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中安宁2006年"3·29"重大森林火灾火烧迹地里没有人为干扰的火烧后光叶石栎灌木林设置样地,并在距离火烧迹地1km处未过火灌木林设置样地做对照,通过外业调查可燃物类型、高度和载量等并在实验室测定活灌木、死可燃物...在滇中安宁2006年"3·29"重大森林火灾火烧迹地里没有人为干扰的火烧后光叶石栎灌木林设置样地,并在距离火烧迹地1km处未过火灌木林设置样地做对照,通过外业调查可燃物类型、高度和载量等并在实验室测定活灌木、死可燃物和CWD的热值、灰分质量分数和点着温度,以单位面积热量为关键指标,对比研究了火烧迹地和未过火灌木林的燃烧性。结果表明,研究样地中火烧迹地光叶石栎灌木林里死可燃物、活可燃物、CWD及总的单位面积热量分别为98 512.51 k J/m2、33 744.36 k J/m2、55 091.52 k J/m2和187 348.39k J/m2,达到较高的值,火烧迹地灌木林总的单位面积热量超过未过火对比灌木林168 944.83 k J/m2;火烧迹地光叶石栎灌木林仍然具有很强的燃烧性,一旦着火,很可能继续释放出大量的热,仍然有可能发展成重大森林火灾,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展开更多
【目的】应用线粒体DNA条形码技术对尤犀金龟属(Eupatorus Burmeister,1847)昆虫物种界定进行探索,以解决该属物种形态鉴定困难的问题。【方法】基于尤犀金龟属物种线粒体cox1和cox2基因序列数据集,使用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目的】应用线粒体DNA条形码技术对尤犀金龟属(Eupatorus Burmeister,1847)昆虫物种界定进行探索,以解决该属物种形态鉴定困难的问题。【方法】基于尤犀金龟属物种线粒体cox1和cox2基因序列数据集,使用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ABGD)和Bayesian Poisson Tree Processes(bPTP)对3个形态种进行分子物种界定,并与形态学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ABGD方法时,cox1数据集的界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cox2数据集的界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存在差异;使用bPTP方法时,2种数据集的界定结果均远高于形态学鉴定结果,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度划分。【结论】cox1是更适合用于鉴定尤犀金龟属昆虫的DNA条形码,使用ABGD方法时,其数据集界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利用分子界定与形态特征鉴定相结合,可极大地提高鉴定效率和准确性。展开更多
文摘在滇中安宁2006年"3·29"重大森林火灾火烧迹地里没有人为干扰的火烧后光叶石栎灌木林设置样地,并在距离火烧迹地1km处未过火灌木林设置样地做对照,通过外业调查可燃物类型、高度和载量等并在实验室测定活灌木、死可燃物和CWD的热值、灰分质量分数和点着温度,以单位面积热量为关键指标,对比研究了火烧迹地和未过火灌木林的燃烧性。结果表明,研究样地中火烧迹地光叶石栎灌木林里死可燃物、活可燃物、CWD及总的单位面积热量分别为98 512.51 k J/m2、33 744.36 k J/m2、55 091.52 k J/m2和187 348.39k J/m2,达到较高的值,火烧迹地灌木林总的单位面积热量超过未过火对比灌木林168 944.83 k J/m2;火烧迹地光叶石栎灌木林仍然具有很强的燃烧性,一旦着火,很可能继续释放出大量的热,仍然有可能发展成重大森林火灾,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
文摘【目的】应用线粒体DNA条形码技术对尤犀金龟属(Eupatorus Burmeister,1847)昆虫物种界定进行探索,以解决该属物种形态鉴定困难的问题。【方法】基于尤犀金龟属物种线粒体cox1和cox2基因序列数据集,使用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ABGD)和Bayesian Poisson Tree Processes(bPTP)对3个形态种进行分子物种界定,并与形态学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ABGD方法时,cox1数据集的界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cox2数据集的界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存在差异;使用bPTP方法时,2种数据集的界定结果均远高于形态学鉴定结果,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度划分。【结论】cox1是更适合用于鉴定尤犀金龟属昆虫的DNA条形码,使用ABGD方法时,其数据集界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利用分子界定与形态特征鉴定相结合,可极大地提高鉴定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