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梁河县高寒山区丰产茶园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祝芳
-
机构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43-45,共3页
-
文摘
梁河县山区、半山区面积101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87.5%,是一个典型的山多坝少的农业县。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全县境内的山区和半山区,且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1900m的高寒山区。梁河县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适宜茶树生长发育,有利于茶叶优异品质的形成。同时茶叶也是梁河县广大山区、半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的40%以上来源于茶叶,茶叶已成为梁河县山区、半山区的一项优。
-
关键词
半山区
梁河县
栽培技木
丰产茶园
高寒山区
气候条件
生长发育
土壤状况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梁河县幼龄茶园间作大豆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曹树珍
-
机构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44-44,共1页
-
文摘
1选地与整地选择海拔1 600 m以上、通风向阳、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茶树2~3龄的茶园较为适宜。对幼龄茶园行间空隙进行深翻晒土,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12~15 t,播种前必须用微耕机深耕细耙,使茶行里土细平整,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
关键词
幼龄茶园
梁河县
技术
栽培
大豆
间作
保水保肥能力
有机质含量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梁河县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曹树珍
-
机构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37-38,共2页
-
文摘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是世界五大食用作物之一,为积极探索幼龄茶园管理技术,梁河县茶技站在多年探索实践幼龄茶园套种矮秆作物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加大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试验示范再获成功。为充分发挥大面积幼龄茶园行间优势,抓好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生产,通过以种促养,以短养长,在巩固茶叶生产的基础上,幼龄茶园套种马铃薯,既能增加茶农收入,又能提高茶园管理质量。现将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关键词
马铃薯生产
高产栽培技术
幼龄茶园
梁河县
间作
食用作物
管理技术
矮秆作物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梁河县古茶树资源保护与研发利用效果显著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何声灿
-
机构
云南省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中国茶叶》
2015年第11期8-9,共2页
-
文摘
梁河为云南省优势农产品、优质茶叶苗木、优质茶叶原料基地及茶叶生产重点县之一。2014年末全县茶园面积5.22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4.3万亩(含幼龄投产茶园),茶叶产量2793.3吨,单产65公斤/亩;产值1.6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42亿元,平均农业产值3300元亩,工业产值0.26亿元,平均604元/亩。全县涉茶乡(镇)9个,44个行政村,1.6万户,6.4万人,户平均茶叶农业收入10500元,人平均茶叶农业收入2625元;全县共有初精制茶厂(所)161个,其中已获得QS认证的精深加工茶叶企业7家,初制茶所154家。
-
关键词
茶树资源
投产茶园
农业收入
茶叶产量
利用效果
农业产值
茶叶企业
梁河县
野生茶树
优质茶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梁河县茶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陈作书
-
机构
云南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08年第11期40-40,共1页
-
文摘
1、主要症状(1)茶饼病该病属真菌性病害。在嫩叶上先出现淡黄色半透明小点,随后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正面凹陷,淡黄色或暗红色,背面突起呈馒头状,上面生有灰白色粉末,最后粉末消失,突起部分萎缩褐色枯斑。
-
关键词
真菌性病害
梁河县
防治
茶树
白色粉末
茶饼病
半透明
黄色
-
分类号
S43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围绕乡村振兴论梁河县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跨越发展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李文炳
杨丽江
寸永庆
-
机构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梁河县植保植检站
梁河县农业农村局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38-40,共3页
-
文摘
茶叶是梁河县传统优势支柱产业之一,是支撑梁河县山区、半山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半壁江山及其打赢扶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梁河县茶产业资源整合暨一二三产融合开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文章紧紧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从梁河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对相关发展优势和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发展思路与举措。
-
关键词
梁河县
乡村振兴
茶产业
跨越发展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梁河县生态茶园建设初探
- 7
-
-
作者
杨丽江
李文炳
-
机构
梁河县植保植检站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32-34,共3页
-
文摘
梁河县种茶历史悠久,茶叶产业是梁河县传统的优势产业,多年实践证明,茶叶产业依然是梁河县山区、半山区具有较大增收潜力和明显区域性特色的支柱产业。
-
关键词
梁河县
生态茶园建设
茶叶产业
优势产业
支柱产业
半山区
区域性
种茶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德宏州绿色普洱茶园管理集成技术
被引量:1
- 8
-
-
作者
何声灿
李文炳
-
机构
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中国茶叶》
2020年第2期48-51,共4页
-
文摘
云南德宏州普洱茶种植生产历史悠久,属普洱茶种植生产中心地带之一。近年来,德宏州加大了绿色普洱茶园管理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力度,重点围绕茶园改造、中耕、施肥、覆盖、病虫害防治、低效茶园改造等综合配套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助推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
关键词
普洱茶园
绿色茶园
茶园管理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云抗10号无性茶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 9
-
-
作者
陈作书
-
机构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46-46,共1页
-
文摘
梁河县茶技站于2003年在小厂乡海拔1800m的石岩脚自然村,建立了2hm^2云抗10号无性茶高产优质示范园。2006年茶园开始投产,N2006年10月统计茶叶产量,每公顷最高产量达1200kg干茶,最低产量825kg干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茶园
茶叶产量
高产优质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自然村
梁河县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茶叶制得好,采茶是关键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邹玲坤
李祝芳
-
机构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32-33,共2页
-
文摘
要制得好的茶叶,主要取决于2个方面,一是鲜叶质量;二是制茶技术。在鲜叶质量和制茶技术这2个决定茶叶质量的因素中,鲜叶质量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内因,而制茶技术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外因。要制出好的茶叶,不仅要有好的制茶技术,而且要有新鲜纯一,标准一致的鲜叶。要得到新鲜纯一,标准一致的鲜叶,采茶技术是关键的问题。
-
关键词
茶叶质量
采茶技术
鲜叶质量
制茶技术
茶叶品质
新鲜
标准
-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滇西茶区茶园改造技术
- 11
-
-
作者
李文炳
李祝芳
-
机构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41-42,共2页
-
文摘
滇西茶区茶园多数为山地茶园,大部分是集中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山梁子和山凹凹之中,光、热、水、气、土壤、生物和园林生态等宜茶自然资源条件优异,非常适于高标准的高优“三品”茶的生产与开发,是云南优质普洱茶、红茶和高档绿茶的主产区。茶叶产业是滇西广大山区、半山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是支撑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半壁江山。
-
关键词
茶园建设
茶树根
低产茶园
宜茶
茶叶种植
茶叶产量
园林生态
茶产业发展
茶树生长
重修剪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茶树低位嫁接换种技术
- 12
-
-
作者
陈作书
-
机构
云南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07年第9期47-47,共1页
-
文摘
云南梁河县茶技站于2005年1~2月份在县茶树良种对5亩品种差,产量低,数龄有15年的茶树进行低位嫁接换种试验示范。2005年5月查看成活率达85%,经过修剪、施肥等管理,至2006年10月统计,数体高度为65~70厘米,茶树蓬面较好,茶园覆盖度达80%,已成园。经对比,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茶园管理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茶树低位嫁接换种比新植茶园提前2年投产,效益显著,现将技术简介如下:
-
关键词
低位嫁接换种
嫁接换种技术
茶树良种
茶园管理
试验示范
新植茶园
梁河县
产量低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低产老茶园改造技术初探
- 13
-
-
作者
何声灿
-
机构
云南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06年第8期44-45,共2页
-
-
关键词
改造技术
老茶园
经济寿命
经济作物
再生能力
管理技术
技术推广
茶园改造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低产老茶园改造技术
- 14
-
-
作者
何声灿
-
机构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42-43,共2页
-
文摘
茶树是一种寿命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及自身再生能力很强的经济作物,茶园种植后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茶叶的产量、质量和效益。根据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现将低产老茶园改造技术简介如下:
-
关键词
改造技术
老茶园
低产
经济作物
再生能力
管理技术
技术推广
梁河县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幼龄茶园冬季间作荞麦技术
- 15
-
-
作者
江宗丽
-
机构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2期39-40,共2页
-
文摘
荞麦全身都是宝,花是重要的蜜源;茎秆可作饲料及沤肥;荞壳是很好的保健材料;籽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纤维素、镁、钾、钙、铁、锌、铜、硒等及其他禾谷类粮食所缺乏的芦丁和叶绿素,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可制成城乡人民喜爱的各种辅助食品,这些食品具有降血脂、保护视力、软化血管、降低血糖等功效,同时还有清凉、消炎、帮助消化、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
-
关键词
幼龄茶园
荞麦
技术
间作
冬季
粮食作物
辅助食品
保健材料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高寒山区地膜覆盖种茶技术
- 16
-
-
作者
陈作书
-
机构
云南省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08年第20期36-36,共1页
-
文摘
高寒山区冬季霜期长、土温低,移栽茶苗冻害严重,茶苗成活率低。采用地膜覆盖种茶,具有增温、保温、防霜、防冻等优点,能很好地解决干旱、霜冻问题。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
关键词
地膜覆盖
高寒山区
技术
种茶
茶苗成活率
霜期
土温
冻害
-
分类号
S512.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茶树嫁接技术
- 17
-
-
作者
陈作书
-
机构
云南省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12年第23期40-40,共1页
-
文摘
茶树嫁接是茶叶生产中用于品种改良的有效措施,具有操作容易、成活率高的优点。对品种差、产量低的投产茶树进行嫁接改良后,经过2年的综合管理,茶树就可以投产,效果显著。现将茶树嫁接技术介绍如下。
-
关键词
茶树嫁接
嫁接技术
品种改良
茶叶生产
成活率高
嫁接改良
产量低
投产
-
分类号
S571.10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 18
-
-
作者
江余昌
李文炳
们发培
-
机构
梁河县农业局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6年第2期40-40,共1页
-
-
关键词
改造技术
低产茶园
茶叶生产
高黎贡山
横断山脉
南亚热带
年均气温
年降雨量
日照时数
主导产业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云抗10号无性茶在高寒山区的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 19
-
-
作者
陈作书
江宗丽
-
机构
云南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07年第10期45-45,共1页
-
文摘
云抗10号无性茶是近几年来云南梁河县农业部门引进种植的国家级优良品种。为建设高优样板茶园,梁河县茶技站于2003年在高寒山区小厂乡海拔1800米的石岩脚自然村阿昌族居住村寨,将30亩低产田改种为云抗10号无性茶高优示范园。到2005年11月。茶园树体高度60,65厘米,具有较好的茶树蓬面,树冠覆盖度达80%,已基本成园。
-
关键词
云抗10号无性茶
高寒山区
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种植
田间管理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持续提升茶品牌知名度 助推茶产业全链发展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孔有兰
李文炳
冯晨光
-
机构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
2024年第10期33-36,共4页
-
文摘
梁河县地处滇西南,茶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茶文化底蕴造就了梁河独特的茶产业禀赋。多年来,梁河县始终把“回龙茶”品牌建设作为提升梁河茶叶市场竞争力、提高茶叶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抓手,积极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促动”的品牌建设长效机制,“回龙茶”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品牌质量显著提升、品牌效益日益凸显。从梁河县茶产业品牌打造建设现状及存在茶叶企业起点低、底子薄、规模小,设施设备陈旧简陋,茶园基地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精优品牌打造滞后等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加强行业组织领导、推进产业资源整合、提升改造设施装备及工艺、规范行业行为、着力做好茶品牌宣传打造等相应对策,促进茶叶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
关键词
品牌知名度
茶叶企业
品牌宣传
支柱产业
品牌质量
茶园基地
规范行业行为
品牌打造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