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桐乡杭白菊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吸收利用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贵 费洪标 +7 位作者 陈小忠 陆建富 俞燕红 缪文建 缪悦啸 张红梅 沈亚强 程旺大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1976-1981,共6页
在杭白菊原产地桐乡以当地杭白菊主栽品种小洋菊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试验,采集不同生育期杭白菊地上部植株样品,细分为叶片、茎秆、蕾和花,分析不同生育期植株不同部位干物质累积、氮磷钾累积、含量及生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杭白菊整个... 在杭白菊原产地桐乡以当地杭白菊主栽品种小洋菊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试验,采集不同生育期杭白菊地上部植株样品,细分为叶片、茎秆、蕾和花,分析不同生育期植株不同部位干物质累积、氮磷钾累积、含量及生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杭白菊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为25.6 t·hm^(-2),氮磷钾养分吸收累积量分别为520、75.8和378 kg·hm^(-2),比例为1:0.34:0.87。不同生育阶段和植株不同部位干物质形成、氮磷钾养分吸收累积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蕾期至花期和压条3至蕾期2个阶段最大,干物质分别占总量的51.6%和38.6%、氮占41.9%和48.8%、磷占73.4%和14.6%、钾占47.4%和40.4%;整个生育期杭白菊植株不同部位氮磷钾含量:叶片>茎秆,蕾和花≥同期叶片和茎秆;地上部磷生理利用效率>氮生理利用效率>钾生理利用效率。植株不同部位氮磷钾生理利用效率:茎秆>叶片,蕾和花≤同期叶片和茎秆。因此,在实际施肥当中,应根据杭白菊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肥的需求特性酌情来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桐乡 干物质 氮磷钾 生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菊花指纹图谱及特征性成分的积累规律研究
2
作者 聂瑞丽 宋秀瑞 +6 位作者 汪诗沁 栾仟仟 张珺瑶 周旭香 缪悦啸 叶晓川 刘丹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25-1835,共11页
目的:基于不同采收期菊花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6种特征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探讨菊花成分的积累规律,为菊花的采收分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构建45批湖北、浙江产不同采收期菊花的指纹图谱,测定其中6个特征成分... 目的:基于不同采收期菊花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6种特征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探讨菊花成分的积累规律,为菊花的采收分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构建45批湖北、浙江产不同采收期菊花的指纹图谱,测定其中6个特征成分的含量;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对不同采收期菊花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从45批菊花HPLC指纹图谱中标定22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847~0.993,指认了11个成分,PCA得到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551%;OPLS-DA筛选出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绿原酸、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为差异性化学成分,6个特征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分别为1.32~5.34 mg/g、2.67~6.71 mg/g、3.32~7.59 mg/g、7.86~21.01 mg/g、0.92~4.73 mg/g、20.12~32.75 mg/g;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菊花中特征性成分的含量不同,整体而言,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高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且2个产地菊花中木犀草苷与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菊中特征性成分的含量普遍高于朵菊,研究结果为菊花采收分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采收期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采收分级 积累规律 胎菊 朵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杭白菊病害发生种类及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4
3
作者 方丽 周建松 +5 位作者 谢昀烨 武军 王连平 缪悦啸 毛碧增 王汉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963-965,1034,共4页
对桐乡和武义的杭白菊病害种类、为害症状和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杭白菊叶部病害包括黑斑病、斑枯病、病毒病、Didymella属真菌及其他病原菌侵染引起的叶斑病,根茎部病害为枯萎病和白绢病,花部病害为花腐病,同时对这些... 对桐乡和武义的杭白菊病害种类、为害症状和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杭白菊叶部病害包括黑斑病、斑枯病、病毒病、Didymella属真菌及其他病原菌侵染引起的叶斑病,根茎部病害为枯萎病和白绢病,花部病害为花腐病,同时对这些病害的绿色防控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病害 绿色防控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白菊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方丽 周建松 +5 位作者 缪悦啸 郭婷婷 谢昀烨 武军 王连平 王汉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355-358,共4页
2018—2019年调查桐乡石门镇杭白菊产区的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分离获得了病原真菌Didymella sp.,研究发现,该病原菌最适宜在PDA或PSA培养基、培养温度25~30℃、pH值4~7条件下生长;该病原菌对以棉子糖、甘露糖作为碳源,以酵母提取物(Yeast... 2018—2019年调查桐乡石门镇杭白菊产区的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分离获得了病原真菌Didymella sp.,研究发现,该病原菌最适宜在PDA或PSA培养基、培养温度25~30℃、pH值4~7条件下生长;该病原菌对以棉子糖、甘露糖作为碳源,以酵母提取物(Yeast)、苯丙氨酸(Phe)和牛肉粉为氮源时的利用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叶斑病 生物学特性 Didymella 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