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距配置和种植密度对棉花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辛明华 秘雅迪 +5 位作者 王国平 李小飞 李亚兵 董合林 韩迎春 冯璐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32,共12页
行距配置和种植密度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当前新疆棉花种植主要采用宽窄行配置,也有等行距配置方式,但对这两种方式的认识尚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以中棉所88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行距配置(等行距和宽窄行)为主区,种... 行距配置和种植密度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当前新疆棉花种植主要采用宽窄行配置,也有等行距配置方式,但对这两种方式的认识尚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以中棉所88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行距配置(等行距和宽窄行)为主区,种植密度12×104株hm^(–2) (D1)、16×104株hm^(–2) (D2)和18×104株hm^(–2) (D3)为裂区,开展了2年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行距配置和密度对棉花群体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以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等密度(16×10^(4)株hm^(–2))下等行距和宽窄行处理组合的叶面积指数(LAI)增速、LAI峰值,以及吐絮期生殖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合,且二者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组合间的棉花群体生长率(CGR)、净同化率(NAR)和棉铃生长率(BGR)均无显著差异。2年平均,中等密度下等行距和宽窄行处理组合的籽棉产量相当,纤维品质指标也无显著差异。表明在中等密度下,无论采用等行距还是宽窄行种植模式,均能达到理想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为新疆棉花行距配置和密度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单双行配置 密度 生长指标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产量及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棉花区域试验工作十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4
2
作者 付小琼 彭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9期113-117,共5页
简要回顾前50年国家棉花区域试验的发展过程,总结近10年国家棉花区域试验主要进展及推荐审定的品种,分析区试组别的变迁以及分子技术在区域试验中的应用情况。展望未来棉花区域试验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3
作者 范正义 王国平 +3 位作者 韩迎春 李亚兵 杨北方 毛树春 《中国棉花》 2013年第12期33-35,共3页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对肥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化学肥料价格上涨,且大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及农产品污染,人们开始重视新型肥料特别是微生物菌肥的生产与使用。微生物菌肥是一类含有活体微生物的新型肥料,通过特定菌株代谢活动作...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对肥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化学肥料价格上涨,且大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及农产品污染,人们开始重视新型肥料特别是微生物菌肥的生产与使用。微生物菌肥是一类含有活体微生物的新型肥料,通过特定菌株代谢活动作用于作物和土壤,还可活化土壤微生物生态环境。因此,给环境增加此类益生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土壤微生物 化学肥料 应用 棉花 复合 农业生产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国家区试棉花品种的遗传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逢举 金石桥 +2 位作者 杨付新 刘媛 付小琼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7,共4页
为对棉花品种进行特异性鉴别,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方法对参加国家区试的2个棉花品种(A1、A2)的遗传特异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棉花植物新品种DUS(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测试指南,对上述2份材料进行了2... 为对棉花品种进行特异性鉴别,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方法对参加国家区试的2个棉花品种(A1、A2)的遗传特异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棉花植物新品种DUS(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测试指南,对上述2份材料进行了20个农艺性状的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棉花品种的指纹图谱相同且田间性状相似,是同一个品种。该方法弥补了以往只考虑利用SSR鉴定品种的特异性而没有考虑田间农艺性状鉴定与SSR鉴定差异的不足,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品种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SSR分子标记 DNA指纹图谱 DUS测试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水通道蛋白序列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为 王长彪 +5 位作者 陈浩东 刘方 王春英 张香娣 王玉红 王坤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0,共7页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高效转运水分子的膜内在蛋白,在调控植物的水分关系中有重要作用,和抗旱性能紧密相关。为初步评价分析棉花AQP序列资源,对网上最新且仅有的52条棉花AQP序列进行分子聚类,同时将其进行多序列比对及亚细胞定位...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高效转运水分子的膜内在蛋白,在调控植物的水分关系中有重要作用,和抗旱性能紧密相关。为初步评价分析棉花AQP序列资源,对网上最新且仅有的52条棉花AQP序列进行分子聚类,同时将其进行多序列比对及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棉花AQP大致分为7类,具有丰富的多样性,AQP基因在跨膜转运以及光合中起重要作用。另外,来自水稻、大豆、玉米、拟南芥的328条AQP序列和52条棉花AQP序进行分子聚类,结果表明:有48条棉花AQP和大豆聚为一类,遗传距离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水通道蛋白 耐盐 抗旱 分子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虫瘟霉寄主范围、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红岩 任相亮 +3 位作者 姜伟丽 马小艳 马亚杰 马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9,共7页
根虫瘟霉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自然界分布广泛,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总结了根虫瘟霉的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对其生物学特性、田间流行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根虫瘟霉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制剂研究最... 根虫瘟霉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自然界分布广泛,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总结了根虫瘟霉的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对其生物学特性、田间流行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根虫瘟霉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制剂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了根虫瘟霉制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虫霉资源的开发和生物防治应用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虫瘟霉 生物学特性 田间流行 种群动态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随中国市场份额减少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棉花进口和消费增加
7
作者 李鹏程 董合林 《中国棉花》 2016年第1期46-46,共1页
为了鼓励国产棉花的消费,中国政府于2015年10月宣布2016年棉花进口配额将和2015年同样保持在89.4万t。2015/2016年度中国棉花总产量预计为540万t,中国政府还持有约1100万t的国储棉。2015/2016年度中国棉花供应总量预计在1800万t(不包... 为了鼓励国产棉花的消费,中国政府于2015年10月宣布2016年棉花进口配额将和2015年同样保持在89.4万t。2015/2016年度中国棉花总产量预计为540万t,中国政府还持有约1100万t的国储棉。2015/2016年度中国棉花供应总量预计在1800万t(不包括进口),将超过其年度消费量(预计770万t)的2倍。然而,中国对优质棉花的需求将部分依靠进口,也特别关注本年度国产棉的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进口 优质棉花 中国棉花 棉花总产量 供应总量 国产棉 棉花贸易 期末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下棉花群体光辐射空间分布及生物量和纤维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32
8
作者 支晓宇 韩迎春 +7 位作者 王国平 冯璐 杨北方 范正义 杜文丽 雷亚平 毛树春 李亚兵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5-373,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群体棉花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PAR)分布、叶面积指数(LAI)和干物质累积特征值的差异。【方法】供试品种为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杂交种中棉所75(CCRI 75)和常规品种鲁棉研28(SCRC 28),2012和2013年密...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群体棉花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PAR)分布、叶面积指数(LAI)和干物质累积特征值的差异。【方法】供试品种为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杂交种中棉所75(CCRI 75)和常规品种鲁棉研28(SCRC 28),2012和2013年密度处理为1.5万、5.1万和8.7万株·hm^(-2)。【结果】不同密度群体在棉花不同生育期PAR存在显著差异,且冠层光透射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不同种植密度的棉花群体冠层株型结构各不相同,不同群体棉花茎叶的空间分布决定PAR的分布;LAI随生育进程呈现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不同的密度群体LAI均在播种后60 d左右开始快速增加,100 d或110 d后LAI开始急速下降;随密度增加最大生物量累计值减少,且营养器官占单株总干物质的比例增加,而生殖器官所占比例下降;密度显著影响马克隆值大小,高密度下马克隆值最大。【结论】本研究为棉花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密度 光合有效辐射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套作模式对棉花产量和生物量累积、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鑫 王剑 +7 位作者 李亚兵 韩迎春 王占彪 冯璐 王国平 熊世武 李存东 李小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41-2052,共12页
发展棉花间套作体系是缓解我国黄河流域棉花与其他作物争地矛盾的主要策略,但目前对棉花间套作体系下棉花的增产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棉花与小麦、大蒜和花生间套作,并对其根系分别采取塑料膜分隔、尼龙网分隔... 发展棉花间套作体系是缓解我国黄河流域棉花与其他作物争地矛盾的主要策略,但目前对棉花间套作体系下棉花的增产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棉花与小麦、大蒜和花生间套作,并对其根系分别采取塑料膜分隔、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处理,从而研究在隔根处理下不同作物与棉花间作对棉花产量及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研究表明:(1)隔根处理下的不同作物与棉花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大于1,说明试验中棉花间套作体系均体现出间作优势,且在小麦/棉花套作和大蒜/棉花套作的体系中,小麦和大蒜对于棉花的资源竞争力大于0,小麦和大蒜在共生期内是优势种;花生相对于棉花的资源竞争力小于0,在花生/棉花间作体系中,棉花是优势种。(2)在棉花盛蕾期,单作棉处理的棉花的叶、茎器官的干物质累积量多于其他3个处理,而在花铃期后,间套作体系中的干物质积累量多于单作棉处理,间套作体系中的棉花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单作棉处理。(3)盛蕾期和初花期,单作棉的茎、叶器官的分配率高于小麦套作棉花、大蒜套作棉花和花生间作棉花处理,在盛花期和盛絮期,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植模式下生殖器官干物质分配率的差异与茎、叶器官相反。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间套作模式下的棉花间作优势的产生机理探究提供理论支持,为间套作体系生产力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套作 地下部分隔 产量优势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SRS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雪 孙瑞斌 +4 位作者 马聪聪 马丹 张晓睿 刘志红 刘传亮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7-119,共13页
【目的】短链相关序列(SHI-related sequence,SRS)家族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鉴定和分析棉花SRS基因家族成员。【方法】结合拟南芥相关信息,以陆地棉和海岛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棉... 【目的】短链相关序列(SHI-related sequence,SRS)家族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鉴定和分析棉花SRS基因家族成员。【方法】结合拟南芥相关信息,以陆地棉和海岛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棉花SRS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系统进化研究,并分析其在不同器官、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珠和纤维、以及在非生物胁迫下棉苗中的表达模式。【结果】在陆地棉和海岛棉中分别鉴定出27个和26个SRS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将棉花SRS基因家族成员划分为3个分支,不同分支都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每个分支都存在多对同源基因。一些SRS基因在胚珠发育时期表达量较高,并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结论】分析预测了棉花SRS基因的家族成员进化关系与潜在功能,为棉花SRS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SRS 系统进化 表达模式 基因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配施生物刺激素在棉花苗期叶面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帅 董合林 +2 位作者 李鹏程 孙淼 郑苍松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1-175,共5页
为探索尿素配施不同生物刺激素对棉花苗期生长的影响,选择氨基酸、海藻酸、γ-聚谷氨酸和糖蜜发酵液4种常见的生物刺激素,在棉花苗期进行叶面喷施,分析各处理对棉花苗期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茎粗、株高、叶面积、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索尿素配施不同生物刺激素对棉花苗期生长的影响,选择氨基酸、海藻酸、γ-聚谷氨酸和糖蜜发酵液4种常见的生物刺激素,在棉花苗期进行叶面喷施,分析各处理对棉花苗期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茎粗、株高、叶面积、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应用叶面肥的处理棉苗总干物质量、茎粗、SPAD值和叶面积均有所提高;且配施生物刺激素处理较单施尿素对棉花苗期总干物质积累、茎围和叶片扩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增加比例分别在19.94%~43.56%、1.43%~18.05%、13.34%~50.67%之间。不同生物刺激素促进棉苗各器官发育的能力存在差异,其中尿素配施γ-聚谷氨酸处理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量最高,分别为149.36 cm^(2)/株、4.68 g/株;尿素配施糖蜜发酵液处理棉苗茎粗、株高最高,分别为4.12 mm、15.75 cm。综上,尿素配施γ-聚谷氨酸或糖蜜发酵液在棉花苗期叶面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生物刺激素 Γ-聚谷氨酸 糖蜜发酵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9年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枯黄萎病抗性评述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丽红 冯自力 +4 位作者 魏锋 冯鸿杰 师勇强 张亚林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20年第11期29-31,41,共4页
为明确当前黄河流域棉区新品种(系)的抗病水平,比较分析了2015-2019年黄河流域棉区213个参试品种(系)对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的抗枯萎病性水平较高,高抗和抗病品种(系)比例均在60%以上,总体抗枯萎病指数(rF)为48... 为明确当前黄河流域棉区新品种(系)的抗病水平,比较分析了2015-2019年黄河流域棉区213个参试品种(系)对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的抗枯萎病性水平较高,高抗和抗病品种(系)比例均在60%以上,总体抗枯萎病指数(rF)为48.2~75.0;参试品种(系)对黄萎病抗性为中等水平,抗病品种(系)所占比例为3.6%~24.6%,呈逐年升高趋势,总体抗黄萎病指数(rV)为22.3~31.1;参试品种(系)的总体兼抗指数(rFV)为11.4~17.4;各年度均表现为rF>rV>rFV;常规棉品种(系)抗枯萎病性高于杂交棉品种(系),但2类品种(系)的抗黄萎病性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河流域棉区 抗病性鉴定 枯萎病 黄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肥配施生物刺激素在棉花苗期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帅 许向阳 +3 位作者 董合林 李鹏程 孙淼 郑苍松 《中国棉花》 2021年第11期19-21,共3页
生物刺激素可以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为探索不同生物刺激素类物质对棉花苗期生长的影响,以喷施清水为空白对照(F0),以大量元素肥料100 g·L^(-1)尿素和50 g·L^(-1)磷酸二氢钾为常规叶面肥对照(F1),设置150 mg·L... 生物刺激素可以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为探索不同生物刺激素类物质对棉花苗期生长的影响,以喷施清水为空白对照(F0),以大量元素肥料100 g·L^(-1)尿素和50 g·L^(-1)磷酸二氢钾为常规叶面肥对照(F1),设置150 mg·L^(-1)壳寡糖、黄腐酸钾和腐殖酸钠分别配合上述大量元素肥料处理(分别记为F2、F3、F4),在棉花苗期进行叶面喷施,分析不同生物刺激素对棉苗不同器官干物质质量、茎粗、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F3和F4处理的棉苗整株干物质质量较F0分别提高43.38%、33.77%,较F1分别提高32.82%、23.93%,且高于F2;二者茎粗较F0分别提高34.82%、39.31%,且大于F1和F2;株高较F0分别提高32.36%、40.33%,也高于F1和F2。F0处理叶绿素含量测定值最低,显著低于F1、F3处理;不同处理单株叶面积没有显著差异,但F2、F3和F4处理单株叶面积相对较大。结果表明,这3种生物刺激素作为叶面肥添加成分对苗期棉花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黄腐酸钾和腐殖酸钠是较为理想的添加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生物刺激素 促生作用 叶面肥 壳寡糖 黄腐酸钾 腐殖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GhDMT3的功能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杨笑敏 王俊娟 +8 位作者 王德龙 陆许可 陈修贵 郭丽雪 王帅 陈超 王晓歌 韩明格 叶武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6,共6页
通过构建棉花GhDMT3的VIGS沉默载体并侵染棉花,探究该基因在棉花和高等植物中的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棉花DNA甲基转移酶基因GhDMT3(CotAD_46796)的DNA序列结构特性、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疏水性和蛋白二级结构等方面进... 通过构建棉花GhDMT3的VIGS沉默载体并侵染棉花,探究该基因在棉花和高等植物中的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棉花DNA甲基转移酶基因GhDMT3(CotAD_46796)的DNA序列结构特性、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疏水性和蛋白二级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克隆该基因,并构建pYL156:GhDMT3沉默载体。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71 107.02 kD,等电点为4.85,不稳定系数为36.33。不同胁迫处理(冷、干旱)VIGS沉默GhDMT3的棉花幼苗表现出明显的表型差异。qRT-PCR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不同胁迫下p YL156侵染的棉花中不同部位表达量没有变化,用pYL156:GhDMT3侵染过的棉花中GhDMT3转录水平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与未沉默GhDMT3的棉花幼苗相比,沉默GhDMT3的棉花幼苗抗逆性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GhDMT3 生物信息学分析 VIGS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分子检测实验室样品库管理系统构建
15
作者 张茗起 张云龙 +3 位作者 赵怡锟 王凤格 匡猛 彭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0-276,共7页
近年来对植物样品进行检测的需求增加,各级检测实验室待测样品的储存和管理难度也随之上升。已有系统通常仅针对库房管理,不能实现样品和实验结论关联对应的需求,难以追踪样品出库后的去向,也无法直接根据实验产生的结果指导对应样品的... 近年来对植物样品进行检测的需求增加,各级检测实验室待测样品的储存和管理难度也随之上升。已有系统通常仅针对库房管理,不能实现样品和实验结论关联对应的需求,难以追踪样品出库后的去向,也无法直接根据实验产生的结果指导对应样品的处理销毁工作。现基于JavaScript语言、利用Node.js、Prisma和SQLite数据库开发了以HTML格式呈现的检测实验室样品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可对检测工作从合同签订、样品接收到出具报告、样品异议期暂存和弃置全流程进行管理,规范检测实验的工作流程。该系统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检测结果误差,为各级检测机构建立同类管理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检测实验室 样品库 数据管理系统 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20年中国棉花成本要素和生产效率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友平 王巧连 +3 位作者 程海亮 左冬云 吕丽敏 宋国立 《中国棉花》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中国是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也是主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为探讨提升中国棉花生产效率的对策,基于2002―2021年版《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2002―2021年版《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对2001―2020年的国内主产... 中国是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也是主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为探讨提升中国棉花生产效率的对策,基于2002―2021年版《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2002―2021年版《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对2001―2020年的国内主产棉区棉花生产情况和成本要素构成进行了分析,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2个角度分析了棉花生产效率。新疆是中国的主要棉花集中产区,雇工工价、机械作业费和排灌费以及化肥和农药费用上涨幅度大,其中化肥费在物质与服务费中的占比最大,新疆植棉面积曾受到粮食生产布局影响而适当调减,从2018年开始新疆植棉面积趋于稳定。另外,其他省份除甘肃省外植棉面积和棉花产量至2020年仍然处于下降趋势。棉花的单产水平在不同主产棉区有明显差异,表现为西北内陆棉区(主要为新疆和甘肃)>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除新疆(包括陆地棉、长绒棉)和甘肃省外,国内其他主产棉区的棉花生产净利润从2012年后一直处于负值,其中长江流域棉区和陕西省的投入产出比例最低。全国各主产区棉花生产的人工成本和物质与服务费经过快速增长期(2009―2013年)后,长江流域棉区人工成本开始趋于稳定、部分地区有下降趋势,而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呈缓慢增长的趋势。不同棉区的物质与服务费的不同要素占比有显著差异,除了新疆长绒棉和江苏省外,其他主产棉区的物质与服务费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中各主产棉区的化肥费占物质与服务费的比例居高不下。此外,新疆的机械化植棉可以缓解由人工成本而导致的成本增加。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发现,不同主产棉区的生产效率不同,其中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在2020年呈现规模报酬递增,新疆和甘肃棉花生产效率大幅度波动,其中规模化生产是新疆棉花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针对上述棉花成本要素和生产效率分析中发现的问题,从植棉机械化水平、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科研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成本要素 生产效率 技术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Malmquist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不同菌型棉蚜体内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17
作者 安哲 牛瑞昌 +9 位作者 朱香镇 王丽 张开心 李东阳 姬继超 牛林 高雪珂 雒珺瑜 崔金杰 马德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77-2284,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菌型棉蚜体内微生物种类与丰度的差异。【方法】通过HiSeq平台对不同菌型棉田棉蚜体内共生菌的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绿盲蝽体内共生菌的种类与多样性。【结果】对照组与沙雷氏菌型、汉密尔顿菌型棉... 【目的】研究不同菌型棉蚜体内微生物种类与丰度的差异。【方法】通过HiSeq平台对不同菌型棉田棉蚜体内共生菌的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绿盲蝽体内共生菌的种类与多样性。【结果】对照组与沙雷氏菌型、汉密尔顿菌型棉蚜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相对物种丰度分别占97.42%、95.55%和92.78%。对照组与试验组的优势菌科均为肠杆菌科,但相对丰度有所差异,相对丰度分别占96.14%、81.285%和84.22%。汉密尔顿菌型棉蚜与沙雷氏菌型棉蚜其体内汉密尔顿菌属与沙雷氏菌属微生物丰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分别占比77.40%和12.04%。【结论】棉田中含有沙雷氏菌与汉密尔顿菌的棉蚜其体内微生物丰度受到显著影响,其体内汉密尔顿菌属与沙雷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 棉蚜 微生物 沙雷氏菌 汉密尔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氮肥互作对棉花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7
18
作者 李鹏程 董合林 +6 位作者 刘爱忠 刘敬然 孙淼 王国平 刘绍东 赵新华 李亚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22-130,共9页
种植密度和氮肥投入是棉花生产中重要的管理措施,为提高棉花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于2013-2014年以转Bt+Cp TI品种中棉所79为材料,在河南省安阳市中棉所试验农场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3.00,5.25,7.50株/m^2),4个氮肥用量(分别为0,112.5... 种植密度和氮肥投入是棉花生产中重要的管理措施,为提高棉花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于2013-2014年以转Bt+Cp TI品种中棉所79为材料,在河南省安阳市中棉所试验农场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3.00,5.25,7.50株/m^2),4个氮肥用量(分别为0,112.5、225.0、337.5 kg/hm^2,以N计),探讨种植密度与氮肥对棉花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与氮吸收量随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收获指数随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中密中氮处理(种植密度5.25株/m^2、施氮量225.0 kg/hm^2)单位面积成铃数较多,籽棉和皮棉产量、氮肥回收利用率优于其他处理,高密低氮处理(种植密度7.50株/m^2、施氮量112.5 kg/hm^2)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生理利用率高于其他处理,而籽棉、皮棉产量与中密中氮处理较接近,研究表明增密减氮可实现棉花的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栽培 密度 互作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棉花功能叶片生理特性、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8
19
作者 李鹏程 董合林 +5 位作者 刘爱忠 刘敬然 李如义 孙淼 李亚兵 毛树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91,共11页
【目的】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三大棉区之一,氮肥管理在棉花生产中至关重要,氮肥供应不足或过量会影响棉花的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过量施氮可能导致棉花营养生长过旺,产量下降,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及棉田环境污染,氮肥供应不足会导致棉花... 【目的】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三大棉区之一,氮肥管理在棉花生产中至关重要,氮肥供应不足或过量会影响棉花的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过量施氮可能导致棉花营养生长过旺,产量下降,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及棉田环境污染,氮肥供应不足会导致棉花生物量较小,皮棉产量降低,纤维品质下降。本文通过3年不同氮肥用量的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施氮量对棉花功能叶生理特性、氮素利用效率及籽棉产量的影响,旨在探讨黄河流域棉区华北平原亚区中等肥力棉田适宜施氮量,揭示棉花氮素高效利用的相关机理。【方法】田间试验于2011 2013年在河南安阳县中棉所试验农场进行,供试田块为多年连作棉田,土壤为壤质潮土,2011年播种前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N)、速效磷(P)、速效钾(K)含量分别为11.24 g/kg、0.82 g/kg、77.43 mg/kg、16.69 mg/kg、129.82 mg/kg。以转Bt+Cp TI中熟棉花品种中棉所79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设置0、90、180、270、360、450 kg/hm26个施氮水平,氮肥底施和初花期追施各半,磷(P2O5)、钾(K2O)全部底施,施用量均为120kg/hm2。试验小区长10 m,宽4.8米,每小区6行棉花,种植密度57500 plant/hm2。2011年4月17日播种,2012年4月25日播种,2013年5月3日播种。2013年研究了施氮量对初花期棉花功能叶光合速率、不同生育期棉花群体叶面积指数(LAI)、不同生育期棉花功能叶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2012、2013年研究了施氮量对棉花氮素内在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肥回收率及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随施氮量的增加,不同生育期棉花群体LAI、功能叶叶绿素含量、GS活性、初花期棉花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呈增加的趋势,而功能叶MDA含量呈下降趋势。施氮量270、360 kg/hm2处理棉花在盛铃期群体LAI较适宜,吐絮期棉花功能叶能维持较高的生理活性,可为棉花高产提供物质保障。棉花氮素积累量、籽棉产量与施氮量间均呈二次曲线关系,棉花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内在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显著下降,施氮量超过180 kg/hm2时氮素生理利用率下降,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氮肥回收率高于其他处理。施氮量360 kg/hm2时,籽棉平均产量最高,显著高于施氮量为0、90 kg/hm2的处理,但与施氮量180、270、450 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棉花3年籽棉平均产量(Y)与施氮量(N)的效应方程为Y=3143.8036+4.2057N-0.006220N2(R2=0.9805,P=0.002717);棉花的最高产量施氮量为338.1 kg/hm2,经济最佳施氮量为299.7 kg/hm2。【结论】黄河流域棉区华北平原亚区中等肥力棉田施氮量超过270 kg/hm2时,棉花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内在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肥回收率开始下降,该区棉田推荐经济施氮量299.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棉花 功能叶片生理特性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棉花黄萎病研究十年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57
20
作者 朱荷琴 李志芳 +6 位作者 冯自力 冯鸿杰 魏锋 赵丽红 师勇强 刘世超 周京龙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9期37-50,536,共14页
棉花黄萎病是影响我国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机制、棉花抗病机制、棉花黄萎病的预警技术及综合防控等方面均取得新的研究进展,尤其是进一步明确了棉花黄萎病菌的侵染过程和... 棉花黄萎病是影响我国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机制、棉花抗病机制、棉花黄萎病的预警技术及综合防控等方面均取得新的研究进展,尤其是进一步明确了棉花黄萎病菌的侵染过程和分子调控机制;系统研究了我国主产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致病力和地理来源的关系,首次建立了病原菌的信息档案库。并对我国棉花黄萎病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病原菌遗传多样性 致病机制 抗病机制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