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工作环境下护士亚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静芳 陈丽辉 +3 位作者 黄华兰 王妙君 陈伟璇 张雁文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4期875-877,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工作环境下护士亚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异同,全面了解护士亚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采用亚健康筛选表、Maslach研制的MBI耗竭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A型行为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 [目的]比较不同工作环境下护士亚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异同,全面了解护士亚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采用亚健康筛选表、Maslach研制的MBI耗竭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A型行为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综合医院、肿瘤医院、开放式精神病院、封闭式精神病院护士亚健康发生率分别为62.78%、69.56%、40.82%、56.36%,开放式精神病院护士与综合医院、肿瘤医院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与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精神质、神经质、争强好胜、时间匆忙感、压力有关;肿瘤医院护士与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神经质、消极应对方式有关;开放式精神病院护士与情绪枯竭、内外倾向、压力、消极应对方式、护龄有关;封闭式精神病院护士与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个人成就感、精神质、压力、消极应对方式有关。[结论]预防和改变护士亚健康状况要尽量减轻护士压力,而护士也要正视压力、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完善自己性格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环境 护士 亚健康状况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曼华 谢朝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784-785,共2页
目的 :观察游泳对新生儿体格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 65例顺产新生儿随机分为游泳组 3 2例和对照组 (沐浴组 ) 3 3例 ,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出生、出院时的体重 ,并对新生儿进行 2 0项行为神经测定。结果 :游泳组新生儿的体重增长... 目的 :观察游泳对新生儿体格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 65例顺产新生儿随机分为游泳组 3 2例和对照组 (沐浴组 ) 3 3例 ,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出生、出院时的体重 ,并对新生儿进行 2 0项行为神经测定。结果 :游泳组新生儿的体重增长及行为神经发育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 新生儿 生长发育 神经发育 体温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院不同管理模式与护理人员情绪状况的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树乔 丘东友 +1 位作者 张雁文 何仕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1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精神病医院 医院管理 护士 抑郁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73-2074,共2页
精神分裂症为精神活动跟环境表现出明显不协调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在青壮年中多发,发病后可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严重影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盐酸哌罗匹隆属于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为精神活动跟环境表现出明显不协调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在青壮年中多发,发病后可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严重影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盐酸哌罗匹隆属于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国内外相关研究[1-2]均证实其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盐酸哌罗匹隆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拮抗多巴胺-2、5-HT2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促进血清系统和多巴胺所致异常行为的纠正和改善。为了探讨盐酸哌罗匹隆确切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本研究分析了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盐酸哌罗匹隆 临床研究 治疗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阳性和阴性症状 5-HT2受体 抗精神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与封闭式精神病院护士亚健康、工作疲溃感及工作压力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静芳 陈丽辉 张雁文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7期50-52,共3页
目的比较开放式与封闭式精神病院护士的亚健康、工作疲溃感及工作压力,探讨不同管理模式下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亚健康筛选表、情绪耗竭问卷及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封闭式精神病院55名护士和开放式精神病院4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比较开放式与封闭式精神病院护士的亚健康、工作疲溃感及工作压力,探讨不同管理模式下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亚健康筛选表、情绪耗竭问卷及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封闭式精神病院55名护士和开放式精神病院4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封闭式与开放式精神病院护士亚健康发生率分别为56.36%、40.82%,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开放式精神病院护士个人成就感显著高于封闭式精神病院护士,工作压力亦显著高于后者(均P<0.05)。结论不同管理模式对护士的工作成就感及压力产生影响,医院管理者要尽量创造安全的环境,减轻护士压力;护士也要客观正视压力,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完善自己的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院 开放式 封闭式 护士 亚健康状况 工作压力 工作疲溃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临床表型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谢友许 邓晓苑 +3 位作者 李嘉 林伟成 张惠琴 张恒铭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715-1717,共3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1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两组BDNF基因C...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1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两组BDNF基因C270T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型进行评定,分析BDNF基因C270T与精神分裂症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C/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T基因型患者PANSS阴性量表分和一般病理情况得分明显高于C/C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NF基因C270T的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BD-NF的T等位基因变异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症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C270T 临床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不同麻醉用药对血钾浓度变化和肌痛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罗焕光 黎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32-2534,共3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以及异丙酚和琥珀胆碱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麻醉时对患者血钾升高和肌痛的影响。方法:6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随机双盲均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每例完成6次MECT。两组均首先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以及异丙酚和琥珀胆碱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麻醉时对患者血钾升高和肌痛的影响。方法:6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随机双盲均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每例完成6次MECT。两组均首先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然后分别静脉注射依托咪酯、丙泊酚,再分别静脉注射琥珀酰胆碱,待麻醉效果满意后行MECT治疗。于麻醉前、电击前即刻、电击后5min分别记录两组的血钾,并观察患者诱导期肌颤,刺激时肌颤及术后l~3d询问患者有无肌痛,计算肌痛的发生率。全程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率,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能量抑制指数以及呃逆、躁动、肌肉震颤、呼吸暂停时间过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前和电击前即刻的血钾浓度相比均无明显改变(P>0.05)。电击前即刻两组患者的血钾浓度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电击后5min两组患者的血钾浓度与诱导前相比著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肌颤的发生率及肌痛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诱导前即刻比较,电击前即刻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诱导前即刻比较,电休克治疗后5min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托咪酯以及异丙酚和琥珀胆碱应用于MECT中均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对患者血钾升高和肌痛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琥珀胆碱 MECT 精神分裂症 血钾 肌颤 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指导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彩玲 冯奕梅 +3 位作者 邓爱萍 黄飞 黎翠云 湛致娟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9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指导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例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指导活动,包括康复知识指导(疾病知识、药物知识、家居安全及社交技巧等)及小... 目的探讨康复指导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例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指导活动,包括康复知识指导(疾病知识、药物知识、家居安全及社交技巧等)及小组游戏各4次活动,康复知识指导与游戏交替进行。康复指导活动前后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行为评定量表(SLOF)评定。结果康复指导活动实施后,患者BPRS显著低于实施前,SLOF(除身体功能外)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指导活动,能使患者恢复应有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工作坊 康复指导 游戏活动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中年女性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曾云珍 曾小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1-982,共2页
目的:探讨在低文化程度农村中年女性患者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收集5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低文化住院患者随机分组,按照自编的健康教育计划,于入院初期、治疗期、康复期、出院指导等四个不同时期进行... 目的:探讨在低文化程度农村中年女性患者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收集5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低文化住院患者随机分组,按照自编的健康教育计划,于入院初期、治疗期、康复期、出院指导等四个不同时期进行相应内容重在口述讲解、个别指导、因人施教的健康教育,于3个月末(出院前)依自编评分表作效果评价。结果:教育组患者得分[(14.92±2.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76±2.20)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尤以对疾病的防治认识、治疗、服药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不良行为纠正等方面为著。结论:针对农村低文化中年女性患者心理特征及生理机能变化和文化水平不高、知识面较窄、领悟能力相对较差等特点,结合不同时期病情实际而实施的健康教育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它不但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改变其不良行为,还有助于病房的管理、护患关系和谐及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中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0
10
作者 何芳梅 曾小清 林永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3期74-76,共3页
目的了解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治疗的强迫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顺序先后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并辅以常... 目的了解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治疗的强迫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顺序先后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并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CO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YBCOS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2、4、6、8周,两组患者YBCOS量表评分、强迫性思维因子评分、强迫性行为因子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8周治疗后,观察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4例,对照组分别为8、7、9、11例;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4.29%和42.86%,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68.57%,两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护理 强迫症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杨薇薇 高帅 +1 位作者 朱如芳 张瑜良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6-860,共5页
目的:调查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5家精神病专科医院门诊就诊的455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 目的:调查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5家精神病专科医院门诊就诊的455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43.34±7.66)分;CD-RISC得分为(66.19±14.36)分;多元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PANSS量表得分、CD-RISC得分是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共解释32.5%的总变异;其中心理弹性可独立解释13.0%的总变异。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差,受到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症状严重程度及心理弹性的影响。鉴于心理弹性可以通过培训和干预来提高,临床工作者应开展提高心理弹性的针对性干预,进而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