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科和呼吸监护病房非发酵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沈宁 姚婉贞 +3 位作者 周庆涛 陈亚红 伍蕊 刘振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研究我院呼吸科和呼吸监护病房(RICU)近5年呼吸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1—2005年我院呼吸科和RICU分离出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对其中621株非发酵菌作体外药敏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年中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1288株... 目的研究我院呼吸科和呼吸监护病房(RICU)近5年呼吸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1—2005年我院呼吸科和RICU分离出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对其中621株非发酵菌作体外药敏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年中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1288株,其中呼吸科907株,RICU381株。非发酵菌621株,占同期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的48.3%。其中呼吸科306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33.7%(306/907),铜绿假单胞菌最多见(146株,16.1%),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19株,13.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4株,2.6%)和其他(17株,1.9%)。RICU315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82.7%(315/381),鲍曼不动杆菌最多见(134株,35.2%),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13株,29.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0株,13.1%)和其他(18株,4.7%)。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81.3%,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较低(48.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为95.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仅为40.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最高,为86.8%,其次为左氧氟沙星(78.9%),头孢他啶(72.7%),对其他抗菌药的敏感率均很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在呼吸科和RICU有显著差异,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率在2个病房差异不显著。结论呼吸科中非发酵菌检出率高且耐药性强,在RICU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和流行特点选择用药,避免进一步产生耐药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 呼吸监护病房 非发酵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痤疮细菌感染病因学探讨 被引量:39
2
作者 范志莘 赵旺胜 +3 位作者 施瑞华 童明庆 郁辉 郑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6-18,共3页
对132例寻常痤疮患者的皮损内容取材,同时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其中有112例分离到细菌,细菌培养阳性率84.8%。112例共分离出137株细菌,其中需氧菌75株,厌氧菌62株,痤疮丙酸杆菌的分离率为42.3%。1... 对132例寻常痤疮患者的皮损内容取材,同时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其中有112例分离到细菌,细菌培养阳性率84.8%。112例共分离出137株细菌,其中需氧菌75株,厌氧菌62株,痤疮丙酸杆菌的分离率为42.3%。112例中58例分离到痤疮丙酸杆菌,阳性率为51.8%;24例为混合感染。16例用特丽仙溶液治疗6周后,细菌培养阴转率为75.0%;脓疱、丘疹、粉刺数的平均值分别由2.06、17.69和23.63个减至0.75、3.63和15.56个。结果证明细菌感染在寻常痤疮病因学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部分定植细菌定植特点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34
3
作者 徐焱 王丹华 徐英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掌握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体内细菌定植的特点,了解抗生素对细菌定植及耐药的影响,为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策略奠定基础。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在NICU住院的150例新生儿进行入院后不同时间点和应用抗生素前后的... 目的掌握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体内细菌定植的特点,了解抗生素对细菌定植及耐药的影响,为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策略奠定基础。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在NICU住院的150例新生儿进行入院后不同时间点和应用抗生素前后的咽和直肠拭子培养,共计1320份标本,掌握其细菌定植和耐药情况及抗生素对其影响。结果NICU患儿中最常见的定植菌为肺炎克雷伯菌(36.9%)、大肠埃希菌(22.5%)及屎肠球菌(14.4%)。主要肠杆菌产ESBLs的比例为22%,随住院时间延长,其比例有所上升,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2,P<0.05)。大肠埃希菌为产ESBLs最主要的细菌,其产酶比例高达36.2%,明显高于肺炎克雷伯菌(13.4%)。随住院时间延长,定植菌的耐药性有增加的趋势。目前对NICU中的肠杆菌较为敏感的药物主要有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应用美罗培南后新生儿定植菌群发生改变,屎肠球菌增加,出现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结论对NICU中的患儿进行细菌学监测,掌握细菌定植的规律、流行趋势及耐药特点有助于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抗生素的应用会导致定植菌菌种及耐药性改变,严格掌握应用指征和疗程对于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细菌定植 抗生素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丽 张丽华 张小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75-380,共6页
目的了解2009年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检测临床分离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参照CLSI 2009年版标准判定药敏试验结果,并用WHONET 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 目的了解2009年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检测临床分离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参照CLSI 2009年版标准判定药敏试验结果,并用WHONET 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检出细菌2 45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13株,占45.3%,革兰阴性菌1 343株,占54.7%。MRSA和MRCNS分别占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33.0%(66/200)和64.6%(286/39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I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7.1%和35.7%,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的耐药率分别为9.6%和3.0%;未发现泛耐药菌株。结论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该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 细菌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胸外科手术后感染78例处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邹卫 马国栋 +1 位作者 许栋生 施旭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69-670,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感染 细菌培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大黄复方灌肠对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2
6
作者 邹川 吴禹池 +3 位作者 罗丽 罗强 卢钊宇 刘旭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309-1311,共3页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灌肠对CKD5非透析期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功能失调的纠正作用。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设计方法,按照患者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平衡基线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入组患者按照慢性肾衰非透析期临床指南给予规范的基...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灌肠对CKD5非透析期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功能失调的纠正作用。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设计方法,按照患者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平衡基线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入组患者按照慢性肾衰非透析期临床指南给予规范的基础治疗,灌肠治疗组给予中药灌肠治疗,每日1次,疗程2周,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临床症状、肾功能变化。结果:总共纳入合格病例37例,灌肠组20例,对照组1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原发病、肾功能等各项基线指标均衡。经治疗后,灌肠治疗组的大肠杆菌菌落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减少(P<0.01);灌肠治疗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明显增加(P<0.01)。灌肠治疗组的D-乳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降低(P<0.05);灌肠治疗组的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中药复方灌肠对CKD5非透析期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道屏障功能紊乱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经结肠靶向给药延缓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新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大黄复方灌肠 CKD5非透析期 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术后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伟 江玉泉 +4 位作者 吴承远 孙恩华 苗立峰 王磊 张文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分析颅脑术后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细菌耐药性特点,探讨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1999年9月至2007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术后脑脊液培养证实葡萄球菌生长患者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分析颅脑术后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细菌耐药性特点,探讨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1999年9月至2007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术后脑脊液培养证实葡萄球菌生长患者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共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72岁,平均39.5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27例,溶血葡萄球菌4例,腐生葡萄球菌1例。合并两种以上细菌感染9例,其中7例为革兰氏阴性菌。颅内肿瘤术后感染11例,脑外伤5例,颅内置管性手术(脑室体外引流和脑脊液分流,其中2例为脑肿瘤患者)11例,颅内其他手术5例,其发生率分别为0.24%、0.64%、1.90%、0.69%,置管性手术组与肿瘤组及其他手术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总体检出率为69.7%,未有耐万古霉素菌株出现。结论颅脑术后葡萄球菌脑膜炎以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为主,好发于颅内置管性手术。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但万古霉素治疗效果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术后 葡萄球菌 颅内感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东莞地区发现1株泛耐药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丽 张小兵 +6 位作者 杨维青 黄娟 张丽华 张菊芬 朱学海 朱凯欣 周静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5-468,共4页
目的研究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耐药机制和治疗对策。方法细菌鉴定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法,通过产碳青霉烯酶确证试验(改良Hodge试验)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KPC-2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同时调查感染患者... 目的研究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耐药机制和治疗对策。方法细菌鉴定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法,通过产碳青霉烯酶确证试验(改良Hodge试验)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KPC-2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同时调查感染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常规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Hodge试验阳性,PCR检测到KPC-2基因,序列测定与GenBank 11844849序列一致。患者经拔除气管插管,入住隔离病房,加强支持治疗后,1个月内未检测到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结论加强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监测,提高对泛耐药菌的认识有助于感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 KPC-2碳青霉烯酶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儿童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泓 陆权 +1 位作者 李万华 王春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3期132-135,共4页
目的动态了解2000-2002年从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部分离出的流感嗜血杆菌(Hi)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产酶率以及b型Hi(Hib)感染的情况,以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方法连续3年对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进行Hi分离培养,用Kirb... 目的动态了解2000-2002年从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部分离出的流感嗜血杆菌(Hi)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产酶率以及b型Hi(Hib)感染的情况,以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方法连续3年对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进行Hi分离培养,用KirbryBauer(KB)法和Etest法每年测定100株Hi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Nitrocefin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以玻片凝集法分离出b型株。结果Hi总分离率27.5%,Hib占21%;β内酰胺酶总产生率11.3%,其中Hib产酶率41.3%,明显高于非Hib产酶率3.0%(P<0.01)。Hi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克洛和头孢呋辛均敏感,对氨苄西林、氯霉素耐药率处较低的水平,分别为9%~15%和6%~11%;对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8%~66%和38%~68%。结论Hi对氨苄西林、氯霉素耐药率在增加,复方磺胺甲噁唑已不宜用于Hi引起的感染;Hib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重要血清型,产β内酰胺酶是Hi对氨苄西林耐药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性 血清型 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及ampC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瑜娇 刘岚 +3 位作者 刘昌林 刘昕 黄正根 高玉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957-1960,共4页
目的 了解某儿童医院 2 2 2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现状及ampC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Microscanwalkaway 4 0鉴定 2 2 2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情况 ,行PCR扩增检测 2 2 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ampC基因。结果  2 2 2株菌对IPM、AK、CIP、... 目的 了解某儿童医院 2 2 2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现状及ampC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Microscanwalkaway 4 0鉴定 2 2 2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情况 ,行PCR扩增检测 2 2 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ampC基因。结果  2 2 2株菌对IPM、AK、CIP、FEP、CAZ、ATM、CRO、CN、SXT、PIP的药物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IPM 90 5 %、AK 79 3 %、CIP 68%、FEP5 0 9%、CAZ 46 4%、ATM 43 2 %、CRO 41 1%、CN 3 7%、SXT 3 5 5 %、PIP 2 0 7%。 15 4株细菌ampC基因阳性 (占 69 4% ) ,对所检测的各药物的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IPM 92 9%、AK 81 1%、CIP 69 5 %、FEP 5 5 2 %、CN 45 5 %、CAZ 41 6%、ATM3 7%、CRO 3 4 4%、SXT 3 3 8%、PIP 13 6%。在革兰阴性杆菌中对PIP的耐药性与ampC基因的分布有关。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严重 ,明确ampC基因的分布状况有助于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PCR 耐药性 Β-内酰胺酶 革兰阴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沈宁 姚婉贞 刘振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危险因素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由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21例患者入选,病死率33.3%。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发...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危险因素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由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21例患者入选,病死率33.3%。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发生血流感染时血白细胞计数平均14.5×10^9/L(4.77×10^9~36.01×10^9/L)。患者有手术史10例,中心静脉导管14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13例,原发感染灶不明10例(47.6%),继发于下呼吸道感染9例(42.9%),中心静脉插管来源的3例,其他感染灶包括外科伤口等2例。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APACHEⅡ评分高,死亡组菌株耐药性高于存活组。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病死率高,且多为耐药菌株感染,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血流感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的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华伟 朱麒钱 +4 位作者 吴东东 斯徐伟 官莉莉 俞钟明 楼大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本地区糖尿病足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用K-B法或稀释法行药敏试验。结果95例糖尿病足感染分泌物标本中69例(72.6%)培养出病原体,... 目的探讨本地区糖尿病足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用K-B法或稀释法行药敏试验。结果95例糖尿病足感染分泌物标本中69例(72.6%)培养出病原体,分离出病原体10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48.1%),革兰阴性菌50株(占47.2%),真菌5株(占4.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15株,占肠杆菌科细菌的34.1%。糖尿病足感染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也可见真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多重交叉耐药,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及头孢菌素较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也均有耐药性。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广泛,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应选择广谱抗菌药物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细菌感染和真菌病 抗茵药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聚集性病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艳春 袁翠 +3 位作者 李双玲 孙立颖 胡美华 李六亿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42-1145,共4页
目的:对某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聚集性病例进行调查与控制,为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2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发生的4例CRKP感染聚集性病例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对环境微生物进行检测,查找环境中... 目的:对某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聚集性病例进行调查与控制,为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2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发生的4例CRKP感染聚集性病例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对环境微生物进行检测,查找环境中的CRKP;应用PCR(Rep-PCR)分型技术分析患者与环境分离菌株的同源性;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分析控制效果。结果:发生的4例CRKP感染中医院感染2例,千住院日医院感染率为4.07‰,高于2017年同期,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但CRKP医院感染率达历年最高值,存在聚集性发生趋势。患者A、B、C及患者B床档分离的CRKP为同一基因型,患者D为其他基因型。患者A为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B和C为医院获得性感染,说明CRKP在ICU内发生了传播。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后,未发生续发CRKP感染病例,与控制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有助于查明感染源和感染高风险因素,深入现场的临床调查与观察有助于发现感染风险,措施的有效落实是预防感染聚集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分子流行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强 肖鑫 张蕾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0-392,共3页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感染危险因素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中国10所教学医院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孙宏莉 王辉 +11 位作者 陈民钧 孙自镛 俞云松 胡必杰 褚云卓 廖康 雷金娥 张兵 曹彬 何启勇 徐英春 谢秀丽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调查我国10所教学医院革兰阳性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7年下半年全国10所教学医院分离的非重复革兰阳性球菌931株,以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采用CLSI2008年版判断药敏结果。结果152株肺炎链球菌(全部为非脑脊... 目的调查我国10所教学医院革兰阳性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7年下半年全国10所教学医院分离的非重复革兰阳性球菌931株,以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采用CLSI2008年版判断药敏结果。结果152株肺炎链球菌(全部为非脑脊液标本,采用静脉青霉素折点判断),青霉素耐药株(PRSP)和青霉素中介株(PISP)分别占2.6%和25.0%。所有肺炎链球菌均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高度敏感;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8.0%和10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和氯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72.4%、80.9%和84.2%;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SSP)对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的敏感率分别为64.5%和59.1%,但PISP和PRSP对这2种抗生素均耐药。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SN)中耐苯唑西林菌株分别占49.5%和84.8%。无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菌;共发现替考拉宁中介的苯唑西林耐药溶血葡萄球菌(MRSH)3株和苯唑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1株。MRSA对氯霉素、复方磺甲口恶唑和利福平的敏感率分别为83.2%、71.1%和50.0%。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0.4%和75.9%。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除氯霉素和四环素外,粪肠球菌对其他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高于屎肠球菌。结论各地区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差异,PISP有逐年上升趋势。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阳性球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煜 王春梅 +1 位作者 尚静 李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4-577,共4页
目的:对鲍曼不动杆菌(Ab)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经细菌培养培养出Ab的临床标本共1504例,对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b主要... 目的:对鲍曼不动杆菌(Ab)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经细菌培养培养出Ab的临床标本共1504例,对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b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和急诊病房的送检标本,ICU665株(44.2%),急诊病房123株(8.2%),其他各科室普通病房716株(47.6%)。痰标本检出率最高,为1304株(89.6%)。Ab对几乎所有抗生素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亚胺培南(IPM)最为明显,IPM的耐药性于2009年已达71.8%,但仍是本院治疗Ab最为敏感的抗生素(敏感性为28%)。因2006年耐药性为100%而于2007年减少应用的头孢噻肟,在2008年重新应用时耐药性降低至33.3%,敏感性增至33.3%。已出现多重耐药Ab。结论:Ab主要分布于ICU,碳青霉酶烯类抗生素是本院治疗Ab感染最敏感的药物。一定时期内停用某一耐药性高的药物可增强Ab对其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加替沙星等多种抗菌药物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辉 徐英春 +2 位作者 谢秀丽 原英 陈民钧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4期237-241,共5页
目的研究国产加替沙星与对照药物对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3年12月自我院分离的307株细菌.采用NCCLS 2003年规定的琼脂稀释法测定国产加替沙星和其他8种抗菌药物对这307株菌的MIC并判断结果.结果氟喹诺酮类对于肺... 目的研究国产加替沙星与对照药物对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3年12月自我院分离的307株细菌.采用NCCLS 2003年规定的琼脂稀释法测定国产加替沙星和其他8种抗菌药物对这307株菌的MIC并判断结果.结果氟喹诺酮类对于肺炎链球菌有良好抗菌活性,敏感率为93.5%~100%,其中莫西沙星的抗菌活性是加替沙星的2~4倍,加替沙星的抗菌活性是左氧氟沙星的4倍;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的抗菌活性不受青霉素、大环内酯类耐药性的影响.所有β-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均呈敏感.4种氟喹喏酮类对该菌的抗菌活性依次为: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MSSA对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加替沙星、莫西沙星100%敏感,仅50%的MSSA菌株对阿奇霉素敏感.4种氟喹喏酮类对肠球菌属的活性均较低.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率分别为12.9%和72.7%.头孢呋辛、头孢曲松、阿奇霉素、4种氟喹喏酮类对这2种细菌的抗菌活性均很高.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无抗菌活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4种氟喹喏酮类的敏感率为30%~50%.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是环丙沙星活性的1/4.结论国产加替沙星对常见社区获得性呼吸道病原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一些医院内病原菌也有一定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抗菌药物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与产AmpC酶的检测及其与耐药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瑜娇 刘岚 +4 位作者 刘昌林 刘昕 黄正根 高玉梅 袁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 了解 2 74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现状及产AmpC酶与耐药的关系分析。方法 采用microscanwalkaway 4 0鉴定 2 74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情况 ,并用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实验检测AmpC酶。结果  3 2株细菌产AmpC酶 (占 11 7% ) ,其中... 目的 了解 2 74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现状及产AmpC酶与耐药的关系分析。方法 采用microscanwalkaway 4 0鉴定 2 74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情况 ,并用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实验检测AmpC酶。结果  3 2株细菌产AmpC酶 (占 11 7% ) ,其中阴沟肠杆菌 13株 (占 3 0 2 % )、产气肠杆菌 2株 (占 2 2 2 % )、不动杆菌 6株 (占 2 1 4% )。 2 74株菌对IPM、AK、CIP、FEP、CN、SXT、CAZ、ATM、CRO、PIP的药物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89 4%、78 8%、 69 3 %、 5 5 5 %、45 9%、3 9 1%、3 6 9%、3 1 4%、3 0 3 %、18 2 %。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严重 ,检测AmpC酶有助于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AMPC酶 革兰阴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沈宁 姚婉贞 刘振英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细菌室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扩散法作敏感试验。结果4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 101株,主要分布在呼吸科病房,占33.2%(366/1 101),其次为外科监护病房(27.3%)、外...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细菌室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扩散法作敏感试验。结果4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 101株,主要分布在呼吸科病房,占33.2%(366/1 101),其次为外科监护病房(27.3%)、外科(24.7%)、内科(8.5%)和急诊科(6.2%)等。痰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最多见,占87.8%,其次为伤口分泌物等。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在4年内逐年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其耐药率在各科室之间有差异,以呼吸科ICU分离菌株耐药率最高,除对亚胺培南敏感率较高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加,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以呼吸科明显,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3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彬 许莹 王辉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环丙沙星 中枢神经系统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