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褪黑素处理对枸杞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邓淑芳 王鹏 +4 位作者 张怀予 雷昊霖 崔美丽 马文平 王军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8-204,共7页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处理对枸杞鲜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该实验以"宁杞5号"鲜果为材料,分别用0(对照)、25、50和75μmol/L的褪黑素溶液浸泡处理,分析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处理对枸杞鲜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该实验以"宁杞5号"鲜果为材料,分别用0(对照)、25、50和75μmol/L的褪黑素溶液浸泡处理,分析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色泽、硬度、固酸比、总酚含量、类黄酮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等生理与品质指标的变化,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贮藏果实品质变化规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褪黑素处理降低了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延缓了色泽、硬度、固酸比等品质指标的下降。此外,褪黑素处理还能清除果实内活性氧,促进总酚和类黄酮等物质的积累,并减缓类胡萝卜素的分解。由此可见,外源褪黑素处理可抑制贮藏期间枸杞果实的衰老过程,保持果实贮藏品质,其中以50μmol/L褪黑素处理枸杞鲜果的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枸杞 生理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全粉加工关键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振亚 曹晓虹 +1 位作者 张佳佳 韩立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4-321,共8页
马铃薯块茎因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而被公认为全营养食品。马铃薯全粉是以马铃薯块茎为原料,经过多道工艺制成的颗粒状或粉状产品,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和风味,而且便于储存和运输,已成... 马铃薯块茎因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而被公认为全营养食品。马铃薯全粉是以马铃薯块茎为原料,经过多道工艺制成的颗粒状或粉状产品,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和风味,而且便于储存和运输,已成为马铃薯深加工产业链中重要的中间原料。文中简单介绍了马铃薯全粉的分类、特点以及加工工艺,重点阐述了加工环节中原料选择、去皮、护色、熟化、干燥和降低细胞破损率等关键工艺,并提出了促进高品质马铃薯全粉生产的建议,以期推动马铃薯全粉加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实现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马铃薯全粉 关键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香内生真菌塞缪尔斯木霉Trichoderma samuelsii 2-63菌株的鉴定及其抗真菌活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莉 屈欢 +2 位作者 郭震 王军节 张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7-387,共11页
植物病原真菌是导致作物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发低毒高效的抑菌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百里香植株茎中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2-63菌株,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塞缪尔斯木霉Trichoderma samuelsii。... 植物病原真菌是导致作物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发低毒高效的抑菌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百里香植株茎中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2-63菌株,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塞缪尔斯木霉Trichoderma samuelsii。平板拮抗活性表明:T.samuelsii 2-63菌株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均达70.0%以上,其中对枸杞黑霉病菌Alternaia alternata拮抗活性最高可达87.1%;平板共培养试验表明:T.samuelsii 2-63菌株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也表现出对病原菌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在31.0%~68.5%;但T.samuelsii 2-63菌株液体发酵液和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较低。抑菌活性结果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samuelsii 2-63菌株抑菌活性的关键成分为VOCs,其主要组分为6-戊基-2H-吡喃-2-酮(6-PP)。探索性试验表明:固体发酵条件下,大米培养基比大麦培养基更利于6-PP的产生,最大产量为38.6 mg/mL;浅层液体培养条件下,6-PP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培养第15天时产量最大,为0.1 mg/mL。该研究结果为基于木霉菌的微生物菌剂和农药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 内生真菌 塞缪尔斯木霉 抑菌活性 6-戊基-2H-吡喃-2-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预处理方法建立苜蓿营养成分近红外快速分析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纳嵘 任晋东 +2 位作者 胡波 赵强 雷茜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43,共7页
为了探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在苜蓿常规营养成分预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建立苜蓿干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实现苜蓿草营养成分快速测定,该试验采集苜蓿样本94份,结合改进最小二乘回归法(MPL... 为了探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在苜蓿常规营养成分预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建立苜蓿干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实现苜蓿草营养成分快速测定,该试验采集苜蓿样本94份,结合改进最小二乘回归法(MPLS),使用4种数学处理方法与5种散射校正方法相结合共20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苜蓿样本建模的影响,得出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建模方法,建立苜蓿含水量(Moisture)、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灰分(Ash)6种常规营养成分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并通过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苜蓿Moisture、CP、EE、ADF、NDF和Ash 6种常规营养成分预测模型的交叉验证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2419、0.4615、0.1812、0.8848、1.4332,0.4227;定标决定系数(RSQ)分别为0.9632、0.9257、0.9879、0.9745、0.9511、0.9726;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9614、0.8715、0.8554、0.9513、0.9218、0.8246;预测标准误差(SEP)分别为0.317、0.551、0.253、3.732、2.332、0.709;交叉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V)分别为3.372、3.403、1.925、1.418、3.668、1.660。说明所建成的模型对苜蓿中Moisture、CP、NDF的含量能精准预测,对EE、ADF、Ash的含量不能精准预测,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苜蓿 营养成分 改进最小二乘回归法(MPLS) 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DDGS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纳嵘 胡波 +2 位作者 尹慧 崔晓萌 雷茜 《饲料博览》 CAS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为准确测定玉米DDGS中蛋白质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改进最小二乘回归法(MPLS),以65个不同来源的玉米DDGS为样品,建立玉米DDGS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内部交叉验证标准误差(SECV)为0.0957,交叉验证... 为准确测定玉米DDGS中蛋白质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改进最小二乘回归法(MPLS),以65个不同来源的玉米DDGS为样品,建立玉米DDGS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内部交叉验证标准误差(SECV)为0.0957,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为0.9888,外部交叉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V)为3.60。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可准确预测玉米DDGS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近红外光谱 玉米DDGS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精油对苹果梨采后青霉病的控制及感官和质地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聪 沈浩 +3 位作者 蒲国顺 任丽 李贞子 王军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19-225,共7页
为探讨花椒精油在苹果梨采后病害控制中的应用效果,首先比较分析精油对主要采后病原扩展青霉和链格孢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随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设计筛选优化花椒精油控制采后青霉病的熏蒸浓度和时间,并测定分析精油对果实贮藏期... 为探讨花椒精油在苹果梨采后病害控制中的应用效果,首先比较分析精油对主要采后病原扩展青霉和链格孢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随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设计筛选优化花椒精油控制采后青霉病的熏蒸浓度和时间,并测定分析精油对果实贮藏期间感官和质地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精油对扩展青霉的体外抑制效果优于链格孢菌;含量为14.2μL/L的花椒精油熏蒸5.6 h对损伤接种果实青霉病的控制效果最佳;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花椒精油对果实香气的影响体现在贮藏初期,但对果实味觉、质地和色泽未产生不良影响;质地多面性分析表明,精油处理可延缓果实硬度和脆度的下降,并抑制胶黏性和黏着性升高。由此表明,花椒精油熏蒸在控制苹果梨果实采后青霉病和保持果实质地品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梨 花椒 精油 抑菌 质地多面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芹酚处理对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的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军节 李贞彪 +6 位作者 张怀予 王鹏 范春霞 陈善贵 崔美丽 邓淑芳 赵鲁迺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9-233,240,共6页
为探究香芹酚处理对宁夏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的控制,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香芹酚对宁夏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生长、菌落形态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在活体条件下研究了其对枸杞黑霉病的控制效果以及对果实过氧化物酶(... 为探究香芹酚处理对宁夏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的控制,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香芹酚对宁夏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生长、菌落形态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在活体条件下研究了其对枸杞黑霉病的控制效果以及对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离体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处理能显著抑制A.alternata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其抑制效果存在浓度依赖效应;与对照相比,浓度为8μL/L香芹酚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0.81%和57.17%;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香芹酚处理的A.alternata菌丝量少,表面粗糙,粗细不均匀,部分出现塌陷,孢子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进一步体内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处理枸杞果实能抑制损伤接种黑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扩展速度,并且处理还能提高果实的POD和PAL活性。由此可见,香芹酚可以通过直接治愈和间接诱导抗性来控制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在采后病害控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黑霉病 香芹酚 采后病害 链格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粉霉病病原菌鉴定及三种药物对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范春霞 王军节 +1 位作者 彭期定 王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8-83,共6页
为明确甜瓜粉霉病真菌病原菌,以自然发粉霉病的甜瓜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分离和单孢纯化得其病原,并进行rDNA-ITS克隆测序、BLAST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该病原菌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以菌丝... 为明确甜瓜粉霉病真菌病原菌,以自然发粉霉病的甜瓜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分离和单孢纯化得其病原,并进行rDNA-ITS克隆测序、BLAST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该病原菌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以菌丝扩展和孢子萌发抑制率、毒力回归方程、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最小抑菌浓度(MIC)为指标,通过体外试验研究了硅酸钾、香芹酚和月桂酸三种药物对T.roseum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硅酸钾、香芹酚和月桂酸浓度依次为2.00、0.08和0.16g/L时,三种药物对T.roseum的菌丝扩展抑制率分别为65.94%、68.60%和80.41%,对应的EC50分别为1.39、0.71和0.90g/L;硅酸钾、香芹酚和月桂酸浓度依次为2.00、0.08和0.16g/L时,药物对T.roseum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1.24%、70.04%和77.53%,对应的EC50分别为1.25、0.05和0.09g/L。硅酸钾、香芹酚和月桂酸三种药物的MIC分别是1.50、0.08和0.12g/L。由此可知:三种药物均可体外抑制T.roseum,具有控制甜瓜粉霉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单端孢 硅酸钾 香芹酚 月桂酸 抑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雪花全粉-小麦复合粉面包的烘焙品质优化 被引量:14
9
作者 罗慧 张佳佳 +3 位作者 姬燕 邓筱语 沙丽 韩立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6-141,共6页
以面包的比容、硬度、弹性及感官评价作为评价指标,以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优化法研究了马铃薯雪花全粉、谷朊粉及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小麦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质量分数)及以上的马铃薯雪花全粉对面包的比容、... 以面包的比容、硬度、弹性及感官评价作为评价指标,以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优化法研究了马铃薯雪花全粉、谷朊粉及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小麦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质量分数)及以上的马铃薯雪花全粉对面包的比容、质地及感官品质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谷朊粉、TG酶对这种恶化现象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添加马铃薯雪花粉26%(质量分数),谷朊粉2. 0%(质量分数)、TG酶0. 13%(质量分数),此时面包的综合评分最高,改善了面包品质。该研究为马铃薯雪花粉在面包及其他面制食品中的利用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雪花全粉 比容 质地 响应面 面包烘焙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枸杞果糕配方优化与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鲁丹游 马忠梅 +7 位作者 张怀予 贺捷群 马梦媛 刘亚丽 索菲娅 高云飞 陶媛媛 马进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0-147,共8页
为改善传统枸杞果糕口感和营养,辅以葡萄和菊花,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对复合枸杞果糕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感官和质构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其品质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白砂糖17.10%,柠檬酸0.18%,复合果浆30.30%,复合胶2.12%时... 为改善传统枸杞果糕口感和营养,辅以葡萄和菊花,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对复合枸杞果糕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感官和质构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其品质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白砂糖17.10%,柠檬酸0.18%,复合果浆30.30%,复合胶2.12%时,制成的复合枸杞果糕具有良好的品质,感官评分为79.83分,且弹性好,软硬适中,组织紧致,劲道不粘牙;抗氧化能力也均高于葡萄与菊花复合果糕,以及各原料分别单独制成的果糕,其类胡萝卜素含量27.33 mg/100 g,总酚含量73.96 mg/100 g,黄酮11.66 mg/100 g,DPPH自由基清除率42.7%,铁离子还原力18.51 mmol/L。该研究为复合型枸杞果糕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果糕 响应面优化 相关性分析 品质特性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面包复合改良剂优化及其品质的主成分分析法多指标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怀予 沈世爽 +4 位作者 张浩 林勤 向爱源 蒲晓菊 王军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32-241,共10页
为探讨改良剂对枸杞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设计,优化复合改良剂的最佳配方,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法对改良组枸杞面包、枸杞组和空白组面包的品质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复合改良剂最佳配方:以面粉为基重,谷朊粉... 为探讨改良剂对枸杞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设计,优化复合改良剂的最佳配方,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法对改良组枸杞面包、枸杞组和空白组面包的品质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复合改良剂最佳配方:以面粉为基重,谷朊粉2.0g/100g、硬脂酰乳酸钠0.4g/100g、Vc16.4mg/100g、葡萄糖氧化酶19.5mg/100g,且以此配方烘制的改良组面包的比容与高径比分别是空白组的1.34和1.11倍、枸杞组的1.06和1.15倍;贮藏期间改良组面包的水分散失速率、硬度上升速率都显著低于空白组与枸杞组;PCA显示,空白组与枸杞组在贮藏3d后,其弹柔性、黏附性、面包外观、组织结构等品质开始下降,硬度和内聚性显著增加,表皮色泽变暗。改良组面包在弹性、水分含量、高径比、比容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品质,且与空白组和枸杞组有明显的区分。本研究对枸杞营养面包开发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面包 响应面设计 复合型改良剂 品质 主成分分析(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蛋白质组分析的粉红单端孢菌蛋白提取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鹏 王军节 李贞彪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9-216,共8页
为了优化一种适用于粉红单端孢菌双向电泳的蛋白质提取方法,以期为蛋白质组学水平研究粉红单端孢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以分离纯化后的粉红单端孢菌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超声-TCA-丙酮、超声-磷酸-TCA-丙酮、超声-SDS、超声-TCA/丙酮-酚... 为了优化一种适用于粉红单端孢菌双向电泳的蛋白质提取方法,以期为蛋白质组学水平研究粉红单端孢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以分离纯化后的粉红单端孢菌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超声-TCA-丙酮、超声-磷酸-TCA-丙酮、超声-SDS、超声-TCA/丙酮-酚/SDS联合抽提和TCA/丙酮-酚/SDS联合抽提等5种方法提取菌体蛋白质,通过对比分析蛋白质含量以及纯度筛选出2种较好的提取方法。在筛选聚丙烯酰胺电泳凝胶浓度的基础上,再通过双向电泳对比分析,得出最佳的蛋白质提取方法。结果表明,12%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获得的单向电泳图谱背景清晰且无严重的拖尾现象,超声-TCA/丙酮-酚/SDS联合抽提法获得蛋白样品的质量浓度和含量分别为6.650mg/mL和2.993mg/g,该法提取蛋白通过SDS-PAGE分析条带清晰,双向电泳分析可获得1238个独立清晰的蛋白点。由此可知,超声-TCA/丙酮-酚/SDS联合抽提法获得的粉红单端孢菌体蛋白适合于双向电泳分析及蛋白质组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单端孢 蛋白质组 蛋白质提取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的链格孢菌体蛋白提取方法的筛选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贞彪 王军节 王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8-144,共7页
为筛选出一套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的链格孢菌蛋白的提取方法,以该菌为研究材料,首先采用TCA-丙酮法、磷酸-TCA-丙酮法、SDS提取法和TCA/丙酮-SDS/酚抽提法分别提取菌丝蛋白质,然后进行蛋白质浓度的测定和单向SDS-PAGE试验,并建立双向电... 为筛选出一套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的链格孢菌蛋白的提取方法,以该菌为研究材料,首先采用TCA-丙酮法、磷酸-TCA-丙酮法、SDS提取法和TCA/丙酮-SDS/酚抽提法分别提取菌丝蛋白质,然后进行蛋白质浓度的测定和单向SDS-PAGE试验,并建立双向电泳体系。结果表明:TCA/丙酮-SDS/酚抽提法所获得的蛋白质浓度为15.9 mg/mL,分别是其他三种方法所得蛋白浓度的2.64、4.61和1.43倍;SDS-PAGE图谱中形成的条带数目最多、丰度最好;所获得的2-DE图谱背景清晰干净,无明显的横纵条纹,分辨率高,可辨别的蛋白质点数为1 138个,是TCA-丙酮法所分离蛋白点数的1.89倍。由此可知,TCA/丙酮-SDS/酚抽提法为链格孢菌蛋白提取的最优方法,该方法所提取的蛋白质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及后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 采后病害 蛋白质提取 双向电泳 TCA/丙酮-SDS/酚抽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兰多糖涂膜对鲜切苹果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于淑坤 王金晶 +2 位作者 罗进 向玥 曹晓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7期150-153,157,共5页
以鲜切“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浓度为0.5%、1.0%、1.5%的普鲁兰多糖浸泡处理,探究普鲁兰多糖涂膜对鲜切“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从硬度、失重率、色泽、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菌落总数等方面评价对鲜... 以鲜切“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浓度为0.5%、1.0%、1.5%的普鲁兰多糖浸泡处理,探究普鲁兰多糖涂膜对鲜切“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从硬度、失重率、色泽、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菌落总数等方面评价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普鲁兰多糖涂膜可延缓鲜切苹果硬度下降,减少水分和酸性成分的流失,减缓褐变程度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抑制苹果表面微生物的繁殖,较好地维持了鲜切苹果的感官品质。在研究的3个浓度中,在4℃冷藏条件下1.0%普鲁兰多糖处理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苹果 普鲁兰多糖 涂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异引物的葡萄灰霉病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15
作者 李欢欢 苏倩 +1 位作者 吴阳 于淑坤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92-96,120,共6页
[目的]建立葡萄灰霉病的快速检测体系。[方法]以灰霉菌的RNA聚合酶Ⅱ大亚基基因(RPB2)序列为检测靶标,设计并筛选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建立基于特异引物的葡萄灰霉病检测体系,对引物的特异性、准确性、灵敏性进行验... [目的]建立葡萄灰霉病的快速检测体系。[方法]以灰霉菌的RNA聚合酶Ⅱ大亚基基因(RPB2)序列为检测靶标,设计并筛选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建立基于特异引物的葡萄灰霉病检测体系,对引物的特异性、准确性、灵敏性进行验证。[结果]引物能从15种真菌DNA中特异检测出灰霉菌;能从发病的葡萄果实中检测出灰霉菌;能在葡萄感染灰霉菌24 h后检测出条带,最低检出限为4 pg。[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特异引物的具有较好特异性、准确性、灵敏性的葡萄灰霉病检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菌 特异性引物 快速检测 准确性 灵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