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林下土壤养分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颜秋晓 张维勇 +2 位作者 石磊 林昌虎 何腾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46-150,共5页
为探索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采用野外实地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比较不同海拔不同土壤深度养分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梵净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pH为4.02~6.41,土壤为弱酸性到强酸性反应... 为探索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采用野外实地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比较不同海拔不同土壤深度养分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梵净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pH为4.02~6.41,土壤为弱酸性到强酸性反应;随着海拔的升高,养分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垂直差异分布,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养分在海拔500~520m综合含量较低,其余海拔高度养分含量均较为丰富,在海拔1 500~2 000m达最大值。不同海拔的表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高于深层土壤,且随着海拔的增加呈波浪式上升;速效钾在海拔500~520m、1 500~2 000m表现出深层土壤大于表层土壤外,其余海拔区域表土大于深层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海拔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养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区系组成 被引量:4
2
作者 吕敬才 李仕泽 +5 位作者 牛克锋 陈靖 姜森 田宇 魏刚 徐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48-152,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资源状况,促进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于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采用样线法、访谈法和诱捕法等方法多次对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进行系统调查,并运用相似系数对梵净山、雷公山和佛顶山... 为进一步了解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资源状况,促进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于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采用样线法、访谈法和诱捕法等方法多次对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进行系统调查,并运用相似系数对梵净山、雷公山和佛顶山3个保护区两栖动物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保护区至今已记录到两栖动物42种(亚种),隶属2目9科21属;其中,川南短腿蟾(Brachytarsophrys chuannanensis)、宜章臭蛙(Odorrana yizhangensis)和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为贵州省两栖类新纪录,崇安湍蛙(Amolops chunganensis)为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区内两栖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物种占绝对优势,共计35种,古北界东洋界广布种7种。在物种相似性上,梵净山与雷公山两栖动物物种相似性为0.68;梵净山与佛顶山两栖动物物种相似系数为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区系组成 两栖动物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珙桐萌蘖繁殖在种群数量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卢志宏 漆江 +4 位作者 代松 谭廷鸿 李海波 张晓东 杨传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4-1051,共8页
为探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的繁殖策略,揭示萌蘖苗和实生苗在维持种群数量中的作用。采用每木调查法调查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标水岩珙桐种群,根据调查数据绘制径级结构图。以珙桐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匀... 为探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的繁殖策略,揭示萌蘖苗和实生苗在维持种群数量中的作用。采用每木调查法调查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标水岩珙桐种群,根据调查数据绘制径级结构图。以珙桐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匀滑技术分别编制了萌蘖苗和实生苗种群静态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及4个生存函数曲线。结果显示:(1)珙桐种群年龄结构存在一定的波动性,按萌蘖苗统计则幼龄个体占78.78%,按实生苗统计则幼龄个体占21.45%,两种统计的珙桐种群的生存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2)珙桐种群整体是增长的,萌蘖苗V_(spi)高于V_(sepi)(6.50%>2.30%)。(3)珙桐种群生存率呈单调下降趋势,萌蘖苗较明显。(4)珙桐种群累计死亡率呈单调上升的趋势,萌蘖苗更明显。(5)珙桐种群生存率和消失率曲线呈单调上升趋势,萌蘖苗和实生苗基本一致。标水岩珙桐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后期种群保持稳定,萌蘖繁殖有利于维持种群数量,在维持种群稳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萌蘖苗 静态生命表 存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对策研究
4
作者 黎启方 李海波 钟华富 《农村实用技术》 2018年第9期56-58,共3页
本文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口、经济、教育、劳动、产业以等基本信息,了解群众移民的意向和需求,并结合梵净山保护区实际,提出几点有利于促进解决保护区生态移民实施的对策建议,为后续保护区实施生态移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梵净山 环境保护 生态移民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野菜种类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健强 郑燕飞 +4 位作者 舒华 洪頵 陈波 付素静 余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2549-22555,共7页
2007年以来对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14个样区的野菜数量进行了调查统计,并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野菜401种被记入名录,隶属275属125科,占贵州省野菜科、属、种的百分比分别为85.03%、67.73%和48.... 2007年以来对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14个样区的野菜数量进行了调查统计,并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野菜401种被记入名录,隶属275属125科,占贵州省野菜科、属、种的百分比分别为85.03%、67.73%和48.31%。其中维管束类野菜270种,菌类128种,藻类3种。根据食用部位,该区野菜分为根类、茎类、叶类、花类、果实类和其他类六大类,分别占总数的4.74%、45.64%、45.14%、5.24%、20.45%和32.92%;按食用方法,该区野菜分为直接生食类、一般熟食类和特殊食用类三大类,分别占总数的15.02%、27.84%和80.59%;按珍稀名贵程度,该区野菜分为珍稀濒危类、名贵类、普通类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野菜种类 食用部位 食用方法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蜜源植物——假柿木姜子
6
作者 林致中 徐祖荫 石磊 《中国蜂业》 2025年第6期29-29,共1页
假柿木姜子(Litsea monopetala(Roxb.)Pers.)是樟科木姜子属的常绿高大乔木,别名毛腊树、毛黄木、水冬瓜、木浆子、假柿树、山菠萝树等。高达18m,直径约15c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纵裂;小枝淡绿色,密被锈色短柔毛;叶革质,互生,宽卵形、倒... 假柿木姜子(Litsea monopetala(Roxb.)Pers.)是樟科木姜子属的常绿高大乔木,别名毛腊树、毛黄木、水冬瓜、木浆子、假柿树、山菠萝树等。高达18m,直径约15c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纵裂;小枝淡绿色,密被锈色短柔毛;叶革质,互生,宽卵形、倒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8~20cm,宽4~1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皮 樟科 小枝 互生 木姜子属 革质 假柿木姜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冷杉和珙桐的碳氮磷分布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崔明阳 张珍明 +4 位作者 刘峰 石磊 张维勇 林昌虎 何腾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48-51,55,共5页
为科学有效地保护梵净山珙桐和冷杉,保障梵净山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稳定梵净山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以梵净山典型珍稀植物梵净山冷杉和珙桐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种植株不同部位的碳氮磷含量分布特征及其... 为科学有效地保护梵净山珙桐和冷杉,保障梵净山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稳定梵净山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以梵净山典型珍稀植物梵净山冷杉和珙桐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种植株不同部位的碳氮磷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碳、氮、磷含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2种珍稀植物C和P含量的分布规律为冷杉叶>冷杉茎>珙桐茎>珙桐叶,N含量的分布特征为珙桐叶>冷杉叶>珙桐茎>冷杉茎;C∶N分布规律为珙桐茎>冷杉叶>冷杉茎>珙桐叶,C∶P和N∶P的分布特征为珙桐叶>珙桐茎>冷杉茎>冷杉叶。根据2种珍稀植物的化学计量数比判断,该地区植物更多受氮限制(N∶P<14),但有充足的磷。珙桐土壤的N含量与茎的N含量呈正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与叶的N含量呈正相关且差异显著;冷杉土壤的N含量与冷杉茎和叶的N含量均呈正相关且差异显著。珙桐土壤的P含量与珙桐茎的P含量呈正相关且显著,与叶的P含量呈正相关且极显著;冷杉土壤的P含量与茎的呈正相关且极显著,与叶的P含量呈正相关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冷杉 珙桐 珍稀植物 碳氮磷 化学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养分的差异 被引量:10
8
作者 路岑 张维勇 +2 位作者 石磊 林昌虎 何腾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177-181,共5页
为给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植被可持续性建设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梵净山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竹林4种植被类型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梵... 为给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植被可持续性建设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梵净山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竹林4种植被类型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梵净山土壤pH为4.33-5.36,为较强酸性,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pH逐渐增大;植被对土壤养分具有表聚效应,不同植被覆盖下表层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含量均高于深层土壤;灌木林各层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含量较高于其他植被类型,由于灌木林地种群丰富,潮湿的地表环境条件有利于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高郁闭度下土壤径流、淋溶损失减少,所以土壤养分元素更易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土壤养分 植被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观花乔木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覃冰 陈余 +3 位作者 张婉 刘蕾 余波 吴定军 《现代园艺》 2015年第14期16-18,共3页
采用经典型选区样地和文献查询统计的方法,通过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金顶一带观花乔木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经筛选可用于园林绿化的观花乔木可达50种以上,为当地绿化植物资源提供选择参考。
关键词 观花乔木 调查研究 梵净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金丝猴活动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石磊 牛克锋 +2 位作者 杨业勤 杨传东 熊源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4-763,共10页
通过对梵净山东北部岩高坪区域苔藓植物以及对黔金丝猴活动区生境的研究,报道了黔金丝猴活动区苔藓植物46科,85属,249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贵州新记录种5个。从该区苔藓植物的组成看,温带区系成分最为丰富,占整个区系成分的43.32%... 通过对梵净山东北部岩高坪区域苔藓植物以及对黔金丝猴活动区生境的研究,报道了黔金丝猴活动区苔藓植物46科,85属,249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贵州新记录种5个。从该区苔藓植物的组成看,温带区系成分最为丰富,占整个区系成分的43.32%;不同海拔的森林植被下苔藓植物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异:阔叶林的苔藓植物多样性最高,竹林内苔藓植物多样性较低。在黔金丝猴活动最为频繁的海拔1200~1800m范围内,苔藓植物的多样性也反映着该海拔阶段的生境是黔金丝猴最适宜的活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东北部 生境 苔藓植物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蔷薇科的三种辅助蜜源植物
11
作者 徐祖荫 石磊 《中国蜂业》 2019年第10期50-50,共1页
许多蔷薇科植物多为优良的辅助蜜源,其中在夏季和秋初开花的蔷薇科植物,对蜂群越夏和秋繁具有重要意义,这里介绍三种:一、宜昌悬钩子(图1)学名Rubus ichangensis Hemsl et Ktze,属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灌木,俗名狗屎泡。茎直立或倒垂,具... 许多蔷薇科植物多为优良的辅助蜜源,其中在夏季和秋初开花的蔷薇科植物,对蜂群越夏和秋繁具有重要意义,这里介绍三种:一、宜昌悬钩子(图1)学名Rubus ichangensis Hemsl et Ktze,属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灌木,俗名狗屎泡。茎直立或倒垂,具腺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科植物 秋繁 蔷薇科悬钩子属 辅助蜜源植物 腺毛 悬钩子 越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报道的一种蜜源植物——柄果海桐
12
作者 廖启圣 徐祖荫 石磊 《中国蜂业》 2019年第9期44-44,共1页
海桐属海桐科海桐花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大的植株可高达6m。其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叶聚生于枝顶,革质,发亮。伞形花序或伞房状花序,顶生或近顶生。花白色,有芳香,后变黄色。蒴果圆球形,有棱或呈三角形,直径12mm,花期3~5月。果熟期9... 海桐属海桐科海桐花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大的植株可高达6m。其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叶聚生于枝顶,革质,发亮。伞形花序或伞房状花序,顶生或近顶生。花白色,有芳香,后变黄色。蒴果圆球形,有棱或呈三角形,直径12mm,花期3~5月。果熟期9~10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源植物 果熟期 皮孔 圆球形 海桐花属 嫩枝 伞房状 常绿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道两种蜜源植物
13
作者 徐祖荫 王胤晨 +1 位作者 肖平 石磊 《中国蜂业》 2021年第7期32-32,共1页
一、苦枥木Fraxinus insularis Hemsl形态特征:木犀科梣属植物,落叶高大乔木,高20~30m,胸径30~85cm,树皮灰色,平滑。嫩枝扁平,细长而直,棕色至褐色,皮孔细小,点状凸起,白色或淡黄色,节膨大。羽状复叶,长10~30cm,柄长5~8cm,小叶5~7枚,嫩... 一、苦枥木Fraxinus insularis Hemsl形态特征:木犀科梣属植物,落叶高大乔木,高20~30m,胸径30~85cm,树皮灰色,平滑。嫩枝扁平,细长而直,棕色至褐色,皮孔细小,点状凸起,白色或淡黄色,节膨大。羽状复叶,长10~30cm,柄长5~8cm,小叶5~7枚,嫩时纸质,后期硬纸质或革质,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9cm,宽2~3.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源植物 高大乔木 椭圆状披针形 木犀科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