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右输卵管中肾管样腺癌MRI及PET/CT表现
1
作者 杜秀梅 范伟雄 +1 位作者 朱文标 张添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75,共2页
患者女,67岁,持续性腹部隐痛半年余;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腹部膨隆,触痛(-),未见其他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714.50 U/ml,CA19937.68 U/ml,癌胚抗原42.02 U/ml。腹盆部MRI:盆腔内11.2 cm×10.3... 患者女,67岁,持续性腹部隐痛半年余;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腹部膨隆,触痛(-),未见其他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714.50 U/ml,CA19937.68 U/ml,癌胚抗原42.02 U/ml。腹盆部MRI:盆腔内11.2 cm×10.3 cm×9.1 cm团块状肿物,紧贴子宫后壁,部分与直肠、乙状结肠相接触,分界尚清,呈T1WI低信号、T2WI稍高-高信号(图1A),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图1B),表观弥散系数减低;增强扫描中肿物不均匀明显强化,内见斑片状无强化区;双侧附件显示欠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肿瘤 中肾管样腺癌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原发性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侵犯胸壁1例
2
作者 杨志企 岳博文 +3 位作者 黎健辉 陈漪 梁佳清 陈小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8-808,共1页
患者男,66岁,无明显诱因左侧胸痛伴咳嗽、咳白色痰2个月;无家族史及其他病史,无特殊体征。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14.63 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4.44 ng/ml)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3.84 ng/ml)均升高。胸部CT:左肺下叶背段胸膜下6.2 ... 患者男,66岁,无明显诱因左侧胸痛伴咳嗽、咳白色痰2个月;无家族史及其他病史,无特殊体征。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14.63 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4.44 ng/ml)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3.84 ng/ml)均升高。胸部CT:左肺下叶背段胸膜下6.2 cm×7.3 cm×7.4 cm等-稍低密度混杂团块状软组织影(图1A、1B),边界尚清,病灶跨水平裂生长,累及邻近胸壁,于增强动脉期(图1C)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中度强化,瘤内见增粗血管;邻近胸膜腔少量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神经髓鞘肿瘤 胸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EBV阴性的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
3
作者 朱文标 闫春梅 +3 位作者 毛杰维 谢寿城 刘清华 黄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324,共2页
患者男性,48岁。因左上腹部轻度疼痛于2017年4月入梅州市人民医院。腹部CT示:胰尾部囊实性肿物,最大径10.2 cm,囊内可见分隔,肿块紧贴胃小弯侧及肝左叶,边界尚清(图1A)。MR检查示: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序列呈高低混杂信号,ADC值减低,... 患者男性,48岁。因左上腹部轻度疼痛于2017年4月入梅州市人民医院。腹部CT示:胰尾部囊实性肿物,最大径10.2 cm,囊内可见分隔,肿块紧贴胃小弯侧及肝左叶,边界尚清(图1A)。MR检查示: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序列呈高低混杂信号,ADC值减低,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渐进性欠均匀中度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图1B)。临床诊断为胰腺癌,经多学科讨论,决定手术治疗。术中见胰尾肿物,大小约10 cm×8 cm,与胃壁黏连紧密,脾动静脉包裹在其中,难以分离。为完全切除肿瘤,进行了胰体尾部切除术、脾切除术和胃部分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EBV阴性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HIF-1a、GLUT-1及VEGF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中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廖志东 郑少秋 +3 位作者 匡亚玲 朱文标 谢寿城 吴国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与乏氧诱导因子1a(HIF-1a)、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乳腺浸润... 目的研究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与乏氧诱导因子1a(HIF-1a)、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淋巴结转移者36例、无腋淋巴结转移者44例)的HER-2、HIF-1a、GLUT-1及VEGF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HER-2、HIF-1a、GLUT-1及VEGF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及其相关性。结果 HER-2、HIF-1a、GLUT-1及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淋巴结转移组比无腋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表达(P<0.05);HER-2与HIF-1a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1,P=0.000);HIF-1a与GLUT-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9,P=0.000);HIF-1a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5,P=0.000)。结论 HER-2、HIF-1a、GLUT-1及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HER-2可能通过HIF-1a对GLUT-1、VEGF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2 乏氧诱导因子1a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3阳性/阴性肺癌细胞的分选、鉴定及差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7
5
作者 郑少秋 李书华 +2 位作者 王红艳 谢晓斌 张雅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130,共8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多种实体肿瘤中存在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肿瘤干细胞与非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存在已有的明显差异,而CD133被认为是肿瘤干细胞的标记物,因此CD133阳性细胞与CD133阴性细胞可能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多种实体肿瘤中存在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肿瘤干细胞与非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存在已有的明显差异,而CD133被认为是肿瘤干细胞的标记物,因此CD133阳性细胞与CD133阴性细胞可能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通过分选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的CD133阳性及CD133阴性细胞,鉴定两组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在人组织标本进行验证,利用基因芯片筛选转移相关差异基因。方法采用磁式分选(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的方法对人肺腺癌A549中CD133阳性细胞、CD133阴性细胞进行分选,通过无血清条件培养、平板克隆、血清诱导分化及基因芯片等实验,比较两组细胞"sphere"形成、细胞增殖、细胞分化以及差异基因,并在人组织标本进行CD133表达与临床特性的验证分析。结果 CD133阳性细胞能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悬浮生长并形成"sphere";其平均克隆形成率(57.1%)明显高于CD133阴性细胞(3.3%);CD133阳性细胞能被血清诱导分化、表达腺癌标志物CK7;两组细胞中的19个转移基因表达水平相差两倍或以上,差异最高达12倍;肺癌组织中CD133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癌巢周边,数量稀少,其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型、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CD133阳性肺腺癌A549细胞具有CSCs特性;两组细胞在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中CD82可能在CD133阳性细胞的转移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 肺腺癌 磁式分选 基因芯片 转移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切片FISH技术在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的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卢善明 朱文标 谢寿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97-1500,共4页
目的 :探讨组织切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和进展的作用。方法:收集36例NMIBC,经随访18例出现术后复发和4例出现进展。应用FISH技术检测膀胱癌组织切片中的染色体数目,分析3、7、17号染色体和9p21... 目的 :探讨组织切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和进展的作用。方法:收集36例NMIBC,经随访18例出现术后复发和4例出现进展。应用FISH技术检测膀胱癌组织切片中的染色体数目,分析3、7、17号染色体和9p21位点数目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相关性。结果:复发组膀胱癌组织的3、7、17号染色体杂交信号数和染色体多倍体百分率均高于无复发组(P<0.05)。复发组较多出现9p21位点单个或双信号缺失。9p21和(或)3号染色体异常率高于无复发组(P<0.05)。进展组和无进展组膀胱癌组织的染色体杂交信号数相似(P>0.05)。两组间的多倍体百分率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 :3、7、17号染色体和9p21位点数目异常可作为预测NMIBC复发的指标,组织切片FISH技术可应用于NMIBC复发风险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 预后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柔比星联合维拉帕米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邓汪东 卢善明 +1 位作者 杨峰涛 洪汉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56-2257,共2页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THP)联合维拉帕米膀胱灌注预防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同期住院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分别给予THP联合维拉帕米、单用THP膀胱腔内灌注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THP)联合维拉帕米膀胱灌注预防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同期住院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分别给予THP联合维拉帕米、单用THP膀胱腔内灌注治疗,观察两组膀胱癌的复发率及副反应。结果:THP联合维拉帕米治疗后1年、1~3年、3~5年膀胱癌复发率及总复发率、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单用THP组(P<0.05)。其余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HP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比单用THP更有效,且副作用较小,费用合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维拉帕米 吡柔比星 膀胱内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骨肉瘤细胞可溶性MICA蛋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卢善明 薛玲 邓汪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41-1744,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骨肉瘤细胞可溶性MICA(s MICA)蛋白形成的影响,为骨肉瘤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脂质体法转染MMP-9反义寡核苷酸到骨肉瘤细胞U2OS,应用RT-PCR、明胶酶谱法和ELISA检测转染寡核苷酸后U2OS细胞MMP-9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骨肉瘤细胞可溶性MICA(s MICA)蛋白形成的影响,为骨肉瘤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脂质体法转染MMP-9反义寡核苷酸到骨肉瘤细胞U2OS,应用RT-PCR、明胶酶谱法和ELISA检测转染寡核苷酸后U2OS细胞MMP-9 m RNA表达,以及培养上清液中MMP-9的酶活性和s MICA蛋白浓度变化。结果:U2OS细胞转染MMP-9反义寡核苷酸后,MMP-9 m RNA表达及酶活性受到抑制;培养上清液中s MICA蛋白浓度下降(P=0.011)。结论:MMP-9可能参与骨肉瘤细胞s MICA蛋白形成,MMP-9可作为骨肉瘤免疫治疗的侯选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HC I类链相关蛋白A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可溶性M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出芽预测ⅠA2-ⅠB1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善明 罗文娟 +2 位作者 刘堃 薛祥兴 谢玉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68-872,共5页
目的 探讨肿瘤出芽预测ⅠA2-ⅠB1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意义。方法 收集108例FIGO(2009)ⅠA2-ⅠB1期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资料,HE切片下计数瘤芽数量,分析肿瘤出芽与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分析33例宫颈鳞癌HE切片与免疫组化Pa... 目的 探讨肿瘤出芽预测ⅠA2-ⅠB1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意义。方法 收集108例FIGO(2009)ⅠA2-ⅠB1期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资料,HE切片下计数瘤芽数量,分析肿瘤出芽与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分析33例宫颈鳞癌HE切片与免疫组化Pan-CK染色切片中肿瘤出芽分级的一致性。结果 高级别瘤芽组比低级别组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30/52 vs.23/56),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高级别瘤芽与低分化肿瘤显著相关(P=0.004),但与患者年龄、肿瘤浸润深度和脉管癌栓不相关。淋巴结转移与传统临床病理特点显著相关。HE染色和免疫组化Pan-CK染色切片肿瘤出芽分级一致率为81.8%(Kappa=0.629)。结论 瘤芽计数方法、高瘤芽阈值和肿瘤出芽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仍有待更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鳞状细胞癌 肿瘤出芽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场强多参数MRI膀胱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膀胱癌浸润肌层诊断效能的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添辉 古志聪 +3 位作者 朱文标 姚纯 龙曦 范伟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3-1018,共6页
目的:对比1.5T和3.0T多参数MRI(mp-MRI)膀胱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VI-RADS)对膀胱癌浸润肌层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p-MRI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193例膀胱癌患者(共217个病灶)的病例资料,其中92例(101个癌灶)采用1.5T MR(1.5T组)、10... 目的:对比1.5T和3.0T多参数MRI(mp-MRI)膀胱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VI-RADS)对膀胱癌浸润肌层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p-MRI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193例膀胱癌患者(共217个病灶)的病例资料,其中92例(101个癌灶)采用1.5T MR(1.5T组)、101例(116个癌灶)采用3.0T MR(3.0T组)行mp-MRI检查。两位影像科医师在不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根据VI-RADS对T 2WI、DWI及动态增强(DCE)图像进行盲法阅片及评分。1.5T与3.0T两组的VI-RADS评分对膀胱癌浸润肌层的诊断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1.5T和3.0T两组VI-RADS评分诊断膀胱癌浸润肌层的阈值均为≥4,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7和0.942,敏感度分别为79.0%和87.5%,特异度分别为87.8%和95.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0.0%和87.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和93.1%,准确度分别为86.1%和93.1%。结论: VI-RADS评分在高、低场强mp-MRI中对膀胱癌浸润肌层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3.0T的诊断效能优于1.5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膀胱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膀胱肿瘤 浸润肌层 诊断效能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腺癌1例
11
作者 黄兰香 何奎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7期647-647,共1页
我院收治1例较为罕见的牙龈腺癌,报告如下。患者李××,男,43岁。因牙龈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月余,于1992年4月24日来诊。检查:颊侧有一约3×4cm肿物,边界清,表面凹凸不平,菜花样,呈暗红色,质硬,部分破溃,触之易出血,牙齿不松动。
关键词 进行性肿大 菜花样 涎腺 眼癌 病理号 组织活检 造釉细胞瘤 鳞状上皮细胞 浅淋巴结 钳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石蜡切片机的防废蜡屑装置
12
作者 肖焕钦 罗优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14,共2页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1],病理的教学、科研、临床活检、尸解检验、诊断等均离不开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因此,常规石蜡切片技术是研究病理学技术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石蜡切片机是切片成功的重要保障,但如果操作不当,...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1],病理的教学、科研、临床活检、尸解检验、诊断等均离不开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因此,常规石蜡切片技术是研究病理学技术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石蜡切片机是切片成功的重要保障,但如果操作不当,会对石蜡切片机造成损坏,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本科室在实践工作中反复实验,对石蜡切片机使用进行改良,有效改善切片过程中蜡屑对夹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切片机 夹头 切片 质量控制 防蜡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