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2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种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致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85
1
作者 张文辉 祖元刚 刘国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512-1520,共9页
从保护生态学的观点出发 ,对 1 0个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生境条件、种群数量动态、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系、种群的生命表、生殖力表、有性生殖、无性繁殖等种群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了濒危植物以光合、蒸腾、呼吸为主的生理... 从保护生态学的观点出发 ,对 1 0个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生境条件、种群数量动态、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系、种群的生命表、生殖力表、有性生殖、无性繁殖等种群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了濒危植物以光合、蒸腾、呼吸为主的生理生态学规律 ;预测种群数量动态的 Leslie矩阵、刻画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模型、刻画种群生长和数量增长的 Logistic方程和多元回归模型所反映出的生态学特征。分析了濒危植物种群动态、发展趋势以及在内外因素作用下的生态学特征和过程。针对濒危植物保护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生态学角度对我国未来濒危植物保护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种群生态学特征 致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透视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仁忠 祖元刚 聂绍荃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5-80,共6页
植物种群生殖生态学是当今国际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体系,但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报道很少.在综合大量国外文献的基础上,初步论述了植物种群生殖生态学的概念、产生和发展、主要研究领域及其在我国的发... 植物种群生殖生态学是当今国际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体系,但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报道很少.在综合大量国外文献的基础上,初步论述了植物种群生殖生态学的概念、产生和发展、主要研究领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群 生殖生态学 生殖生物学 生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的新型提取技术功能特性与改性及应用现状研究新进展
3
作者 王晓念 吕敏 +3 位作者 凡欣雨 吕新铭 袁肖寒 顾成波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9期1-5,共5页
植物蛋白作为可持续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及碳中和战略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蛋白提取方法、功能特性及改性方法、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提出了应对当前挑战的新方案。提出了新型蛋... 植物蛋白作为可持续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及碳中和战略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蛋白提取方法、功能特性及改性方法、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提出了应对当前挑战的新方案。提出了新型蛋白植物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工智能导向下的多技术协同提取体系、植物蛋白加工技术的改进和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向。本文旨在为植物蛋白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顺应健康与绿色的时代发展需求。为实现植物蛋白产业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 新型提取技术 功能特性与改性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非同化器官光合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文杰 张衷华 +3 位作者 祖元刚 贺海升 关宇 李文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6,共9页
薇甘菊因为其在新生境的强入侵能力而臭名昭著,有关其入侵的光合生理原因主要集中在叶片光合速率研究,而对非同化器官光合特性少见报道。以叶片为对照,对非同化器官花、果、茎、根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PSII光化效率以及不同器官光合碳... 薇甘菊因为其在新生境的强入侵能力而臭名昭著,有关其入侵的光合生理原因主要集中在叶片光合速率研究,而对非同化器官光合特性少见报道。以叶片为对照,对非同化器官花、果、茎、根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PSII光化效率以及不同器官光合碳固定对群落碳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尽管非同化器官光合电子传导速率均低于叶片,但是其色素利用效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显著高于叶片。在生殖生长季节,叶片光合能力明显下降的时期内,非同化器官的光合碳固定对薇甘菊生长起到积极作用。把不同器官的光合碳固定量尺度放大到群体水平发现,基于使用红外线CO2分析法和叶绿素荧光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单位土地面积上分布的薇甘菊非同化器官(生殖器官、茎和根等)分别占群体总光合能力的19%和49%,说明非同化器官光合在薇甘菊生长和入侵中可能具有的重要作用。尽管薇甘菊叶片为典型C3植物特征,结果发现了茎以及主叶脉内存在类似C4途径的、具有丰富叶绿体的维管束鞘结构。C4途径的光合效率远比C3植物高可能是薇甘菊非同化器官光合叶绿素效率高于叶片的一个原因,尚需要更多的直接生化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非同化器官 光合碳固定 光合电子传导速率 PSII光化效率 饱和光合速率 维管束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生产中固形废弃物生态化利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9
5
作者 杨磊 夏禄华 +1 位作者 张衷华 祖元刚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7,19,共5页
论述了目前我国植物提取生产中固形废弃物生态化利用问题,重点介绍了植物提取生产中固形废弃物生态化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通过生物质固化成型与无氧热解技术处理植物提取生产中固形废弃物这一技术,将植物提取生产中固形废弃物... 论述了目前我国植物提取生产中固形废弃物生态化利用问题,重点介绍了植物提取生产中固形废弃物生态化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通过生物质固化成型与无氧热解技术处理植物提取生产中固形废弃物这一技术,将植物提取生产中固形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炭、生物质焦油、生物质醋液和生物质燃气等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并论证了这一生态化利用技术的经济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固形废弃物 生态化利用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效应带促进红松生长的光合生理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文杰 祖元刚 +2 位作者 杨逢建 王慧梅 王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318-2326,共9页
以一个经过 1 2 a边缘效应带处理的 1 4年生红松幼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 3种宽度 ( 4 m,6m,8m)边缘效应带及保留带内红松幼树的光合日进程、碳素日积累量及相关生理生态学因子 (光照、气孔导度、小枝木质部水势、叶片温度、叶... 以一个经过 1 2 a边缘效应带处理的 1 4年生红松幼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 3种宽度 ( 4 m,6m,8m)边缘效应带及保留带内红松幼树的光合日进程、碳素日积累量及相关生理生态学因子 (光照、气孔导度、小枝木质部水势、叶片温度、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 )的研究 ,探讨了造成不同效应带和保留带内红松生长差异的光合生理生态学原因。结果 :4m效应带光照不足引起的碳素日积累量过低导致红松生长较差 ,8m效应带气孔导度过低引起的光合午休现象导致了碳素日积累量低、红松生长较差。 8m效应带引起气孔导度下降的因素主要是过强光照引起叶片温度较高、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较大以及小枝木质部水势过低。研究认为 ,太宽的 8m带和太窄的 4m带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光合生理生态学的不适应 ,导致生长水平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效应带 红松 光合生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林世界生物圈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26
7
作者 刘林馨 刘传照 毛子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4,共7页
丰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小兴安岭山脉的中段,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为典型而完整的北温带原始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之一。本文从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角度,采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等研究方法,对丰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6项... 丰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小兴安岭山脉的中段,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为典型而完整的北温带原始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之一。本文从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角度,采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等研究方法,对丰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6项主要功能共11个指标及其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丰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涵养水源的总量为4122.90×104m3/a,固土能力为173.98×104m3/a,固碳量为63865.6t/a,释放O2的总量为170853.1t/a,积累营养物质总量为337.87t/a,吸收SO2量为2646.76t/a,削减粉尘量为376840.68t/a,提供负离子总计3.84×1023个/a。丰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经济价值为107273.34×104元/a,其单位面积价值为61658.43元/(hm2·a)。总价值中,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及固碳和释放O2的功能价值占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76.8%。以涵养水源价值占的比例最大,为31%,按各项生态功能价值的大小排序为:森林年涵养水源的价值>保育土壤的价值>固碳和释放O2的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净化空气的价值>积累营养物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林 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服务 红松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灵山辽东栎林植物生态场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丛沛桐 于景华 +1 位作者 赵则海 祖元刚 《木本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7-151,共5页
依据能量学原理 ,提出了一套植物生态场计算方法 ,并用于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物种相互作用研究。经计算 ,辽东栎种群生态场作用半径为 1 5m ,大叶白蜡 -胡枝子种群间生态干涉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
关键词 生态场 辽东栎种群 作用半径 植物 东灵山 山毛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态提取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9
作者 祖元刚 罗猛 牟璠松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共4页
植物生态提取业中的生态化工艺是模拟生物圈的物质生产过程设计的新的工艺形式,它包括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排放、从植物提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到再生产品的一整套的工艺流程。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多重角度阐述了植... 植物生态提取业中的生态化工艺是模拟生物圈的物质生产过程设计的新的工艺形式,它包括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排放、从植物提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到再生产品的一整套的工艺流程。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多重角度阐述了植物生态提取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我国植物生态提取业的内涵及目前存在的四大“瓶颈”和突破“瓶颈”的六大关键技术。阐述了我国植物生态提取业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态提取业 生态化工艺理论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红景天有性生殖过程及濒危原因的生态学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祖元刚 唐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6-340,共5页
研究了高山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的生殖生态学特性,并探讨了其致濒的原因。高山红景天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腺质绒毡层,初生造孢细胞直接行小孢子母细胞功能,小孢子四分体呈四面体形,小孢子形成初... 研究了高山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的生殖生态学特性,并探讨了其致濒的原因。高山红景天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腺质绒毡层,初生造孢细胞直接行小孢子母细胞功能,小孢子四分体呈四面体形,小孢子形成初期有败育现象,成熟花粉2细胞,有二种类型花粉。胚珠倒生,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胚囊发育属蓼型。高山红景天花粉败育是其濒危的内因,恶劣的生境条件及其大规模人工采挖是其濒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红景天 配子体发育 环境条件 濒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植物生态位宽度影响程度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颜廷芬 丛沛桐 +1 位作者 刘兴华 祖元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38,共4页
通过对东北羊草草原样地实测,研究了各种环境因子影响下,生态位宽度的取值范围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羊草种群在土壤含水量为13%~21%时具有较大的生态位,pH值适应区间为8.20~9.95,羊草与拂子茅等种群对光能... 通过对东北羊草草原样地实测,研究了各种环境因子影响下,生态位宽度的取值范围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羊草种群在土壤含水量为13%~21%时具有较大的生态位,pH值适应区间为8.20~9.95,羊草与拂子茅等种群对光能利用率均较大,但羊草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处于建群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生态位宽度 羊草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叶沙参分布区域和生物学生态学习性的调查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文辉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9-217,共9页
濒危植物裂叶沙参(AdenophoralobophylaHong)已发现的天然分布区在四川西北部金川县的安宁、曾大、卡撒、马尔邦、观音桥五个乡,分布面积估计不超过5000km2,根据文献记载和50年代采集的标本分析,... 濒危植物裂叶沙参(AdenophoralobophylaHong)已发现的天然分布区在四川西北部金川县的安宁、曾大、卡撒、马尔邦、观音桥五个乡,分布面积估计不超过5000km2,根据文献记载和50年代采集的标本分析,裂叶沙参的分布区正在缩小。裂叶沙参以有性生殖为主,在外界干挠和春旱严重的条件下也营无性生殖。在海拔2700m以下地区,裂叶沙参星散分布,生长发育不良,年龄结构老化,种群呈衰退趋势。在较为适生的海拔区间(2700-2900m),裂叶沙参生长正常,花果产量高,年龄结构合理。在海拔2900m以上地区,裂叶沙参分蘖数、花果量减少,个体寿命缩短。裂叶沙参所处群落可分为山杨、山棉花林;旱生多刺灌丛或灌丛;旱生灌草丛;和旱生草丛。裂叶沙参种群在各群落中均为伴生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裂叶沙参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叶沙参与泡沙参解剖生态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祖元刚 张文辉 +2 位作者 阎秀峰 吴双秀 周福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6-54,共9页
借助于光镜和扫描电镜,系统观察了濒危植物裂叶沙参(AdenophoralobophylaHong.)的根、芦头、茎和叶的解剖特征及茎、叶、种子的表面形态特征,并将有关性状与广布种泡沙参(A.potaniniKors... 借助于光镜和扫描电镜,系统观察了濒危植物裂叶沙参(AdenophoralobophylaHong.)的根、芦头、茎和叶的解剖特征及茎、叶、种子的表面形态特征,并将有关性状与广布种泡沙参(A.potaniniKorsh.)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沙参在叶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角质层初级雕纹及次级雕纹;叶片气孔形状及外拱盖外缘纹饰及内缘形状,保卫细胞上角质层薄厚及蜡质纹饰;叶表毛状体形状及纹饰,茎中皮层占茎横切面的比例;茎中有无髓纤维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相对于泡沙参,裂叶沙参单株叶面积大,生物量高,表皮角质层薄,单位面积内被毛数量少,栅栏组织薄,气孔周围蜡质沉积颗粒少;茎的直径大,皮层较薄等。这些特征表明裂叶沙参对旱生生境适应能力弱,而泡沙参对旱生生境适应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叶沙参 泡沙参 解剖学 生态适应 桔梗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态提取业中产品生态贸易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雪莹 张莹 +1 位作者 陈小强 祖元刚 《特产研究》 2011年第3期77-79,共3页
近几年,中国提取物产业发展迅速,中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发展势头良好,年平均增幅在20%以上,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植物提取物进入国际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国与国之间在实际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和检验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形成的技术... 近几年,中国提取物产业发展迅速,中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发展势头良好,年平均增幅在20%以上,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植物提取物进入国际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国与国之间在实际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和检验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形成的技术贸易壁垒和环境壁垒。通过生态技术途径突破贸易壁垒是中国植物提取物生态贸易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生态贸易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盐生藜科植物不同器官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苏宇航 宋晓倩 +2 位作者 郑晶文 张衷华 唐中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0-920,共11页
盐碱土区植物可利用营养匮乏是植物生物量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藜科(Chenopodiaceae)植物是盐碱环境中的最大类群,其整体营养策略对盐碱地育种和农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呼伦贝尔4种典型盐碱地藜科植物碱蓬(Suaeda glauca)、尖头... 盐碱土区植物可利用营养匮乏是植物生物量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藜科(Chenopodiaceae)植物是盐碱环境中的最大类群,其整体营养策略对盐碱地育种和农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呼伦贝尔4种典型盐碱地藜科植物碱蓬(Suaeda glauca)、尖头叶藜(Chenopodium acuminatum)、刺沙蓬(Salsola tragus)、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器官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试图揭示藜科植物C、N、P计量特征共性及其与土壤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1)藜科植物茎、叶N/P>16,根N/P<14;各器官C、N含量显著相关,且根C含量>茎C含量>叶C含量,N含量表现为叶N含量>茎N含量>根N含量,表明N元素从根、茎到叶之间具有良好的转移效率。(2)相对于C元素和N元素,各器官内P元素含量具有最大变异系数,叶P、茎P含量与叶N、根N含量显著正相关,根P含量与叶N、根N含量显著负相关,表明N、P元素在叶和根中具有较强的协调关系。(3)RDA排序表明土壤P是影响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的主要因素,土壤K是茎化学计量变异的主要因素,土壤N是根化学计量变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发现藜科植物通过叶N、叶P积累和N、P协调降低土壤N、P限制的影响,对于盐碱土营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藜科植物 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资源植物菥蓂对盐胁迫下生理生态及次生代谢产物响应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娜娜 刘同歌 +2 位作者 黄志慧 郑宝江 张玉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1-190,共10页
旨在探究盐胁迫下菥蓂生理生态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响应,为进一步研究在盐碱地上耐盐植株的种植奠定理论基础。以菥蓂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的方式进行培养,设置5个NaCl浓度梯度(0、50、100、150、200 mmol·L^(-1))来模拟不同强度盐胁... 旨在探究盐胁迫下菥蓂生理生态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响应,为进一步研究在盐碱地上耐盐植株的种植奠定理论基础。以菥蓂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的方式进行培养,设置5个NaCl浓度梯度(0、50、100、150、200 mmol·L^(-1))来模拟不同强度盐胁迫条件,分别在处理1、5、10、15 d采集菥蓂叶片,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光合参数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结果表明:菥蓂叶片中SOD、POD、CAT活性在盐胁迫1~15 d时均随盐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均在NaCl浓度为100 mmol·L^(-1)时,酶活性达到最高。丙二醛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先增后减;菥蓂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先增后减;菥蓂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盐浓度的升高基本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逐渐增大;菥蓂叶片中总黄铜、总酚、黑芥子苷的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由此可见,菥蓂对盐胁迫有较高的耐受性,在50~100 mmol·L^(-1)盐胁迫环境中能正常生长,该结果可为后续菥蓂耐盐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菥蓂 盐胁迫 生理响应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水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的植物组成和林分结构特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文杰 杜红居 +5 位作者 肖路 张建宇 仲召亮 周伟 张波 王洪元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6-176,共11页
【目的】探讨凉水自然保护区3类森林的植物组成和林分结构特征,以期为小兴安岭保护区科学管理及经营天然次生林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存在小兴安岭核心区的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典型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针叶林3类森林为对象,... 【目的】探讨凉水自然保护区3类森林的植物组成和林分结构特征,以期为小兴安岭保护区科学管理及经营天然次生林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存在小兴安岭核心区的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典型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针叶林3类森林为对象,详细调查乔木层(80块30 m×30 m样地)、灌木层(160块5 m×5 m样地)和草本层(160块1 m×1 m样地)的林分结构特征(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灌高、灌木直径、灌木盖度、草本株高、乔灌草密度等),分析种类组成并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及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和Alatalo指数),并采用方差分析、冗余分析(RDA)探究林分间的差异。【结果】3类森林有乔木28~30种、灌木22~25种、草本78~90种,其乔、灌、草植物种类差异明显,阔叶树种以白桦最多,针叶树种以兴安落叶松最多,灌木最多的是毛榛子,草本以蚊子草和小叶芹最多;针阔混交林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总体上高于针叶林和阔叶林,而阔叶林的均匀度高于其他2个森林类型;同一森林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3种森林类型中灌木层的均匀度高于其他层;从结构特征来看,树高和胸径平均为14和18 cm,树高和枝下高表现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木层冠幅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草本层每个种的平均多度与盖度表现为针叶林显著(P<0.05)高于针阔混交林;冗余排序分析表明,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多样性特征差异主要由草本层特征解释,而针阔叶混交林则主要受乔木层结构特征影响,其中阔叶林草本植物的多度、密度和株高等可解释48.4%~62.1%的多样性差异,针叶林可解释30.5%~44.3%;针阔混交林中显著影响多样性的林分特征表现为灌木地径>乔木枝下高>草本株高>乔木胸径,合计分析乔木层、灌木层的特征能解释多样性差异的38.8%~40.1%和27.4%~50.7%。【结论】凉水自然保护区乔木优势种以先锋树种白桦和兴安落叶松等为主,个体较小,尚需更长时间保护才能恢复为高质量森林资源;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在多样性保护中需关注;植物多样性能在林分结构恢复中得以协同提升,但不同森林类型差异明显,如针阔叶混交林调控乔木枝下高和灌木密度等更有效,而针叶林和阔叶则是调控草本密度或改善草本生长环境才能更有效改善植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灌草层 多样性 均匀度 丰富度 林分结构差异 冗余分析(RDA) 小兴安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逆境胁迫抗性及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苑海鹏 叶云舒 +2 位作者 司皓 纪秋研 张玉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6,共12页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是球囊菌门真菌与植物根系组成的共生体系,71%的维管植物有AM。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现下设1纲4目11科27属,约有300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AMF可以提高植物对干旱...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是球囊菌门真菌与植物根系组成的共生体系,71%的维管植物有AM。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现下设1纲4目11科27属,约有300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AMF可以提高植物对干旱、盐度、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和由其他生物引起的生物胁迫的抵抗力以及调节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本文综述了AMF对植物逆境胁迫和次生代谢产物影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AMF对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基因表达和次生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影响。总结了AMF提高植物逆境胁迫抗性和调节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方面的作用机理。旨在为深入研究AMF响应植物逆境胁迫和调节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逆境胁迫 次生代谢产物 植物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喜亭 张建宇 王文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44-50,共7页
探究森林个体、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有利于通过林分结构调整提高植物多样性。选择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该区域29块乔木样方、145块灌木、草本和更新层样方植物个体大小和乔、... 探究森林个体、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有利于通过林分结构调整提高植物多样性。选择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该区域29块乔木样方、145块灌木、草本和更新层样方植物个体大小和乔、灌、草本群落特征,记录植物科属种特征并计算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参数特征,揭示该区域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乔木层主要树种是落叶松(Larix gmelinii),相对多度为62.70%,其次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灌木则以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相对多度最高,达到79.26%;草本以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相对多度最大,达到17.02%;更新层主要树种是白桦,相对多度为81.75%。(2)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乔木层平均树高为14.55 m,平均胸径为15.22 cm,平均郁闭度为0.72,平均密度为0.13株·m-2。灌木层平均树高为0.71 m,地径为1.01 cm,盖度为23.92%,密度为15.22株·m-2。草本层高度为43.02 cm,盖度为60.59%。更新层平均高度为1.76 m,平均地径为1.16 cm,平均密度为0.08株·m-2。(3)冗余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密度与植物多样性变化关系最紧密。根据以上结果提出应该从个体特征和灌木保护指标着手,协同保护、提升生物多样性和维持良好林分结构等林分管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林分群落结构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城市森林绿地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量:103
20
作者 周伟 王文杰 +3 位作者 张波 肖路 吕海亮 何兴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1-1220,共10页
以长春城市森林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9种土壤指标并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对长春城市森林绿地土壤整体特征进行评级,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分析长春城市森林绿地不同林型、行政区、环路土壤肥力,结合ArcG IS分析长春城市森林绿地土... 以长春城市森林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9种土壤指标并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对长春城市森林绿地土壤整体特征进行评级,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分析长春城市森林绿地不同林型、行政区、环路土壤肥力,结合ArcG IS分析长春城市森林绿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以期对长春城市森林建设提供依据和建议。对比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所确定的分类等级(6等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4.51 g/kg)及其空间分布(大部分区域>30 g/kg)达到了2级、含量高的水平;全氮(均值1.37 g/kg)、碱解氮(均值133.04 mg/kg)、速效磷(均值38.47 mg/kg)及其空间分布均达到了3级以上水平;全钾(均值58.7 g/kg)和速效钾(均值255.85 mg/kg)及其空间分布达到1级、含量很高的水平;全磷平均含量0.51 g/kg,空间上大部分区域集中在0.4—0.6g/kg,为4级、含量中下水平。土壤pH为5.43—8.89,容重为1.11—1.62 g/cm^3。内梅罗综合肥力指数分析表明长春城市多数区域处于1.5—1.8之间,处于中等水平(4级制中排第3级)。不同林型间差异主要表现在pH、全氮、全磷和碱解氮(P<0.05),不同环路间差异主要在pH、有机质和全磷(P<0.05),而不同行政区间差异指标最多,为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pH(P<0.05)。综合肥力指数显示:景观林>单位附属林=农田防护林>道路林,绿园区>朝阳区>南关区>二道区>宽城区,1环>3=4环>2环>4环外。根据以上结果,可采取疏松土壤、枯枝落叶沤肥、增施氮磷有机肥而控制钾肥、种植固氮耐低磷植物等措施推进长春城市森林建设,提升城市植被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土壤氮磷钾 土壤理化性质 综合肥力指数及等级评价 空间分布图 城市森林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