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联合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临床资...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联合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收治时段分为三组。A组26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法,手术方法为常规腹腔镜手术;B组26例,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手术方法为常规腹腔镜手术;C组29例,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手术方法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比较三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炎症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B组和C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39.3±32.6)min、(234.8±29.3)min和(195.7±38.6)min;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18.0±4.3)mg/L、(16.7±4.5)mg/L和(14.5±3.3)mg/L;术后首次喂奶时间分别为(58.9±6.1)h、(27.4±2.7)h和(28.7±2.4)h;术后停止补液时间分别为(7.7±0.9)d、(6.4±0.5)d和(6.0±0.6)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7±1.0)d、(7.7±0.8)d和(6.8±0.8)d;三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分别为(3.1±0.7)分、(2.6±0.4)分和(2.5±0.5)分;第2天疼痛评分分别为(2.8±0.8)分、(2.2±0.5)分和(2.1±0.4)分;三组间术后第1天、第2天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出现胆漏合并出血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非计划再次手术1例;B组术后出现胆漏1例,非计划再手术1例;C组术后出现肠梗阻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三组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在熟练掌握机器人手术技术后,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应激,加速术后康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联合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收治时段分为三组。A组26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法,手术方法为常规腹腔镜手术;B组26例,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手术方法为常规腹腔镜手术;C组29例,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手术方法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比较三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炎症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B组和C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39.3±32.6)min、(234.8±29.3)min和(195.7±38.6)min;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18.0±4.3)mg/L、(16.7±4.5)mg/L和(14.5±3.3)mg/L;术后首次喂奶时间分别为(58.9±6.1)h、(27.4±2.7)h和(28.7±2.4)h;术后停止补液时间分别为(7.7±0.9)d、(6.4±0.5)d和(6.0±0.6)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7±1.0)d、(7.7±0.8)d和(6.8±0.8)d;三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分别为(3.1±0.7)分、(2.6±0.4)分和(2.5±0.5)分;第2天疼痛评分分别为(2.8±0.8)分、(2.2±0.5)分和(2.1±0.4)分;三组间术后第1天、第2天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出现胆漏合并出血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非计划再次手术1例;B组术后出现胆漏1例,非计划再手术1例;C组术后出现肠梗阻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三组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在熟练掌握机器人手术技术后,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应激,加速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