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定慧 徐兴全 +3 位作者 王小松 付兴建 李波 刘如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0-122,共3页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大田试验测定了苦参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菌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苦参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最佳抑菌浓度为10 mg/ml,此浓度下其抑菌率为84.0%;大田试验结果显示,施药3次处理组的病指相对防效为95...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大田试验测定了苦参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菌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苦参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最佳抑菌浓度为10 mg/ml,此浓度下其抑菌率为84.0%;大田试验结果显示,施药3次处理组的病指相对防效为95.4%,与对照药剂百理通防效差异不显著,比施药1次处理组高出66.9个百分点,比施药2次的处理组高出8.2个百分点。试验结论:苦参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在防小麦条锈病施药时期、施药次数及间隔、药物剂型、药剂速效性和持效性、小麦中药剂残留等方面进一步索后,运用于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提取液 小麦条锈病菌 孢子 萌发 抑制作用 大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乳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徽 徐兴权 +3 位作者 付兴建 王小松 刘如东 胡定慧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2-174,共3页
为观察苦参提取物的改进剂型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作用,通过酸性染料络合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采用稳定性、黏度及喷洒可行性实验筛选乳剂最佳比例;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检测苦参乳剂抗小麦条锈病的作用。研究结果:聚山梨酯80在乳剂中所占的最... 为观察苦参提取物的改进剂型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作用,通过酸性染料络合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采用稳定性、黏度及喷洒可行性实验筛选乳剂最佳比例;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检测苦参乳剂抗小麦条锈病的作用。研究结果:聚山梨酯80在乳剂中所占的最佳比例为1%;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乳剂处理组的相对防效明显高于清水对照组,与百里通防治效果相当。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乳剂对药效无影响,喷雾效果较好且明显增加药物黏附性,可有效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乳剂 小麦条锈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丹参氮、磷、钾吸收及转运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松林 郭俊霞 +3 位作者 王晓宇 吴萍 付菊梅 李青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究川丹参对氮、磷、钾的吸收及转运规律,为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2019年7月15开始至翌年2月15日,每月采集并测定川丹参不同部位的干物质重量和氮、磷、钾含量,分析川丹参干物质积累规律及其对氮、磷、钾的累积... 【目的】探究川丹参对氮、磷、钾的吸收及转运规律,为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2019年7月15开始至翌年2月15日,每月采集并测定川丹参不同部位的干物质重量和氮、磷、钾含量,分析川丹参干物质积累规律及其对氮、磷、钾的累积量和累积速率。【结果】7月中旬至9月中旬,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逐渐增加,并主要存储在地上部分;9月中旬之后,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逐渐减少,地上部分的氮、磷、钾元素大量向根部转运,促进根部迅速膨大。【结论】7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川丹参最佳施肥阶段,此时施肥有助于后期川丹参根部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丹参 施肥 吸收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苯氧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试验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龚雪芹 徐兴全 彭贤菊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7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白粉病防治 药效试验 苯氧菌酯 悬浮剂 药剂配方 川北地区 蔓延速度 科学依据 技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全利 付菊梅 +2 位作者 刘金虎 张守标 茶红青 《云南农业》 2022年第3期65-67,共3页
通过对李家庄苹果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进行调查、分析及大量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集成技术。应用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李家庄80 hm^(2)苹果园绿色防控到位率达100%,绿色防控效果达83%以上... 通过对李家庄苹果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进行调查、分析及大量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集成技术。应用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李家庄80 hm^(2)苹果园绿色防控到位率达100%,绿色防控效果达83%以上,为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下,优质果率提高20%;大幅度提高了果品品质,对提高漾濞县水果产品的品牌和形象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20%~30%,减少农药使用次数2次,降低农药残留,减少农药及其废弃物污染,对李家庄苹果园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天敌数量明显增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防控 农药使用量 优质果率 果品品质 天敌数量 集成技术 苹果病虫害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吡酰·异丙隆悬浮剂防除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蒲颇 龚雪芹 +1 位作者 张亚平 付菊梅 《植物医生》 2018年第8期60-64,共5页
通过大田试验,评价55%吡酰·异丙隆悬浮剂对冬小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型杂草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5%吡酰·异丙隆悬浮剂对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看麦娘的防除效果为58.5%~96.4%,对棒头草的... 通过大田试验,评价55%吡酰·异丙隆悬浮剂对冬小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型杂草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5%吡酰·异丙隆悬浮剂对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看麦娘的防除效果为58.5%~96.4%,对棒头草的防除效果为70.8%~92.1%,对猪殃殃的防除效果为69.0%~91.0%,对大巢菜的防除效果为41.8%~63.6%;在冬小麦二叶一心期,每667 m^2茎叶喷施55%吡酰·异丙隆悬浮剂170~200 mL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禾本科杂草 阔叶型杂草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漾濞县工业辣椒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全利 李春来 付菊梅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S01期23-24,共2页
针对漾濞工业辣椒病虫危害加剧,影响产业发展问题,总结了该地工业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防治技术,以期对今后漾濞工业辣椒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工业辣椒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水稻穗期一枪药病虫兼治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兴全 龚雪芹 +1 位作者 彭贤菊 刘如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3期144-147,共4页
水稻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二代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苞虫是川西北地区水稻穗期主要病虫,而以穗颈瘟、稻曲病、二代三化螟为主的常发性病虫害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可防而不可治,且防治施药时期相差不大。作者根据水稻主要病虫... 水稻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二代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苞虫是川西北地区水稻穗期主要病虫,而以穗颈瘟、稻曲病、二代三化螟为主的常发性病虫害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可防而不可治,且防治施药时期相差不大。作者根据水稻主要病虫发生特点结合新药剂试验,在孕穗期、破口期、齐穗期,采用不同药剂单施及混施,进行了水稻穗期一枪药病虫兼治技术探索。结果表明:穗期一枪药技术可行,但药剂选择要合理、混用方法要正确、施药技术要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穗期 一枪药 病虫兼治 川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梓潼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系统控制技术
9
作者 徐兴全 《植物医生》 2003年第5期4-5,共2页
关键词 梓潼县 小麦 条锈病 发生特点 系统控制技术 流行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梓潼1999年小麦条锈病发生趋势及防治对策
10
作者 徐兴全 《植物医生》 1999年第2期10-11,共2页
一、梓潼县1999年条锈发生特点1.发病始期早:1999年小麦条锈病发病始期,为1998年1月23日,比条锈病大发生的1996年提早22天,比97年提早40天,比98年提早99天,是我县1978年以来,条锈病发生最早... 一、梓潼县1999年条锈发生特点1.发病始期早:1999年小麦条锈病发病始期,为1998年1月23日,比条锈病大发生的1996年提早22天,比97年提早40天,比98年提早99天,是我县1978年以来,条锈病发生最早的一年,也是四川盆地内发病最早的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发生趋势 防治 梓潼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实诱剂对橘小实蝇的防治作用初探
11
作者 郑全利 欧阳作富 +1 位作者 李爱萍 付菊梅 《云南农业》 2017年第6期56-58,共3页
选用微生物诱蝇剂、甲基丁香酚实蝇诱剂和蛋白诱剂进行橘小实蝇防治试验,并比较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引诱剂对橘小实蝇雌、雄成虫具有引诱效果,且引诱效果存在差异。微生物诱蝇剂诱虫量最多,130 d雌、雄诱虫量分别为36头、71.67头;... 选用微生物诱蝇剂、甲基丁香酚实蝇诱剂和蛋白诱剂进行橘小实蝇防治试验,并比较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引诱剂对橘小实蝇雌、雄成虫具有引诱效果,且引诱效果存在差异。微生物诱蝇剂诱虫量最多,130 d雌、雄诱虫量分别为36头、71.67头;其次为甲基丁香酚,130 d雌、雄诱虫量分别为8.33头、8.34头;蛋白诱剂的诱虫效果较差,130 d雌、雄诱虫量分别为0头、0.99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诱剂 橘小实蝇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