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罗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伟 李建民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72-76,共5页
近年来,俄罗斯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嵌入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之中,从国家层面对普通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整体规划。俄罗斯构建了从理念到行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构建了以普通教育学校、补充教育系统和竞赛系统为主的天才教... 近年来,俄罗斯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嵌入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之中,从国家层面对普通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整体规划。俄罗斯构建了从理念到行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构建了以普通教育学校、补充教育系统和竞赛系统为主的天才教育体系,形成了天才教育与发展中心、大学附属天才寄宿学校、高校附属儿童科技园和以天才教育为办学特色的新型普通中学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机构网络,从甄别选拔、课程教学、评价激励、资源支持等方面提供支持,注重发挥典型区域先行先试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成效,整体提升创新人才对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国家创新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教育学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梁萍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118-120,共3页
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今天,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仍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公共教育学课程中运用网络这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起分组选题、资料搜集、整理运用、成果... 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今天,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仍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公共教育学课程中运用网络这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起分组选题、资料搜集、整理运用、成果交流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教育学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运作机制
3
作者 黄必超 梁萍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131-133,共3页
影响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因素主要有学校、社会、家庭三个层面的相关人员及可供使用的财力、相关机构、乡村环境等。运用有效互动、连片开发、螺旋上升的开发机制开发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课程资源,效果非常显著。
关键词 农村贫困地区 基础教育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运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习得乐观”的教育模式探究
4
作者 谢龙华 钟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90-92,共3页
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影响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乐观的教育与培养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后天的经验和学习是个人习得乐观的基础,国内乐观研究刚刚起步,有必要对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乐观进行深入... 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影响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乐观的教育与培养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后天的经验和学习是个人习得乐观的基础,国内乐观研究刚刚起步,有必要对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乐观进行深入的考察和探究,由此追寻大学生乐观教育和培养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得乐观 大学生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校班级学风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4
5
作者 谢龙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59-161,共3页
良好的班级学风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谈恋爱及缺乏追求等因素影响着高校班级学风。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切实开展高校教学改革,转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有效建设... 良好的班级学风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谈恋爱及缺乏追求等因素影响着高校班级学风。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切实开展高校教学改革,转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有效建设现代高校班级的学风,使大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班级学风 班级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生物学探究教学中渗透生命科学史的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董燕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181-183,共3页
文章通过在小教大专“生命本质”一节中渗透生命科学史的教学设计示例及教学分析,指出在生物学探究教学中渗透生命科学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等方面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物学 探究教学 生命科学史 教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子弟与城市中小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相互影响研究
7
作者 谢龙华 张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7-200,共4页
农民工子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教育群体。这一群体的存在,给部分城市中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带来了等级观念、交往障碍、自负心理、集体意识等方面消极影响。相应地,可通过价值观的教育、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自我认知能力的... 农民工子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教育群体。这一群体的存在,给部分城市中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带来了等级观念、交往障碍、自负心理、集体意识等方面消极影响。相应地,可通过价值观的教育、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和良好班集体的创建来培养城市中小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弟 城市中小学生 人文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