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枫叶中的单宁 被引量:3
1
作者 蒋红芝 蒋蓉芝 义崇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590-3591,3596,共3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75 nm处对枫叶中单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单宁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37.249c-0.001 8,R2=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0.70%,该法测定枫叶中单宁的含量简便、快速、准确。
关键词 枫叶 单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郑春华 罗正 黄振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探讨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 目的:探讨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火灸治疗,2组均治疗2周。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社会活动功能、脊柱稳定情况、腰痛缓解情况及直腿抬高角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腰椎曲度、腰椎前凸角度、腰骨倾斜角、平均椎间隙高度、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JOA)及直腿抬高角度(ASLR)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雷火灸可显著缓解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下腰痛症状,提高其社会活动功能、直抬腿高度及脊柱稳定性,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定点旋转复位法 雷火灸 脊柱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转胎头适宜时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易翠兰 种翠宁 郭剑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3-865,共3页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时,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以加速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92例单胎头位,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产妇,分为观察组96例,对产妇选择适宜时机(宫口开大6~10...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时,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以加速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92例单胎头位,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产妇,分为观察组96例,对产妇选择适宜时机(宫口开大6~10cm,胎先露在坐骨棘平或坐骨棘下1~2cm)进行手转胎头;对照A组53例,对产妇选择宫口开大<6cm,胎先露在坐骨棘上进行手转胎头;对照B组43例,选择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在坐骨棘下≥2cm进行手转胎头。结果:观察组手转胎头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1分钟阿普加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结论:手转胎头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方法,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使难产变为顺产,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转胎头 适宜时机 自然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精油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种翠宁 庞义坚 +5 位作者 梁贞文 姜慕珍 周宇珍 易翠兰 郭剑影 崔彩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300例,在产后第1天、第2天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第3天开始,观察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护士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床边乳房按摩护理干预,对照组继续给...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300例,在产后第1天、第2天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第3天开始,观察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护士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床边乳房按摩护理干预,对照组继续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泌乳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产后第3天后观察组产妇泌乳率高、泌乳量增加,无乳胀乳痛现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油按摩乳房,可增加产妇乳汁分泌,防止乳胀乳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精油 按摩 母乳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喷射供氧佐治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蒋蓉芝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10期601-602,共2页
关键词 重症肺炎 高频喷射供氧佐治 护理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