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植物蛋白资源高效利用途径与技术创新 被引量:46
1
作者 郭顺堂 徐婧婷 +1 位作者 刘欣然 吴元浩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5,共8页
随着近年来"植物蛋白基食品"发展热潮的不断兴起,植物蛋白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全球食品行业关注的焦点。比较了国内外植物基食品快速发展的成因,与国外相比,我国植物基的乳和肉替代品有悠久的历史,各种植物乳尤其是豆奶,发展... 随着近年来"植物蛋白基食品"发展热潮的不断兴起,植物蛋白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全球食品行业关注的焦点。比较了国内外植物基食品快速发展的成因,与国外相比,我国植物基的乳和肉替代品有悠久的历史,各种植物乳尤其是豆奶,发展势头迅猛,已形成了稳定的市场,出现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植物乳品牌;而肉类替代品多集中于拉丝蛋白(组织蛋白)用于肉馅和菜肴类产品的开发,素肉、辣条等休闲食品的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国外在植物蛋白利用方面主要集中在燕麦及各种杂豆蛋白的利用上,利用途径主要是西式肉制品的替代,如汉堡、香肠、炸鸡块等。在比较国内外植物蛋白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提高传统食品的利用水平,实现植物蛋白摄取方便化和美味化,以及制造技术的智能化。不但开发仿肉类植物蛋白产品,还要开发具有植物蛋白本身特色风味的食品品类,构建高附加值、高营养、高效率的植物基肉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资源 植物基食品 植物基肉 高效利用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乳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技术创新 被引量:5
2
作者 郭顺堂 徐婧婷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植物基乳产品作为植物基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对促进植物基食品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了全球植物基乳产品的市场规模和我国植物乳产品的市场情况:2023年,全球规模为296亿美元,并以11.4%的速度增长;我国植物基饮品... 植物基乳产品作为植物基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对促进植物基食品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了全球植物基乳产品的市场规模和我国植物乳产品的市场情况:2023年,全球规模为296亿美元,并以11.4%的速度增长;我国植物基饮品包括豆奶、椰奶、核桃乳、杏仁乳等呈稳定性增长趋势,粉体类产品市场也较稳定(达30万t)。指出植物基乳作为未来食品需要进一步完善定义,充分体现植物基乳特征和属性要求;要加大力度开发满足新消费场景和渠道的新技术、新产品,解决消费者关心的植物基乳产品口味、价格和清洁标签等关键问题,加快植物基酸奶、冷饮等技术的成熟和落地,并通过开发满足不同消费场景、特殊营养、健康需求的产品,为植物基乳产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赋能,创立多元化的植物基乳产业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乳 液态饮品 大豆浓缩炼乳 植物基奶酪 酸豆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食品的科学共识与未来发展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婧婷 孙艺娇 郭顺堂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自2019年起,我国植物基食品经过5年的发展已进入了平稳、有序发展期,已成为食品产业一个新的品类。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总结,全行业就植物基食品在其发展理念、营养特性、品质特性、加工技术和政策法规方面已形成了科学共识:发... 自2019年起,我国植物基食品经过5年的发展已进入了平稳、有序发展期,已成为食品产业一个新的品类。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总结,全行业就植物基食品在其发展理念、营养特性、品质特性、加工技术和政策法规方面已形成了科学共识:发展植物基食品是食品产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植物基食品可提供优质蛋白质,更有助于改善居民膳食结构;该类食品且充分发挥了其功能属性且与传统素食、斋食等有明显区别;其加工要充分实现产品的营养丰富、品质提升和风味优良的特点;植物基食品行业的规范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法规与标准支持。未来,该产业的发展应以市场多元化发展趋势为引导,以口味、价格和清洁标签为问题抓手,突破技术瓶颈,多角度思考,多元化选择,挖掘其潜在价值,实现全产业的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食品 科学共识 植物基肉制品 植物基乳制品 营养价值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食品风味研究进展
4
作者 郭顺堂 徐婧婷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大豆食品风味是由其生长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多种风味物质共同构成的复杂体系。迄今为止,从大豆、豆乳、大豆蛋白等非发酵产品中鉴定出300多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从豆豉、豆酱等发酵大豆食品中鉴定出200多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酯、醛、醇... 大豆食品风味是由其生长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多种风味物质共同构成的复杂体系。迄今为止,从大豆、豆乳、大豆蛋白等非发酵产品中鉴定出300多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从豆豉、豆酱等发酵大豆食品中鉴定出200多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酯、醛、醇、酮、酸、呋喃、吡嗪、烷、硫化合物等。非发酵大豆食品的风味形成主要源于大豆中固有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加工过程中的脂肪氧化酶和脂肪酸氢过氧化物裂解酶催化;而发酵大豆食品的风味则源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释放出的复杂酶系代谢掉原料固有的部分风味物质,同时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分解为肽、氨基酸、脂肪酸、糖等复杂的风味前体物,然后在发酵期间经复杂发酵代谢和生化反应形成多种风味。因此,即使是同一类大豆食品,其风味也可能因使用原料以及加工过程对条件控制不同表现出明显的风味差异。分别以豆浆、豆腐、阳江豆豉和植物基酸豆乳为例,介绍了这些代表性大豆食品的特征风味及形成机理。大豆食品风味形成的机制复杂,在大豆食品开发时需对原料和加工目标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研究,不可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品 风味形成机理 关键风味物质 异味 脂肪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大豆加工豆浆的品质分析及评价模型(英文)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辰 郭顺堂 +8 位作者 李景妍 徐婧婷 王睿粲 张新艳 谢来超 施小迪 张惠 王曙明 王谦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1-302,共12页
东北是中国大豆的主产区,也是传统豆制品的重要原料生产基地。为明确该产区大豆原料与其加工制得豆浆的品质、特点,该研究选取47个东北大豆品种为原料,分析其大豆粗脂肪、粗蛋白、钙、磷含量等理化指标,比较其加工豆浆的蛋白浓度、总固... 东北是中国大豆的主产区,也是传统豆制品的重要原料生产基地。为明确该产区大豆原料与其加工制得豆浆的品质、特点,该研究选取47个东北大豆品种为原料,分析其大豆粗脂肪、粗蛋白、钙、磷含量等理化指标,比较其加工豆浆的蛋白浓度、总固形物含量、感官评价、风味物质含量等品质差异。结果得到豆浆质量得率、动力粘度、总固形物、非豆腥味活性与豆腥味活性比值最高的品种分别是吉育102、吉92、吉育70、吉小8号、吉青3号。大豆籽粒理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粗蛋白、粗脂肪、钙、磷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为垦丰17、GY07Y16、吉82、杂交豆3号。豆浆的豆腥味与脂肪氧化酶活性、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脂肪含量与风味活性比呈负相关。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4个因子方程,确定豆浆各项指标在综合品质中所占比重,进一步建立了豆浆品质评价模型,模型系数可以根据加工目的进行相应调整。综合得分最高的5个品种为吉45(9.52)、吉育70(9.43)、吉青1号(9.28)、吉育66(9.27)、吉育102(9.21)。结合对应的大豆理化指标排序发现,豆浆品质是大豆理化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蛋白含量越高所得产品越好,脂肪含量高的品种并不适宜加工豆浆。该研究为用于加工豆浆的东北大豆品种分级提供了参考,实现了豆浆品质的综合判别及大豆加工基础数据的分析、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加工 品质控制 大豆品种 中国东北 综合品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北大豆品种与豆腐加工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婧婷 谢来超 +2 位作者 陈辰 王睿粲 郭顺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2-39,共8页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但该地区大豆品种丰富多样,为明确该如何选择该区的大豆食品加工原料和育种目标,本研究选取32个东北大豆品种,对各品种的籽粒粗蛋白、脂肪、钙、磷含量和豆乳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等理化指标及加工制豆腐的得率...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但该地区大豆品种丰富多样,为明确该如何选择该区的大豆食品加工原料和育种目标,本研究选取32个东北大豆品种,对各品种的籽粒粗蛋白、脂肪、钙、磷含量和豆乳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等理化指标及加工制豆腐的得率、保水性、含水量、质构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大豆品种具有较高的豆乳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大于26 mg/m L)、脂肪含量(18~22 g/100 g)、钙含量(大于200 mg/100 g)和磷含量(大于700 mg/100 g)时,可加工出得率较高、质地较软的豆腐产品;反之亦然。说明大豆理化成分含量,特别是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豆乳)和磷含量对豆腐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豆 理化指标 豆腐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对大豆蛋白消化利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雅卉 邢霁云 +1 位作者 徐婧婷 郭顺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92-99,共8页
为明确高温热处理杀菌工序中蛋白质热变性程度对大豆蛋白营养有效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体外模拟婴儿消化,分析高温热处理对大豆蛋白消化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00℃相比,高温热处理(超过120℃、20 min)后的大豆蛋白易生成更多更低... 为明确高温热处理杀菌工序中蛋白质热变性程度对大豆蛋白营养有效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体外模拟婴儿消化,分析高温热处理对大豆蛋白消化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00℃相比,高温热处理(超过120℃、20 min)后的大豆蛋白易生成更多更低分子质量的酶解产物;与此同时,这种高温热处理也导致体系内的氨基酸大量被破坏,尤其是胱氨酸损失较多(约48%);因此严重破坏了大豆蛋白氨基酸合理的模式,降低了大豆蛋白本身的营养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处理 大豆蛋白 消化利用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蛋白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豆基粉中低植酸低异黄酮蛋白基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8
作者 徐婧婷 赵忠良 +1 位作者 万洋灵 郭顺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1-166,共6页
为提升婴儿豆基配方粉的中蛋白基料的食用安全性,本研究从创新大豆蛋白制备工艺的角度出发,对大豆进行制浆浸提、酸沉、水洗等工艺获得蛋白产品,比较湿法、热烫法和半干法制浆工艺和关键环节对蛋白提取率、植酸和异黄酮去除率的影响。... 为提升婴儿豆基配方粉的中蛋白基料的食用安全性,本研究从创新大豆蛋白制备工艺的角度出发,对大豆进行制浆浸提、酸沉、水洗等工艺获得蛋白产品,比较湿法、热烫法和半干法制浆工艺和关键环节对蛋白提取率、植酸和异黄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半干法制备蛋白浸提液后,再在pH5.15时酸沉并水洗离心获得大豆蛋白质,且体系中乳清保留量低于20%时,可以较好地控制植酸和异黄酮含量,其植酸和异黄酮含量分别为(12.08±0.46) mg/g和(1468±74)μg/g。利用此方法可较好的提高蛋白质基料的安全性,为进一步开发应用于婴儿豆基配方粉中的高安全性专用大豆蛋白粉基料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制备 婴儿豆基配方粉 植酸 异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感官评价的大豆品种对豆浆加工品质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金雪花 郭顺堂 +2 位作者 陈辰 栾晓燕 张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9-64,共6页
以黑龙江产区6个大豆品种为原料,测定了大豆籽粒的百粒质量和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水平等理化指标以及加工制成豆浆的得率、理化品质,并基于模糊感官评价方法分析了不同品种大豆的豆浆感官品质,进一步分析了大豆籽粒与豆浆理化指标... 以黑龙江产区6个大豆品种为原料,测定了大豆籽粒的百粒质量和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水平等理化指标以及加工制成豆浆的得率、理化品质,并基于模糊感官评价方法分析了不同品种大豆的豆浆感官品质,进一步分析了大豆籽粒与豆浆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个大豆品种中‘中龙606’制得的豆浆综合感官品质最佳,且具有甜度高、豆香味浓郁、色泽良好、豆腥味和涩感相对较弱的特点;在现有的品种中蛋白质量分数低于40%,且脂肪质量分数较高的品种更有利于加工高品质豆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豆浆 理化指标 模糊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麻仁蛋白与大豆蛋白的营养评价及比较 被引量:18
10
作者 邓文亚 徐婧婷 +1 位作者 郭顺堂 李智高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73-279,共7页
为明确火麻仁蛋白的基本组成及营养价值,以大豆蛋白为参比,对脱脂火麻仁粕蛋白质含量、矿物质元素、氨基酸构成以及蛋白质营养价值(如必需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营... 为明确火麻仁蛋白的基本组成及营养价值,以大豆蛋白为参比,对脱脂火麻仁粕蛋白质含量、矿物质元素、氨基酸构成以及蛋白质营养价值(如必需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营养指数、预测生物价)进行了评价比校,为火麻仁蛋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脱脂火麻仁粕的钾钠比为大豆的7.5倍,其Cu、Fe、P、Zn、Mg、Mn元素含量均高于大豆。而脱脂大豆粕和脱脂火麻仁粕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23%和62.61%、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065.67 mg/g蛋白和1174.58 mg/g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比分别为40.02%和41.68%。同时,火麻仁蛋白必需氨基酸指数为106.23、营养指数为66.50、预测生物价为104.72,营养价值更加接近理想蛋白模式。由此可见,脱脂火麻仁粕的营养价值堪比脱脂大豆粕,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蛋白资源来供产业的开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火麻仁 蛋白质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藏温度对大米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卿宇 林佳慧 沈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00-207,共8页
为了探究储藏温度对不同大米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中国东北地区‘稻花香二号’‘辽星’和‘盐丰’大米为对象,以大米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质和乳化性质为指标,分析其在4、30℃和70℃储藏期间的变化情况,以期为... 为了探究储藏温度对不同大米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中国东北地区‘稻花香二号’‘辽星’和‘盐丰’大米为对象,以大米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质和乳化性质为指标,分析其在4、30℃和70℃储藏期间的变化情况,以期为优质大米储藏过程中蛋白品质控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蛋白持水性和起泡性在不同储藏温度下随时间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持油性总体呈上升趋势。‘稻花香二号’和‘辽星’蛋白的泡沫稳定性在不同储藏温度下随时间延长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盐丰’蛋白总体呈下降趋势。在4℃储藏期间,3种大米蛋白的乳化稳定性总体呈下降趋势,‘稻花香二号’和‘辽星’的蛋白溶解度和乳化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而‘盐丰’的蛋白溶解度和乳化性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在30℃储藏期间,3种大米蛋白溶解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总体显著上升(P<0.05)。在70℃储藏期间,3种大米蛋白的溶解度和‘辽星’蛋白的乳化稳定性总体显著下降(P<0.05),而‘稻花香二号’蛋白乳化性总体呈上升趋势。综上,在不同温度储藏期间,3种大米蛋白的功能特性均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储藏 蛋白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青稞糌粑为原料的华夫饼干加工关键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婧婷 臧思宁 +3 位作者 张菀坤 陈辰 张玉红 郭顺堂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9期38-43,共6页
以青稞糌粑为主要原料开发休闲化糌粑华夫饼干是提升西藏糌粑传统食品加工利用水平和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围绕影响糌粑华夫饼干的成型、脱模等加工工艺关键点,分析了调浆、烘烤、夹馅、切片等工艺及配料对产品脆性、硬度质构等影响。结... 以青稞糌粑为主要原料开发休闲化糌粑华夫饼干是提升西藏糌粑传统食品加工利用水平和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围绕影响糌粑华夫饼干的成型、脱模等加工工艺关键点,分析了调浆、烘烤、夹馅、切片等工艺及配料对产品脆性、硬度质构等影响。结果表明,当糌粑小麦谷物粉质量比为5∶5,大豆磷脂添加量3%,白砂糖添加量10%,食用油添加量2%,碳酸氢钠添加量0.02%,并在170℃的条件下进行烘烤。此时所得产品口感酥脆、香气浓厚、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糌粑 高值化利用 华夫饼干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马铃薯曲奇饼干配方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珍珍 段欣妍 +3 位作者 林静 赵瑞璇 彭星云 胡宏海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3-88,共6页
以马铃薯全粉和低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制备马铃薯曲奇饼干。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马铃薯曲奇饼干的形态、色泽、风味、口感、持油性、硬度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综合评分。同时,以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马铃薯曲奇饼干的配... 以马铃薯全粉和低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制备马铃薯曲奇饼干。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马铃薯曲奇饼干的形态、色泽、风味、口感、持油性、硬度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综合评分。同时,以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马铃薯曲奇饼干的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马铃薯全粉添加量112 g、黄油添加量182 g、糖霜添加量121 g,所制得的曲奇饼干色泽金黄、口感酥脆、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奇饼干 马铃薯全粉 主成分分析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粒苋淀粉的交联变性反应及其产物理化性质研究
14
作者 吴静雯 高源远 彭星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71,共10页
为探究极小颗粒淀粉的交联变性反应特性及不同取代度产物的理化性质,本研究以籽粒苋淀粉(Amaranth starch,AS)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作为变性剂,采用糯玉米淀粉(Waxy corn starch,WCS)作为对照,探究了温度(45、50、55℃)、pH(9.0、10.0、11... 为探究极小颗粒淀粉的交联变性反应特性及不同取代度产物的理化性质,本研究以籽粒苋淀粉(Amaranth starch,AS)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作为变性剂,采用糯玉米淀粉(Waxy corn starch,WCS)作为对照,探究了温度(45、50、55℃)、pH(9.0、10.0、11.0)和膨胀抑制剂Na_(2)SO_(4)浓度(5%、10%、15%)对两种淀粉交联反应进程和效率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DS)的变性产物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WCS相比,温度对AS交联反应的影响较小,单纯升高温度难以提高交联反应效率;相反,pH与Na_(2)SO_(4)浓度对AS和WCS的交联变性反应均起促进作用,pH越高(10.0~11.0)、Na_(2)SO_(4)浓度越高(5%~15%),交联反应速率就越快。低取代度交联AS(DS 0.1×10^(-3)~0.8×10^(-3))糊化后黏度大于50 cP,具有稳定的增稠作用;高取代度交联AS(DS≥0.8×10^(-3))糊化后黏度在50 cP以下,增稠能力弱,具有类似脂肪的外观和质地。研究表明,反应pH和膨胀抑制剂Na_(2)SO_(4)的浓度是调节籽粒苋淀粉反应速率的有效手段,且交联籽粒苋淀粉的增稠能力较弱,但黏度稳定性好、抗剪切能力强,在作为脂肪替代物应用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苋淀粉 交联变性 反应特性 变性淀粉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34
15
作者 郭顺堂 徐婧婷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大豆及大豆食品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关乎大众的营养与健康,理顺和调控好大豆原料生产、食品加工利用和食品制造现代化之间的发展关系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十分重要。我国是重要的大豆生产国,总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四,每年有85%以... 大豆及大豆食品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关乎大众的营养与健康,理顺和调控好大豆原料生产、食品加工利用和食品制造现代化之间的发展关系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十分重要。我国是重要的大豆生产国,总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四,每年有85%以上国产大豆用于食品加工,但是,目前我国大豆食品产业的发展在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构建方面还面临诸多问题。在原料利用方面,尽管国产大豆在需求量上保障了大豆食品产业的供给,但品质难以达到专用大豆原料的要求;大豆的混种、混收、混用仍是让大豆食品加工企业感到困惑的难题;国产食品专用大豆原料要在未来保持竞争地位,就要在品种选育、种植管理、产销品质控制方面有明确的定位;需建立统一协调的生产、加工、销售制度体系;完善我国大豆原料标准体系以及大豆品种名和加工产品商品名统一的原料标示推广系统。在产业加工方面,大豆食品加工现代化工作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传统工艺深度挖掘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方面不足,针对增强营养健康和不同使用功能性诉求的产品市场细分尚需加强。今后,我国的大豆食品加工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等开发一定要走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地提升大豆食品加工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原料、储运、产品生产、制造和流通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制造和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大豆 大豆食品 传统豆制品 植物基食品 植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植酸豆基配方粉的制备及消化特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婧婷 赵忠良 +2 位作者 朱宏 王世杰 郭顺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5-282,共8页
为提高婴儿豆基配方粉产品的营养性,本研究从降低植酸和提高消化性角度出发,开展低植酸豆基配方粉制备技术研究。将浸泡大豆进行热烫处理(质量分数3‰ NaHCO3溶液、(85±2)℃、10 min)后打浆除渣、酸沉处理去除乳清获得的蛋白提取物... 为提高婴儿豆基配方粉产品的营养性,本研究从降低植酸和提高消化性角度出发,开展低植酸豆基配方粉制备技术研究。将浸泡大豆进行热烫处理(质量分数3‰ NaHCO3溶液、(85±2)℃、10 min)后打浆除渣、酸沉处理去除乳清获得的蛋白提取物,采用植酸酶酶解(加酶量1%、pH 5.15、温度50 ℃、酶解60 min),使植酸去除率接近90%,采用中性蛋白酶实现了7S特异性酶解(加酶量0.5%、pH 7、温度45 ℃、酶解10 min),由此获得的蛋白基料与脂肪、糖等复配成豆基粉。与豆乳粉、市售乳粉进行体外模拟消化性比较后发现,豆基配方粉在体外模拟的婴儿胃环境内几乎不形成凝块,有利于婴儿对大豆蛋白质的消化,提高婴儿食用后的舒适性;而且在小肠消化30 min后即可实现完全消化,具有良好的消化食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基配方粉 低植酸 低致敏性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花与啤酒中单萜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洪凯 马长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8-334,共7页
单萜化合物是酒花和啤酒中香气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酒花香气特征,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两种形式存在。本文重点阐述了酒花中单萜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控制其合成的关键酶和基因以及酒花中单萜醇化合物相互转化... 单萜化合物是酒花和啤酒中香气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酒花香气特征,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两种形式存在。本文重点阐述了酒花中单萜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控制其合成的关键酶和基因以及酒花中单萜醇化合物相互转化关键酶的研究进展。此外,本文还综述了酒花与啤酒中单萜化合物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糖苷结合态单萜化合物的结构、含量及其分析方法,并对单萜化合物在啤酒中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花 啤酒 香气化合物 单萜 生物合成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糌粑为原料的华夫饼干货架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婧婷 臧思宁 +2 位作者 张菀坤 陈辰 郭顺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9-123,137,共6页
为明确以糌粑为原料的华夫饼干的货架期,将华夫饼分别贮存于50和70℃条件下进行货架期加速实验,对华夫饼进行感官评价、质构测定和过氧化值测定,比较加速实验条件下华夫饼的货架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 为明确以糌粑为原料的华夫饼干的货架期,将华夫饼分别贮存于50和70℃条件下进行货架期加速实验,对华夫饼进行感官评价、质构测定和过氧化值测定,比较加速实验条件下华夫饼的货架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BHQ)比较其对防止糌粑华夫饼干氧化哈败的效果。结果发现,50℃加速条件下存放12 d后,糌粑华夫饼干的品质迅速下降,产品硬度下降49.53%,脆度下降58.02%,过氧化值上升0.84倍;70℃时品质下降更严重。综合过氧化值与感官评价,确定过氧化值达0.086 g/100 g时,华夫饼干开始出现明显哈败味,由此作为贮藏终点预测产品在常温(20℃)下的货架期仅为30 d。当原料中添加TBHQ后,华夫饼过氧化值增速放缓,说明TBHQ对糌粑饼干的氧化反应起到一定的阻止作用。经预测,添加0.2 g/kg TBHQ后糌粑华夫饼干的货架期(常温20℃)可达6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糌粑 华夫饼 哈败 货架期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小米蒸煮食味品质评价及比较 被引量:32
19
作者 张凡 李书田 +1 位作者 王显瑞 沈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29,共7页
为了更好地评价小米的食用品质,本研究以10种小米为对象,采用模糊感官综合评价以及电子舌技术分析其食味品质,探究不同小米理化特性、蒸煮品质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中谷2号’、’黄金谷’和’峰红谷’食味品质最佳,’赤谷’系列及’... 为了更好地评价小米的食用品质,本研究以10种小米为对象,采用模糊感官综合评价以及电子舌技术分析其食味品质,探究不同小米理化特性、蒸煮品质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中谷2号’、’黄金谷’和’峰红谷’食味品质最佳,’赤谷’系列及’红苗压破车’口感最差。电子舌判别因子分析可以区别分类出不同口感等级的小米粥,与感官评价结果相符。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小米粥感官评价预测模型,其相关系数为0.91。就蒸煮品质而言,’中谷2号’具有高吸水率、膨胀率、稠度以及黄度值的蒸煮品质特点,反之,’赤谷’系列及’红苗压破车’色泽灰暗不明亮,且稠度、固形物含量低。小米粥的食味品质与蛋白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颗粒直径、硬度和千粒重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蒸煮食味品质 模糊感官评价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储藏过程品质变化及其动力学 被引量:29
20
作者 赵卿宇 郭辉 +1 位作者 陈博睿 沈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04-212,共9页
为了探讨储藏温度对大米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辽星’大米为对象,研究其在不同储藏温度(15℃、室温20~25℃、37℃)下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初步确定各指标所符合的动力学模型,旨在为大米储藏期间品质变化和含量预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储... 为了探讨储藏温度对大米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辽星’大米为对象,研究其在不同储藏温度(15℃、室温20~25℃、37℃)下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初步确定各指标所符合的动力学模型,旨在为大米储藏期间品质变化和含量预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储藏期间温度越高,对大米胚乳表面形态影响越大,37℃储藏300 d时大米已达到劣质水平。储藏期间大米的理化性质、外观特性、质构、蒸煮和糊化特性均发生明显改变,且温度越高,变化越大。综合脂肪酸值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来看,大米在15℃、室温和37℃下的储藏期分别为240、180、120 d,超过这个期限大米品质会受到影响。此外,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表明,储藏温度越高,大米储藏结束时的1-丁醇、二甲基二硫、环己酮浓度越高,故这些物质可能是大米储藏过程中产生不良气味的关键物质,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储藏温度下的大米在气味组分上已具有明显差异。在动力学模型上,采用零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大米储藏过程中的脂肪质量分数、膨胀率、米汤pH值、米汤固形物含量、脂肪酶活力、脂肪酸值和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变化规律,一级动力学模型则可较好地反映巯基质量分数和吸水率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储藏 品质变化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