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首次剖宫产对腹壁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江妮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1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首次剖宫产对腹壁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行二次剖宫产术的孕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接受首次剖宫产手术时腹壁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横切组(78例)和纵切组...
目的:探讨分析首次剖宫产对腹壁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行二次剖宫产术的孕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接受首次剖宫产手术时腹壁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横切组(78例)和纵切组(72例),观察对比两组孕产妇进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纵切组孕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横切组孕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横切组孕产妇的盆腹腔黏连率为42.3%,纵切组孕产妇的盆腹腔黏连率为15.3%,纵切组孕产妇的盆腹腔黏连率明显低于横切组孕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横切组新生儿的窒息率为34.6%,纵切组新生儿的窒息率为12.5%,纵切组新生儿的窒息率明显低于横切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孕产妇进行首次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应在考虑到孕产妇的具体情况及其是否有再次生育计划的基础上,尽量选择腹壁纵切口为其实施手术,以提高其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效果及预后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横切口
腹壁纵切口
二次剖宫产术
临床效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术的可行性分析
2
作者
江妮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2期259-260,共2页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12例合并子宫肌瘤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6例产妇。我院对对...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12例合并子宫肌瘤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6例产妇。我院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对观察组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方法与对照组产妇相同)的过程中,进行子宫肌瘤剔术。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产后24h内阴道的出血量、从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从术毕至恶露完全消失的时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手术的用时明显长于对照组产妇,其产后24h内阴道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术中的出血量、从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从术毕至恶露完全消失的时间大体相同,二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术虽然会增加产妇手术的时间,但能有效地减少其产后24h内阴道的出血量,降低其产后出血和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不会增加其术中的出血量和康复的时间。因此,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术
进行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首次剖宫产对腹壁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江妮
机构
梧州市龙圩区妇幼保健院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1期216-217,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分析首次剖宫产对腹壁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行二次剖宫产术的孕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接受首次剖宫产手术时腹壁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横切组(78例)和纵切组(72例),观察对比两组孕产妇进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纵切组孕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横切组孕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横切组孕产妇的盆腹腔黏连率为42.3%,纵切组孕产妇的盆腹腔黏连率为15.3%,纵切组孕产妇的盆腹腔黏连率明显低于横切组孕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横切组新生儿的窒息率为34.6%,纵切组新生儿的窒息率为12.5%,纵切组新生儿的窒息率明显低于横切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孕产妇进行首次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应在考虑到孕产妇的具体情况及其是否有再次生育计划的基础上,尽量选择腹壁纵切口为其实施手术,以提高其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效果及预后的质量。
关键词
腹壁横切口
腹壁纵切口
二次剖宫产术
临床效果
影响
分类号
R719.8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术的可行性分析
2
作者
江妮
机构
梧州市龙圩区妇幼保健院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2期259-260,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12例合并子宫肌瘤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6例产妇。我院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对观察组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方法与对照组产妇相同)的过程中,进行子宫肌瘤剔术。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产后24h内阴道的出血量、从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从术毕至恶露完全消失的时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手术的用时明显长于对照组产妇,其产后24h内阴道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术中的出血量、从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从术毕至恶露完全消失的时间大体相同,二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术虽然会增加产妇手术的时间,但能有效地减少其产后24h内阴道的出血量,降低其产后出血和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不会增加其术中的出血量和康复的时间。因此,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术是可行的。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术
进行
可行性
分类号
R719.8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首次剖宫产对腹壁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影响
江妮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术的可行性分析
江妮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