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务信息化的构建及启示——以梅花集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羽瑶 王爱玲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66-67,共2页
文章以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为例,剖析了现代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框架,从快速规模扩张;强化研发能力;加强品牌和渠道建设;快速打造人才队伍、强化文化影响力;全面推进组织、流程建设五个方面构建了梅花... 文章以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为例,剖析了现代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框架,从快速规模扩张;强化研发能力;加强品牌和渠道建设;快速打造人才队伍、强化文化影响力;全面推进组织、流程建设五个方面构建了梅花集团财务信息化系统,并从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水平、提升财务人员整体素质、规范组织结构和流程、借鉴优秀公司的成功经验等角度为其他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信息化 规范化管理 渠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组分在脱脂乳和乳清体系中热变性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麻志宁 王媛媛 +2 位作者 李红娟 李洪波 于景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共5页
脱脂乳粉生产过程的预杀菌工艺对乳清蛋白变性有很大影响,乳清蛋白的变性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时间的变化。本文对脱脂乳体系和乳清体系进行55~95℃,1~30 min加热处理,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检测加热后样品中乳清蛋白主要组分... 脱脂乳粉生产过程的预杀菌工艺对乳清蛋白变性有很大影响,乳清蛋白的变性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时间的变化。本文对脱脂乳体系和乳清体系进行55~95℃,1~30 min加热处理,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检测加热后样品中乳清蛋白主要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脱脂乳体系与乳清体系中,牛血清白蛋白(BSA)变性趋势基本相同,温度达到65℃时变性显著,85~95℃几乎全部变性。α-乳白蛋白(α-La)的变性率在温度低于75℃时变性率差异较小,而在75~95℃的加热范围内变性率区别明显。β-乳球蛋白(β-Lg)在75~85℃加热范围内变性率有明显差异,3种乳清蛋白组分的热变性程度均显示出受热时间和温度的累积效应,最终趋向全部变性。与脱脂乳中蛋白热变性比较表明,酪蛋白对乳清蛋白中牛血清白蛋白的变性影响不大,而在65~95℃间对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的热变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热变性 牛血清白蛋白 Α-乳白蛋白 Β-乳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和调味品中微量砷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波 田娟 +1 位作者 焦义丛 刘永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6-288,共3页
建立一种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总砷的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使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加以测定。本方法测定值与标准物质菠菜(GBW 10015)参考值比较,Z<|2|,结果满意。砷的检出限(3σ)为0.17μg/L,回收率为91.9%... 建立一种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总砷的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使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加以测定。本方法测定值与标准物质菠菜(GBW 10015)参考值比较,Z<|2|,结果满意。砷的检出限(3σ)为0.17μg/L,回收率为91.9%~111.0%,相对标准偏差(n=3)为0.1%~6.6%。本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可用于食品和调味品中总砷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氢化物发生 原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玉米浆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5
4
作者 盖丽娟 刘永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03-307,共5页
依据GB/T18246-2000,应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玉米浆中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在此基础上,应用“bottom-up”方法对分析过程中可能引入测量不确定度的6个因素包括重复性、称量、定容、样品稀释、标准溶液配制和摩尔质量进行了评定和计... 依据GB/T18246-2000,应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玉米浆中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在此基础上,应用“bottom-up”方法对分析过程中可能引入测量不确定度的6个因素包括重复性、称量、定容、样品稀释、标准溶液配制和摩尔质量进行了评定和计算。包含因子k=2时,所有氨基酸的扩展不确定度范围为O.01%-0.04%。以谷氨酸为例,计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在相对合成不确定度中的贡献,结果表明,标准溶液配制和重复性在合成不确定度中的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 氨基酸分析仪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过程产品 被引量:4
5
作者 盖丽娟 刘永刚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2-95,共4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过程产品肌苷酸、鸟苷酸合成反应液,肌苷酸、鸟苷酸萃取水相、酯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以乙腈:0.02mol/L KH2PO4(0.5∶99.5v/v)作为流动相,色谱柱为XDB-C18分离柱,采用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 建立了一种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过程产品肌苷酸、鸟苷酸合成反应液,肌苷酸、鸟苷酸萃取水相、酯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以乙腈:0.02mol/L KH2PO4(0.5∶99.5v/v)作为流动相,色谱柱为XDB-C18分离柱,采用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实验验证:方法线性良好,重复性、准确性符合检测需要,RSD≤1.85%,加标回收率在99.4%~100.6%之间。综合分析,该方法能更好的指导呈味核苷酸二钠的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味核苷酸二钠 高效液相色谱 中间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