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挑臂长度对钢桁梁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董国朝
许育升
+3 位作者
韩艳
李凯
李春光
蔡春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142,共11页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挑臂长度对钢桁梁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影响.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不同攻角下某悬索桥钢桁梁原设计断面(挑臂长度L为0.947 m)的颤振稳定性,并与CFD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然后对同一折减风速下单个周期气动力...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挑臂长度对钢桁梁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影响.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不同攻角下某悬索桥钢桁梁原设计断面(挑臂长度L为0.947 m)的颤振稳定性,并与CFD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然后对同一折减风速下单个周期气动力输入的能量值大小以及流场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不同的挑臂长度(0.0L,0.5L,1.0L,1.5L)对钢桁梁颤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攻角下,挑臂长度对钢桁梁的颤振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而0°攻角及负攻角下,挑臂长度为1.5L的钢桁梁断面颤振稳定性显著优于其他工况.0°攻角钢桁梁上表面旋涡的运动导致的压强变化以及下表面迎风侧压力值的变化成为气动力的主导因素,气动力方向与钢桁梁运动方向相同,促进扭转振动发散,而增大挑臂的长度削弱了上表面旋涡的尺度,并在挑臂处形成了强度大小相对稳定的压强区.负攻角钢桁梁上表面无明显旋涡,下表面旋涡的演变及压力变化成为颤振发散的主导因素,增加挑臂能削弱下表面旋涡的尺度和强度,并在迎风侧挑臂的下表面处持续形成稳定的负压区,气动力输入的能量值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臂
钢桁梁
数值模拟
颤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自由度体系残余位移分析及损伤评价
被引量:
7
2
作者
马高
孙熠辉
李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117,共9页
结构经历地震后的残余位移可作为结构震后可修复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构的残余位移对于地震灾区震损结构性能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双线型单自由度体系为计算模型,选取了中国规范对应的4种场地120条地震动,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结构经历地震后的残余位移可作为结构震后可修复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构的残余位移对于地震灾区震损结构性能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双线型单自由度体系为计算模型,选取了中国规范对应的4种场地120条地震动,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了场地条件、屈服后刚度比、强度折减系数和周期等参数对残余位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场地条件、屈服后刚度比和周期是影响残余位移的主要因素,强度折减系数对残余位移的影响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结构的残余位移与最大位移、滞回耗能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以Park-Ang损伤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震后单自由度体系基于残余位移的损伤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位移
单自由度体系
最大位移
滞回耗能
损伤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FRP约束损伤混凝土轴压试验与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
4
3
作者
马高
陈晓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44,共9页
为研究BFRP(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数、初始损伤对FRP约束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对14个素混凝土圆柱体进行轴压预加载,考虑3种初始损伤等级,随后采用3种BFRP层数包裹加固并再次进行轴压试验.试验发现BFRP约束损伤混凝土的极限...
为研究BFRP(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数、初始损伤对FRP约束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对14个素混凝土圆柱体进行轴压预加载,考虑3种初始损伤等级,随后采用3种BFRP层数包裹加固并再次进行轴压试验.试验发现BFRP约束损伤混凝土的极限强度、极限应变分别为未约束混凝土的1.18~1.81倍和5.94~10.55倍;但与BFRP约束完好混凝土比较,其极限强度和初始弹性模量分别下降了7%~15%和38%~55%,极限应变则无明显差别.损伤混凝土经BFRP约束后其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仍得到了改善,但损伤会降低BFRP约束混凝土的强度和初始弹性模量,且降低程度随损伤的增大而更明显.直接套用现有的FRP约束完好混凝土力学模型对损伤结构进行加固设计,会偏于不安全.基于试验结果和收集的文献数据,提出了可以考虑初始损伤影响的BFRP约束混凝土的强度模型、初始弹性模量模型和应力-应变关系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约束
初始损伤
强度模型
极限应变模型
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FRP约束损伤混凝土棱柱体轴压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马高
曾志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0-918,共9页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BFRP)约束有初始损伤的混凝土棱柱体的轴压力学性能,对37个边长150 mm、高300 mm的混凝土棱柱体进行了轴压试验,其中包括34个BFRP约束混凝土试件和3个素混凝土试件,试验...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BFRP)约束有初始损伤的混凝土棱柱体的轴压力学性能,对37个边长150 mm、高300 mm的混凝土棱柱体进行了轴压试验,其中包括34个BFRP约束混凝土试件和3个素混凝土试件,试验变量为BFRP层数(1、2、3、4和6层)和初始损伤程度(轻微、中等和严重损伤),试验结果表明:BFRP约束棱柱体的抗压强度和轴向变形能力随FRP约束层数的增加而提高,特别对变形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初始损伤程度对BFRP约束试件的峰值点以及极限点的强度影响较明显,但对极限应变影响较小;当BFRP层数为2层及以下时,BFRP约束棱柱体的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软化段,当BFRP层数为4层及以上时,应力—应变曲线开始有明显强化段。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考虑初始损伤影响的BFRP约束混凝土棱柱体的强度模型和应变模型,并分别给出了弱约束和强约束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
初始损伤
强度模型
应变模型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挑臂长度对钢桁梁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董国朝
许育升
韩艳
李凯
李春光
蔡春声
机构
桥梁
结构
安全控制
湖南省
工程
实验室
(
长沙理工大学
)
东南
大学
交通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14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22803,51978087)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JJ4607)
长沙理工大学开放课题资助项目(14KD06)。
文摘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挑臂长度对钢桁梁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影响.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不同攻角下某悬索桥钢桁梁原设计断面(挑臂长度L为0.947 m)的颤振稳定性,并与CFD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然后对同一折减风速下单个周期气动力输入的能量值大小以及流场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不同的挑臂长度(0.0L,0.5L,1.0L,1.5L)对钢桁梁颤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攻角下,挑臂长度对钢桁梁的颤振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而0°攻角及负攻角下,挑臂长度为1.5L的钢桁梁断面颤振稳定性显著优于其他工况.0°攻角钢桁梁上表面旋涡的运动导致的压强变化以及下表面迎风侧压力值的变化成为气动力的主导因素,气动力方向与钢桁梁运动方向相同,促进扭转振动发散,而增大挑臂的长度削弱了上表面旋涡的尺度,并在挑臂处形成了强度大小相对稳定的压强区.负攻角钢桁梁上表面无明显旋涡,下表面旋涡的演变及压力变化成为颤振发散的主导因素,增加挑臂能削弱下表面旋涡的尺度和强度,并在迎风侧挑臂的下表面处持续形成稳定的负压区,气动力输入的能量值为负.
关键词
挑臂
钢桁梁
数值模拟
颤振稳定性
Keywords
projecting slab
steel truss girder
numerical simulation
flutter stability
分类号
U441.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自由度体系残余位移分析及损伤评价
被引量:
7
2
作者
马高
孙熠辉
李惠
机构
湖南
大学
土木
工程
学院
桥梁
结构
安全控制
湖南省
工程
实验室
(
长沙理工大学
)
哈尔滨工业
大学
土木
工程
学院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11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211)
长沙理工大学桥梁结构安全控制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4KD02)
+1 种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J3032)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201606135057)~~
文摘
结构经历地震后的残余位移可作为结构震后可修复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构的残余位移对于地震灾区震损结构性能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双线型单自由度体系为计算模型,选取了中国规范对应的4种场地120条地震动,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了场地条件、屈服后刚度比、强度折减系数和周期等参数对残余位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场地条件、屈服后刚度比和周期是影响残余位移的主要因素,强度折减系数对残余位移的影响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结构的残余位移与最大位移、滞回耗能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以Park-Ang损伤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震后单自由度体系基于残余位移的损伤评价方法。
关键词
残余位移
单自由度体系
最大位移
滞回耗能
损伤评价
Keywords
residual displacement
SDOF
maximum displacement
hysteretic energy
damage assessment
分类号
TU4 [建筑科学—土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FRP约束损伤混凝土轴压试验与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
4
3
作者
马高
陈晓煌
机构
湖南
大学
土木
工程
学院
工程
结构
损伤诊断
湖南省
重点
实验室
(
湖南
大学
)
桥梁
结构
安全控制
湖南省
工程
实验室
(
长沙理工大学
)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4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8268,51408211)
长沙理工大学桥梁结构安全控制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4KD02)
+1 种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JJ3032)
长沙市工业科技特派员项目(CSKJ2019-17)~~
文摘
为研究BFRP(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数、初始损伤对FRP约束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对14个素混凝土圆柱体进行轴压预加载,考虑3种初始损伤等级,随后采用3种BFRP层数包裹加固并再次进行轴压试验.试验发现BFRP约束损伤混凝土的极限强度、极限应变分别为未约束混凝土的1.18~1.81倍和5.94~10.55倍;但与BFRP约束完好混凝土比较,其极限强度和初始弹性模量分别下降了7%~15%和38%~55%,极限应变则无明显差别.损伤混凝土经BFRP约束后其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仍得到了改善,但损伤会降低BFRP约束混凝土的强度和初始弹性模量,且降低程度随损伤的增大而更明显.直接套用现有的FRP约束完好混凝土力学模型对损伤结构进行加固设计,会偏于不安全.基于试验结果和收集的文献数据,提出了可以考虑初始损伤影响的BFRP约束混凝土的强度模型、初始弹性模量模型和应力-应变关系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关键词
FRP约束
初始损伤
强度模型
极限应变模型
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Keywords
FRP-confinement
predamage
strength model
ultimate strain model
stress-strain model
分类号
TU375.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FRP约束损伤混凝土棱柱体轴压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马高
曾志虎
机构
工程
结构
损伤诊断
湖南省
重点
实验室
桥梁
结构
安全控制
湖南省
工程
实验室
(
长沙理工大学
)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0-91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268)
长沙理工大学桥梁结构安全控制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4KD02)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J3032)资助。
文摘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BFRP)约束有初始损伤的混凝土棱柱体的轴压力学性能,对37个边长150 mm、高300 mm的混凝土棱柱体进行了轴压试验,其中包括34个BFRP约束混凝土试件和3个素混凝土试件,试验变量为BFRP层数(1、2、3、4和6层)和初始损伤程度(轻微、中等和严重损伤),试验结果表明:BFRP约束棱柱体的抗压强度和轴向变形能力随FRP约束层数的增加而提高,特别对变形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初始损伤程度对BFRP约束试件的峰值点以及极限点的强度影响较明显,但对极限应变影响较小;当BFRP层数为2层及以下时,BFRP约束棱柱体的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软化段,当BFRP层数为4层及以上时,应力—应变曲线开始有明显强化段。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考虑初始损伤影响的BFRP约束混凝土棱柱体的强度模型和应变模型,并分别给出了弱约束和强约束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关键词
BFRP
初始损伤
强度模型
应变模型
应力—应变
Keywords
BFRP
initial damage
strength model
strain model
stress⁃strain
分类号
TU375.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挑臂长度对钢桁梁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董国朝
许育升
韩艳
李凯
李春光
蔡春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自由度体系残余位移分析及损伤评价
马高
孙熠辉
李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BFRP约束损伤混凝土轴压试验与应力-应变关系
马高
陈晓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BFRP约束损伤混凝土棱柱体轴压力学性能研究
马高
曾志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