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锈菌胁迫下的小麦基因组MSAP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付胜杰 王晖 +3 位作者 冯丽娜 孙一 杨文香 刘大群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7-304,共8页
内源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胁迫为植物提供一种内在的表观遗传进化动力。研究生物胁迫下DNA甲基化的变异模式,有助于全面理解DNA甲基化的表观调控生物学功能... 内源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胁迫为植物提供一种内在的表观遗传进化动力。研究生物胁迫下DNA甲基化的变异模式,有助于全面理解DNA甲基化的表观调控生物学功能。小麦近等基因系TcLr19、TcLr41及其感病亲本Thatcher在苗期对叶锈菌生理小种THTT、TKTJ分别表现为小种特异性抗病反应和感病反应。文章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分析了小麦的甲基化水平,同时比较了苗期在生物胁迫前后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模式。用60对MSAP引物对接种前后的小麦DNA进行全基因组筛选,没有直接分离得到接菌前后的甲基化模式的差异,结果初步表明,叶锈菌并没有诱导稳定且特异的植物基因组DNA胞嘧啶位点的甲基化模式变化,但发现TcLr41及其感病亲本Thatcher之间存在表观遗传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小麦叶锈菌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类型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矫岩林 赵健 +3 位作者 何东平 夏德君 袁堂玉 韩启秀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37-38,50,共3页
研究了施用氮肥、磷肥、三元复合肥和农家肥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均可以增加花生的主茎高度和侧枝长度,提高荚果产量,改善籽仁品质,提高籽仁蛋白质、脂肪、油酸和蔗糖含量,降低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但对... 研究了施用氮肥、磷肥、三元复合肥和农家肥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均可以增加花生的主茎高度和侧枝长度,提高荚果产量,改善籽仁品质,提高籽仁蛋白质、脂肪、油酸和蔗糖含量,降低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但对分枝数和油酸/亚油酸影响不大。施用复合肥对提高出仁率和增加产量作用最明显,施用磷肥对提高花生脂肪酸含量作用最明显,施用有机肥对提高蔗糖和总糖含量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花生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抗旱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矫岩林 何东平 +2 位作者 王晓君 赵健 殷岩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8期7-8,11,共3页
综述了与花生抗旱性有关的形态学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了与花生抗旱性状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以及抗旱基因的克隆技术。
关键词 花生 抗旱性 形态学指标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超 孟瑞娟 +1 位作者 何东平 严美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3期56-57,共2页
在大田条件下试验研究了不同地点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鲁东半岛地区的主要灌溉模式是1(底墒水+拔节水)和3(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6种灌溉模式在2个试验点的水肥高效综合模式试验结果均以节水灌溉处... 在大田条件下试验研究了不同地点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鲁东半岛地区的主要灌溉模式是1(底墒水+拔节水)和3(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6种灌溉模式在2个试验点的水肥高效综合模式试验结果均以节水灌溉处理的产量较高。烟台农科院试验点以灌溉模式1(底墒水+拔节水)籽粒产量最高,其产量三因素构成为667m2穗数42.7万、穗粒数38.9粒、千粒重40.1g。海阳试验点以模式3(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籽粒产量最高,其产量三因素构成为667m2穗数41.4万、穗粒数40.5粒、千粒重40.1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模式 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树叶粗提物对山楂叶螨的触杀性
5
作者 李中新 刘凤菊 +1 位作者 李庆和 陈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8-222,共5页
分别采用有机溶剂和乙醇联合DM130大孔树脂吸附两种方法提取火炬树叶粉,并测定了粗提物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氯仿、正己烷的水相提取物对山楂叶螨72 h死亡率分别为56.67%、49%和46.6... 分别采用有机溶剂和乙醇联合DM130大孔树脂吸附两种方法提取火炬树叶粉,并测定了粗提物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氯仿、正己烷的水相提取物对山楂叶螨72 h死亡率分别为56.67%、49%和46.67%,明显高于相应的有机相提取物的毒力;火炬叶的乙醇萃取液经DM130大孔树脂吸附后的石油醚:乙酸乙酯(65:35 V/V)洗脱液对山楂叶螨24 h的死亡率达100%。因此,火炬树叶中的杀螨成分具有水溶性,并初步鉴定为酚酸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树 粗提物 山楂叶螨 触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