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动追踪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烽 赖江峰 +2 位作者 蓝诚红 刘清云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8-913,共6页
在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眼球运动均会受到干扰,并且是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常见和早期特征,表征眼球运动对诊断很重要,有助于跟踪疾病进展和对治疗的反应。近年来,眼动追踪技术已被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相较于传统... 在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眼球运动均会受到干扰,并且是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常见和早期特征,表征眼球运动对诊断很重要,有助于跟踪疾病进展和对治疗的反应。近年来,眼动追踪技术已被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相较于传统的认知评估方法,该技术具有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灵敏定量。眼动追踪数据证实,执行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很常见,而阿尔茨海默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的特点是注意力缺陷,使用眼动追踪评估癫痫认知功能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这种方法已显示出优势。现就眼动追踪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追踪 神经退行性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多发性硬化症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感染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黎明明 丘亮辉 +1 位作者 赖江峰 罗丽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感染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梅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76例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特征,包括44例血糖控制欠佳组(糖尿病未控制组,DNC组)及32例血糖...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感染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梅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76例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特征,包括44例血糖控制欠佳组(糖尿病未控制组,DNC组)及32例血糖控制良好组(糖尿病控制组,DWC组)患者;并与同期纳入的40例无全身病真菌性角膜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程度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糖尿病病程与角膜感染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在角膜感染程度上,DNC组与DWC组以中度感染占比最多(65.9%、62.5%),对照组以轻度感染占比最多(57.5%)。在感染评分上,DNC组与对照组在轻、中、重度感染评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DNC组与DWC组在中、重度感染评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预后上,DNC组与DWC组中无效分别为11例(25.0%)与3例(9.4%),有效(治愈和显效)分别为33例(75.0%)与29例(90.6%),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7,P〈0.01)。DNC组与对照组中,后者有效及无效分别为38例(95.0%)、2例(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5.69,P〈0.01)。DWC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3,P〉0.05)。在糖尿病病程与真菌性角膜炎感染程度及预后上,DNC组的糖尿病病程与角膜感染评分有相关性(r=0.37,P〈0.05),与预后亦有相关性(r=0.28,P〈0.05);DWC组的糖尿病病程与角膜感染评分及预后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糖尿病可加重真菌性角膜炎的感染程度并影响预后,积极控制血糖可能降低角膜感染程度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糖尿病 感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照相在准分子手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卫平 王冬梅 +1 位作者 吴玉莲 邓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384-3385,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眼底彩色照相检查眼底的必要性。方法:对欲行LASIK手术的698例(1386眼)近视患者,术前常规扩瞳后行眼底彩色照相检查眼底。结果:各种病变眼数166眼,占12%,其中23眼(1.6%)发现有视网膜裂孔,...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眼底彩色照相检查眼底的必要性。方法:对欲行LASIK手术的698例(1386眼)近视患者,术前常规扩瞳后行眼底彩色照相检查眼底。结果:各种病变眼数166眼,占12%,其中23眼(1.6%)发现有视网膜裂孔,138眼(10%)有视网膜变性,孔源性视网膜浅层脱离3眼(0.2%),眼底出血2眼。结论:眼底彩色照相为LASIK术前眼底疾病的筛选提供了一条简便、高效的途径,但不能替代三面镜眼底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切削术 屈光性 准分子激光 眼底 照相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自体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廖晓燕 黄丹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604-3606,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自体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并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方法:回顾眼内容物剜除联合Ⅰ期改良自体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32例,随诊1年以上。结果:32例中发生并发症的有4例(12.5%),其中义眼台暴... 目的:分析改良自体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并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方法:回顾眼内容物剜除联合Ⅰ期改良自体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32例,随诊1年以上。结果:32例中发生并发症的有4例(12.5%),其中义眼台暴露1例(3.13%),结膜创口哆开2例(6.25%),结膜肉芽肿1例(3.13%)。结论:眼内容物剜除联合Ⅰ期改良自体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通过规范手术程序等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类 植入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罗丽丹 李达佑 +2 位作者 钟华 曹玲英 刘婷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B-3细胞(HLEC)作为研究对象。筛选H_(2)O_(2)和地黄多糖最佳作用浓度。依据筛选的地黄多糖抑制H_(2)O_(2)致B-3细胞...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B-3细胞(HLEC)作为研究对象。筛选H_(2)O_(2)和地黄多糖最佳作用浓度。依据筛选的地黄多糖抑制H_(2)O_(2)致B-3细胞损伤的最佳作用浓度处理细胞,将B-3细胞分为:空白组、H_(2)O_(2)组和地黄多糖组。空白组:用10 g·L^(-1)羧甲基纤维素钠预处理细胞24 h后,换为EMEM培养基培养24 h;H_(2)O_(2)组:用10 g·L^(-1)羧甲基纤维素钠预处理细胞24 h后,换为含100 mol·L^(-1) H_(2)O_(2)的EMEM培养基培养24 h;地黄多糖组:用含40 mg·L^(-1)地黄多糖的培养基预处理细胞24 h后,换为含100 mol·L^(-1) H_(2)O_(2)的EMEM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扫描电镜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焦亡情况;测定细胞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caspase-1途径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0 mol·L^(-1) H_(2)O_(2)和40 mg·L^(-1)地黄多糖为最佳作用浓度。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空白组细胞呈圆球形,边界规则;H_(2)O_(2)组细胞肿胀变大,边界不规则;地黄多糖组细胞肿胀程度减轻。与H_(2)O_(2)组相比,地黄多糖组切割消皮素D(GSDMD)-N阳性细胞数为每视野(5.33±0.46)个,GSDMD-N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与H_(2)O_(2)组相比,地黄多糖组B-3细胞ROS水平、MDA含量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H_(2)O_(2)组相比,地黄多糖组培养液中IL-1β、IL-18含量降低(q=20.694、11.618,均为P<0.05)。与H_(2)O_(2)组相比,地黄多糖组B-3细胞NLRP3蛋白表达水平及caspase-1/pro-caspase-1、GSDMD-N/GSDMD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地黄多糖可减轻H_(2)O_(2)作用下B-3细胞的氧化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多糖 过氧化氢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NOD样受体蛋白3/caspase-1通路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防治
6
作者 宋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1期772-772,共1页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术后 浅前房 防治 眼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烽 梁栋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1-504,共4页
青蒿素最初是来自甜艾草的倍半萜内酯家族。过去积累的证据表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疟疾以外的其他几种疾病中具有保护作用,包括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病毒和其他寄生虫相关感染。这种长期实践验证有效的抗疟药已被证明具... 青蒿素最初是来自甜艾草的倍半萜内酯家族。过去积累的证据表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疟疾以外的其他几种疾病中具有保护作用,包括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病毒和其他寄生虫相关感染。这种长期实践验证有效的抗疟药已被证明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细胞凋亡和抗兴奋性毒性的特性,这使其成为眼部环境的潜在治疗选择。本文综述了青蒿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包括葡萄膜炎、视网膜母细胞瘤、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眼部新生血管,并强调了它们对各种疾病的潜在治疗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葡萄膜炎 视网膜母细胞瘤 眼部新生血管 老年性黄斑变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