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桐乡市渔业水环境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姚德强 孙伟杰 +5 位作者 孙博怿 徐卫国 沈天富 吕烨锋 王珏 施沁璇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720-1726,共7页
为探求桐乡市渔业水源水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以2014—2022年渔业水域的中小河道为研究对象,测定水体pH值、溶解氧、总磷、总氮、氨氮等水环境指标,分析渔业水源水环境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水体质量,结合水产养殖... 为探求桐乡市渔业水源水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以2014—2022年渔业水域的中小河道为研究对象,测定水体pH值、溶解氧、总磷、总氮、氨氮等水环境指标,分析渔业水源水环境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水体质量,结合水产养殖尾水水质状况,探讨水产养殖对水源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2022年桐乡渔业水源水质状况总体较为稳定,存在一定程度的氮磷污染;除全氮外,水质状况在生产季节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差异;东北区域水源水质优于西南区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水源水质存在污染,污染水平为超出警戒水平。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水源水主要受到水中氮磷的含量、水质pH值和溶解氧变化以及水中有机物的影响,其中氮磷是主要影响因素。水产养殖尾水均符合排放标准,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养殖面积和水产品产量间相关性均不显著。因此,桐乡市渔业水源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风险,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对水源水质影响较小;建议水产养殖过程中对水源水进行预处理后用于养殖,重点关注氮磷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水源 水产养殖 影响因子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地区中华绒螯蟹中甲基汞分布特征与食用风险 被引量:1
2
作者 沈天富 沈佳明 +3 位作者 胡晓波 陆静 姚德强 孙伟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53-155,159,共4页
为了研究浙江地区中华绒螯蟹中甲基汞的分布特征与食用风险,在浙江主要养殖地区的养殖场设点抽样,利用LC-AFS6000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检测样品可食部分中的甲基汞含量。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的蟹肉中甲基汞含量明显高于蟹黄中的甲基... 为了研究浙江地区中华绒螯蟹中甲基汞的分布特征与食用风险,在浙江主要养殖地区的养殖场设点抽样,利用LC-AFS6000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检测样品可食部分中的甲基汞含量。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的蟹肉中甲基汞含量明显高于蟹黄中的甲基汞含量,蟹肉中的甲基汞含量远小于0.5 mg/kg,吴兴乔溇采样点的蟹肉中甲基汞含量最高达到0.043 mg/kg。综上所述,浙江地区中华绒螯蟹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可以放心食用,同时建议对甲壳类动物中重金属甲基汞限量作更细的区分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甲基汞 分布特征 食用风险 浙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基圆桶+池塘”鳜鱼全程配合饲料生态养殖技术
3
作者 陆静 孙伟杰 +2 位作者 沈佳明 胡晓波 姚德强 《科学养鱼》 2024年第4期45-46,共2页
在传统池塘养殖中,每养殖1亩鳜鱼,需配套3~4亩池塘培育饵料鱼。这种活饵养殖方式引起的配套饵料鱼塘占比成本高、饵料鱼与鳜鱼生长衔接难度高、人工捕捞饵料鱼劳动强度高、饵料鱼携带病原体导致发病率高的“四高”因素,制约了鳜鱼养殖... 在传统池塘养殖中,每养殖1亩鳜鱼,需配套3~4亩池塘培育饵料鱼。这种活饵养殖方式引起的配套饵料鱼塘占比成本高、饵料鱼与鳜鱼生长衔接难度高、人工捕捞饵料鱼劳动强度高、饵料鱼携带病原体导致发病率高的“四高”因素,制约了鳜鱼养殖持续、高速发展。因此推广鳜鱼全程配合饲料养殖对于推动鳜鱼产业变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变革 配合饲料 饵料鱼 生态养殖技术 可持续发展 池塘培育 饲料养殖 池塘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沈佳明 陆奇 +2 位作者 韩斌 朱云海 沈亚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196-198,202,共4页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碳养殖模式,发展前景广阔。本研究以一新建成并运行1年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基地为研究对象,对其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变化及水质动态规律进行了调查,以期为该模式的完善、推广提供参考。调查...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碳养殖模式,发展前景广阔。本研究以一新建成并运行1年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基地为研究对象,对其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变化及水质动态规律进行了调查,以期为该模式的完善、推广提供参考。调查结果表明,从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内共采集到水生维管束植物32种,主要以挺水及湿生植物为主。与运行初始相比,水生植物种类增加显著,共增加2.6倍。得益于更加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类型以及更高的水生植被面积占比,尾水处理池的水质总体优于循环水净化处理区。而若要充分发挥净化处理区功能,应增加主池塘的水生植物的配置种类及面积,从而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净化功能。从实际生产角度考虑,除配置水生态工程一些常用水生植物种类外,可加大水生蔬菜的配置应用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 水生植物 水质 水生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优鲈1号”苗种培育及生态养殖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云海 韩新荣 +5 位作者 孙伟杰 胡晓波 陆静 陆奇 沈天富 沈佳明 《科学养鱼》 2018年第10期45-46,共2页
大口黑鲈又称加州鲈,原产北美地区,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淡水鱼。“优鲈1号”是由珠江水产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大口黑鲈选育新品种。相比普通大口黑鲈,具有生长快、体形好的优良性状。经过驯化可全程摄食配合饲料,具有良好的推广养殖前景。笔... 大口黑鲈又称加州鲈,原产北美地区,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淡水鱼。“优鲈1号”是由珠江水产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大口黑鲈选育新品种。相比普通大口黑鲈,具有生长快、体形好的优良性状。经过驯化可全程摄食配合饲料,具有良好的推广养殖前景。笔者2016年开始少量试养加州鲈,2017年从“优鲈1号”定点繁育基地湖州湖旺水产种业公司引进水花苗进行苗种培育和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一、池塘准备试验地点位于桐乡市大麻海北圩水产专业合作社,本次试验利用池塘3口,共计10亩,其中一口2.5亩池塘作为苗种培育池,其他池塘作为鱼种培育池和养殖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种培育池 大口黑鲈 养殖试验 优鲈1号 水产研究所 池塘准备 生态 专业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