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咽痒咳合剂挥发油成分分析及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1
作者 梁晓莲 桂雄斌 +4 位作者 赵凤仙 马家宝 杨正腾 陈勇 李冠慧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5,I0003,I0004,共8页
目的建立咽痒咳合剂超临界CO_(2)萃取中挥发油成分分析、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使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CO_(2)extraction,SFE-CO_(2))萃取咽痒咳合剂中紫苏叶、厚朴、细辛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 目的建立咽痒咳合剂超临界CO_(2)萃取中挥发油成分分析、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使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CO_(2)extraction,SFE-CO_(2))萃取咽痒咳合剂中紫苏叶、厚朴、细辛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对咽痒咳合剂中麻黄、甘草、厚朴、紫苏、细辛进行薄层鉴别研究。结果咽痒咳合剂中紫苏叶、厚朴、细辛在适宜的SFE-CO_(2)萃取条件下,共鉴定出67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0.51%,主要由萜、烃、醇、酸、酚、酮、酯、醛、醚、酰胺10类化合物组成,其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成分有甲基丁香酚(12.96%)、厚朴酚(11.95%)、β-细辛脑(5.06%)、角鲨烯(4.72%)、α-亚麻酸(4.71%)、异亚油酸(4.65%)、黄樟素(4.47%)、3,4,5-三甲氧基甲苯(3.92%)、β-石竹烯(3.18%)、反式角鲨烯(3.14%)等。对咽痒咳合剂进行TLC法鉴别研究,在麻黄、甘草、紫苏、厚朴、细辛的TLC法鉴别实验中,斑点清晰可见,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咽痒咳合剂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可为其药效学研究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咽痒咳合剂中麻黄、甘草、细辛、厚朴、紫苏的TLC法鉴别方法操作便捷、重现性佳、斑点特征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痒咳合剂 超临界CO_(2)萃取 成分分析 薄层色谱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早中期腰背痛的中医干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黎旭军 何晖 +1 位作者 黄健林 张亚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6-789,共4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早中期腰背痛采用中医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观察组则采用强督活络...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早中期腰背痛采用中医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观察组则采用强督活络经验汤剂内服进行中医干预,2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6个疗程。对比两组干预的临床效果,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腰脊、关节痛感进行评价,评估脊柱功能的改善情况,监测血液流变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72.1%相比,观察组有效率为93.0%,显著升高(χ~2=6.541,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腰脊、关节痛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脊柱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其脊柱活动度、胸廓活动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则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液流变指标及血清因子TNF-α、IL-6、IL-17、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医干预强直性脊柱炎早中期腰背痛患者疗效肯定,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腰脊、关节痛感,提高脊柱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局部患处血液微循环、调控TNF-α、IL-6、IL-17、MMP-9等因子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腰背痛 气滞血瘀证 脊柱功能 血液流变 炎性因子 中医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针灸联合艾灸三阴交、Foley尿管水囊及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9
3
作者 杨柳 谢翠云 +1 位作者 韩焕梅 蔡立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艾灸三阴交、Foley尿管水囊及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需引产的足月妊娠产妇15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中医组、水囊组和缩宫素组,每组52例,中医组产...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艾灸三阴交、Foley尿管水囊及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需引产的足月妊娠产妇15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中医组、水囊组和缩宫素组,每组52例,中医组产妇通过中医针灸联合艾灸三阴交进行引产,水囊组产妇通过Foley尿管水囊进行引产,缩宫素组产妇通过静脉注射缩宫素(2.5 U)进行引产,所有产妇采用宫颈成熟度评分法(Bishop)评估宫颈成熟程度,统计分析所有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第1、2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及分娩结局。结果:中医组、水囊组和缩宫素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分别为92.31%、76.92%、57.69%,中医组>水囊组>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方面,中医组<水囊组<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水囊组和缩宫素组产妇剖宫产率分别为11.54%、30.77%、46.15%,中医组<水囊组<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艾灸三阴交疗法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效果方面优于Foley尿管水囊及缩宫素,具有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之功效,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和降低剖宫产的发生,有利于加快产妇产后恢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宫颈成熟 引产 针灸 艾灸 足月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痒咳合剂质量评价
4
作者 梁晓莲 桂雄斌 +5 位作者 陈勇 杨正腾 马家宝 赵凤仙 宋海梅 冯家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1-1787,共7页
目的评价咽痒咳合剂质量。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测定甘草苷、射干苷、迷迭香酸、异甘草苷、野鸢尾黄素、甘草酸单铵盐、次野鸢尾黄素、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 目的评价咽痒咳合剂质量。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测定甘草苷、射干苷、迷迭香酸、异甘草苷、野鸢尾黄素、甘草酸单铵盐、次野鸢尾黄素、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5℃;多波长检测。结果12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各批样品聚为3类,3种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7.448%,峰5、14(和厚朴酚)、3(甘草苷)、11(甘草酸单铵盐)、15(细辛脂素)为质量标志物。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8.23%~101.63%,RSD 1.05%~2.92%。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咽痒咳合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痒咳合剂 质量评价 HPLC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与踝关节本体感觉变化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庆梅 赖春 +5 位作者 曾宪妮 覃彬原 胡春丽 杨曦 莫国强 张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6-348,共3页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关节退行性关节病,调查显示KOA在我国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为21.7%-([1])。KOA的主要症状为膝关节肿胀、疼痛、肌力下降、关节活动障碍等,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软骨退变、相邻软...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关节退行性关节病,调查显示KOA在我国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为21.7%-([1])。KOA的主要症状为膝关节肿胀、疼痛、肌力下降、关节活动障碍等,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软骨退变、相邻软骨下骨板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因关节软骨内的本体感受器及神经受到破坏-([2]),加之关节制动、肌力下降等因素,导致KOA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本体感觉 膝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损伤 关节软骨退变 软骨下骨板 退行性关节病 本体感受器 骨质增生 膝关节运动 运动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天武 覃怀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04-2105,共2页
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如何降低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是胃肠外科医师长久追求的目标。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主要是由于腹腔内脱落细胞、腹膜后淋巴结和腹膜上的转移灶引起的,目前针对这些部位的化疗方法很... 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如何降低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是胃肠外科医师长久追求的目标。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主要是由于腹腔内脱落细胞、腹膜后淋巴结和腹膜上的转移灶引起的,目前针对这些部位的化疗方法很少.效果也不甚理想。氟尿嘧啶植入剂作为一种新型给药途径的化疗药,在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结肠癌及肝癌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植入剂 氟尿嘧啶 胃癌术 应用 安全性 腹膜后淋巴结 进展期胃癌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任务与双任务平板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庆梅 陆品刚 +5 位作者 黄献群 谢丽娟 李丽娇 陆增宣 周定锋 卢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4-847,共4页
目的探讨单任务与双重任务条件下的运动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一般康复训练,实验组再接受运动双重任务平板训练,对照组再... 目的探讨单任务与双重任务条件下的运动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一般康复训练,实验组再接受运动双重任务平板训练,对照组再接受单一任务平板训练。采用简式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估下肢部分(FMA-lower),10m最大步行速度(MWST)、Barthel指数量表(Barthle Index,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单任务起立步行测试(TUG)、双重任务TUG评估患者在单项任务条件与双重任务条件下的步行功能表现。结果训练前,2组FMA-lower、MWST、BI、单任务TUG及双重任务TU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前比较,训练后2组FMA-lower、MWST和BI评分明显升高(P<0.05,P<0.01),2组单任务TUG及实验组双重任务TUG明显降低(P<0.01);训练后,实验组双重任务TUG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5±1.61)s vs(13.20±2.61)s,P<0.01],而2组FMA-lower、MWST、BI评分及单任务TU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任务与双任务平板训练均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但单任务训练不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在双任务条件下的表现,而双任务条件下的康复训练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在双重任务条件下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运动试验 步行 运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梅克尔憩室及并发症的MSCT表现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庆航 张繁 +5 位作者 唐广磊 黄训波 张流柳 傅建斌 庞统亮 关键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4-479,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梅克尔憩室(MD)及其并发症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2年12月共13例成人MD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所有患者行平扫和对比增强MSCT扫描,3例行核素扫描。全部病例经临床诊断和手术病理... 目的:探讨成人梅克尔憩室(MD)及其并发症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2年12月共13例成人MD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所有患者行平扫和对比增强MSCT扫描,3例行核素扫描。全部病例经临床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本组中男12例、女1例,年龄26~79岁,中位年龄3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7例)和便血(6例)。9例伴有贫血,包括轻度7例和中度2例。主要MSCT表现:(1)部位,均位于中下腹部回肠系膜游离缘,10例位于脐中线右侧,2例位于脐中线,1例位于脐中线左侧;(2)形态,表现为局部呈盲袋状突出,憩室长径(58.08±28.36)mm,短径(20.31±13.15)mm;(3)内容物,含有液体13例、气体7例、粪石1例;(4)血供,由肠系膜上动脉回肠分支的卵黄管动脉供血;(5)并发症包括憩室周围炎13例、出血6例、穿孔2例和憩室反套2例。憩室内异位胰腺1例,MSCT表现为明显强化的憩室壁结节。本组有3例行核素扫描,异位胃黏膜显像阳性2例、阴性1例。结论:成人MD具有特征性MSCT表现及临床特点,根据病灶定位及征象可帮助实现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克尔憩室 小肠疾病 异位组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9
作者 黄献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OP)的患者运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诊治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4例患者运用鲑鱼降钙素喷鼻剂,碳酸钙D3...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OP)的患者运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诊治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4例患者运用鲑鱼降钙素喷鼻剂,碳酸钙D3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组的34例患者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治疗,同样治疗2个月;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骨密度(BMD)以及体征等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73.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以及关节功能指数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a及BMD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ESR指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指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很好的调节骨代谢情况,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罗洪民 王湛贤 +1 位作者 江杏娟 陆品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124例,随机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124例,随机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联合热敏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如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脂水平变化如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QT间期离散度(QTd)以及心脏缺血相关事件等.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CRP、IL-6、TNF-α)水平、血脂(TG、TC、LDL-C)水平、QT离散度均得到改善(P<0.05~0.01),治疗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发生心脏缺血相关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热敏灸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心脏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热敏灸 冠心病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消毒丹加减灌肠、苦黄散外洗联合干扰素治疗湿热蕴毒型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心肌酶谱、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青 钟斌 +7 位作者 李研 岑杨成 唐冬梅 李明明 廖泽辉 潘娟 陶园 唐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加减灌肠、苦黄散外洗联合干扰素治疗湿热蕴毒型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心肌酶谱、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诊断为湿热蕴毒型手足口病患儿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加减灌肠、苦黄散外洗联合干扰素治疗湿热蕴毒型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心肌酶谱、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诊断为湿热蕴毒型手足口病患儿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对症治疗,同时采用IFN-α雾化吸入或IFN-α2b喷雾剂喷于口腔患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露消毒丹加减灌肠,苦黄散外洗。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患儿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心肌酶谱、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复常所需时间低于对照组,皮疹消退所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ALT、AST、CK-MB、IL-4、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加减灌肠苦黄散外洗联合干扰素治疗湿热蕴毒型手足口病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肝功能、保护心肌细胞、降低患儿炎症因子,调节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甘露消毒丹加减 苦黄散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DNA定量及五项与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邓燕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99-400,403,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乙肝DNA定量(HBV-DNA)与乙肝前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为其临床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175例入住我院肝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定量法对空腹抽取的肘静脉血进行乙肝前S1抗原、乙肝五项及HBV-DN...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乙肝DNA定量(HBV-DNA)与乙肝前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为其临床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175例入住我院肝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定量法对空腹抽取的肘静脉血进行乙肝前S1抗原、乙肝五项及HBV-DNA检测,评价其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不同乙肝五项模式下,乙肝前S1抗原与HBV-DNA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的标本中检出乙肝前S1抗原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0.0%和82.5%;在76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的标本中检出乙肝前S1抗原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64.5%和56.6%。在30例HBcAb阳性患者中检出有部分患者乙肝前S1抗原阳性,表明HBeAg阴性的患者无论HBeAb阳性或阴性均有可能存在病毒的复制。90例HBeAg阳性患者有71.1%乙肝前S1抗原阳性,82.2%HBV-DNA阳性。结论:乙肝五项、乙肝DNA定量与乙肝前S1抗原联合检测可以更好地诊断乙肝,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前S1抗原 乙肝五项 HBV—DNA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丙戊酸钠对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守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55-3956,共2页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是神经科一种常见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的急危重症…1。癫痫发作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持续时间长,可因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产生永久性损伤,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治疗效果 对比研究 丙戊酸钠 丙泊酚 永久性损伤 急危重症 治疗不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背丝绸质量标准研究
14
作者 黄秋燕 莫小莹 +7 位作者 陈晓春 谢洁兰 蒋贝 李耀华 罗威 梁平 潘小姣 梁建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01-1906,共6页
目的建立红背丝绸的质量标准。方法显微鉴别法对粉末及药材横切面进行鉴别,TLC法定性鉴别岩白菜素、白藜芦醇,HPLC法测定岩白菜素、白藜芦醇含量。结果红背丝绸显微鉴别特征为草酸钙针晶、簇晶、石细胞及淀粉粒较多,木栓层中有大量棕色... 目的建立红背丝绸的质量标准。方法显微鉴别法对粉末及药材横切面进行鉴别,TLC法定性鉴别岩白菜素、白藜芦醇,HPLC法测定岩白菜素、白藜芦醇含量。结果红背丝绸显微鉴别特征为草酸钙针晶、簇晶、石细胞及淀粉粒较多,木栓层中有大量棕色块散在,韧皮射线顶端呈喇叭状。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岩白菜素、白藜芦醇分别在0.0503~1.0064、0.0203~0.406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70%、96.48%,RSD分别为1.28%、1.08%,含量分别为10.9924、1.0833 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可以用于红背丝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丝绸 岩白菜素 白藜芦醇 显微鉴别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伤胶囊的质量标准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秋燕 谢洁兰 +6 位作者 莫小莹 陈晓春 韦志英 梁平 罗威 潘小姣 李耀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2-558,共7页
目的建立蛇伤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蛇伤胶囊中红背丝绸和半边莲进行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小叶三点金、红背丝绸、半边莲和通城虎进行鉴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主要有效成分岩白菜素和异荭草苷,以及有效成... 目的建立蛇伤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蛇伤胶囊中红背丝绸和半边莲进行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小叶三点金、红背丝绸、半边莲和通城虎进行鉴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主要有效成分岩白菜素和异荭草苷,以及有效成分兼有毒成分马兜铃酸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显微鉴别中,红背丝绸的草酸钙针晶,半边莲的气孔和菊糖,组织特征明显且具有专属性;TLC鉴别专属性强,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岩白菜素、异荭草苷及马兜铃酸A在0.0304~0.6072 mg·mL^(-1)(r=0.9999)、0.0101~0.2028 mg·mL^(-1)(r=0.9998)及0.0139~0.2784 mg·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75%,99.05%及100.61%,RSD分别为1.84%,2.89%及2.57%;11批蛇伤胶囊中岩白菜素、异荭草苷及马兜铃酸A的含量范围分别为4.74~5.93,0.26~0.34及0.27~0.32 mg·g^(-1)。结论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重复性和准确度良好,该质量标准可用于蛇伤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伤胶囊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