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梵净山药用植物初步调查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12
1
作者 鲁道旺 宋邦喜 +3 位作者 吴仕国 刘建民 王大忠 高健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44-148,共5页
通过2010年以来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样区的调查,整理铜仁学院植物标本和文献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药用植物有460种(或变种)被记入名录,隶属109科308属,其中高等植物比以前记录的278属多28个属;国家... 通过2010年以来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样区的调查,整理铜仁学院植物标本和文献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药用植物有460种(或变种)被记入名录,隶属109科308属,其中高等植物比以前记录的278属多28个属;国家Ⅰ级和Ⅱ级保护药用植物分别为7种和41种(或变种)(历史记录Ⅰ级的1种,Ⅱ级的8种);濒危药用植物89种(或变种),其中珍稀濒危的药用植物有59种(或变种)(历史记录濒危的21种,稀有的2种,渐危的21种);药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但近10年来,许多药用植物数量明显减少,有些名贵种类分布区域缩减了95%以上,濒临灭绝。因此,药用植物的长期保护和利用,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药用植物 初步调查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鳜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禹真 冉辉 +1 位作者 樊均德 梅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6-148,151,共4页
为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鳜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锦江河及其支流采集的171尾鳜类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和统计。结果表明:锦江河现有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中国少鳞鳜(Coreoperca whiteheadi)和大眼鳜(Siniper... 为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鳜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锦江河及其支流采集的171尾鳜类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和统计。结果表明:锦江河现有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中国少鳞鳜(Coreoperca whiteheadi)和大眼鳜(Siniperca kneri)3种野生鳜类,出现频率分别为100%、66.67%、50%,均为锦江河的常见种,斑鳜是锦江河野生鳜类的优势种类。3种鳜类在锦江河的捕捞量都不大,捕获的个体普遍偏小,成熟个体很少。与2006年的资源调查(在锦江河仅采集到中国少鳞鳜和斑鳜2种)相比,2009年建立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后,鳜类资源在本地区有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鳜类资源 铜仁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野菜种类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健强 郑燕飞 +4 位作者 舒华 洪頵 陈波 付素静 余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2549-22555,共7页
2007年以来对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14个样区的野菜数量进行了调查统计,并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野菜401种被记入名录,隶属275属125科,占贵州省野菜科、属、种的百分比分别为85.03%、67.73%和48.... 2007年以来对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14个样区的野菜数量进行了调查统计,并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野菜401种被记入名录,隶属275属125科,占贵州省野菜科、属、种的百分比分别为85.03%、67.73%和48.31%。其中维管束类野菜270种,菌类128种,藻类3种。根据食用部位,该区野菜分为根类、茎类、叶类、花类、果实类和其他类六大类,分别占总数的4.74%、45.64%、45.14%、5.24%、20.45%和32.92%;按食用方法,该区野菜分为直接生食类、一般熟食类和特殊食用类三大类,分别占总数的15.02%、27.84%和80.59%;按珍稀名贵程度,该区野菜分为珍稀濒危类、名贵类、普通类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野菜种类 食用部位 食用方法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野生藤茶多酚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岚 王霞 +1 位作者 吴定军 高健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8-190,共3页
为探索梵净山野生藤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水浴浸提法提取梵净山野生藤茶多酚。根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梵净山野生藤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80%乙醇为提取溶剂,70℃恒温水浴浸提45min,浸提3次。在该工艺下藤茶多酚含量... 为探索梵净山野生藤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水浴浸提法提取梵净山野生藤茶多酚。根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梵净山野生藤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80%乙醇为提取溶剂,70℃恒温水浴浸提45min,浸提3次。在该工艺下藤茶多酚含量为23.64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野生藤茶 多酚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野生藤茶茶多糖提取条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岚 陈仕学 +1 位作者 付喻 靳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5-197,201,共4页
为探明梵净山野生藤茶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超声浸提法,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茶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梵净山野生藤茶茶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组合为料液比1∶20(g/m... 为探明梵净山野生藤茶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超声浸提法,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茶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梵净山野生藤茶茶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组合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溶剂为70%乙醇,浸提温度70℃,提取50min,茶多糖的提取率为4.08%。结论:该提取条件稳定性好,成本较低,易于操作,茶多糖提取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野生藤茶 茶多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野生蝴蝶花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付素静 王岚 +1 位作者 杨小玲 吴衍昭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458-1460,1474,共4页
为了探索梵净山野生蝴蝶花(Iris japonica)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以料液比(g∶m L)、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梵净山蝴蝶花总黄酮提取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 为了探索梵净山野生蝴蝶花(Iris japonica)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以料液比(g∶m L)、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梵净山蝴蝶花总黄酮提取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以90%乙醇为提取溶剂,浸提温度80℃,超声波提取40 min,该条件下蝴蝶花总黄酮提取率为4.29%。该工艺可为梵净山蝴蝶花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花(Iris japonica) 总黄酮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野生箭叶淫羊藿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岚 陈仕学 +1 位作者 田腊梅 黄芙蓉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968-1971,共4页
对梵净山珍稀药用植物野生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Maxim)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g∶m L)、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梵净山箭叶淫羊藿总黄酮提取... 对梵净山珍稀药用植物野生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Maxim)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g∶m L)、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梵净山箭叶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5(g∶m L),40%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60℃,提取40 min。该工艺稳定性好,成本较低,易于操作,可为铜仁梵净山箭叶淫羊藿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Maxim) 总黄酮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七叶一枝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岚 吴定军 鲁道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4-638,共5页
【目的】优化梵净山七叶一枝花总黄酮提取工艺,为其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梵净山七叶一枝花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和浸提次数对七叶一枝花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 【目的】优化梵净山七叶一枝花总黄酮提取工艺,为其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梵净山七叶一枝花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和浸提次数对七叶一枝花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七叶一枝花总黄酮提取的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次数>浸提温度,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乙醇体积分数90%,浸提温度70℃,浸提3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获得的七叶一枝花总黄酮含量为4.92mg/g。【结论】乙醇超声波浸提法具有稳定性好、成本较低、易操作等特点,可有效提取获得七叶一枝花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总黄酮 提取工艺 优化 正交试验 梵净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江河斑鳜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冉辉 梁正其 周毅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385-388,共4页
为研究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的繁殖生物学,对铜仁市锦江河采集的42尾斑鳜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4-9月为其繁殖期,雌性性成熟年龄为Ⅱ龄,雄性性成熟年龄为Ⅰ龄;同性别未成熟的斑鳜,其性腺重、脏体比... 为研究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的繁殖生物学,对铜仁市锦江河采集的42尾斑鳜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4-9月为其繁殖期,雌性性成熟年龄为Ⅱ龄,雄性性成熟年龄为Ⅰ龄;同性别未成熟的斑鳜,其性腺重、脏体比和成熟系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雌、雄鱼的性腺重、脏体比和成熟系数在处于生殖期而又未产卵或排精的个体于Ⅲ龄以上亲鱼达到高峰;该鱼产卵类型属于分批产卵型;绝对怀卵量随着体长、体重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当雌鱼达到一定体重后相对怀卵量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 繁殖生物学 成熟系数 脏体比 怀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七叶一枝花总黄酮含量测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岚 陈仕学 姚元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20期25-25,28,共2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的梵净山珍稀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的七叶一枝花,其总黄酮含量不同。1年生的总黄酮含量为3.86mg/g,4年生的总黄酮含量为4.91mg/g,8年生的总黄酮含量为5.29...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的梵净山珍稀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的七叶一枝花,其总黄酮含量不同。1年生的总黄酮含量为3.86mg/g,4年生的总黄酮含量为4.91mg/g,8年生的总黄酮含量为5.29mg/g。该研究可为发展铜仁药材经济、提高药农种植积极性、带动药农增收、推动地方特色药用植物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总黄酮 含量 梵净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七叶一枝花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岚 付素静 +1 位作者 李艺 于波 《农技服务》 2015年第2期66-67,共2页
分别以梵净山七叶一枝花种子、根茎、叶片等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消毒剂和消毒时间对七叶一枝花组织培养过程中无菌苗获得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NAA、6-BA、IAA)试验,对七叶一枝花根茎诱导。结果表明:浓度为0.2%的Hg C... 分别以梵净山七叶一枝花种子、根茎、叶片等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消毒剂和消毒时间对七叶一枝花组织培养过程中无菌苗获得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NAA、6-BA、IAA)试验,对七叶一枝花根茎诱导。结果表明:浓度为0.2%的Hg Cl2,消毒8min为七叶一枝花组培消毒的最佳条件,存活率可达50%;启动培养基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1.0mg/L 6-BA+1.0mg/L IAA和MS+1.0mg/L6-BA+0.1mg/L 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七叶一枝花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复合汤汁抗大鼠血栓功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勇 范志平 +2 位作者 施伽 刘庆庆 高健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101-107,129,共8页
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术构建大鼠血栓模型,以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复合汤汁进行干预,并以二氢杨梅素及藤茶汤汁为对照。测定大鼠血栓的重量、长度及血栓抑制率,结合HE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血栓样品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藤茶复合汤... 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术构建大鼠血栓模型,以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复合汤汁进行干预,并以二氢杨梅素及藤茶汤汁为对照。测定大鼠血栓的重量、长度及血栓抑制率,结合HE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血栓样品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藤茶复合汤汁中总黄酮(1.43±0.11 mg/mL)及二氢杨梅素(0.66±0.05 mg/mL)含量均低于藤茶汤汁和二氢杨梅素溶液的含量。模型组大鼠血栓长度(10.98±1.20 mm)、湿重(70.6±15.44 mg)和干重(9.9±3.2 mg)显著高于正常组。相比于其他干预组,藤茶复合汤汁组的血栓长度(3.92±0.64 mm)和血栓面积占管腔面积百分比(32.1%±1.4%)明显降低,而血栓抑制率(64.5%±1.3%)和溶解率(54.2%±1.3%)显著升高。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表明,相比模型组藤茶复合汤汁组大鼠血管细胞完整性损伤程度降低,核固缩现象程度明显减轻,阳性细胞率明显增加,血栓素1相对表达量(25.2%±2.1%)显著降低,说明藤茶复合汤汁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二氢杨梅素 血栓 血栓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江河3种淡水螺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6
13
作者 梁琍 王艳艳 +3 位作者 姚俊杰 周路 冉辉 梁正其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133,137,共4页
为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铜仁地区螺类资源,采用恒温干燥、凯氏定氮、甲醇氯仿等方法对锦江河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梨形环棱螺(Bellamyapurificata)和三带田螺(Viviparustricinc-tus)3种淡水螺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 为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铜仁地区螺类资源,采用恒温干燥、凯氏定氮、甲醇氯仿等方法对锦江河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梨形环棱螺(Bellamyapurificata)和三带田螺(Viviparustricinc-tus)3种淡水螺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3种淡水螺鲜样中的水分含量为74.10%~79.43%,粗蛋白为13.33%~14.64%,粗脂肪为0.58%~0.65%,灰分为3.07%~5.25%;铜锈环棱螺、梨形环棱螺和三带田螺干样中均含有16种氨基酸,包含人体必须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分别为37.04%、35.95%和35.60%,蛋氨酸和缬氨酸为第一和第二限制氨基酸。此外,3种螺肉中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接近,均达3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锈环棱螺 梨形环棱螺 三带田螺 营养成分 淡水螺 锦江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石阡苔茶多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仕学 王岚 +2 位作者 代鸣 王一帆 杨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609-3612,共4页
为了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石阡苔茶[Camellia sinensis(L.)O.Ktze.]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研究,得到了提取石阡苔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超声功率100W,浸提时间30 min,料液比1∶40(g∶mL)。此条件... 为了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石阡苔茶[Camellia sinensis(L.)O.Ktze.]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研究,得到了提取石阡苔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超声功率100W,浸提时间30 min,料液比1∶40(g∶mL)。此条件下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4.92%,RSD为0.42%。可见,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缩短了浸提时间,节约了材料,提高了石阡苔茶多糖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茶[Camellia SINENSIS (L.)O.Ktze.] 多糖 超声波辅助法 提取率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岚 张宇斌 李建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6-219,共4页
以长势一致的3年生七叶一枝花为材料,在5种栽培基质处理下,测定七叶一枝花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蛋白质(Pro)含量、叶绿素(Chl)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Sug)含量,以探讨不同栽培基... 以长势一致的3年生七叶一枝花为材料,在5种栽培基质处理下,测定七叶一枝花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蛋白质(Pro)含量、叶绿素(Chl)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Sug)含量,以探讨不同栽培基质下七叶一枝花的光合特性、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基质处理下,七叶一枝花的光合特性和生理指标均有差异;处理30 d时,栽培基质为壤土、牛粪(质量比1∶1)的处理明显提高了七叶一枝花的Pn、Tr、Gs、Pro含量、Chl含量;腐殖土、沙土(质量比1∶1)的处理提高了MDA含量,而栽培基质为沙土、牛粪(质量比1∶1)的处理下七叶一枝花可溶性糖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结果可知,适宜种植七叶一枝花的栽培基质为壤土、牛粪(质量比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栽培基质 光合特性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对超声波提取藤茶二氢杨梅素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琍 邱岚 张良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416-420,共5页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波提取梵净山野生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二氢杨酶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法,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波提取梵净山野生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二氢杨酶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法,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二氢杨酶素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超声提取梵净山野生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藤茶中二氢杨梅素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1.00%、料液比1∶26.00(g∶m L)、超声波时间40.00 min,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为28.41%,回归模型预测的二氢杨梅素提取率为28.61%,经验证RSD为1.16%,拟合度较好,说明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藤茶二氢杨梅素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二氢杨梅素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不同含水量对七叶一枝花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岚 张宇斌 李建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42-45,共4页
为研究七叶一枝花的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水分,为人工种植和引种驯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以长势一致的3年生七叶一枝花为试验材料,研究土壤不同含水量对其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0d时,各处理间Pn和Pro含量差异显著,其中,... 为研究七叶一枝花的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水分,为人工种植和引种驯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以长势一致的3年生七叶一枝花为试验材料,研究土壤不同含水量对其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0d时,各处理间Pn和Pro含量差异显著,其中,20%含水量处理显著提高七叶一枝花的Pn、Tr、Pro和Chl含量,分别提高2.04μmol/(m2·s)、0.34 mmol/(m2·s)、7.12 mg/g和2.12mg/g;5%含水量处理显著提高七叶一枝花的Ci、Sug和MDA含量,分别提高48μmol/mol、1.47mg/g和0.0133μmol/g。综合比较,七叶一枝花栽培以20%土壤含水量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土壤含水量 光合特性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江河斑鳜消化系统特征和食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冉辉 禹真 梁正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945-1947,共3页
对铜仁市锦江河采集的野生斑鳜消化系统和食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年龄斑鳜消化系统特征和食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口裂长和肠长都随着体长的增长而增大,Ⅲ龄以上成鱼口裂长和肠长的增长速度慢于体长;个体越小的斑鳜,其眼径与头长... 对铜仁市锦江河采集的野生斑鳜消化系统和食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年龄斑鳜消化系统特征和食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口裂长和肠长都随着体长的增长而增大,Ⅲ龄以上成鱼口裂长和肠长的增长速度慢于体长;个体越小的斑鳜,其眼径与头长的比值越大;低龄斑鳜的摄食率和摄食强度明显高于成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江河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消化系统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IAA对七叶一枝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岚 杨敏 +1 位作者 黄芙蓉 杨小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22期46-47,51,共3页
该文研究了不同浓度IAA对梵净山珍稀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生理特性的影响。分别用20mg/L、40mg/L和60mg/L IAA喷洒七叶一枝花,测定处理后第5、10、15、20d的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IA... 该文研究了不同浓度IAA对梵净山珍稀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生理特性的影响。分别用20mg/L、40mg/L和60mg/L IAA喷洒七叶一枝花,测定处理后第5、10、15、20d的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IAA处理七叶一枝花,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其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该研究可为铜仁梵净山七叶一枝花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A 七叶一枝花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