坏了河流的各种生态过程,导致河流污染严重,生态作用越来越小.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受损河岸生...  基于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修建的河流护岸工程只考虑工程的耐久性及施工的方便性而使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忽略了河流的生态功能,从而破坏了河流的各种生态过程,导致河流污染严重,生态作用越来越小.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开展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应采取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 生态设计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地植被再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11
作者 刘颖 王德利 +1 位作者 韩士杰 王旭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39-44,共6页
通过小区控制放牧试验,研究了放牧强度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地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期间和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地的再生草量和再生速率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地上生物量、再生草量和再生速率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都呈&qu... 通过小区控制放牧试验,研究了放牧强度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地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期间和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地的再生草量和再生速率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地上生物量、再生草量和再生速率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都呈"单峰型"变化,其峰值出现在7-8月,相对再生速率随季节变化呈直线下降趋势。在适度放牧强度(P4)下,再生草量和再生速率都最大,这说明一定程度的放牧能够促进牧草再生;根据牧草相对再生速率随放牧强度增大的变化曲线,可以确定本试验条件下适于牧草生长的最适放牧强度为8~12只/100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羊草草地 再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两个生态型羊草营养和生殖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婵 张卓 +1 位作者 吕勇通 杨允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2-376,共5页
采用小区栽培定期观测法和天然草原无样方采样法,对松嫩平原沙土和盐碱土生境下2个生态型羊草(Leymus chinensis L.)种群营养繁殖规律和天然种群有性生殖特性进行研究,以期揭示羊草种群的繁殖策略及其适应调节信息,为牧草生产实践提供... 采用小区栽培定期观测法和天然草原无样方采样法,对松嫩平原沙土和盐碱土生境下2个生态型羊草(Leymus chinensis L.)种群营养繁殖规律和天然种群有性生殖特性进行研究,以期揭示羊草种群的繁殖策略及其适应调节信息,为牧草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2个生态型羊草种群的营养生长数量符合y=axb的幂函数增长规律,决定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b代表种群营养繁殖速率,盐碱土生境灰绿型羊草和黄绿型羊草的繁殖速率均大于沙地的,无论在碱地还是沙地生境,黄绿型羊草的繁殖速率都高于灰绿型羊草。2个生态型羊草生殖分配Ⅰ、穗长和生殖生长比率及其变异系数在盐碱土生境下均高于沙土生境;生殖分配Ⅰ与营养器官重量百分比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生境对2个生态型羊草有性生殖生长的特性产生饰变作用,且与营养生长之间存在对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生态型 营养繁殖 有性生殖 松嫩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南湖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7
13
作者 孙刚 郎宇 房岩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3-667,共5页
研究了2001~2002年长春南湖生态系统中的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发现浮游动物94种,其中51种为轮虫.浮游动物优势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浮游动物的个体数量在夏季和秋季各出现一次高峰.浮游动物年净产量为704.45kJ·m^-2,年总产量... 研究了2001~2002年长春南湖生态系统中的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发现浮游动物94种,其中51种为轮虫.浮游动物优势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浮游动物的个体数量在夏季和秋季各出现一次高峰.浮游动物年净产量为704.45kJ·m^-2,年总产量为1642.50kJ·m^-2;全年浮游动物群落的P/B系数为41.4(以年净产量计)或96.4(以年总产量计).浮游动物群落对水柱原位浮游植物和浮游细菌的牧食力分别为2.57kJ·m^-2·h^-1和1.47μgC·L^-1·h^-1,是浮游植物和细菌同期净生产力的51.7%和32.9%.形成浮游动物净生产力的碳量是浮游植物总碳固定的8.2%.浮游动物群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湖为温带富营养化湖泊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特征 水生生态系统 长春南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光稃茅香实验无性系的营养繁殖力及生长规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郭力华 杨允菲 张宝田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57-61,共5页
光稃茅香是长根茎型禾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的芽库在整个生长季有25.9%~32.0%输出成分蘖株,芽库储备与输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具有充分生长空间而又没有种间竞争的风沙土生境,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在... 光稃茅香是长根茎型禾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的芽库在整个生长季有25.9%~32.0%输出成分蘖株,芽库储备与输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具有充分生长空间而又没有种间竞争的风沙土生境,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在一个生长季内所占据的空间面积平均为1.238m2。在生长季末期,光稃茅香无性系根茎的干物质贮量比分蘖株的生物量平均高9.7%。不同无性系在分蘖株和根茎的生长、生产及物质贮藏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的营养繁殖力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每条根茎的长度及节间长度的生态可塑性则相对较小。在一个生长季内,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的分蘖株数量呈指数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稃茅香 实验无性系 营养繁殖力 分蘖株 根茎 芽库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龙湿地芦苇分株生态可塑性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2
15
作者 焦德志 于欣宇 +2 位作者 王昱深 潘林 杨允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149-4157,共9页
扎龙湿地的芦苇既可形成大面积的单优群落,也可形成不同群落斑块。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对湿地内水生生境、湿生生境、旱生生境和盐碱生境芦苇种群分株高度和生物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10月份,4个生境芦苇种群分株高度... 扎龙湿地的芦苇既可形成大面积的单优群落,也可形成不同群落斑块。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对湿地内水生生境、湿生生境、旱生生境和盐碱生境芦苇种群分株高度和生物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10月份,4个生境芦苇种群分株高度及生物量均以水生生境最高,盐碱生境最低,水生生境株高为盐碱生境的1.5-2.3倍,分株生物量为2.0-5.1倍,生境间的差异性以及差异序位均相对稳定。4个生境株高生境间变异系数(19.45%-31.56%)均高于生境内变异系数(8.07%-17.61%),分株高度在生境间的可塑性更大;分株生物量中水生生境、湿生生境和盐碱生境3个生境间的变异系数(33.43%-55.61%)均低于生境内变异系数(44.85%-79.82%),分株生物量在生境内的可塑性更大。不同生境条件下芦苇种群分株,在生长和生产上均存在较大的生态可塑性,表现出明显的环境效应,其中土壤含水量是该地区芦苇分株生态可塑性变异的主要驱动因子(R>0.80),为正向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湿地 芦苇 分株 生态可塑性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草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晓云 周婵 +2 位作者 杨允菲 李建东 包国章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76,共4页
在松嫩平原碱化草甸生长季中期,朝鲜碱茅不同龄级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出现在12:00左右,第二峰值出现在17:00左右;各龄级叶片中以4 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5 a叶片次之,3 a叶片最低.朝鲜碱茅为C3植物,光补偿点... 在松嫩平原碱化草甸生长季中期,朝鲜碱茅不同龄级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出现在12:00左右,第二峰值出现在17:00左右;各龄级叶片中以4 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5 a叶片次之,3 a叶片最低.朝鲜碱茅为C3植物,光补偿点为56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800μmol/(m2.s),光半饱和点为600μmol/(m2.s),光近饱和点为1 500μmol/(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碱茅 叶龄 光合作用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草地次生光碱斑种子流及其生态恢复意义 被引量:21
17
作者 何念鹏 吴泠 周道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43-847,共5页
通过陷井法 ,对松嫩草地次生光碱斑的表面种子流、土壤种子库动态进行了分析 ,调查发现次生光碱斑种子流数量巨大 ,种类相当丰富 ;次生光碱斑的表面种子流月份间差异极显著 ,6月份最小 ,10月份最大。次生光碱斑的土壤种子库很小 ,种类单... 通过陷井法 ,对松嫩草地次生光碱斑的表面种子流、土壤种子库动态进行了分析 ,调查发现次生光碱斑种子流数量巨大 ,种类相当丰富 ;次生光碱斑的表面种子流月份间差异极显著 ,6月份最小 ,10月份最大。次生光碱斑的土壤种子库很小 ,种类单一 ,原有的土壤种子库严重流失 ;与典型羊草群落相比 ,土壤种子库在种类和数量上均有很大差异。次生光碱斑的土壤种子库很小 ,尤其在 5、6月 ,造成次生光碱斑种子极度缺乏 ,是次生光碱斑植物自然恢复进程极其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种子流的生理 -生态特征和数量特征 ,它对次生光碱斑的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是潜在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流 土壤种子库 种子动态 退化 次生光碱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两种趋异类型羊草实验种群对盐碱胁迫的水分响应 被引量:23
18
作者 周婵 杨允菲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65-68,共4页
采用盆栽实验,对灰绿和黄绿两个类型羊草,在幼苗期分别用NaCl、Na2CO3和混合盐碱胁迫进行植株含水率和水势等水分指标测定。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盐碱条件下2个类型羊草实验种群的植株含水率、水势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灰绿型羊草耐盐碱... 采用盆栽实验,对灰绿和黄绿两个类型羊草,在幼苗期分别用NaCl、Na2CO3和混合盐碱胁迫进行植株含水率和水势等水分指标测定。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盐碱条件下2个类型羊草实验种群的植株含水率、水势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灰绿型羊草耐盐碱能力强于黄绿型。2个类型羊草实验种群耐盐碱水分特性已产生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灰绿型 黄绿型 盐碱胁迫 盆栽实验 纪苗期 定量分析 水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草地不同成熟度羊草种子对土壤埋深的生态响应 被引量:8
19
作者 蔺吉祥 盛后财 +4 位作者 邵帅 王颖 穆春生 李卓琳 秦立鑫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多年生根茎型禾草,也是东北松嫩盐碱化草地上的建群植物,针对不同成熟度羊草种子生态适应性在国内外未被涉及的现状,设置3种埋种深度(1,2,3 cm)以明确不同成熟度(盛花期后24,29,34,39 d)羊草种子对土壤埋深的...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多年生根茎型禾草,也是东北松嫩盐碱化草地上的建群植物,针对不同成熟度羊草种子生态适应性在国内外未被涉及的现状,设置3种埋种深度(1,2,3 cm)以明确不同成熟度(盛花期后24,29,34,39 d)羊草种子对土壤埋深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的羊草种子同样表现出不同的出土成苗能力,盛花期后39 d的羊草种子活力最大,出苗率、出苗时间、叶片与根长度以及生物量等指标均优于其余3个发育时期的种子。埋种深度也显著影响羊草种子出苗能力,由于千粒重较小,羊草种子适宜浅播,1 cm是其最适宜的播种深度,此时种子成苗的各项指标最优。研究结果可以为羊草种子的发育生理学以及生产实践中播种技术优化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成熟度 埋种深度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两种生境条件下羊草种群有性生殖特征的比较
20
作者 王月霖 初丽爽 +6 位作者 刘莉莉 丰吉 刘志扩 杨允菲 李海燕 兰理实 由成成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6-1506,共11页
有性生殖在无性系禾草的繁殖策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外界生境条件的变化以及无性系禾草自身构件数量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其有性生殖。对围栏封育草甸和弃耕地不同叶片数量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殖分株的数量特征、生物量积累与分配... 有性生殖在无性系禾草的繁殖策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外界生境条件的变化以及无性系禾草自身构件数量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其有性生殖。对围栏封育草甸和弃耕地不同叶片数量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殖分株的数量特征、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有性生殖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弃耕地的羊草种群分株总密度、生殖分株密度和抽穗率均显著高于围栏封育(P<0.05),而围栏封育中营养分株占比显著高于弃耕地;多生殖分株、高抽穗率的弃耕地具有产生更多种子的潜力,围栏封育中的羊草更倾向于营养繁殖。2)围栏封育草甸,叶片数量多的生殖分株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和叶生物量分配显著高于叶片数量少的;弃耕地中叶片数量少的生殖分株的叶生物量、花序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高于围栏封育;羊草生殖分株具有的多叶片并不是在所有生境下都有益于自身。3)弃耕地中的羊草生殖分株叶生物量分配、茎生物量分配、花序生物量分配、生殖分配Ⅰ、生殖分配Ⅱ和生殖再分配显著高于围栏封育;弃耕地羊草生殖分株高、花序长、种子数、种子生物量、百粒重和结实率等有性生殖特征也均显著高于围栏封育;相较于围栏封育,弃耕地中羊草种子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资源更多的投入到有效的种子生产中。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境下不同叶片数羊草生殖分株的有性生殖特征和资源分配策略有着较强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良禾草 生境 构件 生殖分株 叶片数 结实特征 繁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